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300000002

第2章 阿成 两儿童

我们常常喜欢展示儿童天真烂漫的一面。这是对的。但是,这毕竟不全面,那么请允许我在这里讲两个有点特别的儿童的故事。

干肠

早年到过哈尔滨的人,大约都知道在偌大的道里区,有一个“安”字片的地方。那地方街名的第一个字,都是一个“安”字。为什么呢?后来我推想,大概是“流亡”到黑龙江谋生的人们终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的缘故罢,因此这儿的街名都带一个吉祥字“安”。比如“安静街”(那条街真的非常安静,人很少,名副其实)、安宁街、安祥街、安发街、安固街、安丰街,其中的一条纵横南北的通衢大道,叫“安国街”。仔细品呷这些街名,真的有些别样的味道。

总而言之,颠沛流离的日子,毕竟不是人们想要的生活啊。

我儿时的家就在安静街上。

前面特别说过了,那条街非常安静,松树和榆树特别多。感觉有点像湿润的西伯利亚的春天。那条街也并不很长,一公里的样子。一家一个栅栏院子,或者几家一个大院,分别参差在街的两旁。这些宁静的人哪来的都有,山东的,河北的,河南的,陕西的,还有少量南方的,就近有吉林和辽宁的。其他街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像喜剧演员赵本山那样的人,属于当地的“土著”。这样的人很少很少,他们一方面渴望学习,另一方面又表现得有点自卑。

总之,安家、安定、安心下来之后,就可以安静地生活了,不走了。

当地的派出所也叫安静派出所。负责我们那条街的片警,外号叫“烟鬼”。他那一口古瓷般的烟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我非常不理解的是,那时候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吸烟呢?

我记得他特别喜欢吸“迎春”牌的香烟。是那种蓝盒的,上面印着一束鹅黄色的迎春花,内包装不是锡纸的,是哪种我也说不清楚,类似油粘纸似的薄纸,很脆的,用小拇指甲一挑就挑开了,小心地掐出一支,叼在嘴上,用呼兰县产的安全火柴点着后,就可以吸了。据说,质量还可以。

我家住的那个大院里,有一个外号叫“干肠”的男孩儿。为什么叫“干肠”呢?一是他很瘦,像一截干肠。另一点是哈尔滨很特殊,是一座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的和平居民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到这里谋生——即侨民极多的城市。这些“彩色”的侨民喜欢吃香肠、茶肠、粉肠,还有一种干干的、瘦瘦的、硬硬的非常耐嚼的黑紫色的干肠。所以,“干肠”的外号听起来叫得随便,但绝不是空穴来风。

干肠那年只有六岁,纯粹的儿童。他的父亲死掉了。据讲,是因为患阑尾炎动手术在手术台上过去的。那时候做阑尾炎手术就是大手术了,一不小心,是可以死人的。现在,只有干肠和他的寡母,即绰号“啤酒桶”在一块儿过。干肠的母亲呢,让人感觉有点“潮”,换句话说就是实在大劲了。人很邋遢,但她的生活作风还是很好的。母子俩靠着给鞋厂扎鞋眼儿过日子。那当然是许多人不屑的挣钱方式了。

干肠同他母亲不一样,非常机灵,而且非常冷静。六岁的冷静,会让你有一种丢了自己影子的感觉。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国不久,人民的生活还不十分地好,干肠一家(其实就他们两个人)生活就更差一点。一两个月吃不上肉是经常的事情。然而,大家都在为美好的明天而艰苦地奋斗着。吃不吃肉,算得了什么呢?但是他们母子不太知道这个伟大的目标,有时候,干肠的母亲因为时间长了吃不上肉,就自己生自己的气。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居住的安静街,除了静,那儿的野猫也非常多。现在也有野猫,只是难得一见,偶尔出现一只半只的。称之为“大城市里的幽灵”是不过分的。那时候猫很多,像到处翻飞的蝴蝶一样。尤其到了春天,它们发出的那种不管不顾的爱的呼号,真是让人愤怒。一日干肠捉了肥肥的一只猫回来,用菜刀砍下了那只猫的头颅,然后提着猫头上的耳朵,把血淋淋的猫头扔到院子一角的厕所里去了。这个亦真亦幻的场面被片警“烟鬼”看到了,他不禁大吃一惊。

干肠冲他龇牙一笑。是六岁儿童的那种笑。

烟鬼登时腰就软了,双手捂着脑袋蹲了下来,他心想,这小崽子手这么黑,是个危险人物啊,长大了可以杀人呀。

在干肠的协助下,干肠的母亲利落地剥下了猫的皮,然后掏出五脏六腑,再剁成块,开始上铁锅炖。香是非常香,只是那是一种让人眩晕的香,奸诈的香,让人窒息的香,是有一种无声的猫叫的香。炖熟了,干肠的母亲——潮了吧唧的“啤酒桶”还特地盛出一碗,给坐在院子里一直抽“迎春”的烟鬼送过来一碗。

你尝尝。

烟鬼说,放那吧。

从那以后,烟鬼开始了对干肠的人盯人防守。有事没事,就过来向邻居打听干肠的表现、动向,偶尔也去“照顾”一下他们母子,送几张肉票,或者猪板油,具体地帮助他们一下。但同时又要同潮了吧唧的“啤酒桶”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出一些闲话。

干肠每每见到烟鬼来了,总是那样龇牙一笑。开始是六岁的笑,然后是七岁的笑,再然后是十岁的笑。再然后是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的笑,一直到十八岁的笑。只是十八岁的笑,看上去很狰狞,让人的脊梁骨上立刻飙起一股凉风。最为奇怪的是,每次烟鬼到我们那个大院来,干肠都像事先知道似的,对我们或者对他妈说:“烟鬼来了”。不一会儿,果然烟鬼来了。

然而,面对干肠的十八岁的笑的烟鬼已经老了,眼看着就该退休了。这次来,他打算在退休之前,跟干肠聊一聊。

烟鬼递给干肠一支“迎春”。

干肠也学会吸烟了,但他喜欢吸葡萄牌香烟。我想,主要是这种烟便宜,另外,烟盒上印的那一串葡萄,也给人一种收获感。

他们分别用街道小工厂产的那种老式、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汽油味的打火机把烟点着,吸了起来。

烟鬼不胜感慨地说,干肠,从你杀那只猫算起,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干肠龇牙一笑,说,难为您了。

烟鬼说,你一说“您”字,我心里就更不托底了。

干肠说,大叔,您放心,至少在您退休之前。我什么也不会做。我非常尊敬您。我母亲也说您是个好人,一点不“花”。

烟鬼听了,疯笑了好一阵,把老泪都笑出来了,说,干肠啊,就是我退休以后,你也别做什么悬事。

然而,就在烟鬼退休后的第三天,安静储蓄所的更夫被人砍死了。抢走的现金不多,不到1000元。

一年之后,干肠被抓到了。这一年里,干肠连着,杀了三个人。照说,干肠不是一个好抓的逃犯。他比野猫还饥灵。但是,干肠是个孝子,因此,抓他也并非十分的难。

正在公安局审讯他的时候,干肠突然中止了回答,说,烟鬼来了。预审员吃了一惊,问,你怎么知道?

干肠说他身上的“迎春”烟味,隔三里地我就能闻出来。而且,我还有个规矩,就是从不杀抽“迎春”烟的人。

预审员问,这你怎么做得到呢?

干肠说,我先向对方要支烟,如果他给我的是“迎春”烟,那就算了。说声谢谢,我就走了……

果然,烟鬼来了。干肠见了没了领章、帽徽的烟鬼,龇牙一乐。

小宇

我结婚后不久,单位分给我一套房子,在清明街上。那儿离南来北往的火车道线很近,在家里就能感觉到火车通过的那种有节奏的震颤,哒哒哒,哒哒哒,仿佛你一直生活在旅途中。而且,生活在那条街上,一天到晚,总是被蒸汽机冒出的呛人煤烟味包围着。

住上以后,才知道并不理想,先前这儿是“打牛房子”,所谓不是乡村,胜似乡村。到处都是养牛的,到处都是奶牛,到处都是腐烂的牛屎,到处都是饱含着尿骚味儿的味道,到处都是叮当乱响的铝制的牛奶桶,到处都有泼妇骂街和丈夫打老婆。除此之外不少流氓地痞,像“星火刀子队”、“九虎十三鹰”、“秃头党”,也经常在那一带活动。

后来被区政府下决心改造了,建了一座楼。只是没有暖气,仍要烧煤炉子。单是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接着又并排建了几座。算是把这儿的面貌改变了。从那之后这儿的人似乎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我想,一是因为新楼掺进了不少外来户。二呢,也算是一种心理暗示吧。住楼的人(又不能再养牛了)行为上也得多少文明一点。

居住环境的变化,还能对人的灵魂净化起作用,这真是始料不及的事。

对此,我很高兴。虽然我不敢说全城因此有了希望,但我认为我居住的清明街还是大有希望的。

在我居住的那幢楼(是个“L”形楼,有一个后院)。有一个叫小宇的女孩子非常好。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在读小学,而且是三道杠,少先队大队长,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在胖乎乎的脸上忽闪着,感觉很可爱。

我知道她的父母不是太好,几乎天天像斯巴达克斯角斗士那么厮打,从她家里发出来的尖叫声、摔东西的声音,全楼都能听见。两个人打起来,都奋不顾身。勇敢与无畏。其实并不都发生在正义的事业上,普通的俗事中也有这种现象。听到他们打架,楼下的汉子就愉快地冲上楼喊:打得好,往死里打!

这样,他们反而不打了,平静了。一会儿,小宇的母亲又擦脂抹粉地走了。

小宇的母亲不仅长得好看,身材也特别迷人。可以让人失魂的。又过了一会儿,小宇的爸爸出来了,谁都不敢正眼瞅他。一瞅,他就怒了,瞅啥?你不认识你爹呀!

真是伤脑筋,毫无办法,和他不能对话。他的每一句话都带问号,能把你戗到八里远去。

我一般都躲着他们这些坐地户,默默地生活。然而,当我看到这个院子里出现了小宇这样一个好孩子时,我的心里立刻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我几乎每天早晨出来晨练的时候,都能看到她在宁静的清明街上那么来回走着背书,见了我也非常有礼貌,说,叔叔,早上好。

这多好。中国人应当朝着这条路走。如果一见面就说,老家伙,又上哪作案去呀?这世界不就完了吗?

有时候我劈柴火、弄煤,只要小宇见了,又看我一个人忙不开,就一定会过来帮忙。有的小孩子打架了,她还像大姐姐似的过去拉架,批评他们。有时候下大雨了,淤积的雨水把路拦住了,可谁也不出门弄一弄,我便出去弄,只要小宇见了,她也一定会穿上塑料雨衣,出来一块儿帮我疏通道路。

后来,我就从那儿搬走了。一是,那儿的人无论如何还是有些恶习的,比如我的女儿下学,坏孩子就堵在楼道那儿不让过,女儿就说,对不起,请让我过去。坏孩子就说,再说一遍。我当时正在家里炒菜,因为烟大,门开着,一听是这样,我一个高蹿了出来,立刻把那个坏小子扔到大街上。正巧,坏小子的父亲下班回来了。坏小子就哭了起来。我说,哭什么哭,下回你再这样,连你爹一块揍。

坏小子爹听了,灿烂地笑了。

再一个搬走的原因是,我家的后窗本来是朝阳的,结果被别人盖了一个很高的私建房,准备重操养牛业,这样就把阳光死死地挡住了。我出去一看他们的脸子,知道质问之后,必定是一场血战,我就没吱声,也没去政府告。我不是不相信政府,我只是了解政府也有难处。我就搬家了。

惹不起,就躲呀。您看,两伊战争就有不少逃难的人嘛。他们也是惹不起人家。惹不起人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搬家的时候,小宇还过来帮助我往车上搬东西。真是一个好孩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去年,我随公安的朋友一道下去扫黄(想写点东西),体验一下生活。那次行动,电视台、报社都去了不少人,也真的抓了不少“小姐”,四五十个也不止,都“安排”在公安分局的大走廊里蹲着,等候受审。我从那儿过,突然有人喊我“王叔”,我停了下来,一个女孩站了起来,说,王叔,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小宇。

我仔细一看,真是小宇。没想到她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当然,也同样没想到会在这支“队伍”里见到她。

公安的朋友乐,揶揄地说,怎么,你认识这位小姐?

我说,认识。这孩子曾经跟我住一个院,小时候还是少先队的大队长呢,是个好孩子呀。

公安的朋友一听立刻把脸撂了下来。

我的心里很难过:我清楚我无能为力。

圣人说,出污泥而不染。我想,那仅仅是指没有灵魂的荷花。

原载《山东教育》2001年第28期

点评

一个不对抽迎春烟的人下手的坚持,一声久违而亲切的“王叔”,是从落魄童年中跌跌撞撞走出来的两个儿童心中尚存的人性。男孩儿“干肠”和女孩儿小宇虽然人生经历不同,命运的结局却又殊途同归。

“干肠”家贫,父亲早逝,六岁孩童柔弱的肩膀支撑起单薄的家庭和母亲脆弱的心。其他孩童还在向父母讨要玩具的年岁,“干肠”便已有了活捉野猫、砍头取肉的杀伐决断,这让片警烟鬼惊心也怜悯。烟鬼开始时不时地资助“干肠”家里,也得到了“您退休之前我绝不犯事儿”的承诺。只可惜烟鬼离职后,“干肠”便毫无悬念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宇母亲漂亮而风流,父亲暴躁成性,不和的家庭中却生长出了一位热心善良、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大队长,“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似乎又一次得到了证实。然而,多年以后,作者跟随扫黄组采风,又听见了那声久违的“王叔”——当年优秀的女孩子已经沦落风尘,徒留作者感慨大约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只是没有灵魂的荷花而已。

两个孩子逐渐长大、堕落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如同污泥般的生存困境仿佛命运的嘲弄,让人无法将本有的天资用于正途,最终只能接受生命的重压。聪慧坚强的“干肠”脸上浮现出的冰冷的笑容,善良温柔的小宇尊敬地称呼着“王叔”,本性聪慧善良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只能成长为堕落的人,这是生命的恶作剧还是生活的本质?作者以对照形式提出的拷问,值得深入思考。

(崔庆蕾)

同类推荐
  • 塔

    如果熟悉晦涩难读的《一座幽灵城的拓扑学结构》,居延泽对自己所置身的幽禁之地一定不会陌生。就像常说的,现实早已在书中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实际上并不生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文本中。那书的开头这样写道:头一眼叫人震惊的,是墙的高度;那些墙太高了,通体白色,同人的身材比较显得特别高大,使得这样一个问题根本不必提出:它的天花板到底是有呢,还是没有?居延泽不熟悉那本书,但并不等于就不存在互文性。如果我熟悉那本书,居延泽又跟我讲了,互文就已经成立。
  • 乡里招商黄大明

    乡里招商黄大明

    汝东市组织四套班子去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回来之后就确定这年为“项目年”。秀瑞县委书记龚睿智连夜指示写作班子起草“项目年”的决定,分发给四套班子征求意见。西津乡在全县行动最快,《秀瑞报》头版头条加评论员文章突出报道,乡党委书记吴七因此受到全县通报表扬。本来,副乡长阿光见母亲病重,想推迟几天外出招商,吴七便以看望阿光母亲为由,上门做工作。阿光父亲苏蓝是聪明人,知道吴七在打政治牌,动员阿光上路。乡里决定阿光带一支小分队,分赴温都。小分队除了老乡干部秦谷福外,还有乡医院的医生岳京志。
  • 迁徙的间隙

    迁徙的间隙

    叙述者“我”着迷于在不同时空里穿梭移动,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重构了小镇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忆:消失在管道中的童年伙伴,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难以抵达的乐高小镇,舍弃历史的涂涂人……阅读本书将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冒险,它打破地理的、视域的、逻辑的、时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形成新解”,小到“对什么都很习惯的蚂蚁”,作者充沛精妙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多音人之井、遗失学、工地食堂仪式指南、“绝版收藏”、迭代之行……“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它不同于透过舷窗窥探外部的任何角度,而是变成飞机的腹部并佐证它的轨迹——换而言之,屏幕将无所事事的我们与这架交通工具勾连了起来,赏赐给我们一些虚假的主动权,如果我们也似乎在飞行,如果我们就是飞行的实施者,那也就不存在被动地接受流逝的时空这种说法了,尽管这是我们的错觉,但它仍拥有蓬勃的引力。”
  •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是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新媒体平台《不存在日报》集齐国内顶尖科幻、科普作家,在春节期间接力完成的一个以节日为主题的故事,也是中国第一台科幻春晚,由刘慈欣领衔,宝树、陈楸帆、飞氘、江波、郝景芳、凌晨、七格、王立铭、万象峰年、杨平、张冉共同创作。12双眼睛的观察如何影响了两个文明乃至整个宇宙?观察报告现已全文上架,未来事务管理局诚邀您收藏阅读。
  • 未春

    未春

    朱宏梅,江苏省苏州市人。2005年开始写小说,迄今在《山花》《长城》《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2010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指尖上的温度》。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花凌海家的花园仍然是三个月前的模样,只是两壁冬青老了,叶子看起来很厚实,肉肉的感觉。荣生趴在地上,将整个上半身插进了树缝,两条腿不停地扭来扭去。一只土色的蟋蟀罐,静静地傍着冬青树。叫啊,叫啊——荣生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下传出来。快点出来!龌龊来西的。冷天哪儿来的蟋蟀?姐姐花盈衣站在青石石阶上叫。
热门推荐
  •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我们的心灵需要有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它不是豪华的高楼大厦,也许只是一片幽静的空地。总会有一些故事,自己的、别人的、甜美的、苦涩的,还会有一点点感悟、一点点思索。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每个读者心灵的伴侣,相信它会是呵护每个读者的心灵读本。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打开心灵的窗户,倾听心灵的低语,才能使我们原本平实的生活富有情趣。珍视我们的心灵,守护我们的心灵,与心灵为伴,才能使我们拥有别样的人生,不再成为孤独的旅人。
  • 空间之三生有幸

    空间之三生有幸

    (读者须知:请从第二个三百零九章往后看,因为修改遇到了问题,中间内容连接不上!!!) (PS:身怀空间的穿越女在异时空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生。)沐三生觉得这一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便是跳进那些个奸佞小人设下的圈套,决然带着海师的人,追着那群海盗出了海,救了那个带给他三生之幸的女子。田有幸觉得这辈子做得最错的决定,便是义无反顾的上了沐三生的贼船,以至于再也没有了下船的机会。既然无从选择,那她也只能倾尽所能,跟沐三生共同撑起一片天空。
  • I Hated to Do It

    I Hated to Do It

    For over 40 years, Donald C. Farber was Kurt Vonnegut's attorney, literary agent, and close friend. In this deeply felt memoir, Farber offers a rare portrait of Vonnegut that is both candid and entertaining. A renowned entertainment lawyer with a largely famous clientele and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in his own right, Farber provides colorful anecdotes that detail the daily realities of working with Vonneg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knew him best. The millions of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mourned Vonnegut's passing will treasure this new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him, not just as an acclaimed author, but also as a witty, eclectic, and brave personality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our culture.
  • 牧座

    牧座

    星辰万千!各自通天!星若弃我!我苏牧便自开一脉!或尸骸累累,在所不辞!或行将就木,道消身陨!逆天而行,天奈我何!我无悔,亦无怨!(ps:全新《牧座》已整改完毕,希望没让大家失望)
  • 以囚之铭

    以囚之铭

    这天是囚笼,这地是囚笼,这江湖是囚笼,这人心亦是囚笼。白虎山,天猫洞,一个少年单手握拳,对天大吼:“我单明生而为人,你们却不把我当人,那我便行妖道,做魔事,又如何!”
  • 三官灯仪

    三官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戴大帽子的女郎

    戴大帽子的女郎

    摩莱夫人总在想那天下午命运女神之手若给我们指出摄政街玛蒂咖啡馆而不是里昂咖啡馆是去饮下午茶的最可取的地方,那么库勒东先生眼下恐怕还会活着呐。我在伦敦警察厅最敬爱的警探就是摩莱夫人。她确信——不用说,我也相信她这种自信——自己想必会先发制人,防止那个谋杀犯达到目的,从而避免伦敦市中心发生那起迄今最为残酷无情的谋杀案。
  • 我把异界玩成了游戏

    我把异界玩成了游戏

    在下的新书《带着怨气重生》玄幻首发,舔着脸求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君生我未生

    君生我未生

    苏庭月从没想过,夜墨会一夜间失踪,只留给自己一个玉镯,而从夜墨消失的那刻起,她就被卷进了一场“阴谋”之中。片段一:你为什么帮我?男子沉默了良久,只淡淡道了一句:你什么都不做,我会很困扰的。片段二:小月,你还有我。灰色的城墙下,站着无数想置她于死地的灵者,萧君辰握着苏庭月的手,手中长剑忽现:要想杀死她,先从我尸体踏过!片段三:师父?苏庭月不敢相信站在自己眼前的竟然是夜墨。好久不见。夜墨笑了笑,眼睛弯成一道好看的弧形。他伸出手,道:小月,过来。戈壁坚硬,妖沙漫漫的沙漠,耸立千年的古楼,传说中无所不知的先知,支离破碎的画面,沉睡的女子……一刹那,已是千年。苏庭月最后才发现,所有的,不过骗局一场。
  •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金章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