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4900000002

第2章 城市名片,彰显民国老上海的魅力

梁得所:繁华南京路

上海重要马路的定名,有一个通例,但凡南北横线取省名,东西纵线取城名。由黄浦滩朝西直上,最大的一条路,就根据现在的首都而名为南京路。

上海之有南京路,好比中国之有上海一样明显。这条路名处处有人知道,一则“南京”两字很易记(日本土话竟称中国人做“南京样”),二则自从“五卅惨案”之后,南京路在历史地图上划上一条红线,三则——根本上说,南京路是商业繁华的中心点,正如苏梅女士作的《南京路进行曲》当中几句话:

飞楼百丈凌霄汉,车水马如龙,南京路繁盛谁同!

天街十丈平如砥,岂有软红飞。

美人如花不可数,衣香鬓影春风微。

这条路的商店,店面装饰很讲究,宽大的玻璃橱窗中,五光十色,什么都有。上海的旅客,不妨在灯火灿耀的夜间,浏览两旁橱窗,足以增加美术兴味和货物见识,获益一定不浅。

中外通商事业,使上海成为世界有数的都市。无论哪一国,与异邦最多接触的地方,必最发达,所可惜者,中国商埠之开辟,由不平等条约产生;尤其可惜的,我们经济落后,对外营业的权利,进出比对起来,总是吃亏的。通商愈发达,我们经济上损失愈大,与欧美日本成反比例。长此以往,倘若工业不极力发展,整个的国家就一天比一天贫穷,一年比一年困乏,这就是民生前途的隐忧。

《上海的鸟瞰》

梁得所:城隍庙乌龟池畔

法租界之东南,是上海城的地址。这个区域,大概以城隍庙为中心。在五国势力共管的上海中,南市是纯粹中国所有地。市政警政都由上海特别市政府办理。而且居民习尚,颇能保存本色古风,所以外国游客到上海必到那里观光,尤其必到城隍庙,看许多善男信女烧香问卜,或上庙旁的茶馆参加啜茗。余生也晚,反正以前还是四五岁的小孩,对于前清的景象不大了了,可是看城隍庙现在情形,使我幻想,此间二三十年来,无大变迁,除了男子头上没有辫之外,其他景象,也许依然如故。

城隍庙里有一度九曲桥,桥下一个泥池,里面养着千百乌龟,据说它们居留的年代,和池畔许多家族居留年代一般,非常长远。这话说来不大好听,似乎有点侮辱嫌疑,可是不客气的说一句,看城隍庙左近没有新气象,就知道大部分居民守旧,但凡守旧而进步迟慢的人,就像乌龟;虽然住在那里的不是人人如此,并且据我所知其中还有几个很有新思想的学者,但鸟瞰而看,这一区的状态比上海其他区域,至少落后二十年。南京路许多店面燃着新发明的Neon Light(霓虹灯),城隍庙仍旧挂起红灯笼;新书新报在中区北区畅售,而城隍庙左近一列书摊,都是卖旧书——卖那只可当作古董珍藏而与切实人生无大关系的旧书。

再放宽点眼光,所谓中国古风,和世界趋势比起来,有如龟兔竞走(非古典的)。我们蠕行,别人飞跃;飞跃者愈跑愈快,蠕行者反有睡意。别处飞机也嫌慢,九曲桥上的先生,却还拱手弯肩而闲步,当国际科学大会演讲讨论,劳动政治会议场中正在雄辩的时候,城隍庙旁茶馆上的大国民,泡了一壶菊花龙井,嗑着瓜子,一唱三叹地说道:“浮生若梦,世事如烟,吾辈游戏人间耳!”

《上海的鸟瞰》

梁得所:“生之欣悦”之街

苏州河之北,以邮政总局为起点,直通到虹口公园,这条大路名为北四川路,也就是我现在所称为“生之欣悦”之街。

若问上海哪条路最繁盛,当然首推南京路。然而北四川路仿佛“楼不在高,有人则灵”。单以都市生活为观点,北四川路在上海应该首屈一指。这条路一带,影戏院不下十间,跳舞场十余所,食物馆——尤其是广东食物馆——大小不计其数。

这条路丰富而不单调,不但什么商店都有,就是礼拜堂也有五六处,数目为其他各路之冠。还有一个特点,几间有名的中小学校开在此地,每天许多男女学生往来,把这条路点缀得分外生色,足以消除市井气。

这条路是开心的。试举小例,即如有一间卖凉茶的店子,出一张布告说:“百物腾贵,犹火之向上也;铜元跌落,如水之就下矣!凉茶加价,乃水涨而船高焉;诸君赐顾,岂因此而怪意哉!”又如一个下午,偶然看见石像店前一堆人围拢,原来那摆满裸体石像的玻璃窗贴了一张咸诗布告:“矾石制成死美人,过路诸君莫当真;若将裸体思淫欲,贻害终身千万人!有心人谨白。”诸如此类,总之这条路不是板着面孔的。

入夜后,经过跳舞场外,也许能够听闻里面的乐声,奏着最近流行的Broadway Melody(百老汇旋律)——

大路行人勿皱眉头,来到此地无忧愁。

长叹短叹太不时髦,这条路一向笑容好。

百万盏灯火闪闪照,百万颗心儿勃勃跳。

上海的夜生活,北四川路占重要位置。我在上海居留,不觉四年了,办事和寄寓的地方都在北四川路,对于都市生活,自然有相当了解。然而邦国多难之秋,生平恩仇未报,酣醉尚非其时,欢歌留有以待!孤灯之下,草完此文,想起此刻北四川路的夜生活中,许多青年正在表现他们无从发泄的生命力。我相信,本着生之欣悦的精神,我们都可以做时代的前进者。

《上海的鸟瞰》

梁得所:诗意黄浦滩

申江的潮流,四时不停地滔荡于黄浦滩边,大小轮船像马路上行人一般来往不绝,汽笛的声音,也就一高一低、忽远忽近的相呼应,加上江边海关布告时刻的钟鸣,一切复杂的声浪,把空气撼动了!

我们对于上海的感触,印象最深的应是黄浦滩。因为我们旅客无论来自太平洋、大西洋、长江、珠江,或渤海,大多数由黄浦滩的码头,踏上上海的土地。尤其不能忘记的,将到而未到时,渐近渐清楚地望见江滨的大建筑,相连峙立,仿佛并肩比高。这些洋房的面前,蜿蜒着一条宽敞的堤岸,车马驰逐其间。——一瞥之下,我们就确信上海是东方第一大的都会,而且在世界重要商埠当中,不出六名外。

都会,是现代人力创造的一种成绩品,在东方精神主义者心目中,对于物质文明,也许表示不满,这未尝没有理由。就拿上海的黄浦滩来讲,堤岸虽也有几丛树木,可是舟车喧闹,把鸟儿吓得不敢栖止,天然的地土,被人工修改,完全失了本来面目。只见货物上落,人事倥偬……人是感情的动物,在这个物质的环境中,感情仿佛有隐灭之忧。

其实不然,黄浦滩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方:

车到黄浦滩的时候,东方的天上,已渐渐起了金黄色的曙光,无情的太阳不顾离人的眼泪,又要登上她的征程了。

上面一段,就是郭沫若在《歧路》文中,写他送妻子回日本去的光景。别离,别离,黄浦滩是多少离人临别依依的地方!无数离人的眼泪,滴落江中往海流。多少年老的慈母,送儿子至外洋去,今生不知有无再见期;多少青春情侣,此番断肠之后,不知千里之外,伊人是否境变情迁;多少朋友,握手告别,虽不至于呜咽,总觉一阵怅惘涌上心头,不由的轻叹聚散如浮萍!

同时,黄浦滩又是一个欢遇的地方。登岸的旅客,和江岸相接迎的人,虽在烈日之下,或在阴雨中,他们都一辈子的欢容满面。

黄浦滩的景象,足以代表上海,使我们知道她是一个现代化物质文明的都会,同时是情调深长的地方。

《上海的鸟瞰》

石评梅:船行黄浦江

我好容易盼到是今天下午上船去——6月15号。我觉着异常的高兴,宛如我去西湖一样。下午乘着小船渡到黄浦江,因为颖州船在浦东停着。这船是明天清晨才开往青岛去,所以今天晚上还是住在船上;我们包了一个舱,比较的还减轻点痛苦。热气腾沸,煤炭铺满了甲板,令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来。我和芗蘅住了一间房舱,把行李收拾后,遂把那圆形的窗打开,让换换这清鲜空气。我们遂锁了门,到甲板上换空气;看小船都在那风浪中挣着进行,我们看见险极了!望黄浦江岸上的灯光辉煌,像缀了一列的夜光珠。江上帆船、海船都一列的排着,红灯绿灯在波光中闪烁着,映出一道光路,照在我的眼帘内。现时暮色苍茫,包围着黑暗之神临到。我觉着很怅惘,遂回到我那六尺长四尺宽的官舱内寻那漂泊的梦去。

《一瞥中的上海》

木也:“外白渡桥”的来历

像一个神话中的巨人,横跨了吴淞江两岸,扼守住它流入黄浦江的出口之冲,把那小小的外滩公园,仿佛只当作一个被保护者似的,安放在脚边,用了看不见的怪眼,庄严地监视着黄浦滩和它的一切。——这是近代的怪异,上海的珍奇之一,外国人称为Garden Bridge(公园桥),中国人叫做“外白渡桥”的那钢造的大桥。

“外白渡桥”这名称,应该是从“外摆渡桥”转变而来的。从上海开埠之初,多少年来,吴淞江南北两岸的来往,原来都只靠渡船。沿江从东到西,设有渡头若干,其最靠出口处者,叫做“外摆渡”,桥之所在,正是那附近。于是便跟着叫做“外摆渡桥”了。

《外白渡桥》

明中:弥勒道场龙华寺

龙华寺为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建筑最雄伟、规模最宏大的千年古刹,坐落在上海市区西南龙华镇。七层宝塔耸立寺前,俯瞰沪渎,遥望云间。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藏经楼前后相望,钟楼、鼓楼左右对峙,偏殿、厢房依序分列。

龙华寺第二进天王殿正中,又供有天冠弥勒法像一尊,头戴五佛冠,身披缨络,左手执莲花,花顶现镜台,右手半十,目微闭,端坐莲台,法相清瘦秀逸,庄严慈悲。佛经谓此乃弥勒菩萨高坐兜率天内院之法相真身,一般寺院未尝供奉,龙华寺因是弥勒菩萨道场,故于头进山门供奉弥勒化身外,特于天王殿内供奉天官弥勒法相真身,引导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并于弥勒菩萨圆寂之旧历三月初三,聚会僧众,举行佛事。

自龙华建寺,附近渐有居民,至五代时,已有龙华村。元代龙华街市初具规模,明代已成繁华市镇。据旧志记载,有“市廛千余间”,民居尚不在内。嘉靖年间,倭寇肆虐,顷刻丘墟。然因龙华东临黄浦江,有龙华港、蒲汇塘等河流纵横,四通八达,往来舟楫多泊龙华,不久又渐恢复。诗人每以“龙华晨渡”“龙华午泊”“龙华夜泊”为题,赋诗记述。据明嘉靖《上海县志》所绘《上海县境图》,龙华港颇为广阔,河上百步桥为南来北往必经之途。故三月初三弥勒菩萨圆寂之期,寺中大规模举行佛事之时,远近居民及往来客商多到寺焚香膜拜,顶礼皈依,于是逐渐形成庙会。起初或只设摊出卖香烛、饼馒,供香客使用。其后岁岁发展,不断扩大,至明末清初,三月龙华庙会之期,寺内寺外,香烛纸表、荤素食品、农具种籽、布匹杂货,或设摊出售,或张幕招徕,万众云集,万头攒动。百戏之徒亦乘机售艺,或演杂技,或耍猴戏,舞枪棒,卖膏药,无所不有,真所谓洋洋大观,热闹非凡。

《千年古刹龙华寺》

居正修:热闹的十六铺

十六铺在小东门外,小东门原名宝带门。十六铺地名的由来,说法不一,有说是自于十六家有名铺子,有说是从大码头(现复兴东路)到宝带门外沿江分成十六个地段,称一铺到十六铺之故。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据查“铺”是地区的名称,清道光年间将城厢内外划分二十四铺,其中城东南为十五、十九铺,西南为二十铺,西北为八铺,城北为十二铺,东北为四铺,二十二铺等在城内,城东宝带门外为十六铺。本文所称十六铺,并非仅指小东门外沿江这一小小地段,它包括复兴东路以北,中华路以东和方浜东路、阳朔路这一带,在此范围内历来被称为十六铺。

十六铺商业繁盛兴旺,有数百年历史。它具有地理上的优越条件,租界未辟以前,十六铺以北还是一片农田,而城厢内外,居民密集,市廛栉比,为上海之精华。十六铺水陆方便,沿海南北沙船、长江及内地船只群集于此,当年铁路未通,陆运装载运量有限,货物集散依靠水运,由此决定了十六铺数百年来兴旺不衰。

热闹的十六铺,街道狭窄,北伐后,将两条小街陆家宅弄、集思街开辟成现在宽阔的东门路,周围开设了不少吃、穿、用名店和服务行业,穿的如三大祥布店、大昌祥绸缎局,吃的各帮菜馆都有,本帮德兴馆、宁波帮大吉楼、潮州帮发记,各有特色,方九霞、老庆云银楼与泰新旅馆、吴开旅馆等都是闻名上海的名店。清末民初,代步靠马车,最大的福泰马车行,直到汽车通行才改为汽车行。也有一些颇具特色的商店,王德大麻油店用一条牛在店里磨油,香味四溢,颇能吸引过路行人。有家叫乾坤和香烟行,是专营批发的,原来生意平常,后来设个门市部,售价比一般烟店低一点,生意兴隆,据说后来发了财。十六铺名店很多,野荸荠糖果脍炙人口。铁锚弄的一家羊肉铺,店虽小却十分有名,现在十六铺的一家羊肉店虽非当年老店,但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因此想起数十年前铁锚弄羊肉店。

《十六铺话旧》

张兆熊:文化荟萃的三德里

三德里位于宝山路、鸿兴路(今闸北区教育局处),建于1917年,有两层楼房20余幢,占地1500平方米,虽规模不大,却是一条文化荟萃的著名里街。1922年由郭沫若、成仿吾在A11号编辑、出版《创造季刊》《创造月刊》。同期,由潘汉年、叶灵凤主编《幻州月刊》继续出版。后由楼适夷与中国世界语学会在A15号开辟图书馆。不久,中国农学会在19号成立,会长吴觉农悉心研究中国茶叶的种植制作等,成为近代的中国茶圣。1926年1月1日,由郭沫若、恽代英、张闻天、沈泽民(沈雁冰弟弟)、杨贤江、沈雁冰等文化名人,成立中国济难会,从事营救济难同志,出版《济难》杂志,进行革命文化的宣传。中国共产党著名理论家、党的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及夫人居住三德里,同三德里对马路宝山里内居住的邓中夏,从1922年10月起,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校务长,悉心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其间,陈独秀、恽代英、萧楚女、董亦湘等,经常前往三德里、宝山路相磋切,传播革命真理,尤其陈独秀任商务馆外编辑,常有著作问世。

《上海早期文化街》

贾观军:文庙游记

旧城厢的三庙一园,民初颇为邑人的重视,三庙即城隍庙、文圣孔庙、武圣关帝庙,一园即半淞园。关帝庙与文庙近在咫尺,城隍庙在文庙的东北,半淞园在文庙的西南。

文庙的正门系三座石牌门,门西墙上嵌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碑石一方。东墙下端有镂空如篦箕状的半环门,可窥望庙内魁星阁前的池塘及石桥。过正门三座石牌坊,即见坊后的三座石桥,中桥较东西两桥高大,三桥筑于半圆形的池上,池名“泮池”。据先人贾叔香说,清代科举时的三鼎甲,状元走中桥,榜眼走东桥,探花走西桥。后来本邑庠生年满60岁可在此三桥上行走,所谓“重游泮水”。过泮池见一庑(狭长的房屋),左右各有木栅栏,状如衙门,庑内中间高处悬有清代的上海群贤榜,榜上有状元戴有祺,进士蔡元培、秦锡田等,举人朱树人、贾勋、杨逸、秦砚田、沈恩孚、姚子让、叶醴文、莫锡纶等,秀才王引善、贾丰芸、贾丰臻、曹翰亭、沈宝善等姓名。

庑的东隅有巨鼓一,西隅有巨钟一,祀孔时击鼓撞钟,鼓乐齐鸣。过钟鼓处向北有一巍然大殿,即大成殿,在殿的中央为孔子神龛。殿内有祀孔彝器甚多,舞器有节麾、干戚、籥、翟等,乐器有笙、箫、鼗、琴、笛、壎等,祭器有篚、幂、簠、簋、牲盘、福胙盘等;祭品有笏及鼓衣,并有祀孔时的衣裳、衬衫、帽、靴等。另有长瑟二,古爵一百五十余,铏七,簠、簋各二十三。又有特钟、特磬各一,钟磬十六,以黄钟、大吕等区别之。据说干戚及衣裳等是民国四年(1915年)所制,其余则为咸丰间迁建孔庙时所特制者。

大成殿内也有钟、鼓各一,较小。殿前东西两面,各有长庑一,分立孔子七十二贤之木主。殿后有崇圣祠,内有孟子神龛。殿东南有明伦堂,甚宽敞。堂东隅有一砖石桥,过桥是一轩敞的房屋,即洒扫室,取名于《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之意。此室是供上海地方绅士祀孔聚集的场所。室东有屋一大间,内设上海第一义务学堂,乃方滨路郁良心药铺郁屏翰出资兴建,聘贾丰檗为校长。屋旁的空地上,置棚植紫藤与葡萄,花香四溢,果实累累。洒扫室东南有魁星阁,上下两层,下层有木刻魁星像,左手执砚,右手执笔,作愉快的跳跃状,凡邑人入第时,来此星像前跪拜。阁中有梯,登上一层,能窥视城厢全貌。

《上海文庙——别具风味旧城厢》

贾观军:文庙里的祀孔仪式

民国元年至十五年(1912—1926年),文庙每年春秋两祭。在此期内,上海的县知事和绅士来此举行隆重的祀孔仪式。

在祀孔时要用全牛、全猪、全羊,一般在祀孔的隔天日间宰牛,夜间宰猪、羊。宰牛地点在庙前空地上,宰牛时观看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宰牛人先用红布一块遮住牛的双目,用绳索将牛的四蹄扎紧,宰牛者用铁锤猛击牛的头部三下,牛晕倒后用尖刀刺入牛的颈部,顿时鲜血直流,然后剖肚取出牛的内脏,最后剥去牛皮,至此宰牛告一段落。是日夜间在洒扫室花棚宰猪、羊,因庙门已关闭,观看者不多。

祀孔仪式黎明开始,祀孔时有委任官、助祭员和乐舞生等约30人。先在孔子神龛前供牛、猪、羊各一头,置于木制的牲架上,牲头面对神龛。乐舞生各执乐器在祭祀时演奏。委任官、助祭员在乐器声中依次序行进至神像前,行三跪九叩礼。殿内殿外,钟鼓齐鸣,各样乐器敲敲打打,叮叮哨哨。祭祀完毕,各自退出。这种清代遗留下来的仪式,上海延续到北伐战争时停止。

《上海文庙——别具风味旧城厢》

温举珍:古刹重光宝华寺

古宝华寺,坐落于今闸北区西北角,原大场镇东侧,走马塘北岸,1984年,由宝山县划归闸北区。该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由僧净光法师所建,明永乐六年(1408年)僧文瑜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又重建,至清末民初,古刹的殿宇已坍毁大半,仅残存西偏禅房数椽(俗称“七间头”)及寺基21亩余。

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置田近百亩,更名惠济宝华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得以重建,佛像重塑一新。寺内另设放生池、放生场,池宽十丈余,东西长达百米之遥,占地十亩,似马鞍状自后拥抱宝华寺,故俗称“元宝池”。池水清澈,微风也能吹起波澜。一亭翼然落于池面,为八面二层攒尖亭,上下俱有环廊护栏,有曲桥贯通南北,亭额位置现以石灰涂抹,疑为志书中所载“诉然亭”。寺内还建有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而紧靠池塘南的一幢坡顶双层小楼,却完全涉足水中,仅以数根础柱托出水面,故又称“水上楼”,临岸的门额楷书“鹤庐”二字,端庄、秀逸,款署秦曾潞。此乃养老院无疑。大雄宝殿面宽五间,为单檐歇山大屋顶,四周有围廊,面南台阶下二侧各有一座七层如来经幢。东偏房后围墙内有一丈宽的水沟通寺后放生池。山门左右的二洞“铁窗”颇具特色,俱以生铁铸造,塑成形象生动的云龙、双龙戏珠图案,其下还有三戟自水中升起,寓意“平生三级”,也许这即是“铁大场”称誉的点睛之笔吧!

寺前的走马塘又名乾溪,传说南宋建炎年间,爱国将领韩世忠于乾溪沿线设军布防,其妻梁红玉于此操练兵马,故名走马塘。寺前东侧溪上架一单孔石拱桥,名普济桥,俗名香花桥,故今已废弃的古寺前半部形成的村落名香花桥村。该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此后,明清两代屡有修建,最后一次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921年重建宝华寺时,又于寺前西侧溪上另造一阔平水泥桥,即惠济桥,以便香客汽车通行。从惠济宝华寺的整体构思看来,寺院里面设置了这么许多社会慈善教育机构,其功能已融入了都市佛教入世、济世的气息。其时,寺僧曾一度高达二三百人之众,规模堪称恢宏。暮鼓晨钟至此已悠悠然敲响七百余载。

《古刹重光宝华寺》

温举珍:宝华寺内的抗日钟声

宝华寺内一口巨钟直径达2米,据说,钟声的声波能传送达几十里外的宝山县城。甚至更有信徒传闻,巨钟失踪后,每当更深人静之时,还几乎能隐约听到钟声从大殿内传出。传说讲得再神乎其神,也只是传说而已。而1932年初,寺内钟声曾奏响过一段悲壮激烈的抗敌乐章,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1月28日晚上11时30分,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闸北淞沪铁路沿线的天通庵站、宝兴路、宝山路口发起攻击,我十九路军将士奋起反击。同时,沪上各界民众纷纷举行罢工、游行、抵制日货。由爱国律师王屏南领导的上海市民义勇军揭竿而起,经与十九路军蔡廷锴军长联系,赶赴位于宝华寺内的十九路军一五六旅旅部兼战时训练基地,集训半个月。此后,又有复旦大学学生义勇军也在宝华寺内集训。义勇军训练非常艰苦,由于该地距离东南方向的前线仅四五里光景,白天不时有敌机来扫射投弹,而我方又没有防空武器,故只能在日出前、日落后抓紧进行训练。大雄宝殿的左右两廊,左为义勇军的食堂兼课堂,右为队员们的住宿地。虽然天寒地冻,衣单被薄,一日两餐唯青菜、米粥,然而,队员们怀着“一颗赤热的抗日救国之心,满腔的誓死御侮之志,任凭头上有敌机轰炸,地面火炮攻击,义勇军的全体同志身愈苦而志愈坚,始终情绪饱满”,团结一致,斗志昂扬。两支抗日义勇军先后在宝华寺集训半个月后,再从这里奔赴前线,走向战场。且在宝山县城的正面保卫战中,发挥了强劲的战斗力,牵制了日军对吴淞战场的进攻。学生义勇军则在太阳庙的战地宣传鼓动中,发挥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古刹重光宝华寺》

郑龙清、薛永理:钟楼建筑的典范——上海海关大楼

上海海关大楼是外滩地区建造最早的高层建筑,也是解放前外滩最高的建筑。在1891年以前,海关大楼的前身是一座庙宇式的房子,共有房屋三大进,每进都是五楼五底,和衙门房屋建筑基本一样。1891年改建为西洋式,很像一座教堂,屋顶上也有一只大钟。1923年海关出资建造新大楼,系委托英商公和洋行建筑公司设计施工,在原址翻造,于1925年12月15日奠基,1927年12月19日竣工,共花费了430多万两银子。整幢大楼占地面积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主楼11层,高79.2米。建筑造型采用新古典派的希腊式,大楼外墙、门面全部用花岗石垒砌,其余三面底层及2层为花岗石,3层以上用泰山面砖砌成。11层以上为钟楼组成部分,也有10层楼的高度。如此高大的钟楼建筑,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

《解放前上海的高层建筑》

金长琨:上海最大的犹太教堂——西摩路会堂

上海在1914至1939年间,有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漂海而来。他们中有很大一部人是外国籍犹太移民,其生活区遍布于虹口或南京路、外滩一带,也有些犹太人则居住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以西一带。上海的犹太人为了本民族相互之间沟通联络,自资兴建了犹太教堂。其中最大的犹太教堂,当推坐落在今天静安区陕西北路500号上海市教育局内的西摩路会堂了。这座犹太教堂的全称是亚海尔辣希而教堂,建于1920年。该教堂的建筑结构为三层楼西式洋房,具有希腊神殿式的建筑造型。

教堂大厅是圣殿,中央的高台用大理石筑成台沿,呈半椭圆状,在台的两侧筑有汉白玉扶手栏杆,台上供教徒进行宗教礼拜活动。圣殿后贴墙上端用汉白玉分隔成若干小间,这里是犹太教徒亡灵骨灰安葬地。圣殿上原置有圣经藏书柜,供奉着犹太教律法书《摩西五经》,惜已散失。大厅顶部呈穹隆状,塑有五根弧形横梁,支撑着大厅的天花板。其窗户都是五扇成组,寓意不忘“摩西五经”。

教堂二楼穹顶是用汉白玉大理石镶砌而成,按犹太教教规,这里是专供女教徒祈祷的场所。三楼为一恬静小筑,是昔日西摩路会堂犹太人社区神职人员的起居室。屋顶四周砌有水泥矮墙,是一空荡的平台。如今在屋顶添造了一层房屋,似与原有建筑风格不甚协调。

教堂南北两侧和后侧,植树栽花,郁郁葱葱。后侧墙隅搭建了花木架、紫藤棚,置有青石桌、石凳。这里是昔日上海犹太籍西侨在赎罪日前来斋戒的场地。

西摩路会堂沿街另有一幢大楼,它是会堂内设的犹太子弟学校。澳大利亚有位财政部长,小时候曾在教堂学校读过书。美国前总统卡特任职期间的财政部长也是犹太籍人,出生于上海一位犹太侨民家庭,曾到此旧地重游,感慨万分。以色列国总统哈伊姆·赫尔左克及其夫人一行,也曾参观了这所西摩路会堂旧址并合照留念。每年都要有二三十批外宾来瞻仰这里的建筑群,特别是对会堂及其保存下来的建筑无限敬佩,十分赞许。

《上海最大的犹太教堂——西摩路会堂》

冯梅椿、张兆熊:中国首条商办公路——沪太路

闸北在历史上曾创下许许多多国内第一。沪太路的辟建及长途汽车的通行就是其中之一。沪太路的“沪”指上海,“太”指江苏省太仓县。沪太路是中国商办交通公用事业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也是上海沟通邻省的第一条公路,而为筹筑这条路而设立的沪太长途汽车有限公司也是上海第一家长途汽车公司。

1920年12月,为振兴家乡经济,太仓旅沪人士洪伯言、项惠卿提议设立沪太长途汽车有限公司,沟通沪太之间的交通。翌年3月,今交通大学前身的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以创办人名义向交通部呈准立案。5月5日正式成立。唐文治为董事长,洪伯言、朱恺俦为代理董事长及经理。资本总额为银元42.5万元。1922年1月1日,上海至大场段筑成通车,3月23日全线通车。沪太路南起上海闸北大统路口,北迄太仓浏河镇,途经彭浦、大场、顾村、刘行、罗店、墅沟桥等乡镇,全长37.25公里,设车(招呼)站12个。此路开始建筑时颇为艰难,利用宝山县旧时乡道,购入沿途民田、民房,放宽筑为公路。初始营运时仅有实心硬橡皮轮胎大客车4辆,至1937年初有进口大客车37辆,员工160多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沪太路及沪太长途汽车有限公司设施损坏严重,但公司经理朱恺俦仍组织车辆,运送抗日军队到前线,支援抗日战争。上海解放后,朱恺俦把沪太、锡沪长途汽车公司的全部资料、设备和车辆移交给国家。

《沪太路今昔》

姜伟:最时尚的百货商店——永安百货

对于“上海永安”,郭乐还有一个雄心,就是要把它办成百货商店的典范,将“外国商业艺术介绍于国人”,改革中国旧商界“良贾深藏若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货出门、不认账”等坏传统。为了设计商店布局,他仔细考察了各家商店,特别考察了以新著称、同为澳洲华侨所办的先施公司的布局。他认为先施公司在进门处设置一间面积很大的茶室,貌似创新,实为败笔,因为此举是受广东人好喝茶观念的指导,违背了为上海人服务的宗旨,也破坏了商场的统一性。他设计布局时,尽量适应顾客心理,突出商店特色。他在一楼安排出售各种日常生活必需品,以便顾客随手购买;在二楼陈设布匹、纺织品专柜,以一个相对清净的环境让妇女们精心挑选;在三楼出售各种珠宝、首饰、钟表、乐器等高档商品,照顾到顾客的钱财安全;四楼出售家具、皮箱等大件商品,公司送货上门,不会影响营业额。郭乐还别出心裁地在每根立柱的四周和壁橱、货架等处镶嵌大大小小的镜子,既可以让顾客随时照见容貌,便于购货,又可以使店内流光映彩,呈现出商场的深邃敞朗,富丽堂皇。这些设计确实工于心计,很快被后起的各家商场所效仿。

为了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开业前夕,郭乐在报纸上连登14天“开业预告”,大肆渲染商场布置和经营特色,并请了大批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前来参观,制造出热烈的气氛。郭乐还选择了若干种热销商品,压低售价,大登广告,如火腿只卖一元大洋一只,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兴趣。

如此精心准备,自然开张大吉。永安商场开张之日,店里店外挤得水泄不通。以后20天里,商场日销额也都在万元以上,以致将郭乐原以为能卖一个季度的存货卖去大半。这个“失误”是商场发达的表现,自然不会使郭乐惊慌失措。他满心欢喜,电令“香港永安”发货支援,又派采购员紧急出动,四处奔波,采购货物。

《雄踞“百货大王”宝座三十年——记上海永安百货公司总经理郭乐》

郑龙清、薛永理:远东最高的大厦——国际饭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竞向中国投资,外国在沪人员与日俱增。房地产商为了满足这些外国人和中国上层人士的需要,争先投资兴建以这些人为服务对象的大型百货商店和大型饭店。国际饭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1932年夏破土动工,1934年12月开始对外营业。此楼系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上海银行联合投资,由希腊工程师设计,本市陶馥记营造厂承包施工。整幢大楼有24层(其中2层在地下),总高度为83.8米,为当时远东最高的大厦,站在它的顶端几层,可以鸟瞰上海全城,如果天气好,还可遥望长江口的吴淞。

《解放前上海的高层建筑》

沈立行:风靡一时的“大世界”

1916年,黄楚九脱离“新世界”,在洋泾浜西新街一带,租地15000平方米,创建“大世界”。法租界为了繁荣市面,全力支持。从破土动工,到1917年8月就全部建成。

“大世界”的规模比“新世界”大得多,房屋高达4层,还建了一个高塔,以壮门面,其原样就如现在的“大世界”。这段时期,是黄楚九投机生涯的黄金时代。他在“大世界”内办了小报,介绍各种节目;并且创办“日夜银行”,一天24小时营业,骗取大量社会游资。直到1931年,银行挤兑倒闭,黄楚九急得一命呜呼,“大世界”才被法租界大亨黄金荣所攫取。从此改名为“荣记大世界”,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

“大世界”创办之初,内设各种剧场,取名十分雅致。无聊文人归纳成为十景:飞阁流舟、层楼远眺、亭台秋爽、广夏延春、风廊消夏、花畦望月、霜天唳鹤、瀛海探奇、鹤亭听雎、雀屏耀采,等等。其实,“大世界”远非高雅的地方,文人笔墨,不过说说而已。

笔者回忆幼年去游“大世界”时,人山人海,热闹异常。记得屋顶上有一种露天飞船,在空中环行,大致和现在儿童乐园的玩具相仿。还有一种硕大的铜茶壶,好像现在的保暖桶,四周用铁链子锁着不少搪瓷茶杯。只要放进一枚铜元,就从龙头自动出茶一杯,夏天则也有酸梅汤。可惜杯子永远不洗,很不卫生。30年代初期,“大世界”里还放满了“轮盘”赌具,赢者一配三十六,以此欺诈游客钱财。提起此事,就想到英法租界当时亘古未更的怪现象,即法界开赌禁烟,英界开烟禁赌。现在的延安东路,当年叫爱多亚路,路南为法租界,路北为英租界,马路中间为三不管的地方。于是,“大世界”内的“轮盘赌台”旁就整天响着叮叮哨哨的银元声。不仅如此,大大小小的赌场一直向东延伸到现在的“宝裕里”一带,家家窗上都钉着铁丝网,屋内则是人声和银元声。反之,对面东新桥英租界,遍地都是出售鸦片烟具的摊贩。无论赌徒还是烟鬼,只要逃到马路中间就没事了,真是千古奇闻。

《旧上海的“世界”热》

王春生:远东第一乐府——百乐门舞厅

位于静安寺西侧、愚园路口的红都影剧场,在电视《蓝色档案》、电视连续剧《上海滩》、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等文艺作品中,多次被描写为“上海滩第一流舞厅”,是旧上海达官贵人、富贾豪商和少爷小姐们的交际场所,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开展革命斗争的联络点。

红都影剧场的前名为百乐门舞厅。30年代初期,浙江南浔人顾联承在上海从事房地产生意,事业发达。当时,他看到上海西区房屋稀少,店铺不多,在静安寺古庙周围有一片属于庙产还未开发的土地,他就向庙里租下现万航渡路、愚园路口的一块地皮,投资70万两白银,于1932年下半年建成百乐门大饭店。这是一座集商场、娱乐、饮食、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大楼,靠愚园路大楼的二楼和三楼开设旅馆,由顾联承的两个儿子经营,底层店面出租给他人开设银行、理发厅等;位于万航渡路的房屋除设置厨房、点心间、炉子间外,其余均出租给他人开商场。百乐门大饭店的主体为舞厅与餐厅,由于顾联承对舞厅的经营一窍不通,因此便盘给一个名叫劳伦斯的法国人承包经营。

百乐门舞厅设在愚园路转角处,顶部高耸着圆柱形的建筑物,上有霓虹灯广告,入夜时分,在很远的地方就可看到闪耀着五颜六色的舞厅招牌。舞厅以拥有二层弹簧舞池和三层玻璃舞池而独步春申,内部设施全是欧美风格,冷暖设备俱全。大门口有“小保尔”拉门迎送宾客,进门有衣帽间服务员为宾客寄存衣物。舞厅雇请外国乐队和中外红歌手伴奏演唱,并有中外舞女为宾客伴舞。凡进入百乐门舞厅娱乐的,大多是阔老阔少,他们纵情欢乐,挥金如土,曾有多少人在这所销金窟中沉沦不拔。舞厅的法国老板还在往来上海的外国游轮上做广告,招徕生意,外国游轮一靠上海码头,就有专人迎候,并用专车送往百乐门去享受,所以外国游客称赞百乐门舞厅是远东第一乐府。

《百乐门舞厅见闻》

沈立行:第一个游乐场——“楼外楼”

早在1912年,上海就有了第一个游乐场“楼外楼”。但仅只是以浙江路“新新舞台”的五层楼辟为屋顶花园,配以各种杂耍、滩簧和大鼓,实际上是个玻璃棚的大茶馆而已。那时已有电梯,所以票价分为两种:盘梯登高的,大洋1角;电梯直上的,就得加倍,大洋2角。“楼外楼”已经在入门处装有从荷兰进口的凹凸哈哈镜,别出心裁,游客如云。于是,上自王孙公子,下至贩夫走卒,趋之若鹜,生意鼎盛。

《旧上海的“世界”热》

同类推荐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缔造盛唐

    缔造盛唐

    刘亦辰,一个发烧驴友,因为一次探险活动迷失在了古城遗迹中,意外发现一块外星文明遗落的系统模块等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贞观年间!拥有无敌神器的他,如何在大唐世界里兴风作浪.....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盛世就此展开……
  • 神探狄仁杰之魂行武朝

    神探狄仁杰之魂行武朝

    一个刚出生便被遗弃的孤儿,在孤儿院长大。而不知不觉间穿越到了神探狄仁杰的世界,在这里他拥有了渴望得到的父爱母爱。但是上天又无情的剥夺了他的幸福,从此他如一个孤魂一样行走在这个世上。
  • 历史疑案

    历史疑案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疑案。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到处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在惊叹祖先勤劳、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为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而骄傲。阅读历史,我们为了寻找人类发展过程、文明进步的轨迹;探索历史,我们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明辨历史问题的是与非。历史下的种种难解的谜团,就像磁铁一样,充满磁力,强烈刺激着我们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永不停止的探索追求,是我们人类作为智慧动物的一种天性,也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动力。本书在精心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还以真实性在趣味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收录了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经典历史疑案。
  • 美国的故事7:共和之国

    美国的故事7:共和之国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809年到1826年,从“第二次独立战争”到“门罗主义”,随着第一代“国父”们陆续离世,独立50年的美国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中国名山甚多。古代帝王常常把五岳看成神的象征,虽然实际上它们仅仅是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的产物。但源远流长的五岳名山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部分。《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品空间之毒医倾世

    极品空间之毒医倾世

    这枚天玄戒指之中,有一个空间。里面种植药材可以提升100倍的成长速度。里面的合成系统,用最废的材料炼出顶级圣器来,最垃圾的药草合成出绝品丹药。不,这仅是天玄空间的冰山一角。比如,传送门听说过没?只要你有足够的传送钱币,回地球也是没什么问题。★☆----------------她,天生的‘恐绝毒体’,必须不断服用剧毒来维系生命,暴毙身亡后,也是成为21世纪穿越过来之灵魂的身躯。新的生命带着齿轮运转的轨道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光彩。“他们都讨厌你,因为你是恐绝毒体,会给人们带去厄运。”“他们都欺负你,因为懦弱,因为你自卑,因为你无法修炼任何职业!”讨厌老娘?!!弱弱的问一句,你TM算什么东西?欺负老娘?!!重生之后,我依靠‘毒旋’,服用一份毒草便能等同于你苦逼修炼一年,欺负我?老娘连吃十份毒草,打的你满地找牙,爹娘不认!!★☆----------------小黄:“妈妈,我要永远跟在妈妈身边。”----它是一头饕餮幼兽,紧随她的身边。后来她才知道,这小家伙是自己身子和龙族少爷傲天的儿子。朔卿:“娘子,我来啦!”---他是路边救下的一个山匪首领,却是因为她医治时看了他的身子执意要取她。傲冷:“我一定会杀了你!!”---美的让人窒息的龙族王子,几番追杀她后,到最后,却是深深的爱上了自己的仇敌。★☆----------------【广告版简介】亲,您在闹书荒吗?亲,您还在为找不到好的魔幻小说而发愁吗?亲,您想告别千篇一律的法师、战士魔幻小说模版构造吗?*点击阅读*!告别老套的魔幻小说设定,进入一个全新的魔幻世界;*点击阅读吧*!这是美男如云,诱惑无限…玩心机吗?玩狠毒吗?玩幸运吗?……(有收藏就有惊喜!)★☆----------------披着牧师外衣的幻魔师,她隐藏技术极好。银针二支,第一支;医道至精,妙手回春,针到病除,此为仁义之针。第二支:滴毒穿肠,落叶无声,穿喉索命。此为万毒之针。一代至尊双修,且看天香如何闯荡这魔幻世界,最终成就大陆巅峰强者。本书主要职业:(玄师)*(幻魔师)*(猎手)*(召唤师)*(牧师)★☆----------------
  • 我的世界狂潮

    我的世界狂潮

    异人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特殊阶级,各国的神话中,也曾出现过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华夏人口中的神仙,也曾担当过北欧神话中主神,希腊神话也出现过他们的身影。原本隐藏在人类社会的异人们,在几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精通武术的武者,懂得奇门遁甲的术士,驱使神秘力量的魔法师,变幻自如的忍者,还有异能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异人。本是这个社会中扮演平凡人的叶尘,却因为一场意外,让他成为了异人中的一员。且看小人物叶尘如何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中,续写属于他的故事。
  • 起源魔法书

    起源魔法书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轻松、搞笑、休闲、欢乐,甚至充满了恋爱酸臭味的学园戏剧,真的没有骗人(滑稽)。小说讨论群:801365382,进群的新人随机领取狗管理照片一份!
  • 重生日本之阴阳师系统

    重生日本之阴阳师系统

    日常文。修士楚逸降临到异世岛国东京的一个故事。手游阴阳师的剧情得往后自己翻看,谢谢。PS:《路人女主》《食戟之灵》《甘辉游乐园》
  • 情殇吟

    情殇吟

    今天是你选给我的大婚之日,我红袍加身却等来一剂毒酒,我甘愿将心将命都交给你手,可你却转身只留下一地沉默。忧离说:“无心的人,要如何锁。”殇说:“第一世我辜负了你,这一世我不得不辜负你。”我可以站在你的身后看你君临天下,我亦可以站在你的身前与你同生共死,但我看不得让你为难。
  • 巡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巡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黎影暗主

    黎影暗主

    只有在深渊中才知道光明的可贵笑话,身在黑暗,为什么不可以下坠?这本书算是我自己的一个新手,尝试自己试着一个写一个新的力量体系,但看来我写的很烂,如果有书荒的朋友,或者是有自己想看的书,全部都看完了,而且找不到其他书的朋友,可以过来看一下,打发一下时间,有意见的也可以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