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侯虎是谁?明朝人许仲璘书写的《封神演义》说他是个坏人,也是一方诸侯。
崇侯虎干的坏事主要有督建鹿台,借机盘剥百姓中饱私囊;谄媚奸臣费仲、尤浑,助纣为虐;顽固不化,与代表正义力量的西岐军队作对。
纣王本来要杀的四镇诸侯,崇侯虎是其一;因和费仲沆瀣一气只有他免于处罚。
当然,坏人最终没啥好结果,崇侯虎后来被文王擒杀;姜子牙封神时给他封了个“大耗星”的名号,颇具讽刺味道。
《封神演义》毕竟是小说,不实之处那是文学虚构;我们也不能免其所难。
然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这样记载,崇侯虎为崇城(今陕西户县)国君;爵位是侯爵名字叫做虎。
这崇侯虎和西伯侯姬昌有啥过节?史书上没说,人们猜测大概是两个地方离得比较近;姬昌西岐那边搞得比较好崇侯虎害红眼病吧!
有一年纣王把姬昌、九侯、鄂侯三镇诸侯封为三公,并将九侯的女儿纳入后宫。
这九侯也叫鬼侯,即演义中东伯侯姜桓楚的原型;姜桓楚的女儿就是王后姜娘娘。
纣王本来是要她和妲己一起玩,没想到此女子不喜欢淫乐触怒了纣王;纣王就把她杀掉了,把九侯也剁成肉酱。
鄂侯争辩了几句也被做成肉干。《史记》记载: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史记》说的是姬昌听说九侯、鄂侯被殷纣王做成肉酱私下里悲叹,崇侯虎知道后向纣王打小报告说:“这个姬昌平日里积累善行和美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您不利呀!”
在崇侯虎的提醒下,纣王就把姬昌囚禁在羑里了。
然而姬昌被囚禁七年后纣王到底还是把崇侯虎给出卖了。
姬昌的铁哥们闳夭、散宜生搞了些美女和名马,通过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王全部笑纳,高兴地说:“这些东西有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侯了,何况这么多呢!”
于是赦免了姬昌,还告诉他:“当初说你坏话的是崇侯虎,都怪我一时糊涂!”
殷纣王这个劳什子,在姬昌面前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却把崇侯虎装进锚链口袋里用锥子囊。
从《史记》记载我们发现,给姬昌垫黑砖直接导致他囚禁羑里七年的人是崇侯虎而非费仲。
当然费仲也不是好人,实际上,费仲因为贪财接受散宜生的贿赂,给纣王说了几句好话,客观上是救了姬昌一条命。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不能让费仲背。
可是后来挖掘出来的殷墟甲骨文记载:崇侯虎和姬昌就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哈哈哈……这就是历史,这样历史欺骗了我们好多年。
崇侯虎和周文王姬昌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让崇侯虎背黑锅,他知道后一定会上告到鸿钧老祖那里去直喊冤枉。
鸿钧老祖是天地之主,只会对导致周文王被羑里的幕后推手进行惩罚。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在商王武丁时期,涉及崇侯虎(侯虎、崇侯)的记录有30多条,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更接近历史的崇侯虎。
崇侯虎的封地,位于王都以西,他是商王武丁时期的三大征伐战将之一;曾参与对周、髳、邛等方国的征伐,在保卫商朝边境安宁方面做出了贡献。
武丁在位时间是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8年。
而周文王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卒于前1056年,生活在武丁中兴时期的崇侯虎不可能穿越100多年的时光隧道,去向商朝末代君主纣王说姬昌会造反吧!
那么《史记》为什么会这么记呢?窃以为,司马迁所载的崇侯虎可能是同名异代的人物,更可能是因为崇侯虎在武丁时期对周的征伐与钳制,在西周时期及以后被污名化了。
因为历史这个小姑娘,总是喜欢由胜利者来打扮。
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败而受俘。
《竹书纪年》更进一步揭示: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乃至后来的武王伐纣行动,都是一种家族长期复仇计划使然。
简而言之,文王要为他屈死的老爹季历报仇。
季历此人我们不陌生,泰伯奔吴事件的得利者;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太王把国君之位传给了他。
据《竹书纪年》说:季历时期,商、周正处在蜜月期,两家还结了亲。季历能打仗,商朝也需要周这样的诸侯国为他开疆拓土。
商王武乙——也就是纣王的太爷爷,授予季历征伐的权利。
季历先后灭掉了程、义渠、西落鬼戎等部落,武乙死后纣王的爷爷文丁继位,季历又率兵征服了余吾戎。
文丁一开始的时候看到征伐成功也是很高兴的,还任命季历为殷牧师,执掌商朝西部地区征伐的事宜。
后来季历又征服了始呼戎、翳徒戎,这些部落有的归附了周,使得周的声威大振。
文丁看到周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非常害怕,就想遏制周的发展。
机会来了!季历在征伐成功之后,到殷都献上俘虏并且汇报战况,文丁当然给予季历丰厚的赏赐,并且封季历为西伯。
当季历想要返回周的时候,文丁突然下令软禁了季历;罪名是季历杀死了他的父亲武乙——实际上武乙是外出狩猎时被巫教所杀。
季历一气之下绝食自尽。不管咋说,季历的死是文丁造成的;因此古书说“文丁杀季历”。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昼夜磨牙,琢磨着报复商王朝。
这一点从《史记》也可以确认,实际上,在被囚前他就已经着手分化殷商的属国了,“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以诸侯之位,招揽四海遗贤,大收民望;何况更有“虞、芮之讼”的美好故事作宣传,使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这话自然深深地刺激了商纣王的自尊心,“好吧,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那就让历史重演吧!”
有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姬昌比他老爹季历运气要好很多;无论如何,他挺过来了!
周朝,我对你说:周文王这是韬光养晦的大集成者,为了替父亲报仇;他一直显示出敦厚、诚实之相,其实心中早就蕴藏号千军万马。
为了能让千军万马派上用场,文王屈身于渭河钓鱼台聘请了在此垂掉的姜尚姜子牙;两人不谋而合,周文王亲自为姜尚拉车;后来纤绳断了,姜尚笑说:“王上为臣拉车八百八十步,臣保你周王江山八百八十年!”
谶言成真,西周、东周的统治果然是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