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200000001

第1章 邓小平要我们杀出一条血路来

丁励松

题记:写这类文章,自知极不够格。因为在特区的筹划和创办过程中,我只是作为普通一员参与其事的。但是,我对特区怀有浓厚的感情。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在广东几个特区街头徜徉的时候,那多彩多姿的大厦,鳞次栉比的厂房,络绎不绝的车流,总是催人思绪,不由得想说点什么。在上层领导者的推让下,于是斗胆提笔录下几点或许鲜为人知的往事,以志特区创建十周年。

“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一词,早已为世人所熟悉。但是我敢肯定,知道它最初并非如此称谓的人并不多。至于经济特区的由来,了解的人则更少。

1979年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我随广东省委一位负责同志到汕头市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这次三中全会决定事项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在被唤醒的希望与社会经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汕头曾经是南部沿海享有盛名的港口城市。然而,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破敝的街巷,昏暗的夜晚,在待业中挣扎的人群。此情此景,令人感慨系之。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既已确定,能不能从中探索出一条路子,振兴困境积重的社会经济?像汕头这样一个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只是因为闭关自守才逐渐式微的港口城市,能不能在再一次对外开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问题提出来了,答案很快也有了。我们设想,可以划出一块地方,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这个现在看似寻常的思路,在当时无异于头一个“吃螃蟹”。所庆幸的是,竟得到广东省领导层的赞同,一致认为只要中央授权,实行对外开放,广东完全可以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提出,不光是在重要侨乡的汕头进行试验,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也可以进行试验。同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广东汇报了这个设想,并获首肯。于是确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授权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特区。邓小平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的报告中,对上述设想予以正式确认,同意试办“出口特区”。

被指定负责筹划特区的几位同仁,旋即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包括特区的模式、目标、任务和地址选择等,都反复进行了商讨研究。大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桎梏才有出路,要充分利用特区这个窗口,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二是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不宜照搬国外“出口加工区”的模式,应该从工、农、商等各个经济领域进行综合性试验;三是特区区域范围不妨划得大些,按高标准分期分批进行开发。议论之余,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应该给我们的特区定个更贴切的名称。10多个可供选择的名称提了出来,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提议似可改称为“经济特区”。1980年4月,国务院在广州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采纳了这个提议。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公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于是,“经济特区”成了中外辞典中的一个新词汇。它的出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办的是在经济领域多方面进行改革试验的特区,不是一般的出口加工区;是吸取海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所用的经济特区,不是全盘西化的政治特区。

试办特区的初衷

兴办特区,意味着要同外部世界打交道,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打开大门一看,确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感。我们在描绘、设计经济特区的时候,根据中央意图,始终强调两点:一是向海外一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法令、法规和政策措施学习,力争使我们的特区为国际社会所认同,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坚持从国情、省情出发,不甘落后,奋发图强,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点贡献。基于这两点,曾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首要的一个话题是“资为社用”。这一命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是否站得住脚?我们查看了不少经典著作和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没有一条截然的界限,社会主义经济本来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管理方法来建设和发展自己。列宁著作中有一段风趣盎然的话,他说:“要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列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举办经济特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思想武器。

另一个话题,办个什么样的特区。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理所当然地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达到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目的。但如果仅止于此,未免没有抓住举办特区的根本。我们国家那么大,几块小小的特区经济再发达,出口创汇再多,但对改变整个国家穷困落后局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于是,我们把特区的任务和作用概括为“观察、学习、试验”六个字,即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外部世界经济、技术、市场的发展变化;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在这个基地上试验各种改革,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探路,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基于这个设想,应该把特区办成为世界各地技术装备和科学管理的“博览会”,最富活力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培养各种有用人才的大学校,我们理解,这才是中央决定举办特区的重大意义所在。

还有一个话题,特区怎样办好。特区始创时期,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的实践,讨论难以充分展开,但主要思路还是明确的。例如:市政设施作为特区的载体,规划设计要先行,并力求现代化,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准则和惯例,简化对投资者的行政管理,逐步加强法制建设,为国际资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区是联结国际市场的枢纽,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应比内地更加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便较好地实行“接轨”;对于外来的文化,亦应采取有所引进、有所抵制的态度,凡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我们应积极地吸取、创新,凡是有损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潮和伤风败俗的生活方式,我们则坚决抵制。特区建设十年的事实证明,上述思路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应该制订一个很有权威的法规

这是筹划特区一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坚持认为,特区同国际社会打交道,不能没有一个由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审议批准的法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法规,仍旧是无法可依,特区宁可缓办甚或不办。我们国家高度集中而法制极不健全,过去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办的蠢事实在太多了,现在总不能在试办特区问题上开“国际玩笑”。基于这一认识,从1979年8月开始着手进行研究,按照我们设想的框架,全力以赴地从事特区基本法规的起草工作,即后来形成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个条例从研究起草,征求海外人士意见,到省人大审议,国务院讨论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制订涉外经济法规无疑是十分严肃的事,在一年时间内能够完成立法程序,在当时条件下,算是很快的了。但现在人们却很难想到,这个只有1000多字的法规,是从纯青炉火中炼出来的,可以说字字千金。艰难之处在于:一是要不要赋予特区以充分的自主权,如果不能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特区被捆住手脚,开放、改革的试验势必流于空谈;二是对海外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待遇如何定得适度,如果在税收、劳务、地价等方面不比邻近地区有更强的吸引力,人家肯定不会来;三是囿于传统观念,由于担心人们产生不必要的联想,在某些提法上不得不作斟字酌句地推敲。例如:“地租”的“租”字是犯忌的,因为过去有“租界”、地主“收租”之类的称谓,经过冥思苦想,只好改为“土地使用费”,这在当时也可算得上是个“发明”。录用职工需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也有忽视工人阶级作为主人翁地位之嫌,费了不少唇舌才勉强说服了人家。这个《特区条例》,本来是吸收海外出口加工区的基本做法草拟的,后来又邀请海外人士举行座谈,征求意见,并从鼓励外商投资的角度再作认真修改,前前后后搞了13个草案的版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是1980年8月26日。这是不平凡的一天,意味着我国正式揭开了试办经济特区的序幕。

广东几个特区的筹建工作,包括草拟《特区条例》,始终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进行的。谷牧副总理多次亲临视察、指导,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江泽民副主任率领的考察组,于1980年9-10月间对世界各地几个著名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几位领导同志对我国举办特区如何统一认识、发展方向和经营方针、管理体制和经济立法等问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指导性意见,为特区的起步和后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深圳特区从何处起步

经过勘测规划,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确定深圳特区北面以山为界,南边以深圳河为隔,西部至珠江口岸,东部把可能辟为旅游区的小梅沙也划了进来,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形成一个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的狭长地带,而实际可供开发的面积,约为110平方公里。原来设想,最好在靠近打算开辟为口岸的皇岗北部划出一片土地进行开发,并作出了详尽的规划方案。但是开设皇岗口岸,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构想向港英当局传递过信息,双方实际上没有认真会谈过,也没有作任何可行性研究,因而此方案不久自然告吹。于是,唯有面对现实,最终选定在通往香港的罗湖、文锦渡两个口岸之间一带,搬山填地,先行开发。

这个决定却招来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指责说,罗湖一带地势低洼,年年暴雨成灾,在这里搞开发,无异于将大把钞票抛进湖里。罗湖本来不是湖,也许数百年前这里是一个海湾,至今确实比别的地方低洼,但是挖掉罗湖山,填高罗湖地,总土方量80多万立方米,并不是花费很多的难事。1980年7月27日夜一场暴雨,坚定了我们先开发罗湖的决心。那一次,我们的住地泡在齐腰深的水里,工程师们呕心沥血得到的规划设计图纸被洪水毁掉了,来自香港的旅客不得不卷起裤腿在粪便浮起的车站中穿过。在祖国的南大门见到此情此景,令人羞愧难当。孕育中的深圳特区,决不能容许这种任由大自然肆虐的情形再现。不久,挖土机、推土机出动了,罗湖呈现了一派移山倒海的气势。尽管还有人横加干预,挑起争论,并多次下令停工,最终也只好接受了现实。而今广厦林立的罗湖,就是这一现实的延续。

这在深圳建设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本来没有必要公之于众。但是联想起其他方面的一些无休止争论,不能不使人感慨良多。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不足,是我们举办特区的重要教训之一。这倒不光是在于特区建设从何处起步的争论问题。狭隘的农民意识,陈旧的观念,这同建设特区的整体设想和长远利益的取向,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深圳特区一起步就波澜迭起,珠海、汕头特区当然也不是风平浪静的,个中的细节,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借鸡生蛋”与“滚雪球”

建设具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特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土地,搞好“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电讯、通排水、通道路和平整土地),为外商投资办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设施,这是吸引外商的起码条件。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或由国家拨款,或委托某家企业承包经营。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调整时期,特区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只能主要靠特区自己筹措,这就迫使我们想方设法,另谋出路了。

蛇口工业区的开发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1979年1月,早在国家决定试办特区之前,就批准香港招商局开发经营蛇口工业区。招商局是家百年老企业,为谋求新的发展,打算在“船”字上做文章,包括拆船轧钢、船用油漆、锚链制造等,但是苦于在香港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于是提出了在靠香港最近的蛇口开辟工业区的设想。他们要求利用招商局留返的部分利润,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来往香港的客货运码头、变电站、供电线路、自来水厂和引水工程、直拨香港的微波电话系统,以及一些商品住宅和生活服务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他们率先引进国外通行的竞争机制,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人们新奇而又疑惑的目光注视下,破天荒地创造了蛇口模式。

深圳罗湖的开发经营,实际上参照了蛇口模式。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和部分地方财政投入只是作为“酵母”,在罗湖先从0.8平方公里着手进行土地开发,主要提供给外商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等服务设施,我们收取土地使用费。基础设施投资当时每平方米约120元人民币,土地使用费每平方米收取5000港元,特区就用从中赚得的钱,继续进行罗湖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开发上步工业区,上步工业区当时规划占地2.7平方公里,计划建成以电子、轻工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区。这种利用银行贷款“借鸡生蛋”,以及边投资、边收益、再投下去扩大收益的滚雪球办法,解决了深圳特区建设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条量力而行、讲求效益的路子,为稍晚一点起步的珠海、汕头特区建设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经验。

老朋友总难忘却

广东几个经济特区从筹划到创办,得到港澳和海外各界朋友的热忱支持,这是我们永远不会忘怀的。试办特区的消息早在1979年秋就有所披露。从那时开始,不少有志于中国经济振兴的人士纷纷来访,或交换意见,提供资料;或试探投资事宜,帮助开发建设,拳拳赤子心,感人至深。

诸多关注特区的老朋友,而今难以一一列举。我想,不能不提及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原董事长庄世平先生。他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对国家事务的批评往往慷慨陈词,甚至尖锐刻薄;而为国家办事尤其是对试办特区,又是倾注一腔热血,竭尽全力,以年迈体弱之躯,不辞劳苦地来往奔波。他向我们提供的有关世界经济动向和经济性特区的资料,难以数计。深圳建设开始后,他坚持要求南洋商业银行进入特区设立分行。在当时国家金融体制僵化模式的框囿下,这无异是一种自吞苦果的冒险。尔后数年间,南洋商业银行驶入特区之船一直在暗礁中挣扎,苦果的滋味难以言喻,以至庄老先生亦曾慨然长叹:我平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深圳设立分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特区事业的发展,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的业务日益扩展,这该使庄老先生宽慰释然了。

前来商谈经济合作的人多了起来,除了与我们合作经营房地产外,开发小梅沙旅游区、福田工业区、沙河工业区等,都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已故的港商黄振辉先生在香港曾经成功地开发了康乐园和锦秀花园,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实业家。根据几位朋友的建议,他于1979年10月踏上深圳的土地,花了几个月时间,亲自勘察地形,选择了福田北部一片丘陵地带,按照建设工业园区的设想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并表示愿意投资开发。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幅蓝图未能付诸实施,但黄先生为此付出的心血却难以磨灭。

最使我们始料不及的,是东南亚某国一位华裔高级官员,也抱着惊喜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特区。1980年11月,他专程来到香港,约请我方负责人前往交谈,阐述他的一些看法。他对中国包括试办特区在内的开放政策是衷心赞同的,他始终认为,中国的繁荣昌盛,有利于改善华人在海外的处境。但是他强调,西方的资金、技术、文化可以引进,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决不能丢,恰恰相反应该发扬光大。这位不便署名的先生一席话,至今忆起,仍发人深思。

可以这样说,没有诸多海外朋友的关注、帮助和支持,中国经济特区的起步就难以顺利开展,也不会取得像今天这样显著的成功。

同类推荐
  • 谋明天下

    谋明天下

    吴宗睿穿越了。第一,韬光养晦,集聚实力,第二,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第三,实力碾压,打到你服气,第四,以上办法全部采用,依旧不服者,彻底消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点又一点的改变,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步又一步的走向辉煌。过程重要,结果更加的重要。我们一起来见证,看看吴宗睿如何走上巅峰。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东汉末年,《大乱炖系统》凭空降临神州大地,无数不同时代,不同阵营的名臣猛将被强行拽入黄巾叛军与东汉王朝的纷争当中,关羽战秦琼、李元霸单挑吕布,张良智斗诸葛亮……一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来得猛烈与持久的大混战一触即发,而朱武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野鸡大学生,常年安逸于享受和平生活,乍然登上这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偶尔神会其中,亦能神采飞扬,阅读《世说新语》,就能让人体会到这种读书的乐趣,因为它实在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收入书中的文字,就是一位阅读者与《世说新语》相遇而产生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了,真是魏晋风流多少事,更与何人说。
  • 抱紧大腿的日子

    抱紧大腿的日子

    若是有一天,穿越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不慎一脚踩空摔入窨井中的柳宁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如何在这个完全不属于自己认知范畴内的时代怎样存活下去呢?不然抱个大腿试试?
热门推荐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何处寻清欢

    何处寻清欢

    作为一个无依无靠,而且没有几分姿色的石妖,清欢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会答应自己以身相许。而且这动不动就让人脸红心跳的情话技能是在哪里学的?狐妖也没他会撩啊!“清欢,当初要以身相许的人是你,如今是要做负心人抛弃糟糠之夫吗?就是寻遍这四海八荒,你也是我的人!”
  • 我真的还想再活几十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几十年

    不会机甲的古武者不是好厨子。曲清悦身负灵器空间,她决心要改写地球的命运。却没想到这在家人朋友的手中,竟然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一件事?果然上辈子被杀的自己还是太菜了_(:3_ヽ)_
  • 美味才能养生

    美味才能养生

    美味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与食物形成的默契。只有美味才能滋养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美味带给我们的最初冲动打开了通向健康的第一道秘门。几乎所有的美味都来自我们日常饭桌。食物是最好的药。阐释药食同源的博大精深。这样吃,吃出长寿,快乐养生。小麦、大米、肉类、素菜,甚至是调料,每日食用,却有被人忽视的妙用;我们如今的很多病症是源于瞎吃,我们应该遵循老祖宗用生命遴选出来的饮食清单。万物生长有时,智者顺时而取。让食物吃饱饭——充分吸收天地精华与养分,让食物颐养天年——瓜熟蒂落自然熟透,这样才能吃出健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的嚣张萌妻

    总裁的嚣张萌妻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她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失手错杀了费氏财团总裁费凌欧的未婚妻,从此便被这恶魔缠上了身。她会怕他?笑话。可是自己怎么就求上了他?还做了他的贴身助理,被逼着列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她明明讨厌他来着,怎么就越来越管不住自己的心了?什么?结婚?结就结,谁怕谁。可是你跟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不守夫道?害她流产?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都说虎啸镖局的三当家沐九歌,满脸麻子丑的要命!又说刑部尚书莫羽尘,风姿神韵帅的一塌糊涂!哎呦喂!这都谁说的,粗来,九爷绝对不打你们脸。仲秋佳节,河灯蜿蜒。沐九歌笑得像只狐狸,问:我家有个小九妹,漂亮温婉待字闺中,你想见见么?啊宇笑的温柔缱绻,答:好!月上柳梢头,沐九歌终于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去见他了!莫羽尘问,你到底有几张脸?沐九歌反问,那,那个才是你真正的样子?苏墨宠溺的揉揉头,答:不管什么身份,爱你的心始终都没变过!沐九歌作呕!苏墨手足无措:你有了?沐九歌捂着肚子,大吼:你窝垒好了吗?男主腹黑毒舌,却很痴情。女主逗逼二货,却不小白。一路宠,宠一路,欧耶!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