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曾在邹平市逗留过一段日子。
邹平市的黛溪路,是全市最繁华之地。大街中央,耸立着范仲淹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一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远方。也许是被他的目光所吸引,我穿过车水马龙,来到他面前,一字一句地读着基座上的文字,原来是画家范曾为他的先祖——900多年前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撰写的铭文。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两岁丧父,随母改嫁,由江苏吴县到了山东邹平县的长山,改为朱姓。少年时,他寄身寺中求学,因口粮不足,他将米掺些野菜熬成粥,盛于碗中,待冷却后划为四块,分餐而食。由此便有了“划粥断齑”的成语,也成就了一代名相。
二
青州市是一个县级城市,但在古代却是九州之一,今天的青岛、济南都归其管辖。青州拥有全国经济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17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慕名而来的游人如涌似潮。有的人去了仰天山、云门山、驼山等著名景点,更多的则是为拜谒范仲淹而来。
一到范公亭,就能看到院中数株唐楸、宋槐等古树。树龄虽已逾千年,但依然躯干如铁,老枝如虬,生机盎然,忠诚地守护着亭中的主人。树旁有石碑一方,刻有一副楹联,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所题: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在范公井的亭柱上,也有一副楹联:
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
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品格的慕念。
范公亭旁边的三贤祠,是后人纪念曾经任职青州的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而建。祠后有一座“后乐堂”,取自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座右铭。
三
我曾多次登过岳阳楼,也曾站在烟波浩渺的君山上眺望过岳阳楼。小岛自古就有“神仙窟宅”之称,据说,水下是神仙居住的金堂华屋,四时常闻丝竹之声。但与隔水相望的岳阳楼相比,只有高山仰止了。
岳阳楼并非巍峨,但它的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因子,因为楼中有篇不朽的传世之作《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融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阐述了他的气魄、情操、学识和人品,通篇虽只有386字,却字字珠玑,句句金玉。
登临斯楼,是一种人格的提炼。拜读斯文,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凭栏鸟瞰,心若八百里洞庭。
这是我读词奴儿的《范仲淹》随手记下的一些文字,权作序。
刘敬堂
2016年暮秋于江南古城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