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200000003

第3章 渐行(1)

追寻一千六百米

京城里纵横交错的街道,像是京城的血脉,

凝聚着北京人乐观、从容的精气神儿。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全长约一千六百米,它历史悠久,可谓独一无二。1954年,我出生在这条街庆元里胡同的一个院子里。庆元里胡同,是这条街路南唯一不能穿行的胡同。胡同里有六个院落,我家在其中的一个院子里。这六个院子有独立的大街门和门墩,六个院子里分别栽着枣树、核桃树和葡萄架,街坊们每年都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栽种向日葵、蓖麻和白瓜、扁豆等植物,一到夏天,枝蔓攀爬在瓦房上,郁郁葱葱。至今我的户口仍在这里,门牌是阜成门内大街100号。一个甲子年过去了,阜成门内大街是我脑海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千回百转一条街

过去京城里有牛市大街、马市大街、猪市大街和羊市大街,1965年北京市政府废除了旧地名,其中羊市大街改称阜城门内大街。从阜成门(那时还未建立交桥)往东至西四十字路口,全长约一千六百米,是北京古老的街道之一,自打我一出生就命中注定要与这条大街紧密相连。

20世纪50年代,我在这条街上幼儿园,60年代在这条街读小学和中学,70年代我穿过这条街去工厂上班、读大学,80年代我站在这条街道边迎妻接子。因此,这条街道的天空里回荡着我儿时的欢笑,土地上有我成长的脚印。眼看着道路两边的树木岁岁枯荣,我已经从当年满大街跑的孩子长大成人,家庭地位不断提升,户口本第一篇户主换成了我,儿子叫我爸爸,儿子有了女儿叫我爷爷。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大街让我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阜成门城楼放风筝

明正统元年(1436年)平则门改称阜城门。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城楼为三重檐歇式建筑,台座呈梯形状,连同城楼通高35.1米。阜城门是明、清两代自门头沟运煤进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门”之称。20世纪70年代修建环城地铁,城楼及城墙皆被拆除,并将护城河填平为路,即现在的二环路。

北京城里凡是以某某城门为街名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座城门都对应着内外两条大街。从阜成门城楼处往城里走的那条街就叫阜成门内大街。那时北京城里高楼甚少,阜城门城楼就是此处的最高点。20世纪50年代,城门楼无人管理随便上下,60年代,城门楼阶梯处安上了铁栅栏,顽皮的孩子照样爬过栅栏上去玩耍。爬上城楼举目望去,北京城外的群山、城里的车水马龙尽收眼底。

记得真真儿的是我小时候,邀上胡同里的孩子们在城楼上放风筝。用两根门帘子棍搭个十字,贴在一张书本大小的厚宣纸上,下面贴上两根纸条,在两个固定点拴上线就是一个风筝了。北京俗称这种风筝为“屁帘”。北京冬春季大多刮西北风,夏秋大多刮东南风。站在城楼东北角,两边的风向都适合放风筝。邻居的孩子高举起风筝,我负责放线,人在高处风力大,一松手风筝就悠悠飞起,飘飘然飞向天空。那“屁帘”稳稳地受着风力,微微地颤动,时而凭气流托举升空,时而又俯冲,快要跌撞地面,却又一跃而起。城门楼上的孩子们高兴跳跃,平地上的过往行人不时抬头观望。1969年,北京修建地下铁路即二号线,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阜成门及老城墙荡然无存,孩子们再也不能上城门楼放风筝了。

2002年西城区政府在迎奥运行动计划里,修建了顺成公园。顺成公园以绿化和旧北京风情为主题,建在西二环东侧,南起复兴门,北到官园路口,全长2.4公里,平均宽度近30米,绿地总面积6.64公顷。在位于西二环阜城门桥东北角处有一尊石刻,记述了阜成门的历史。还有一组骆驼拉煤的铜雕,讲述着阜成门的往事。如今的阜成门已经演化为单纯、抽象的地名,城门及城墙早就不见了。原阜成门城楼的位置就是现在的那座苜蓿叶形全互通式立交桥。

白塔寺庙会

妙应白塔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因寺内有通体白色的塔,故称白塔寺。白塔塔体为砖石结构,通高50.9米。寺院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和七佛宝殿以及西侧的配殿、厢房。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白塔是在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8年设计和施工于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并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寺院在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至今已700余年。从我家往西走上一站多地就是白塔寺,年幼时常由大人带领去逛白塔寺庙会。白塔寺庙会举办于清代中后期,并逐渐演变为京城里著名庙会之一。当时有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和花市五大庙会,白塔寺庙会每月阴历逢五、六开庙。到了1964年,白塔寺庙会就停办了。

庙会上的吃食以京味小吃为主,分回民和汉民两种。回民小吃摊上都悬挂汤瓶牌,品种有豆汁、年糕、艾窝窝、驴打滚等等。汉民小吃有炸灌肠、炒肝、卤煮火烧等等。茶汤的摊位上有龙嘴大铜壶,紫铜壶配黄铜饰件,擦拭得锃光瓦亮,壶盖上冒着热气,引人瞩目。冲茶汤时,伙计一手搬动铜壶柄,另一手托住茶汤碗,沸水呈弧线从壶嘴射出并注入碗内,适度而止。碗的位置、沸水的流量极为准确。这项技术也可算作招揽顾客的手段。

除了吃外,还有民间艺人演出,有变戏法、拉洋片等。武术场子很热闹,武术表演先招揽观众,目的是为了卖药,习武之人大多兼医治各种跌打损伤和外科疾患。这里还有摔跤场,摔跤师傅在表演中耍斗哏、说笑话,以活跃现场气氛。卜者相士也是庙会主角,操此业者多为落魄文人,先奉承一番,把人套住后,就该要钱了。记得白塔寺庙会上有一位人称“铁算盘”的算卦者。此人携算盘一把,用来预卜吉凶。鱼鸟市场是庙会的重要内容,出售各种鸟类、兔子和金鱼。有小贩驯鸟卖糖,看客举起一张纸币(当时用一分钱,系最低面额),小鸟立即飞来将纸币衔走,交与小贩。然后又衔出小木牌交与小贩,上书糖块种类。小贩向观众读出牌上的字,将相应的一块糖递交给观众。庙会上还有卖日用百货的,因我当时还是小孩子,对这些不感兴趣,这里就不说了。

帝王庙 我的校园

帝王庙原为保安寺遗址,改建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代祭祀中华炎黄祖先、历代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这里曾经供奉着中国历史上的188位帝王和79位历代功臣名将。从民国时算起,金碧辉煌的历代帝王庙就已经是学校了。1931年,幼稚师范学校在帝王庙里开办,1940年改为香山慈幼院女子中学,次年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帝王庙一直为女三中使用。当时西四附近有两所中学非常有名,一所是男四中,另一所就是女三中。男四中至今仍是北京市拔尖的学校,而女三中已不存在了。文革期间,女三中更名新三中,我在这时进入学校。那时学校基本不上课,成天挖防空洞、学工、学农,外加开批判会。记得我们还把帝王庙院里地上的砖都起下来建防空洞,后来我掌握了一点泥瓦匠的操做技术,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

1972年后,这所学校改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00年以后,北京市和西城区两级政府投资数亿元,为北京一五九中建设新校舍。学校从此迁出了著名的历代帝王庙。政府拨款全面修缮了历代帝王庙并对社会开放,使历代帝王庙成为展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见证地,也成为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的重要场所。

帝王庙影壁厕所

在帝王庙南面有一座壮观的影壁,这影壁是历代帝王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绿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东西长32.4米,南北厚1.35米,高约5.6米。影壁正中有琉璃团花,四角饰有琉璃岔角。

这座绿色琉璃瓦歇山顶的大影壁十分美丽,以前除影壁外,还有石桥、下马石、景德牌楼,衬托得帝王庙更显尊贵、庄严。建国初期扩建马路将石桥、下马石、牌楼都拆了。在建筑学上,影壁又称照壁、照墙、树屏、影墙等,它是中国古建筑独有的形式之一。影壁主要用于宫殿、陵寝、王府、佛庙、道观等建筑群的前端。据说,影壁的命名源自它的“隐避”功能。因为它立在建筑物的前端,阻挡外人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一览无余,具有“隐”的作用。同时它供人在进院前停歇或整理衣冠。立在皇家和诸侯大门与影壁之间的那个空间,是不准车马和行人通过的,要走必须绕道,这就叫“避”。

自打我记事起,影壁后面砌起三面墙,设立为男、女公共厕所。那可是当时京城里最大、最宽敞的公共厕所了。男厕这边除有小便池外,里面有十个蹲坑,每天都有掏粪工人清理。那时这条街上路南只有这一个公共厕所。除了不多的独门独院里有独立厕所外,路南绝大多数居民都要上这影壁后的公共厕所。清晨起来,您就看吧,陆续有人端着尿盆来这里来倒便尿。经常赶上人多满客,就要排队上厕所。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可算是当年这条大街上的一景。那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差,甚至在“多快好省”、“因地制宜”思想的指导下,对影壁厕所现象熟视无睹,没有人认为这是无知甚至是犯罪行为。“文革”时期影壁正面遭到严重破坏,石灰浆完全封盖了影壁的北面。改革开放后,政府转变了认识,人民也提高了觉悟,知道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性,搬迁了附近部分居民,这座厕所被拆除。再往后到了1990年政府又对这座影壁进行修缮,1999年按明代旧式重修影壁正中心和四角的琉璃纹饰。如今,影壁连同历代帝王庙修葺一新,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二者融为一体屹立在阜成门内大街上。

广济寺露天电影

广济寺在西四路口以西路北。相传建于金、元相交年代,元末时被毁。后来有个叫普慧的高僧与弟子圆洪在宦官廖屏的帮助下,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成。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广济寺历经沧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殿宇整齐、保存完好,殿房藏有大量佛教文献。从1959年至今中国佛教协会在此办公。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这条大街上的什么地方?我肯定会说是广济寺!因为那里能看露天电影。1958至1964年间,广济寺里前院空场上经常放映露天电影。那个年代,百姓家里没有电视机,有幸看露天电影是百姓最高兴的事。每到礼拜日临近,广济寺门口就会贴出告示,记得上面这样写着:定于某月某日晚8时在此放映某某国产故事影片,凭票入场,票价每人5分,中途遇雨停映,票款不退。告示一贴出,各家各户的孩子就去买票,并把喜讯转告街坊四邻,生怕大家错过这个好机会。孩子们催促家长提前吃饭后,拿着板凳早早占地儿去了,我清楚地记得曾经在这里看过《怒潮》和《突破乌江》。

露天电影不仅可以看电影,还可以近距离地看放映员操作放映机。电影还未放映,放映机旁已经围满了人。我也挤在人群里伸着脖子看放映员如何支起放映机,如何把片子熟练地放到放映机片盒里,再把片子边上的齿孔一一放到轮齿当中。露天电影常出故障,不是中途断片就是临时断电。由于露天电影不受场地限制,大人可以抽烟,小孩可以吃东西,比起在电影院里看随意多了。有时露天电影观众太多了,我只好坐到银幕后面看,画面上的人物动作都是反的,个个都是左撇子,那我也乐此不疲,有影、有声看个热闹就满足。看露天电影就怕阴天下雨,常常赶上下雨时电影只得停映,为了避雨撒腿往家里跑。跑得慢了浑身如落汤鸡,衣裳湿透了第二天上学没有衣服换,还要挨家长数落。

如今手中有了电影卡,豪华小厅包厢里一坐美滋滋的,全球同步上映的大片令人大饱眼福。然而不知为什么,我时常怀念广济寺里的露天电影。

皇家建筑西四转角楼

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据考证为慈禧庆寿而建。解放后东北角转角楼为工商银行,西北角转角楼为西四新华书店。

1894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为了庆祝慈禧大寿,一年多前就开始筹备。内务处安排生日当天上午在皇宫内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出皇宫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路口北转,沿西四北大街至西直门内大街,出西直门浩浩荡荡直奔颐和园。然而,正当庆典热闹地筹备之时,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慈禧无奈之下,不得不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和沿途景点的筹建。但这时为庆寿而建的西四转角楼已落成。

斗转星移,改朝换代。一百多年过去了,两座转角楼仍完好地矗立在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更高一些,新中国建立后这里是中国工商银行。计划经济年代,受家长之命,每个月初,我都到这里来排队交房费、水电费。西北转角楼改建为新华书店,小时候我经常到西四新华书店逛,不过买书的时候少,看书的时候多。小说《林海雪原》、小人书《宝葫芦的秘密》最初都是在这里看过的。

同类推荐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热门推荐
  • 只为命中与你相遇

    只为命中与你相遇

    曾经她只是和黑夜一起入睡,拥残星入梦的孩子。在那个不肯谢幕的年华,他如天边彩虹,点亮她苍白穹空。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他不知道,她鼓起多大勇气,才敢念念不忘。因为那双为她流泪的眼睛,她愿意再次相信这萧索的人生。当风筝厌倦了天空,是否会义无反顾地坠入大海?命中的相遇,只为命中的你……
  • 我是天下第一庄庄主

    我是天下第一庄庄主

    十年前,南唐天下第一大帮帮主在一次挑战中落败身死,帮派也随之土崩瓦解。十年之后,他的后人林东创立天下第一庄,再次名扬四海。林东:“想要出人头地,迎娶武林仙子,走上江湖巅峰吗?那就来加入天下第一庄吧,只要你能做到天下第一,哪怕是天下第一傻缺,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享受万千底层江湖人士羡慕的巅峰傻缺!”本文种田向,轻松装逼文
  • 打场子

    打场子

    呸,狗日的!呸,婊子养的!随着骂声,一把竹子笤帚很夸张地扫着地上的尘土,尘土也仿佛领会了老孙的意思,一窝蜂地扑向方开文的冰棍箱子,也扑向坐在马扎上的方开文。拿笤帚扫地的人是老孙。老孙大概有六十多岁,一张猪肝脸,嘴上朝前呲着三颗黄黄的大门牙,他一边借扫地为名,用笤帚搅起地上的尘土,一边嘴里喷着唾沫星子,恶狠狠地骂着人。方开文知道老孙是在骂她,心想: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么?我不还口,让你骂!她没想到老孙越骂越来劲,脏话像臭水一样从老孙的嘴里涌出来。
  • 读书训

    读书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散文代表作品集。收录了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以及都德在普罗旺斯山居时创作的散文,在这些文字里,都德满怀着 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筒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迷人的星空等,本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欣赏价值。
  • 女王何处

    女王何处

    我在不断地讲述中,过往的片断次第闪现,曾经见识的人和物,好像都在仔细帮着我推敲着这未知的幸福。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女王闯进我生活的意义。她的出现只是为了向我提醒,曾经的自暴自弃有多么糟糕吗?简直是神启啊。夹杂着木炭裂开的伴奏,我亲着侄女儿肉嘟嘟的脸,放任她的小手乱抓一气。外面爆竹炸响,新的一年不请自到。
  • 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我会一直一直陪在你身边,直到山崩地裂,海枯石烂;直到,我的生命走向尽头。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全世界,你是我决定我终生要陪伴的人,我的主人。你很坚强,你很努力,你也很帅气;你很高冷,你很可爱,你也很腼腆。我十分幸运,因为我遇见了你。你就是我的全世界。——小乌视角。我做你的全世界,你当我的天地四季,好吗?你很傻,但是傻的可爱,总让人想抱一抱;你很爱闹小脾气,但是很好哄,又懂得分寸,从来不会让我担心;你很让人心疼,但是有时却又坚强的不像话;你很倔强,但是你从来都听我的话。你虽然是我养的一只猫,但是你不会受到任何约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喜欢。所以……你可以不要离开我吗?——王清视角。本文主要为甜宠,短篇小说文,特别甜。本文谢绝转载,现在文章大修改,看过的宝宝们请移步第一章~玖玖是一位即将中考的妹妹,有时候更新会延迟,请多谅解,蟹蟹我不在时那位催更的宝宝,我又有动力啦!本文和以后几本不签约。希望看简介的宝宝们可以来打推荐票,收藏,再来个五星好评呀啊啊!作者比较开放,可以接受写作指导,但是请宝宝们如果看不惯我可以不要口吐芬芳咩?玻璃心呀,谢谢谅解。
  • 火车开往黎明

    火车开往黎明

    我崇尚荒诞的美好,胜过真实叙述的丑陋。很多的故事,很残酷的东西,也很虚无。想讲出来听听,荒诞的青春,荒诞的梦。
  • 傲娇萌妻太腹黑

    傲娇萌妻太腹黑

    (甜宠文,温馨治愈系,男女主双洁,互相信任满满,狗粮遍地。不打脸,略圣母,喜欢就戳。)放眼整个帝国,谁敢让宋少爷吃瘪?答案是苏稳。宋钦尧在遇到苏稳之前,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一见钟情。在遇见苏稳后,他明白了,爱一个人,就是无时无刻想靠近她,对她好。“稳稳,为什么不喝粥?”“我怕你在粥里下毒。”“稳稳,为什么不睡觉?”“我怕半夜被你偷袭。”“稳稳,你有被害妄想症吗?”“我有被你害妄想症,宋钦尧,你为什么这么不正经!”“没办法,别人都在装正经,我只好装不正经。”苏稳:你为什么对别人那么冷淡,对我却不一样。宋钦尧:傻瓜,你值得拥有最好的我。(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书友裙:207654339
  • 经济新常态和企业新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新常态和企业新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汇集我国经济领域著名专家和资深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特别是新常态给予阐述和分析,以及对企业在新常态下所发生的变革或变革趋势发表见解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