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600000004

第4章 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明 柳如是

冬天的渡口透着彻骨的寒冷,如刀般冷峭的北风掠过湖面,岸边那些早已枯萎的芦苇顺风而倒,了无生机。天阴沉沉的,似一张厚厚的帘幕低垂着,水天相连处溶为一色,几只叫不上名字的水鸟,贴着水面盘旋,啼声低回哀竭,给这冷清的渡口平添了几分肃杀。

晌午时分,码头上的人渐渐多起来,却也行色匆匆。只有这个女子,倚栏而立,宁静如斯,清澈如湖水般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迷蒙的湖面,那身半新不旧的湖绿色衣裙,在这寒冷的冬天虽显单薄,却更衬出女子的清灵秀雅。她就是被周府买去而又卖给归家院的杨爱。

杨爱并不急着跟人群一起去挤着登船,她在等归家院徐佛姨娘的画舫。

徐佛小字阿佛,生得娇柔俏丽,聪颖过人。自幼习琴棋书画,工诗词歌赋,尤善画兰,只把个兰花画得精妙传神,让时人称绝。其父丧后,随母自嘉兴迁来盛泽,不得已流落风尘。

盛泽镇隶属苏州府吴江县,地处太湖流域,以盛产丝绸而闻名海内外,这昌明隆盛之邦,自然是商贾云集,青楼群聚,真可谓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奢华至极,自不必说。只是千万别小看了这秦楼楚馆,风月楼台,可是出了一代又一代名妓,更是文人骚客、公子王孙、商贾名流、纨绔子弟征歌狎妓、寻欢作乐的风月场所。徐佛以她的姿色和聪颖,在吴江盛泽的青楼中芳名大噪,红极一时。

杨爱第一次被卖到归家院时还只有十岁,面黄肌瘦,身量矮小,只知道姓杨,便不知其他。归家院的妈妈叫她做徐佛的侍女,一边侍候徐佛一边跟徐佛学些技艺。无依无靠的小女孩,便把这归家院当做了能给自己遮风挡雨的家了,十二分的殷勤听话乖巧,深得徐佛的爱怜,被徐佛收为养女,教以琴棋书画、社交礼仪。因她姓杨,又因有宋人王鲲写诗称赞当时的名妓杨爱:柳荫深处十间楼,玉管金樽春复秋。只有可人杨爱爱,家家团扇写风流。徐佛便为她起名为杨爱。

今天,徐佛是来接杨爱的。

北风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天空的乌云却已散开了去,虽没有阳光普照,湖面却渐渐明朗起来,鸟儿的叫声也不如先前那般凄厉。

凭栏而立的杨爱依然凝视着湖面,忽然,她忧郁的面容粲然一笑,因为她看到了,水天相连处有一艘船向这边驶来,那是一艘与众不同的船,船起楼台,雕梁画栋;方格轩窗,帷幔飘忽;两舷扶栏,色彩明艳。这便是她最熟悉的归家院的画舫了。

不待画舫靠岸停稳,杨爱一改文静之态,早已跑近来,急急地登上画舫。徐佛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无语凝噎。短短的一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竟恍如隔世。徐佛慈爱地拍着杨爱的肩背,俩人相携着进了船舱。

坐定之后,徐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孩子,身段窈窕,皮肤白嫩,俏丽的面孔上,一双俊眼修眉,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一年不见,出落得更加超凡脱俗了。寒冬时节,虽衣着单薄,却面若桃花,娇羞可人。心里不由得暗暗赞道:如此天生丽质,足令众生倾倒。

看着如花般美妙的杨爱,徐佛内心却满是怅然,美人迟暮之感袭上心头。她已老大不小,早已厌倦了倚门卖笑、迎来送往的生涯。如果洗尽铅华,隐逸于灯红酒绿之后,红颜憔悴,年老色衰,谁又是可以托付终身之人?

杨爱可没有她想的那么多,上得船来就如回到家一般,扒着舷窗望向船尾溅起的雪白浪花,几只洁白的海鸥在浪花中欢快地盘旋鸣叫。心想,这些鸟儿该是多么快活,一点儿都不知愁滋味呢。

看了半天的浪花海鸥,杨爱见徐佛姨娘没说话,只不住地打量着自己想着心事,便转过头来,拉上窗帘。却被徐佛姨娘忧伤的面容吓得心里不安,转念又想起自己的身世和在周家的遭遇,那股回家的兴奋之情也已悄然退去,便倚着徐佛的肩膀,暗自神伤。

船在湖面上随波摇荡,风在船舷两侧呼啸,徐佛没有说话,却听杨爱轻声吟唱道: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徐佛听她唱得婉转凄凉,缠绵哀怨,心想这如花般艳丽的女孩儿,小小年纪就尝尽世间凄楚,犹如飘忽不定的杨柳花,也不觉泪湿衣襟。

“姨娘,你别伤心了,都是爱爱不好,总让姨娘操心。”

“原本以为,你到周府做妾是你的造化大。周道登毕竟做过宰相,家道殷实,过个三年五载的,若你生得了一男半女,在周家你也就有了身份地位了,谁知你竟差点送命!”

杨爱默然无语。

“如今回归家院也好,大户人家的姬妾也是不好做的。”见她低头不语,徐佛又转而说道。

“姨娘,爱爱有一事相求。”杨爱仰头望着徐佛。

那一双碧漆似的瞳仁里有着说不清的期待与祈求,徐佛不忍看,扭头望向舱外寒彻的湖水:“你说罢,有何事相求?”

“姨娘!”杨爱眼巴巴地望着徐佛耳垂上随着船的晃动而摇摆不定的玉坠:“我不想回盛泽归家院了,请姨娘送我去苏州可好?”

徐佛惊奇地转过头,盯着她的眼睛。那双碧漆似的眼眸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纯真与宁静,却过早地有了太多人世间的纷扰与忧伤。而那偶尔抿紧微微上翘的嘴角,又透着一股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刚烈与倔强。

“爱爱!”徐佛不忍回绝,沉吟着说:“这天下之大,所有的青楼可都是一样的啊!咱们这些倚门卖笑的青楼女子,是专给那些达官贵人消遣的玩物。”

“我虽然改变不了自己低贱的命,却想换个地方生存。盛泽归家院离吴江太近了,我想走远点。”

徐佛明白了,点头道:“这样也好,那我就送你去苏州罢。你也不要想得太多了,我看你秀骨娟娟,韵致天然,且又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日后,自有扬眉吐气的时光。”

杨爱破涕为笑:“爱爱谢姨娘恩典!”

苏州,就如春天里的一朵蔷薇,明艳柔媚。苏州河,日夜流淌着一河的花瓣水,一河馨香的胭脂。

此时正值深冬,似乎所有花花草草的颜色和胭脂水粉都沉淀于水底,河水显得格外幽深凝重。而黄昏将至的苏州河则如刚刚睁开眼眸的慵懒的美艳少妇,正等着侍女为她梳妆打扮,好去赴一场盛大的晚宴。

徐佛的画舫载着她和杨爱抵达河东岸的凌波楼时,已是掌灯时分。

今夜没有皎月,没有星星。白日里恬静委婉的河水,在渐渐亮起来的灯火中显得黯淡深沉,像幽深的梦一般,大大小小的画舫竞相争艳,船头船尾,雕龙镂凤;方格轩窗,绣帘珠幔;两侧扶栏上挂着水晶玻璃各色风灯,淡黄色的灯光,透过双重玻璃,疏疏密密地洒落于微漾涟漪的水面,和着那悠悠的汩汩的桨声,苏州河的夜显得那样温馨悠远而莫测。那明灭的闪烁不定的灯火,是梦的眼睛么?是不是在窥视或者偷听微风与河水的密语呢?

如今的杨爱可不再是归家院里的黄毛小丫头了,凌波楼的沈妈妈在徐佛送她来之前,早就知道她是吴江周相国府赶出来的姬妾,已经精心收拾出一间雅室,静候佳人。

跟着沈妈妈走进凌波楼的那一瞬间,杨爱有种恍惚眩晕的感觉,心底里那种唏嘘感慨自不必与人言说。

这是凌波楼上最好的房间,位于二楼东侧,仿红木的家具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镂花轩窗临河而开。窗下的木几上设有瑶琴,西边靠墙的书架上整齐地垒着满满的书,花梨木的桌子上设有文房四宝,东边是木格子的屏风,如满月的门洞上挂有水晶帘。里设卧榻,床上悬着粉色双绣花卉草虫纱帐。

肥胖的沈妈妈站在书案边,看着满脸惊愕的杨爱,颇为慈爱地笑道:“听你徐佛姨娘说,你最爱读书,才给你备了这些诗书经卷。以后这间屋子就是你的了,你看看,还满意么?”

杨爱在房间里随意走动着,摸摸梨花木的桌子,摸摸架上的书,走到窗下轻轻地拨弄琴弦。听着琴弦的铮铮声,心想,这里虽是青楼,自己却是主人,总胜过给大户人家做小妾,被人使来唤去的。

她走到沈妈妈面前,双腿微屈,双手相握,轻轻一福:“杨爱谢妈妈另眼相待。”

沈妈妈忙上前扶起,拉她坐在琴边的软椅上。

杨爱说:“沈妈妈,从今儿起,凌波楼就是我的家了,我想改个名儿。”

沈妈妈问:“改名儿?你可想好新名字了?”

杨爱望着窗外河里画舫上的灯火:“我本姓杨,杨柳本是一家,今后我就改姓柳,叫柳隐罢。”

她也不管沈妈妈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目光不知落在何处,只自顾自地说:“将真名真性情隐去,我就是苏州河畔柳浪桥头凌波楼的柳隐了。”她轻轻地说着,一字一句,却分外有力。沈妈妈有点错愕地看着这位刚从“宰相府”出来的姑娘,拉着她的手说:“好好好,从今儿起,你就叫柳隐了。”

沈妈妈辞别下楼,又想起一事道:“两个月后,是松江府名流陈继儒陈眉公的七十五岁寿辰,每年的这一天,陈眉公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这一天也是江南才俊聚会的日子呢,你徐佛姨娘临走时再三交代了,一定要你去松江府赴陈眉公的宴会,到时她自会派人来接你。”

松江,又称云间,位于长江三角洲,自古就有“苏松税赋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称。境内水域宽阔,风光旖旎;河流纵横交错,九峰竞秀,素有“山骨水肤”之美称。而让松江闻名遐迩的是,才子云聚。

松江城往北二十余里,便是层峦叠嶂,郁郁青青的佘山,陈继儒就隐居在佘山东麓。

陈继儒,字仲醇。常骑一匹大角鹿往来于长堤柳下,潇洒出尘,飘然若仙,他自称为麋公,又号眉公。

陈眉公虽博学多才,精通古文经史,却一生不曾入仕途。一介布衣,怡情于山水,隐居在此,又深得朝廷一些风雅官员与民间风流学士的仰慕,以儒雅清名而闻名于江南。常有一些慕名者不远千里而来,或拜谒,或求诗索画。如此,隐士的家常常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他每年的寿辰也便成了江南文人学士的一场盛大聚会。

五十岁那年,陈眉公在佘山脚下开出一片园子,叫着逸翠园。园子的围墙一概桶瓦泥鳅脊,门栏窗槅,皆精雕细镂着各色花样,不加颜色,一色雪白石灰粉墙,不落富丽俗套。若进得园来,便有假山挡在眼前,假山上布满碧绿的青苔与翠幔,恰如一座青翠的屏风。转过翠屏,亭台轩榭,斗拱飞檐,如鸟儿振翅欲飞;曲水池沼,闻之汩汩,人在其中,犹如在画中一般;花草树木,曲径通幽,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一亭一榭,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莫不体现出主人博大的胸壑与高雅的情趣,虽由能工巧匠雕琢而成,却宛如天然。

二十多年来,陈眉公的逸翠园便是江南文人雅士的一个绝妙去处。

柳隐两月前刚来凌波楼时,徐佛姨娘就说要她去参加这样的文人聚会,她心里忐忑不安,特地找来陈眉公的诗集,煞是认真地读了又读。

这日,天还没大亮,柳隐就起床梳洗,看着镜子里如云的乌发,娇俏的容颜,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丹凤眼,心里溢满了自信。她拿出一只精致的白底缠枝蓝花的小瓷瓶,这是徐佛姨娘特地留下的一种特制砒霜,她小心地扭开瓶盖,倒了一点在茶碗里,冲上热茶,慢慢饮尽。

她到河埠码头时,一位身材矫健壮硕,脸庞黑红的男子已候在那儿。只听沈妈妈说有人来接她,却不知道此人是谁。

那男子见她袅娜而来,笑问:“是柳隐柳姑娘吧?我是松江陈子龙,你徐佛姨娘让我来接你去佘山陈眉公家。”

柳隐低眉含笑,深深一福:“有劳公子了!”心想,这人说话眼睛向上似在看天呢,倒并不像在对眼前的人说话。

待柳隐上船坐稳,陈子龙吩咐船公开船,自己则端坐一旁,不再言语。

柳隐早就从徐佛姨娘嘴里听说过陈子龙的大名,只无缘得见。此人松江人,七岁通经史,十几岁时便博通经史百家,以诗词独步江东诗坛,并创立几社,素有云间才子之雅称。

她暗暗打量着,见他头戴一顶玄色方巾,几缕卷发倔强地从方巾下露出来,饱满的天庭,却眉宇深锁,似有重重心事。所以也不敢说话造次,只觉得眼前这男子虽有江南文士的儒雅,却更有几分燕赵男儿的气概,心里竟无端地生出几分敬慕来。

柳隐坐着陈子龙的小船到达佘山脚下的沸香泉时,已是晌午时分,一些名冠江南的才子佳人早已到了逸翠园。

虽是隆冬,太阳白晃晃的,可佘山脚下,车水马龙;沸香泉边,画舫林立;文人学士,峨冠博带;绿鬓朱颜,衣袂翩翩;笙歌渺渺,脂香拂面;真有说不尽的繁华,道不完的风流,就连这冬日的料峭寒风也染上了几分融融春色。

在这间以风雅闻名于江南的大厅里,柳隐冷眼望去,以草衣道人立足江湖的王修微;以诗画双绝蜚声秦淮两岸的杨宛淑;徐娘半老、风韵依然的杨云友;还有喜着素装而以冷艳闻名的林天素;如丁香花般忧郁的卞赛等,个个流光溢彩,艳丽非凡,真是衣香丽影,彩袂缤纷。

陈子龙一边忙不迭地跟熟悉的宾客打招呼,一边寻找着什么人,他一眼瞥见了坐在西边轩窗下的杨宛淑,便把柳隐带到她身边笑道:“这是盛泽归家院徐佛家的杨爱,如今在苏州的凌波楼,改名叫柳隐。她是第一次来这儿,我把她交给你了,你照顾着点。”说罢就上二楼去了。

杨宛淑既以诗画双绝冠名于秦淮两岸的秦楼楚馆,深受文人骚客的推崇,在色彩美学上自有她的独到之处。听陈子龙说这是徐佛家的女孩儿,便以挑剔的眼光打量着柳隐。但见她上着一件果绿色河西罗缎束腰宽袖薄袄,下身一袭果绿色金缕彩缎裙,娇小玲珑,清丽淡雅,眉不描而翠,腮无胭脂而红,一双丹凤眼似嗔非嗔,似颦含笑。在这美女如蝶穿花丛的大厅里,柳隐就如苏州河畔春风里的一株柔柳,一时间把个杨宛淑看得暗暗喝彩:好一个美人儿!

清丽可人的柳隐,竟让平时目无下尘的杨宛淑我见犹怜,她站起身来,拉过柳隐的手,只觉得这双小手肤如凝脂,柔若无骨。佘山脚下,沸香泉边的冬天十分寒冷,虽然厅里早已燃起板炭火,也挡不住从木格窗缝侵袭而来的冷峭北风,杨宛淑身着紫貂银鼠,犹自觉得冷浸浸的,而柳隐衣着单薄,却温润如玉,馥郁袭人,这又不免令杨宛淑心里暗暗称奇。

杨宛淑眯着她那双柔媚的杏仁眼,笑着对柳隐说:“我与你徐佛姨娘情同姐妹,平时我喜欢画几笔,也知你徐佛姨娘擅长画兰,她一定教过你的。来,我带你去那边露一手,让大家开开眼界。”

柳隐身不由己,跟着杨宛淑来到东边书房。

陈继儒真不愧是松江府名流雅士,书房宽敞明亮,三面墙壁上,书柜从地面一直到天花板,乍一看,这三面墙壁竟如用书砌成一般。另一面墙上一扇巨大的镂空长窗,临河而开,枣红色金丝绒窗帘分两边各用一只银色帘钩挽住,一张梨花木的大书案当窗而放,书房简洁大气,体现出主人的学识渊博与宽大襟怀。

她们进入书房时,那张大书案旁早已围满了人,大家正在看一位书生凝神运笔,醮墨写字。柳隐一见这人便笑了,又怕笑出声来不雅,便用手掩了口。

原来这人太瘦了,脸色苍白,个子又高,一袭长衫穿在他身上就像挂在衣架上飘荡,如果再蓬着头发,掉个长长的舌头,活脱脱便是戏里唱的白无常鬼了。再看他的字,如刀砍斧削般冷峻,直逼魏晋风范,条幅尚未写完,边上早有人高声喝彩。

柳隐早就从徐佛姨娘那里听说过杨宛淑在作画上的名气,而且,陈眉公的逸翠园又是藏龙卧虎之地,眼前这书生的字就不可小看,虽有一试锋芒之心,又怕显丑露羞,让人耻笑。

杨宛淑何以如此竭力怂恿柳隐在这才子才女如过江之鲫的逸翠园献墨宝?原来她早就听说徐佛手下有个女孩子,是吴江故相下堂妾,又是徐佛一手调教出来的,今日一见,果然超凡脱俗、清新可人,只是不知她内在的学识如何,今天何不试试她到底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呢?还是兰心蕙质、秀外慧中的绝色佳人?

所以,不容柳隐开口,等那书生写完一搁笔,杨宛淑就把柳隐推到书案前,又从笔架上拿一支新狼毫,塞在她手里,边上早有人收起了那书生写的条幅,又新铺上了宣纸。

柳隐此时再也无法推诿,凝思片刻,便用左手拉起右手的宽大袄袖,右手握笔,饱蘸墨汁,在宣纸上挥笔行走,一时,四周静悄悄的,大家的目光顺着她的笔锋游动。片刻后,再回头细看整个画面时,只见一带溪流在几块山石边激起层层水花,一株幽兰倚石而开,似有清冽幽远的暗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观赏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山谷,不见其鸟,却闻鸟鸣,未见其花,已嗅其香。

“妙啊!”一旁有人拍手称绝,柳隐回头看时,见一位中等身材,脸颊清瘦,目光有神,举止洒脱豁达的男子,正笑吟吟地望着她。

杨宛淑推了她一把:“还不快拜见‘画中九友’杨龙友先生。”

在归家院跟徐佛姨娘学画时,时常听姨娘说起这位蜚声江南的大画家,听杨宛淑说这就是杨文骢杨龙友,纳头便拜。

“姑娘使不得,快起快起!”杨龙友爽朗地笑着,“姑娘的画清润灵动,秀骨铮铮,怕是连须眉男子也应退避三舍呢!”

柳隐听了,心中窃喜,知道此人无须奉承她一个平常的小女子,便谦逊地说:“小女子才疏学浅,还望大师指点。”

一边的杨宛淑却催道:“久违了龙友兄,今日适逢其会,快快作一幅好画来,自当罚酒。”说罢,就推杨龙友到画案前。一边,早有陈府仆人换了新画笔,将宣纸铺开,四角压上墨玉镇纸。

杨龙友在案前凝神片刻,便挽袖舒腕,执笔挥洒,只消一盏茶的工夫,一幅《京口烟雨图》便悄然落在莹白的宣纸上。柳隐看去,心里不由得暗自叹绝:真是灵秀神妙,苍润古雅。

同类推荐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热门推荐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王的丑妃(全本)

    王的丑妃(全本)

    上部:悦夕,美丽聪慧,年仅九岁,身为郡主却必须背负国家的命运出塞和亲。她知道她将来的丈夫是敌国被她父亲打成植物人的王,她也知道这将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丑丫头,一心爱着王。但是面貌丑陋身份卑贱的她有什么资格站在王的身边呢?拓达,在他沉睡的九年里,只有他的王妃在他身边。在他醒来之后,他的王妃却失踪了。他的心里已经被王妃占据了,是否还容得下一个丑丫头呢?拓恒,他见证了悦夕悲惨的命运,却无能为力。在丑丫头出现在王身边的时候,他认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但是他是痛苦的,他似乎一直爱着那个王妃,他的嫂子。命运的作弄,对爱情的执着是这个故事的主线;爱情、誓言、责任和恨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一起来看丑丫头在滚滚大漠上演绎的爱情悲歌。下部:战争再起,你认为的好人也许才是最残忍的人。部族遇到了前所未有地危机。是谁在后面操纵着这一切。这个城池只留下了一群妇孺,丑丫头如何带领她们保卫家乡?在听到拓达受重伤的时候,丑丫头丢开了人民、责任,跑到他的身边。失去王城的保护,她又将迎来痛苦的人生。一个用自己的血和泪为拓达王奠定了王朝的女人,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呢?花开花落,只留下空中淡淡的悲。请继续关注《王的丑妃》下部,关注丑丫头传奇的一生。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的新作《宠爱养女》http://m.pgsk.com/a/81451/她从小犹如公主般被宠爱着长大,甚至一直奇怪地和养大自己的爹睡在一起。但是突然有一天,她的世界全变了。没有了欢笑,没有了疼爱,只有无休尽的辱骂、折磨和虐待。可是她无法逃开,她就像一直养在华丽囚笼中的小鸟一样。即使笼门打开了,她也不会飞走。他抱养了比自己小十二岁的恋人的女儿,给了她天真快乐的童年。他本以为这将是幸福的开始了,可是一封信却打破了这幸福。他开始讨厌她,虐待她,看着她受苦的时候,他的心却无法平静。其实,他更恨他自己啊!至于《魔鬼棋盘》很多人都问到啊,因为《魔鬼》是我精心,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会轻易下笔。而它的大纲出了点问题,不得不延后一段时间了。一些看过《魔鬼》广告的读者都很期待,我只能和大家说对不起了。我只是想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估计《魔鬼》将在《丑妃》完结之后,就能开坑了。
  • 帝九君

    帝九君

    天容不下她,地容不下她,那即便是做了九幽泉下尘,也要拉下那九天巅上的云!帝九君,歌澜国第九十二代帝王。十三岁被立为储,上及帝王下至百姓,共尊为九殿下。因一场梦境,让帝九君的眼里除了江山又放下了一些别的东西。郝连傲天看着嚣张的占了自己摄政王侧妃头衔的女人,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居然带着个男人躺在了他摄政王的床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在她眼里从至高无上变成了连尘埃都不如,九君,这世间可还有让你留恋在乎的东西?“答应本王,不要再跟其他男人有染,本王允你正妃之位。”郝连傲天郑重的承诺,他放下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严,力压群臣的死谏,更加不在乎她爱着别人的传言。只要她能回心转意。帝九君额间一朵娑婆花若隐若现,尊贵出尘,绝代风华,此时轻掀了下眼皮,看着手中传来的密报,边境有扰,父皇已经派兵驻扎,看来她要回去了。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你不合格。”不紧不慢的语调,有着一种让人臣服的气势。她从来不屑于解释,虽说此刻来到这异世,但是身为帝王,她后宫佳丽三千。帝九君。九字为尊,君临天下。出生时,帝都一夜间开遍往生娑婆花。娑婆圣花迎,九君天下倾。你们陪我走过,我还你们盛世华章。
  • 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

    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

    对一个员工来说,职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努力完善自己,才能在职场中做得更好,走的更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使自我价值得以完美展现。如何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回归传统,深入国学,领略先贤的智慧,修养身心,提升素质,从工作中获得智慧,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高的成就,在职场中绽放光彩。
  • 系统抱紧我大腿

    系统抱紧我大腿

    重生前,她悲凉半生运气低到顶点,被人欺凌毫无还手之力。再睁眼,意外获得系统,只要完成每日发布的任务就可以抽奖获得宝贝。从此……陆楚切水果用的都是黄泉剑。(系统流,但也是绝对的重生爽文,系统金手指火力全开,欢迎跳坑!)
  • 锦绣陷阱

    锦绣陷阱

    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宅院中立足生存。沐疏重生了,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仰天大笑,感谢天恩浩荡,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好好谋划,虐死前世将他利用至死的渣女。总之一句话,就是重生男主自以为设了陷阱,引女主跳进去,却自己先掉进去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001次求婚:傅先生,休想逃

    1001次求婚:傅先生,休想逃

    人人都道傅时珩是一朵高岭之花,只可远观,孟晚偏想把他摘下来,踩两脚。傅时珩,跨国总裁,克制严谨,高冷骄矜,一向冷静自持。然而却突然有传言说,他养了一个小明星。十八线小明星脾气冲,爱炒作,挥金如土,黑料满天,偏偏热搜不断,一路扶摇直上。众网友diss的厉害。“除了一张脸和演技,没一处能看的!”“就她这样的,宫斗剧活不过三集!”“能不能安生会儿,好好演戏不好吗?”“又怼人又怼人了,竟然敢怼影后,天,这么作怎么还没把自己作死?到底谁惯的脾气?”护身符傅总:哦,我惯的!众网友:“???”溜了溜了……又娇又作的小作精VS矜贵自持的老干部。
  •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

    本书从大学治理的法人制度的设立入手,从内部的组织形态建设和外部治理的综合提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改革如何将法律监督、去行政化、协调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协调大学的公共性与法人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本书切中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时弊,秉笔直书,切中肯綮,确实是一部提出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的不仅教育界人士宜读,法学界和社会学界人士同样宜读的著作。
  • 恩仇不及江湖远

    恩仇不及江湖远

    江湖寄余生,亦可尽此生,江湖远俗世,亦可入红尘。江湖那么大,你得去走走,江湖那么美,你得去看看。勿恋那人情世故不念过往无牵挂,勿忧那风霜雪雨心有温存自逍遥,勿怕那险象环生双剑在手破万难,勿忘这宿命相逢魂牵梦绕指尖柔。已停更
  •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