四十年前,苏山猫的父亲苏大水,二十啷当岁,是个杀牛宰羊的屠户。后经人说媒,迎娶了一房亲事。可婚后两年有余,娘子肚子不见动静。
周围的三姑六婆便说,是因为苏大水杀常年握着屠刀,杀气太重,冲撞了子嗣的气运,故有绝后的可能。
苏大水一听,顿觉有理,故将原本每日宰杀两头牛,三只羊的习惯改了,改为每日只宰杀一头牛和一只羊。并向娘子发誓,为生孩子,宁愿买卖不做了。
也是合当出事,那年闹蝗虫,将游魂关内二百里的庄稼和野草统统啃噬干净,人和牲口都挨了饿。
实在抵不住了,百姓们纷纷将牲口宰了,以保活人。
这么一来,苏大水的屠宰铺生意挡不住的好。见到一个个饿的步履蹒跚的人牵着一头头饿的脱了相的牲口来找自己,苏大水只得违背了誓言,重新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寒冬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来找苏大水,他只能一一应允,并且表示暂不收取宰杀费,大家伙可以等明年丰收之后,再来还钱。
有人提议苏大水按日子收取利息,他却一挥手说:“若不是有娘子要养,我连宰杀费一并免了!”
即便如此,饿死之数,不啻数千人。
难民们到游魂关城门之下,跪倒一片,在刺骨的寒风中,不住的磕头,乞求总兵开仓放粮。然而,夜夜歌舞升平,吃的肥头大耳的总兵窦方,不胜其烦,只在城墙之上停留片刻,朝着下面吐了口唾沫,骂道:“一群贱胚子,早该死!”
有人大哭着离开,有人执迷不悟,跪了一整夜。
第二天,城门之下,有一百二十七具硬邦邦的尸体。
最终,苦熬苦业,寒冬终于过去了。田野里长出青草的嫩苗,庄稼人似乎有救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但百姓家里,哪还有一粒下地的种子?
当时,时年六十岁的游魂关的总兵窦方,从小到老都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一生中,难得精明几次。此次饥荒,他认为是个绝妙的商机,于是定下计划,游魂关所管辖的二百多个村子,都可以免费到粮仓中领取种子,但到了秋收之后,要三倍奉还。
百姓们毫无选择,只能接受。按往年的收成计算,一份种子种下去,平均可以收获四份粮食,归还三份,只剩一份。
窦方压榨百姓的计谋,不可谓不准,让你死不了,也让你活不好。
虽然民间怨声载道,但也只能忍气吞声。
种子下地之后,父老乡亲们只能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可以度过难关,但岂料到,那年依旧是个小年,天公不作美,收成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三而已。
如此,可就犯了难。大家如若遵守诺言,借种一份还三份,手里必定落个精光。
于是有那耿直的汉子,公开宣称:“窦总兵欺人太甚,大家快饿死的时候,他不开仓放粮,等我们熬过冬天,他又来做一本万利的买卖,这无异是在吃人肉啊!”
有人愤慨,应和道:“对!与其把粮食交给狡猾的窦总兵,还不如带着粮食逃离故乡!对了,临走之前,我得把欠苏大水的那份粮食还上。他是个仗义的人,我们不能坑他!”
于是,百姓们纷纷向苏大水家运粮食,而游魂关的粮仓之前,却门可罗雀。
窦方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下令道:“杀鸡儆猴!”
自然,苏大水就是那只“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的猴子。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游魂关的几百官兵跟村民们爆发了剧烈的冲突,被砍掉一条胳膊的苏大水冒死护着娘子冲了出来。
他仰天长啸:“老天爷,你为何不睁开眼?!官逼民反,我不得不反!”
苏大水揭竿而起,上了血狼山,立起不吐骨头寨,意在痛斥官府吃百姓的肉时,不吐骨头!
归之者络绎不绝。
第二年,苏大水的女儿苏山猫便在山清水秀的寨子中降生了。有人传言说她是山猫女神转世,为标榜和感谢苏大水的义举。
山寨越发壮大,独臂的苏大水成了官府口中的劫匪,百姓口中的英雄。
听到此处,一直用小脚丫偷偷往姜门牙鞋子上撒土的小点,倒是摆出一副认真的模样,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请问爹爹,我听说,除了人之外,世间还有仙和妖,那你说,山猫女神到底是个啥呢?”
“对呀对呀!我也想知道,爹爹,你倒是说说。”大点也帮腔道。
牛耕天摇了摇头,看向姜门牙,说:“门牙兄弟,我就是个打家劫舍的山匪,哪懂神仙鬼魅的道道,我看你应该懂得,给俩孩子说说吧!”
看着大点和小点期待的眼神,姜门牙清了清嗓子,夹带一丝卖弄的口吻,说了起来。
“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灵。我们都是人族,如果潜心修炼,可以成仙。而仙人呢,自古就有,那是一群开天辟地的时候就幻化出来的大能。我们人族呀,是后来被女娲娘娘造出来的。想知道女娲娘娘是谁不?”
“想知道!赶快讲讲。”大点小点异口同声。
姜门牙坏笑一下,继续说:“女娲娘娘啊,今天就不讲了,我来说一说世间万物的分类……”
“哼!气死我啦!”小点一揣手,小辫子甩老高。
“哼!气死她啦!”大点一歪头,用下巴指着妹妹。
姜门牙心中暗爽,终于捉弄了两个小家伙一回。此时,他接过黄玉娘递来的一壶新茶,灌了一口,一股青草被切割时散发的那种香味充满口腔。
“天地之间的万物可分为几类。一就是我们人族,传说是女娲娘娘用泥做的。人族的佼佼者,或者说被称之为圣人的,是三皇,即伏羲,神农和轩辕。三皇带领人族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上古时代,进入沿河而居,耕田落户的时代。就是我们现在这样。”
小点歪着头,听得很入神,问:“哦,女娲创造的我们,但她并不管我们。因为大家伙都在供奉三皇。对吧?小姑奶奶我算明白了……”
“诶~你这孩子,怎的如此粗言粗语,竟敢自称小姑奶奶,跟谁学的!”牛耕天嗔怪一句,把小点抱到自己的腿上,继而掐了掐那肥嘟嘟的脸蛋。
小点反驳道:“当然是跟你娘子和你们大当家的学的,她们平日自称姑奶奶,那我自然就是小姑奶奶喽!”
牛耕天和黄玉娘无奈的呵呵笑着,对姜门牙说:“让你看笑话了!”
姜门牙一摆手,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这样!皮得很。”
“接着往下讲!”大点等不及,开口催促。
的确如小点猜测的那样,女娲虽然创造了人族,但也没怎么当回事,毕竟啊,毫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总是被习惯性的忽略。
后来,人族中不断涌现出满腹才干之人,发展极为迅速,只用了几百年光景,便取得了斐然的功绩,继而进入王朝时代。其中以伏羲,轩辕和神农为其中的集大成者。
为纪念三人的功绩,后人尊称其为三皇。自夏朝至商朝的千年之间,民间随处可见三皇的祭祀场所,大到王室的太庙,小到路边两尺来高的泥龛。
人族拥有两大天性,即进食和交合。进食是天然的本能,交合是原始的欲望。二者相互促进,令人族成为天地之间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
此时,正值商朝大王帝乙当政之际,人族大治,共分为八百镇诸侯,每为诸侯各领一国。
帝乙为巩固中央政权,又册封东南西北四镇大诸侯,每一镇统领二百镇小诸侯。
女娲娘娘虽无暇顾及人族的繁衍生息,但也没闲着。她因获得洪荒宝器招妖幡,故在古灵山创立宗门。
宗门之内,可分四类,及妖,魔,精,怪。四类殊途同归,求道修行,皆有法术在身。因女娲娘娘本是人头蛇身的半妖之体,故其宗门,取名为妖宗。
妖,即飞禽走兽,修炼而成。这一路的修炼最为耗时耗力,非超凡毅力和弥久恒心者而不可为。
魔,即凡夫俗子,修炼而成。这一路的修炼最讲天赋异禀,非偏执顽固或特立独行者而不可为。
精,即花草树木,修炼而成。这一路的修炼最凭灵气滋养,非得天独厚或巧然天成者而不可为。
怪,即无生之物,修炼而成。这一路的修炼最为随机无序,非阴差阳错和歪打正着者而不可为。
曾几何时,妖宗亦是蔚为大观,云集响应者无数,其称谓也逐渐混淆,例如狐妖也可自称狐精,石头怪也可自称石头魔。
妖宗之内,包含了世间万物求道的途径,凡有实体者,皆可通达大道。
不过,时日一久,妖宗的缺陷便暴露无遗。大家逐渐认识到,女娲娘娘只注重自身修为的提升,对各路妖魔精怪,几乎没有传授。
投到妖宗门下,自然是想求得快速修为的法门,日复一日,求而不得,任凭谁也会心灰意冷,故妖宗渐成一片散沙。加之后来出了一个变数,令妖宗快速没落。
彼时,仙界出现了三个教派,即人教,阐教和截教,创立者为三大天尊,即太清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或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亦简称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亦称通天教主。
老子创立人教,在大罗山八景宫开坛讲法,座下弟子不多,世人有所耳闻的也只有玄都大法师一个。
元始天尊创立阐教,在昆仑山玉虚宫开坛讲法。阐者,述也,开也。阐教教义,主张将万生万灵划分为三六九等,遴选其中根性卓然,福缘深厚者,依才教化。因此,元始天尊座下弟子皆是从散仙之中精挑细选的仙中之仙。
门下有副教主燃灯道人和亲传大弟子南极仙翁,常被世人传颂。
通天教主创立截教,在洞庭湖碧游宫开坛讲法。截者,截而取之者也。截教教义谓之曰,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可采撷截取分毫,馈赠天地万物。因此,通天教主认为,万生万灵均自带一线生机,可一视同仁,凡有向道之心皆可入教。故世间用“有教无类“一词,夸赞截教的博爱包容。无论是人族,上仙,还是妖魔精怪,均可入教听讲。
如此一来,妖宗的门徒,便纷纷脱离古灵山女娲宫,转投洞庭湖碧游宫。
一言一概之,凡有心修道者,皆有路径。人族可修仙,入人教,阐教或截教皆可,抑或自行修炼,突破桎梏成为散仙。
此外,人族亦可入魔。大多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那些怪人,可行此路。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和无生之物,分别可修炼成妖,精和怪。
仙,妖,魔,精,怪,各有千秋,在人族的心目中,是等同的词汇。人族的仓颉造字之时,亦有言曰:“人者,肉体凡胎也,与它物毫无二致。遂造“仙,妖,魔,精,怪”五字,以表述修道有成者也。”
此外,还有一个词,即“神”这个词,世间却少有耳闻。庙堂之高,无神职的香火,江湖之远,无神职的塑像。
也有人说,除了人族,仙界,和妖宗,的确有成神一途。但无人可说的明白,神途的创立者是谁?神途之中,又有何等厉害人物?又有何等厉害手段?
姜门牙讲到此处,忽然站起身,指天而言,倏忽之间,从书中跳了出来,对我说:“作者,你的设定,这么复杂,读者能看懂吗?另外,大家普遍认为“神,仙”二字是连在一起的,你为何要分开来定义呢?再者,“仙妖魔精怪”都是褒义词了,那反派该叫啥呢?”
我猛然一惊,心中大骇,万万没想到自己笔下的人物竟然跃然纸上,质问起我来。
作为一个辛苦码字的作者,我是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塑造的人物活灵活现!害怕的是,这些家伙以后怕不会擅自行动,篡改我的剧情吧?
姜门牙昂首挺胸的冷哼一句:“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