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400000004

第4章 百姓为上

刘邦“与民休息”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家世务农,曾任泗水亭长。父亲以他“不能治产业”,又“好酒及色”,曾称他“无赖”。然而,刘邦终于“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成为汉王朝的创建者,庙号高祖。究其原因,客观上是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把秦王朝的大厦烧得东倒西歪;而在主观上,除志向、权谋以及善于用人等外,“与民休息”的政策是他取得天下的原因之一。

刘邦出身农民,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有认识的。早在他起义攻打沛城时,就听从了萧何、曹参的建议,将写好的一封信射进城里,希望城里的百姓杀掉县令,打开城门,从而揭起了反秦的义旗。及至屯兵灞上,他又向父老们提出三条保证:“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约法三章”。这个安民告示,使得“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见《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打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以后,曾让陆贾总结历史教训,进一步认识到租税沉重、徭役繁重和法律严酷是秦王朝灭亡的三大因素。因此,为了巩固汉王朝统治,他及时地采取了下列“与民休息”的措施:

一、“兵皆罢归家”、“以有功劳行田宅”。就是让军队士卒解甲归田,按功劳大小给予土地和住宅,使他们大多数成为自耕农,作为恢复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号召因战乱逃亡的人各归本土,恢复过去的爵位和田宅,承认各地小官吏在战争中占夺的土地。这些地主成为西汉王朝经济上的主要支柱。

三、释放奴婢。诏令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恢复平民的身份。这对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国家税收是非常有利的。

四、减轻田租和徭役。改变秦朝沉重的赋税制度,并将秦朝以前行之已久的“以十税一”旧制,改为“十五税一”,又明令男子23岁至56岁之间,只服兵役两年。对于每年在本郡服徭役的时间,也规定为一个月,不服徭役者可以出两千钱代役。从而大大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

五、实行抑商。严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又规定商人的子孙不准做官,不准兼并土地。抑商政策在当时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六、减轻刑法。刘邦令萧何制订《汉律》(即《九章律》),除去《秦律》中的夷三族及连坐法,代替了过去临时奉行的“约法三章”。

刘邦的这些措施,为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所继承和发展。于是汉朝初期的社会经济很快得到稳定和繁荣,出现了被史家誉为盛世的“文景之治”。

刘秀以柔道治天下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才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以上两段话,均为汉光武帝刘秀治理天下的准则。柔道,即王道,意谓自己要效法汉高祖刘邦的统治之术,把“黄老无为”学说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指导思想,不搞霸道,不单凭武力和强权去管理国家。光武帝这种治世原则,具体表现在恤民和安民等方面。其要点:

一、解放奴婢。从建武二年至十四年间(26—38),刘秀曾先后六次下达解放奴婢的命令。奴婢是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来的。奴婢的大量存在,使社会劳动人手转向贵族、官僚、地主、商人的家内杂役,对于国家税收和发展生产都是不利的。诏令指出,凡因贫困而“嫁妻卖子”者,在王莽时“没入为奴婢”者,还有“被略为奴婢”者,均可免去奴婢身份而转为庶人。诏令又规定不得虐杀奴婢,“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炙灼奴婢”者“论如律”。他又下诏释放犯人,规定“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这些措施,大大地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对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与缓和阶级矛盾,都起了重大作用。

二、复员军队和安置流民。建武七年(31),统一战争胜利结束以后,刘秀马上作出大量遣散地方军队的决定,使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上来。他还鼓励流亡在外的人民回归故乡,向政府登记户口,要各级官府关心他们的生活,把国有的荒地、苑囿分配给这些贫民,并将山林川泽租借给他们,又规定在三五年内可以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这些惠民的做法,对于发展生产和安定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三、裁省官吏。建武六年(30)六月,刘秀又下令说:“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于是,仅这一年,裁并了400多个县,减少了大小官员数万人,节省了国家财政的开支,对于澄清吏治也有好处。

四、减免赋税。在进行统一战争期间,刘秀曾实行“以十税一”之制。后来,刘秀对留守的军队实行屯田,以减少政府开支。在军屯取得成效以后,“其令郡国见收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这种“三十税一”之制,是西汉“文景之治”时的重要表现。刘秀重行此制,正是当时国库充足、社会安定的象征。

五、实行度田。所谓“度田”,就是要清丈全国土地和检查全国人口。建武十五年(39),刘秀下令各州郡开始“度田”。由于遭到豪族大族的激烈反对,刘秀曾以“度田不实”为由,将河南尹张汲和十多个郡守下狱处死,重申度田之令。但是,“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使得度田只好搁置不行。

刘秀曾是绿林起义军的将领,对平民大众的苦难深切了解,颇有认识。东汉王朝建立以后,他虽然已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但仍能从封建统治者的长远利益出发,“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做到一切从宽从简,以缓和社会矛盾。他所实行的上述做法,使耕地日辟,粮食增加,府库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的“光武中兴”局面。

何县令拉纤

何县令,名易于,晚唐人,出仕益昌(今四川广元南)县令。他勤政爱民,清廉正直,深得当地百姓们的爱戴。但是在官员三载一考绩时,由于他不邀功,又不善巴结迎逢,因而只得九品中的中上。有中书舍人孙樵,出差时路过益昌,对何易于的所作所为倍加称赞。为此,孙樵(孙樵,字可之,又字隐之,关东人,唐宣宗大中九年考中进士,官至职方郎中,今有《孙樵集》传世。)写了一篇《书何易于》的文章,借以鼓励从政者要以何县令为榜样,坚持正道。书文是这样的译述:

何易于为益昌令时,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崔朴带着随从宾客们泛舟春游。他们顺着嘉陵江东下,约经40里路程便到达益昌。当时百姓们正忙于春耕,难于找到拉纤的民夫。于是,何易于撩起衣服,将笏板插在腰带上,弓起身子为游船拉纤。刺史惊问道:“你身为县令,为什么要这样做?”何易于回答道:“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意谓当此春天季节,老百姓正忙于种地养蚕,一点时间都不可以侵占,我身为县令,就替他们充当役使吧!刺史与随从们听了这些话,满面涨得绯红,连忙跳下船骑上马走了。

益昌百姓们依山种植茶树,得到的微利归自己所有。恰巧,朝廷有诏书下来,要地方官不得隐瞒实际情况,加强税收管理。易于接读诏令后说:“益昌百姓生活穷困,不征茶税日子已不好过,更何况要加征赋税以致损害他们的利益呢!”于是,何易于要吏员将这项加征茶税的内容划掉。吏员说:“要是这样做,我会杀头的,您难道也不怕因此而被流放吗?”易于正色地表示道:“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意思是自己身为一县之长,岂能为了自身的家财和性命而加害于百姓吗?我也不想因此而使你们受到牵连。后来,观察使知道了这些情况,对何易于挺身为民的品德很是钦佩,终于就此作罢,不再上告朝廷。

县里的贫苦百姓死后,无钱埋葬,何易于总是掏出自己的俸钱帮助料理后事。对于来交纳税收的白发老人,何易于经常给予饭食,虚心征求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把全县的政事办得更好些。对于打官司的人,何易于也亲自过问,当场分清是非曲直,依法马上办案,不随便交付下级小吏处理。何易于为益昌县令三年,百姓安居乐业,监狱里没有罪犯。他改任绵州(今四川绵阳)罗江令后,政绩和在益昌一样。当时,裴公(即裴度,后位至宰相)出镇绵州,见这位罗江县令清廉简约,随从不过三人,也曾进行表扬。

孙樵接着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会昌五年(845)时,孙樵出差路过益昌,有能够说出何易于治理地方情况的老百姓问他:“天子诏令考察官吏,而何县令才得中上,这是为什么?”孙樵诘问道:“何县令催缴赋税情况怎样?”那人说:“请上级放宽期限。”孙樵又问:“监督百姓们服劳役情况怎样?”那人说:“财政部门所拨的经费不够,他拿出自己的俸钱去补贴贫民。”孙樵又问:“何县令赠送权贵们的礼品有多少?”那人回答道:“秉公办事,一无所给。”孙樵又问:“擒盗贼情况怎样?”那人说:“县里没有盗贼。”孙樵问明这些事后说:“我在长安时,听说给事中考察官吏的标准,一是能否加快催缴赋税,二是能否加快征发徭役,三是能否受到上一级喜欢,四是能否缉拿更多贼盗。考核县令时就按这些标准。”那个人听后,笑着走开了。

孙樵写道,当大官的人,都知道访求贤才是紧迫事务。然而,一旦补选官吏时,却说没有合格人选协助自己治理政事。于是,在承受皇帝诏令推举人才时,便无法完成诏命。结果,有了像何易于这样的贤才,又有谁知道和去推荐他呢?在我之后,继续来记述何易于事迹的是史官,何易于生前没有受到朝廷的嘉奖,而在以后必然会美名流传。这是史官的责任。

何易于的事迹,由孙樵作书后得以留存。后来北宋欧阳修在编撰《新唐书》时,果然给何易于立了传。

赵抃救灾济百姓

赵抃,字阅道,宋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屡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加太子少保。在他出仕越州(治所会稽,今浙江绍兴)时,适逢大旱,民饥无食,又多疾病,死者为数甚多。他亲自调查筹划,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灾民各得其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特著文称赞赵抃的高尚情操和工作作风,并推广他的工作经验。

熙宁八年(1075)夏天,吴越地区(泛指今江浙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同年九月,赵抃出任越州政务长官。他一上任,便马上投入抗灾救荒工作,向州、县的吏员了解灾荒波及的县和乡,统计受灾的百姓人数,核算州、县府库中的钱粮数,预计能捐粮的富户数,以及和尚、道士口粮以外的余粮等等。经过统计,越州共有孤老瘦弱两万余人需要赈救。

按照旧例,府库每年发给穷人的粮米不得超过3000石。赵抃按例拨出粮食,又通过做工作,从富户和僧寺道观那里筹集了粮食48000多石,以补助救灾之需。十月初一那天,赈济工作开始,规定每人得粟一升,儿童减半。赵抃为了防止发放时混乱,规定男女不同日受粮,每次领两天的救济粮。为了防止灾民外流逃荒,赵抃在城市和农村设置了57个救济站,使灾民们能就近接受粮米。赵抃又张贴告示,通告富户不要囤粮,将粮食卖给那些能够买粮的人。另外,赵抃又临时建立了18个卖粮站,将府库里余存的52000多石粮食,平价卖给灾民,使买粮的人也得到方便。还有,赵抃采用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民众修护了周长4100丈的城垣,用工约38000人,按工发给工钱,再多发一份与工钱相等的粮食。赵抃还教育富人,要把钱借给穷人,等待庄稼成熟时,由官府责令债务人还债和利息。对于被人遗弃的孩子,赵抃吩咐专人加以收养。

次年春天,瘟疫流行,赵抃又亲自组织设立病坊以收养病人,给他们医药和饮食。如若病人死了,便吩咐加以掩埋。

按照以往的规定,周济穷人不得超过春三月,赵抃却一直延续到夏五月才停止。对于不合乎旧制的做法,或是上级尚未批复的奏请,只要有利于贫苦百姓,他都主动承担责任,不连累下属人员,吩咐他们要尽快施行。在这些日子里,赵抃日夜操劳,事无大小都要亲自过问,还自己掏钱给病人买药和送食品。越州的百姓们能够经受住如此严重的旱灾和瘟疫,是由于赵抃救灾工作做得很有成绩。

曾巩在文章中接着说:赵抃的所作所为,虽然只在越州一地,但他的仁爱之心却可以示之天下;他的办法虽然只利于一时,但他的精神却可以传扬后代。他在事前就能先订出计划,执行时又敢于突破旧的框子,终于战胜了这些自然灾害。我(曾巩自己)在越州进行采访,高兴地详细记述了这件事,这不单是出于表达越州百姓的情思,而是要使有志于为百姓办事的官员们知道,万一碰到灾荒之年,可以很快按赵公的救灾措施去实行。因此,赵公的政绩影响是深远的。

朱元璋“阜民之财,息民之力”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家境贫贱,曾是一个牧童、乞丐、和尚。然而,多年后,他一跃成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来竟推翻了元王朝,登上帝王的宝座,成为我国封建皇帝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成功,尽管充满着许多传奇色彩,而在事实上却是理所必然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有深刻的认识。

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洪武元年,1368)之初,便十分重视实行“安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各地官吏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比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当今要政,在于安养生息。”次年正月,他又发布诏令说:“居上之道,正当用宽”,否则“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因此,他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阜民之财,息民之力”。

“阜民之财”,就是要使老百姓家有余粮、余钱,有个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他曾说过:“民富则亲,民贫则离。”他又在召见各地乡绅地主时说:“使富者得以保其富,使贫者得以全其生。”虽然贫者、富者在事实上难得两全其美,但其出发点仍然是好的。为了做到“阜民之财”,他实行了下列几项主要的政策和办法:

其一,奖励垦荒。明太祖即位之初,首先承认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所有,并免租税3年。洪武二年(1369),下令将北方各城市附近的荒闲土地分给无地的人家,每人授田50亩,另给荒地2亩。

其二,鼓励移民。办法是农民可以由地少人多的窄乡迁徙至地多人少的宽乡。如在洪武三年(1370),他将苏州(今属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嘉兴和湖州(今均属浙江)的无地农民4000户迁入濠州(今安徽凤阳);洪武九年(1376),他又将山西各地和真定(今河北正定)的无地农民移入濠州。类似事例还有不少,如将江西农民徙至云南,将广东瑶民迁到泗州(今江苏泗洪东南)等便是。对于这些迁移的屯田户,官府发给路费,并借给耕牛、种子和农具。

其三,发展经济作物。在他称帝以前,就十分重视农作物的多种经营。他称帝后,直至晚年,也曾多次明令税收和奖罚条例,如不按规定种植桑、棉、麻者,则给予处罚,额外多种者一概免税。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广为栽种枣树、柿树、栗树、胡桃等。

其四,解放奴隶成为平民。元朝时期,落后的剥削方式,使许多平民被逼沦为奴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积极性,他于洪武五年(1372)明令:即日放还在战乱中沦为奴隶的人;规定除贵族、功臣之家可保留不超过家奴20人以外,其余民户不得蓄养奴隶;凡贩卖良民为奴者责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其五,限制为僧为道。他先是明令各府、州、县只许保留佛寺、道观各一所,凡为科为道需持有官府发给的度牒(身份证明书),后来,又规定为僧为道必须经过学习和考试,不得娶妻妾,已有妻妾者还俗,年二十以上不准落发为僧。

其六,改善地主、佃户间的主仆关系。他明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

其七,建立互助社。洪武二十八年(1395),他下令各乡要建立互助互利的“社”,即以20家或40—50家为互助单位。每遇农忙季节,互相帮助,不失时令地抢种抢收。

其八,实行老人劝农之制。每遇农忙季节,受地方官署指定的老人要在五更天亮前击鼓,召唤村民下地耕作,并时常督责村民勤于务本。一旦同社之人有天灾病孽,老人要及时组织人力帮助解决困难。

明太祖为了保证这些“阜民之财”政策的实施,还把它作为检查地方官吏政绩的主要标志之一。

“息民之力”就是要减轻徭役,使人民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生产劳动。明太祖即位之初,为修建京城城墙需征调民工,当他看到户部侍郎杭琪的奏疏后,知道民间还有为北伐军作战的任务,马上下令延期修城。对于皇宫的修建,他指示不必追求华丽,不得多建苑圃楼台,宫内空地让太监们种菜。他又多次告诫地方官府,举凡修筑城墙、疏浚河道等大项土木工程,都只能在农闲季节进行。为了减轻工匠们服役的负担,他废除了元朝时期的工奴制和终年服役制。手工业者虽然还有“匠籍”,但除按新规定轮流为官府作坊服役以外,其余时间可以“自由趁作”,生产和出售各种产品。

“阜民之财,息民之力”的方针,目的是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创造物质财富。事实上,这项正确的方针确实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首先,垦荒、民屯、军屯,使得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据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国农田达850.7623万顷,比元末明初增加了670万顷,仅仅30年间增加农田4倍还多。其次,明太祖即位后不久,就着手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其中重要的有江南崇明、海门决堤工程、江南溧阳银墅河道工程。至洪武二十八年(1395),全国共开塘堰4.09万处,疏浚河道4162处,修建陂堤5048处。再次,粮食产量也迅速提高。虽然不清楚当时的粮食产量数量,但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全国各府、州、县都建立了专门储粮备荒的“预备仓”,“多者万余石,少者五千石”,遇有水灾旱灾,不必依靠中央调剂,地方政府即可开仓赈济贫民;二是国家税粮收入增加,洪武二十六年(1393)时,全国税银已达3278.98万石,为元朝税粮最高数字的两倍。这些说明“阜民之财,息民之力”政策所带来的明显效果和百姓所得实惠,为世人所见。

况钟勤政苏州府

况钟(1383—1442),字伯律,明代江西靖安人,初官授仪制司主事、郎中,后为苏州知府。为百姓所敬爱,遂连三任,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宣德五年(1430),年已48岁的况钟,经尚书蹇义等人推荐擢知苏州。他一到任,便初露锋芒,表现出精习法典、严于吏治的才华。《明史》载: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人,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时,清军同知张徽为了讨好清军御史李立,随便动用酷刑强迫平民服兵役。况钟得知情况,认为这样做不是便民而是扰民。他亲自查案卷,平冤屈,当场放免了160人。为了处理好所属七县(吴、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崇明、长洲)过去拖欠的赋税,他根据各县实际情况,蠲减了原来的数字,并上报朝廷。由于情况皆勘查属实,了无差错,得到了朝廷的同意,贫困的百姓去掉了心头之患。

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时,得知况钟甚有才能,很是器重他。况钟对他也是推心置腹,与之精心算计本府年度应交税额,终于减免税粮70余万石。况钟又全力协助周忱,在苏州建立了济农仓,积粟数十万石,用于赈荒和借贷,解决了百姓的困难。

况钟办事精细周密。他手头经常有两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善事和恶事,以为奖惩官员和劝诫百姓的依据。又建通关勘合簿,作为办理公务、交接公文及银钱出入的凭据。还置有纲运簿和馆夫簿,前者登录漕粮损耗情况,后者登录驿站住宿开支情况。这些做法,旨在做到心中有数,“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弊”,遏止和杜绝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他又秉公立正,“锄豪强,植良善”,因此,《明史·况钟传》载:“民奉之若神。”

是时,宣宗皇帝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接连不断地派出宦官作为使臣,到苏州地区采办纺织品,金银器皿和花木禽鸟等物。这些宦官为了中饱私囊,肆意勒索,致使郡佐属吏常挨鞭打、子民百姓屡遭凌虐。况钟对于宦官们的暴行深表不满,训斥他们不得徇私枉法。因此,只要况钟一出现,那些宦官们便有所顾忌,只好销声敛迹。就是上级有司或途经苏州府的他省官员,知道况钟刚正廉洁,疾恶如仇,也从心底里怕他三分。

况钟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对于学校文教事业十分重视,他经常周济那些贫寒的士人,勉励他们做好乡村教育工作。当时有个叫邹亮的读书人,能写一手好诗。况钟不顾有人暗地里中伤邹亮,将他推荐于朝廷。结果,邹亮后来屡迁至御史,成为当时苏州地区最重要的朝廷官员。

由于况钟办事公平,孜孜爱民,故当他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苏州的百姓们到京师去请求朝廷让况钟留任。皇帝于是诏令他服丧并任原职。正统六年(1441),况钟任期满,因功要例行迁任。苏州有两万民众找到巡按御史张文昌,乞求让况钟再任苏州知府。皇帝于是加进三品俸禄,仍叫他去苏州府。次年年底,况钟死于任上,吏卒百姓们闻讯奔走相告,捶胸顿足,号啕痛哭。为了缅怀况钟的德政,百姓们集资建置词堂以寄托哀思。

况钟一生为官清廉正直,爱护百姓,真心实意地为苏州民众办好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间至今仍广为传诵。

江忠源敛捐赈饥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举人出身,曾办理团练,镇压太平军起义。1853年受命帮办江南军务,擢升为安徽巡抚,驻守庐州(今合肥)。太平军攻克庐州后,投水死。

道光末年,江忠源任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令。秀水地方大灾,夏收颗粒全无,一时米价腾贵,人心浮动,饥民无以为生,只好群聚抢米为食乞命。江忠源甫履任,即接到二十余诉状,案情内容都是大户控告饥民抢米的,当时县衙也已捉拿抢米“罪犯”不下百余名。

江忠源深知,这些案犯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百姓,只有解决了他们的饥饿,抢米风潮才能真正制止,而解决他们的饥饿,又只能让大户捐赈。在认真考虑了一番后,江忠源采取了以下措施:他对绝大多数“罪犯”先置之不问,仅挑选出其中一个“著名凶恶,为地方害”的真正地痞恶棍,加以严惩。然后,他让手下差役请来秀水的绅士、富室。江忠源带这些人一起去拜谒城隍庙。据载,江忠源“袖中出誓神文,问:‘诸君肯自署名否?’众唯唯。因爇香鸣钟鼓,同跪神前,公朗声诵誓文一遍,令绅董各诵一遍,词意森严”。这一招很灵,当下就使得“闻者无不懔栗”。接着,他让这些富坤们当场认捐。他早准备好两三种匾额,捐钱粮多的“即辇花红鼓吹,以‘乐善好施’四字褒之;否则,大书‘为富不仁某某’额于门首,责令地保巡视毋使藏匿”。江忠源这种办法,实际和西门豹治邺的方法类似,借神的威灵,对那些为富不仁之辈,施加压力,以动员他们捐钱粮赈灾。数日之间,捐银十余万两。于是,江忠源“乃乘船亲查饥民户口人数,分段汇册,交出捐之人自行按给,五日一报县查核”,“并不缴官缴局”。这样做也是有用意的,不但可以节约人力,而且可使“内而丁役,外而绅董,无干没之弊”。真可称得上是“匪唯意美,法亦良矣”。

江忠源办理赈务即毕,又和幕友商量,认为先前因抢粮被拘的善良百姓“饥驱罹法,情甚矜悯”,不再逐案申详,只是造一总册后一并从宽发落。他又将这种处理方法上报当时的浙江巡抚吴文熔。吴文熔也认为处理得当,于是通饬各府县,此类案件一律“照秀水江令办理”。当时很多百姓感慨地说:“江青天活我。”就这样,江忠源出于亲民爱民之心,敛捐赈饥,同时用变通的方法处理抢粮案,保全了大批饥民。

回过头来看,江忠源作为封建官吏,仇视农民起义,这是阶级本性决定的。但他所做过的一些除暴安民的好事,不应抹杀,是可以肯定的。

曹怀朴兴建“曹公圳”

曹公圳是清代台湾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东起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横穿高雄平原,至左营出海。它是在当时的凤山知县曹谨倡导下开凿而成的。

曹谨,字怀朴,河南人。道光十七年(1837)任凤山知县。当时,凤山县为一片平原,因无水利设施,每遇干旱则颗粒不收,黎民涂炭。曹谨亲临农地巡视,目睹下淡水溪河畔一片广袤的平原,曾感叹道:“这是造物者留下这块土地,等着人们来经营开发啊!”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于是,曹怀朴倡建水圳,他遍访全县殷商富绅,士绅们听了这一构想,都表示赞同。他还动员各阶层民众,出力,献资,让田。请来了能工巧匠,先开九曲塘,再筑堤,设水闸,引下淡水溪的水来浇灌。曹怀朴公余闲暇,经常到现场察看,虽有督导之意,但他表现为躬亲慰问民工,谈笑风生,“故工皆不怠”。

两年之后,工程告竣。水渠长约180里,灌田三四万亩。农作物收成骤增数倍,百姓生活颇有改善。史称:“户有余粮,盗贼绝迹。”道光十八年,巡道姚莹派知府熊一本实在勘察,对曹怀朴倡建水圳的功劳十分嘉许,把这一条水圳命名为曹公圳,并立碑说明,彰于后人。

数年之后,凤山县又遭大旱,曹公圳的水源不能满足灌溉之用,曹谨又动员地主及承租户捐资,另辟一条水渠,称为新圳。从此,受灌溉之利的田地更多了,曹怀朴更为百姓所崇敬,有诗为证:

新陂水与旧陂通,终岁无忧旱涝逢。

种得水田三百顷,家家鸡泰拜曹公。

身为父母官的曹谨,意识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这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所以曹谨才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以“造福乡民”为己任。几年之后,他晋升为淡水同知。当其临行之承,地方父老攀辕挽泣,数千人为之送行,可见百姓爱戴之深。曹谨病逝后,凤山县为其建祠纪念,春秋两季祭拜,至今不衰。

魏源抗灾救稻

魏源是清代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地主阶级的实际改革家。1849年,他奉檄权知扬州府兴化县。

兴化县是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一个小县。运河西面就是高邮、洪泽两大湖。这里地势低洼,水灾不断。水利问题成为这个小县的一大难题。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兴化县在东堤上面对着两个大湖修筑了南关、中新等五个大坝,以资宣泄。先前,这五个大坝夏天关闭,初秋开放。因为秋初新稻谷已收获归仓,坝起水注,对农事已无多大妨碍。然道光末年,官场腐败,“堤堰防治”无人过问,致使大坝年久失修,堤堰不固。一旦湖涨,河官又恐负溃之责,往往不顾下河几县人民的安危,更不管早稻是否已经成熟收割,动辄下令启坝放水,造成人为的灾荒,致使淮扬大饥,百姓怨声载道。

魏源莅任这一年的夏末秋初,洪水来得更早,此时,早稻已结实累累。魏源为了保护这些早稻,亲赴各坝,组织抗洪,坚持不许开放大坝。并动员了大批民夫,全力以赴抢修堤坝。另外,他惟恐自己位卑力单不能胜任河督,又亲自登门请来了上司陆建瀛,河官遂不敢妄动。“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魏源不顾天气恶劣,顶着狂风暴雨,在大坝上亲自指挥抢险。此刻,大坝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他心急如焚,仆倒在堤上痛哭,宁愿老天爷夺去自己的生命,也千万不要跟老百姓的几万亩早稻为难。全县数万乡民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全力投入抢险。经过几昼夜的奋战,风雨稍息,终于闯过了险关。魏源浑身泥水,双眼被风雨激打得红肿如桃,见者无不感泣。当人们含泪把这位老人用门板从堤坝上抬下来时,陆建瀛也感叹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魏源乘船回到兴化码头,人们夹道欢迎。人们呈献“淮扬保障”四字大匾一块,高挂在县署正中。

几万亩早稻全都保住了,这一年兴化获得了大丰收,因此,老百姓把这些稻子称为“魏公稻”,以此来感激魏源的功绩。有记载称赞魏源:“才非百里,学贯九丘。幨帷下驻,琴韵长留。身居中士,神往瀛洲。潜心著述,远采穷搜。时方浑噩,公已研求。卓彼先觉,如有隐忧。牛刀初试,砥柱中流。淮扬保障,千载寡俦。”魏源与河官力争停启水闸,保住早稻,史称兴化周围七县的乡民“皆德之”,说明一切为百姓办实事的从政者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他们的功绩名垂青史。

林则徐恪守“民为邦本”

“窃惟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与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这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林则徐的为官“尽职之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林则徐22岁中举,后进京会试赐进士,开始了官宦生涯,1832年官至江苏巡抚。这时,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已腐败不堪,灾祸丛生,民生凋敝。正所谓“积年凋瘵,难以拊循”。林则徐面对“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清王朝,深感“尽职之道”应一反贪官污吏做官当老爷的传统习性,而应“下恤民生以上筹国计”,主张“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

1833年江苏水患成灾,林则徐经过调查认为系江南水利失修所致,他想救灾救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兴修水利,于是决定由官府借银16.5万余两修刘河,由官民捐资银11万两修白峁河,他还带头捐银1000两。工程开工后,为防止官吏督办失职和贪污工款,他亲自到两个水利工地查勘;工程结束后,又亲自验收工程质量。当他发现刘河挖得深而堤岸高,有崩塌的危险,就下令逐段加固;发现白峁河“有偷减率略不如式者,察出补复,其尺寸符合,或过深者,即一览而得,或奖或斥,人人惊服”。刘河和白峁河的疏浚,一时避免了天灾为患,保证了灾区经济的恢复。“如甲午(1834年)秋之大雨,乙未(1835年)夏之抗旱,皆几几(屡屡)为害,赖水利治,岁仍报稔”,使“农田大裨益”,“农民亦咸沾其利”。

积极防治,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一回事;自然灾害一旦发生,灾区的善后处置则又是一回事。1833年夏秋之际,江淮一带大雨滂沱,江苏沿江府县十之八九被江水淹没,粮食损坏,致使“岁不敷日食”,“闾阎生计日蹙,朝夕不饱”,农民“口食无资”,“生计维艰”。林则徐面对如此灾情,忧民之心促使他决意向朝廷奏报,请求缓征江南漕赋,拨发赈银,以纾民困。然而根据清朝惯例,巡抚不能全权办理漕政,而且报告秋灾请缓征赋,例定不得超过旧历九月内,可这时已超过限期。恰于此时又接到道光帝的谕旨,江苏不得缓征漕赋。林则徐“终夜辗转不能已”,但想到“吴民旦夕就毙”,最后还是决定甘冒犯上违旨的危险,“不揣冒昧,破格具奏”。他在奏折中说:“窃惟尽职之道”,应“下恤民生”、“暂纾民力”,如“小民口食无资而欲强其完纳”,则会激起民变“滋生事端”。随即在道光帝没有回复的情况下,林则徐就仿照明代周忱的酌剂公私田加耗减耗的办法,即百亩之中有二三十亩受灾,即将百亩一律缓征数分,名为“暗减”。此事虽然道光帝起初要追查林则徐的责任,但因他“俯顺舆情”适与民生,深受百姓的爱戴,道光帝后来也只好同意。

林则徐的“民为邦本”、“损上益下”的主张,以及他推行的顺乎民意,下恤民生的措施,留下了清名,深得江苏父老的赞扬,“大江南北数十州之远,亿万户之众,虽乡曲妇人孺子绝不知大吏名氏者,独于公(则徐)名氏甚熟,莫不知其为好官”;还有人把他比作明代的海瑞,甚至把他的政绩编成歌谣,传遍荒村野市。

林觉民誓为天下人谋永福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自幼在叔父林孝颖的指导下饱读诗书。但他对科举考试却了无兴趣。12岁时,父亲要他考秀才,林觉民怏怏赴试,在试卷上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扬长而去。1902年,林觉民考入新式的福建高等学堂,课余喜欢阅读《苏报》、《浙江潮》、《警世钟》等进步报纸书刊,经常与同学一起,指点江山,议论时政,认为“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他取号“抖飞”,表明自己的凌云壮志。

林觉民19岁结婚。妻子陈意映是一位美丽贤惠又颇有见识的女子,对林觉民一往情深、体贴入微。林觉民也非常爱他的妻子。婚后第二年,意映生一男孩,取名“依新”,小家庭生活更加充满乐趣。

1907年,林觉民在民族灾难日益深重的情况下,为了寻求救国的道路和革命真理,毅然辞别娇妻稚子,远涉重洋赴日留学。考入日本庆应大学文科学习哲学。

久有革命之志的林觉民,来日本后就加入了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他经常出席留学生集会,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还积极撰写和翻译文章与保皇派论战。他的才干、勇气与热情,在留学生中有很大影响,与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一起号称“三林”。

1905年到1910年,同盟会在国内多次发动起义,均遭失败,许多革命同志英勇牺牲。1911年春,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黄兴等人决定再一次发动广州起义,并由黄兴赴香港筹备。林觉民等闻讯,立刻召集福建留学生开会,决定回福建发动起义响应。林觉民回国路经香港,黄兴留林觉民担任广州起义的联络工作。

广州起义爆发前三天的晚上,林觉民非常激动。多少年来,讴歌革命,向往革命,当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时候,不由得思绪万千,心潮起伏,抱定为革命不惜流血牺牲的决心,挑灯研墨,分别给父亲和妻子写了绝笔书。

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他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给妻子的绝笔书,写在一块白布上,婉转千余言。一开头就写道:“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他写道,当回忆昔日与妻子花前月下,并肩携手,“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的甜蜜生活时,不禁“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他说,正因为如此深爱自己的妻子,他才勇于牺牲自己的。过去,当他们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时,“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但是,当时的中国“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天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的不计其数,有多少人能得到幸福呢?他引用《孟子》的话说:“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他劝妻子在得知他牺牲的消息时,不要过于悲伤,“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在遗书的最后,林觉民还充满信心地写道:“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第二天清晨,林觉民把写好的两封绝笔书托付给一位朋友,请这位朋友在他万一不幸牺牲后转交给他的亲人。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战斗中林觉民奋勇当先,击毙敌人多名,最后弹尽粮绝,在与敌人肉搏中受伤被俘。在敌人的公堂上,林觉民毫无惧色,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宣传共和革命。他表示只要国家富强,人民安乐,他自己死也瞑目。每当论及激烈处,便不禁咬牙切齿,捶胸顿足。林觉民在狱中数日,粒米不进。几天后被清政府残酷杀害。据记载,这位年仅25岁的革命志士,临刑时“俯仰自如,色不少变”,一身凛然正气。

林觉民烈士的遗骸,后来与这次起义死难的其他烈士一起合葬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烈士那封感人至深的绝笔书,被誉为“革命党人一篇至高纯洁的情书”,至今为人们所传诵,那种抛弃一己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陈景华亲民爱民

陈景华(?—1913),字陆逵,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人。举人出身。曾任广西桂平知县。后因抵忤两广总督岑春煊,被革职查办。陈景华遂流亡泰国,加入革命运动。

1911年广东光复,陈任警察厅长。当时革命刚刚成功,腐朽黑暗的清政权刚刚被推翻,社会秩序混乱,正面临百废待举的局面,陈景华大刀阔斧,雷厉风行革陋习、除强暴,做了不少安定民生的事,是一位亲民爱民的革命党人。

新政权建立之初,广州匪盗横行,残害百姓,社会生活很不安定。陈景华采取断然手段对地痞、扒手、惯匪、黑社会的强横分子一一加以严厉处置,很快地安定了社会秩序。当时广州有一个黑社会组织,名叫“百二友”,党徒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威胁。陈为了给百姓除害,想尽办法铲除他们。一次,他终于得到消息:这帮黑社会团伙中一些人要在黄花岗会面。他派出精干探员伪装成摄影师,给他们拍照“留念”。这群头脑简单的党徒们果然列队合照。结果陈景华利用照片“按图索骥”,一网打尽了“百二友”黑社会团伙,为民除了一大害。

广州市在清廷统治时为了防范人民,市街多设有木闸。每到黄昏,便关闭街闸,只留出供一人能侧身出入的空隙。晚上九时,便紧闭加锁。这不但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妨碍交通。一旦发生火警、匪患,都遭受阻隔。有些富商为了维护自己利益也私设路闸,雇夫守卫。陈景华通令全城,限于三日内全部拆除,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大方便,深得百姓的推崇。

陈景华还有一件爱民的德政,至今被百姓称颂。他发现广州的婢女、童养媳、尼姑、幼妓等下层社会妇女备受凌辱、生活无着的惨境,立志要开一所女子教育院,来解决受压迫妇女的衣食、工作及受教育问题。他先召集了各慈善机构的头面人物开会,希望得到他们的赞助。怎奈这些所谓的善人们不仅不出资,反而对陈的动议讥讽相加,推三阻四。陈景华气愤之余,决定扫除一切障碍自行办理。他择定革命后被封的仙祠作院址,聘请了教职员,很快准备就绪,迅速开办。同时通令部属,凡发现或自动投奔来的被压迫被虐待妇女,一律送院收容,分班教育习艺。这事在广州引起轰动,受压迫、虐待的妇女好像逃出地狱,迈向光明,既得衣食温饱,又为日后自立于社会学会了劳动技艺。女子教育院几个月内就收容了数百人,受到百姓的热诚拥护。但也有一部分人误会、观望,那些摧残压迫妇女、娶妾蓄婢的富人们对这一举措切齿痛恨。然而事实最有说服力,妇女们掌握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自食其力地重返社会后取得了社会地位。逐渐地,一部分先前有误会而采取观望态度的人也消除了成见。新闻界参观后也交相称誉,推许陈氏是“万家生佛,被压迫妇女的慈航宝筏”。

非常可贵的是,陈景华开办妇女教育院,并非出于单纯的“慈善”目的,而是基于解决妇女的思想。他在起草此院兴办缘起时开头就表明,“中国女子苦人也,幼而育之,教则缺如”。因此妇女才“人权剥落,侪于非人”。他将妇女失去地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受不到教育,虽此识并不全面,但他解放妇女的思想却是难能可贵。

二次革命失败后,陈景华被袁世凯复辟势力杀害。但他那亲民爱民的思想,在百姓中广为传颂,为人民所做好事,深为百姓怀念,所以百姓集资为他立碑造像,供人凭吊。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情感经历。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武则天秘史

    武则天秘史

    上承贞观之治,下起开元盛世。一代女皇,不是不简单,而是了不起!赞叹与诋毁,欣赏与批判,美貌与智慧,疯狂与冷静,谜一样的女子,最冷酷又最温情。悠悠千载无字碑,是非功过任评说。
热门推荐
  • 子染不染

    子染不染

    李子染一个根正苗红的富二代,本来励精图治想做新世纪下的豪门熟女,过着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谁承想,她醉酒驾车,雷公电母醉酒上班,一个雷光电闪劈错了人,她李子染悲催地做了替死亡魂,又碰上愤世嫉俗的阎王老爷,不怕事大的铁壁判官,她便赤裸裸地摇身一变成为了炽手可热的王妃娘娘。原以为走上了人生巅峰,谁承想那是人生的死谷,爹不疼爷不爱,成婚大半年,丈夫也不与她同房。她李子染成为整个京都城最大的笑话。可那又什么关系呢?她李子染重活一世,可不是为别人做笑料的,看她如何逆水翻盘,在大夏朝活得风声水起!哈哈哈.....
  • 100块钱的婚姻

    100块钱的婚姻

    今夜,淅淅沥沥又下起了雨,刚入初秋的天气顺带着一丝微风。清凉的感觉让我想起四年前的某个同样的夜晚。记忆尤存,分别四年了,现在的你过得好吗?那一天,我在街上闲逛,经过一家精品店时被造型精美的香水吸引住了。店主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此时正值晌午,光顾的客人寥寥可数,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在店里徘徊。女孩对我很热情,希望我能看中某件东西。从而一一为我介绍香水的名称及香型。其实这里的大部分香水,我比她还熟悉,看着那些香气,似乎和当年的一模一样。
  •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霍利·贾米森是一位效率专家,圣诞老人请她去北极工作,她愉快地接受了,倒不是因为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圣诞礼物,而是因为那里有一位魅力超凡、英俊无双的小伙子——尼克·克劳斯,圣诞老人的儿子。不过,她觉得那小伙子太爱搞笑,吊儿郎当,不爱干正事;结果才发现……本书是《圣诞爱情喜剧系列》第二部,让你不时脸红心跳而又忍不住偷偷发笑。
  • 笔尖情

    笔尖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书信方式交流,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笔友……
  • 青春拥抱时代

    青春拥抱时代

    有这样几位年轻帅哥美女,被有名的大学录取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优势特点,在学校里吸引着女孩的追捧。在这大学校园生活,他们学会了成长,漫长的两人相处,久久的产生了感情。有些话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学渣和学霸的相处久了,我俩就慢慢的熟识,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真诚的感情永不分离。请爱惜青春吧,别让青春过早流逝,青春毕竟是我们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我们,风华正茂,英姿勃发,让我们用青春拥抱时代。
  • 血色迷雾

    血色迷雾

    这是尘封已久的扑朔迷离的案子,一环扣一环的连环杀人案。还有那染血的双鱼玉佩,到底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火线追凶的旅途从一具诡异的女尸说起……
  • 不知何时恋上你

    不知何时恋上你

    江辰希你不要喜欢别的女生好不好?好不知何时,她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地习惯了有他在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慢慢的自己喜欢上了他
  • 窑洞

    窑洞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亲情、爱情、友情,伦理道德,乡土习俗注定了这里有故事。何存学经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在前西村是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老人,看透了世间的种种,不争,不急,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刘晓梅,性格强烈、争强好胜、目光远大,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为了何东不受来自家庭、村里环境的影响,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搬家,新的环境有着新的压力,打工没多久厂子倒闭,然后自己一个人扛起来,带病上班,到再次倒闭,前后几次住院,然后自己开商店;90后的何东起初的叛逆,不爱学习。加上何广义的愚笨教育使得何东一度走上歧途。刘晓梅的两次大手术让年少的何东慢慢的日益成长,何东的弟弟何亮是否会步入后尘,身体残缺不全的刘晓梅这次会向命运低头吗?每个年代都会有爱情、亲情的发生,前西村三代人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
  • 我家天使萌萌哒

    我家天使萌萌哒

    “呵,有点意思。”“外面的风儿,总是喧嚣。”“金乌耀世,十日临空,大凶之兆!”“上位者的气息,果然充满了诱惑。”“众生终将永眠,我将掌控黑夜。”“魔王?在吾的面前,谁敢称王!”第一个故事1~38,第二个故事39~70,第三个故事71~92,第三个故事93~未知。自行挑选故事,谢谢配合。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