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4500000013

第13章 接管沈阳

齐守成

1948年的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即将解放,为做好接管工作,中共中央东北局从哈尔滨、辽西等地抽调一批干部奔赴沈阳。

同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了。沈阳人民欢欣鼓舞,敲锣打鼓,扭秧歌,放鞭炮,拥向街头欢庆游行,不断高呼“热烈庆祝沈阳解放!”“热烈庆祝东北全境解放!”的口号。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主任陈云,副主任伍修权、陶铸,委员有张学思、王首道、陈郁、朱其文、陈龙等。同时,成立了沈阳卫戍司令部,司令伍修权,副司令何侠,政委陶铸,并发布了第一号“安定社会秩序”的布告,建立新的民主秩序。接着又成立了中共沈阳特别市工作委员会,陶铸任书记,黄欧东任副书记。成立了沈阳特别市政府,朱其文任市长,焦若愚任副市长。并将沈阳市内22个区合并为8个区。

市军管会遵照中央关于“接收一切公共机关、产业和物资,并加以管制和监督”的指示,组织了大批接管干部和卫戍部队指挥接收工作。市军管会从3日起派干部和部队采取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16字方针进行接收。并规定了接收工作任务:清查资财,保管档案,职员复工,登记留用,保护工厂,恢复生产。市军管会下设九个接收单位,各负其责,在当地党组织、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协助下,迅速接管了敌在沈阳的军、政、警、财经、后勤、铁路等系统,至5日已均顺利地完成接收任务。

沈阳是我党最早接管的大工业城市,接管工作进行得如此有条不紊,其主要经验是,规定了上述16字的正确接收方针,并首先抓紧解决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助于恢复秩序、稳定人心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迅速恢复水、电、交通;解决金融物价;妥善解决职工生活;正确处理旧警察和散兵游勇等,特别是要求参加接管的部队和干部严格执行政策,遵守纪律。1948年11月28日向中央上报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简报》,党中央和毛主席极为重视,它为全国解放大城市的接管工作树立了典型。12月14日,中共中央肯定并批转了陈云同志这份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报告。后又于1949年1月向中央上报《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沈阳接管经验之补充报告》,同年2月上报《经济处(工业部)关于接收沈阳国营企业工作总结》,上述这些具体翔实的资料,成为沈阳史上最为珍贵的文献。

当时,指导接管的16字方针为:(1)各按系统:军管会除市委外,下辖9个接收单位,即经济处(负责接收敌四大企业系统:资源委员会、资委会东北电力局、生产管理局、中纺公司等近千家大型工厂),财政处(接收物资调剂局、银行、税务等不属市管的财政系统),后勤处(接收包括军工、军需等联勤系统之第三补给区),铁道处(接收沈阳局、中长局、东北运输总局等),政务处(接收政务委员会、各省流亡政府、国立省立学校与文化团体及航务、水利等不属市的机构),办公室(系秘书处性质),市政府(接收属市的各局、市政企业、广播电台、市级学校及文化机关),公安局(接收警察、特务系统,党团系统等),卫戍司令部(接收“剿总”等军事机构)。(2)自上而下:入城后即通告各原有机关主管人,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同时从原有内线及基层群众中了解情况。(3)原封不动:旧职员均按原职上班,工厂、企业等只派去军事代表,政权部门只撤换头子,对职员、工人一律发放生活维持费。这种临时过渡办法,主要是避免大的波动。(4)先接后分:各部门只有接收权,无占有权与支配权。物资一律不准搬动,各部门只对军管会负责,权力集中在军管会,必须无条件服从。接收证件统一由军管会发放,无证件者不准接收。事实证明,通过上述做法,使沈阳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工厂纷纷复工,商店开业,物价平稳,社会秩序安定。否则,不按系统、不分上下乱接一通,势必造成极大混乱。

1948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关于东北解放的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指出,将东北解放区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强调要以动员1.2万名干部下乡搞土改的劲头,来配备与加强经济建设的干部,特别是工业化建设与合作化所需要的干部。为增加东北的物资财富与军事供应品,要积极动员千百万人员的劳动大军投入生产的热潮中。在陈云、李富春、陶铸等同志领导下,沈阳立即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城市,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首先稳定社会秩序,以恢复与发展生产为中心,建设新沈阳,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开展了工作。

接管前,沈阳的许多工厂陷于停顿破产状态,大批工人失业,加上物价飞涨,工人生活十分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我党接收沈阳后,立即号召职工上班,恢复和发展生产,给职工发了救济金,每人领到10万元(东北银行流通券,相当于40斤粮)生活维持费,并对职工实行水电半价优待,发放了临时工薪。职工欢天喜地地积极参加工作。同时,对贫民发救济粮和棉衣等。如沈阳市大东、南市、沈河、铁西4个区,共有11680名贫民获得救济。大东区发放出救济粮49000余斤,棉衣495套,救济贫民2760名。由于职工生活得到保障,很快即恢复了生产。

市军管会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团结知识分子,为恢复与发展生产,召开一系列职工座谈会、代表会。11月18日,市军管会召开了百余名工业专家、技师的座谈会,听取这些专家对恢复生产的意见。市军管会委员王首道、陈郁同志在会上讲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当前工业建设的任务。1949年1月5日,市军管会又举行了沈阳市各大国营企业工人代表座谈会,听取工人们对恢复生产的意见,共有67位工人代表参加。陈云、李立三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陈云同志提出工人阶级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大家挑担子,出主意,想办法,把工厂办好,提高生产,改善生活。要忍受暂时困难,支援前线,彻底消灭反动派,建设幸福的未来。李立三同志也以《大家事情大家办》为题,要求全体工友、职员发挥智慧,大家动手,来发展新的生产事业。1月19日,又举行了沈阳市第一届公营企业职工代表会议,有976名职工代表参加。市委职工部部长曾志致开幕词,她说:此会是沈阳历史上第一次会议。任务是建立市职工总会筹委会与全市职工的密切联系,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听取职工们的意见和要求。市长朱其文在会上做《全市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为建设人民的新沈阳而奋斗》的报告。李立三同志代表全国职工总会及东北职工总会向大会代表致敬!他指出,此会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沈阳的工人阶级在反动政府的压迫下翻过身来了,由奴隶变成了主人,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奋斗了好几十年所获得的成果,要继续努力争取全国解放。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高崇民、市委副书记黄欧东也讲了话。会议听取职工们许多宝贵意见,对改进工作,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发展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工厂的严重破坏,工厂器材严重缺乏,市职工总会筹委会动员和开展了全市职工献纳各种器材运动。职工们积极响应号召,沈阳第一机床厂在一周内,就有300名工友献纳器材千余件,都是当时为生产所必需而又买不到的。沈阳铁西修配厂,厂内停放200多台汽车,因缺少零件无法修理,职工通过献纳器材,很快修好了汽车,支援了前线。各厂矿还积极开展了立功创模运动,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职工的生产竞赛运动,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展了以发明创造、技术改进、提合理化建议、节约原材料为内容的创造新纪录运动。出现了赵国有车塔轮、赵富有车丝杠先进事迹。新纪录运动在大多数工厂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运动。3个月来,约占工人总数的1/3以上的工人创造了新纪录,涌现出数千名先进生产者。

解放了的沈阳人民还担负着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光荣任务。沈阳兵工总厂在解放初期连续遭到敌机轰炸破坏,经过广大工人奋战抢修缴获的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和各种大炮的任务圆满完成。全厂职工在“后方多流一滴汗,前方少流一滴血”的口号下,出色地完成了抢修任务,及时运往前线。他们还承担试制九二步兵炮的艰巨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了批量生产。此外,他们还生产各种枪弹,有力地支援解放战争。沈阳被服总厂从1948年11月恢复生产后,积极为人民解放军缝制军服。另外,1949年8月全市还动员广大妇女完成了60万件上衣、10万条裤子的冬装絮棉任务,为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为加强对职工和全市人民的宣传教育,1948年12月20日,市委创办了《工人报》,反映和指导工人运动,报道新闻消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迅速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在市委领导下,在国营企业中,按系统干部成立了党群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国营工厂的职工工作。同时成立工会筹委会。在各区建立了职工办事处,专门做私营工商业的工人和店员的工作。在私人企业中还建立了工人代表会、工会筹委会等,为了同职工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提高职工觉悟水平,并从中发现积极分子,培养骨干,有计划地向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各厂矿普遍开办了职工短期轮训班。如铁西区各工厂、邮电局、军工部、军需部、纺织管理局、铁路等,都先后办了起来。五三工厂于1949年初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对工人进行阶级启蒙教育。同时结合劳动保险登记,清查了混进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反动党团、军、政、警、宪、特务及反动会道门分子,惩办了反革命分子,从而纯洁了工人队伍。在工人与职员、技术人员之间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清除了由于过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所造成的隔阂。通过教育,工人们懂得受压迫和剥削的根源,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许多工人说:翻身不忘共产党,解放不忘毛泽东,我们一定要搞好生产,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为使职工参加生产管理,当工厂企业的主人,各厂建立工厂代表会。这是职工参加工厂管理的一种行政组织,是体现新民主主义企业中管理民主化的一种形式,它在恢复生产和改进技术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沈阳刚解放时,社会情况复杂,无群众基础,干部缺乏,为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市委暂时利用保甲长做了些事情。接收工作告一段落后,市委及时作出《关于废除保甲建立初步的街道民主政权的指示》,指出:“保甲组织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基层组织,是直接统治镇压人民的反动工具”,必须“使新的人民政权逐渐的以民主方式建立起来”。于1949年2月14日,开始废除保甲工作,建立了街公所和居民小组(在农村成立了行政村政府),打击了罪大恶极的保甲人员,使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翻身掌了权,为建设民主政权打下基础。

在建设民主政权的同时,市委还进行了反动党团登记和收容散兵游勇的工作。沈阳原是日、伪、国民党统治东北的重要城市,又是东北最后解放的一个大城市,大批敌伪残余和国民党反动分子汇集于此。市委作出了《关于执行东北局对反动党团特务人员处理办法的几项指示》。1949年3月8日,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反动党团特务组织登记》的通告,并成立了反动党团登记委员会,以统一领导反动党团登记工作。规定了登记范围及政策,除个别罪大恶极逮捕法办外,主要是采取争取、改造、清洗、调动的宽大政策,在我强大政治攻势感召下,先后有21448人进行了登记自新。

为了迅速恢复社会秩序,收容散兵游勇成为当务之急。市委作出了《对收容沈阳市区散兵游勇的指示》,组织近百名干部开展这项工作,成立散兵收容所30个。据1949年4月统计,全市共登记散兵游勇25178人,共收容4833人。对收容人员实行“优俘政策”,愿意回家者发给路费,愿意参加我军的收编到部队,从而使社会治安趋于稳定。

打击反动会道门,废除封建把头制也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对一贯道等封建会道门处理的指示》,市委决定从1949年7月18日起,全市统一行动,开展打击反动会道门的工作,实行打击首要,瓦解组织,争取群众的方针。之后,市委立即进行清除搬运行业中封建把头制工作。沈阳市搬运工人有15000多人,完全由封建把头操纵,是城市中暴露得最明显的封建残余势力。在市委领导下,成立了临时搬运工作委员会,抽调250名干部参加这一工作。并组建了搬运公司,选拔了工人干部负责领导,从而打垮了封建把头的统治,使搬运工人得到彻底翻身。

党在领导国营工厂恢复发展的同时,按照党的保护私人工商业的政策,领导了私营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沈阳各种私营工业被摧残殆尽。如铁西区过去私营铁工厂约30家,至1947年只剩下四五家,到1948年沈阳解放前夕只剩下2家了。铁西区最大的私营成发铁工厂,成了国民党第五十三军的兵营。惠森火柴公司是沈阳有名的大工厂之一,可到沈阳解放前停产只能做火柴杆了。太阳烟草公司内多数房屋也变成兵营。我们党接管沈阳后,积极扶植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市军管会和市委召开私营企业工人座谈会和工商代表会,订立劳动合同,保证劳资两利,发展生产,大力恢复和发展商业经济,促进市场繁荣。市委在注意发挥国营商业领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扶植私营商业发展,据1949年8月统计,全市私营商业由解放前的8700余户,增至21284户,摊贩40376户。

沈阳解放初期在接管前后,以陈云率领的沈阳特别市军管会及市委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正确处理了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搞好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团结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为建立巩固革命政权和革命秩序做出了贡献,尤其在恢复和发展工商业过程中,曾涌现出如巩天民、卢广绩等一批为沈城接管做出突出功绩的爱国人士。

解放前曾担任沈阳私营志诚银行经理的巩天民,是位德高望重的爱国老人,他在沈阳解放初期在城市接管中,积极参与协助军管会为稳定金融经济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夏,他以东北区工商界代表身份去北京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被选为东北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0月1日,巩天民光荣地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他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东北总支部委员,当时由于统一战线工作需要,曾参与筹建民主建国会沈阳分会工作,任辽宁省兼沈阳市民建会及工商联主任委员。在抗美援朝期间,他号召并亲自带领工商界积极参加捐献飞机大炮、购买公债等爱国活动。

张学良将军的老部下、沈阳解放前历任沈阳商会会长的卢广绩,1948年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冒着生命危险与在解放区的高崇民、阎宝航等同志秘密取得联系,共商和平解放沈阳大计,为解放沈阳,减少我军伤亡、损失,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高崇民、车向忱、阎宝航等同志相继到沈阳看望了卢广绩,转达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对他的信任与关怀,希望他能为沈阳的接管工作多出力,他感动得热泪盈眶,频频点头,表示一定要为建设新中国献计出力。当时,他积极参与并协助军管会开展接管工作,仍继续留任沈阳商会担当会长职务。1948年11月11日,在市政府领导下,召开沈阳市私营工商业80多个行业12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他带头热烈拥护党和政府的工商业政策,积极筹备开工营业并发起劳军运动。他以市商会会长身份出面,协助政府向沈阳的粮业大户暂借一批军用粮食,与政府粮食部门负责人一道,到粮油同业公会召集曾为国民党购买代存军粮的业户们,布置收缴敌军粮工作,为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1月,市商会为东北铁路局恢复通车,又组织全市五金行业献纳价值106亿元东北币的维修器材。同年9月,建立沈阳市工商联合会,卢广绩被选为会长,50年代还被推选为沈阳市副市长。

总之,在沈阳特别市军管会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沈阳解放初期的城市接管工作,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沈阳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使全市金融财经工商业均迅速恢复和发展,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类推荐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大难题,能否解决好这一课题关乎改革成败。实践中的不断推进始终伴随着认识上的不断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上的思想创新独树一帜,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和阐释既是理论建构的需要,亦是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作者姜志强不揣浅陋,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从形成背景、发展轨迹、内容架构和地位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整体上展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理论的发展没有止境,对理论的思考也未有穷尽,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持续探索必将推动人们不懈的深入思考。
  •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与研究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决议》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与研究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决议》

    本书为邯郸学院胡乔木研究所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程中原带领下所作的胡乔木研究之史料整理工作的初期成果,整理了至今为止与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的领导人意见和代表性的主流学者的研究成果,共收入文章32篇,均为已在党政主要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响应中央于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为党员学习党的历史上的这两个重要文件的相关情况提供相对完整而有深度的资料。同时也为诸如胡乔木研究等党史研究、人物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素材。
  •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本书为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收入作者近年来关于古巴模式“更新”和拉美左派崛起的文章28篇,涉及古巴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对拉美十多个国家左派政党领袖上台执政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和左翼思潮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文章代表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是十分难得的集中体现。
  •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权力现象。权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就权力的主体形态而言,有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国家权力,而忽视了社会权力的研究。作者认为社会权力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对国家权力起到有效监督与制约作用,防止国家权力的肆意与专横,而且还有利于为政府拾遗补缺,成为国家权力管理社会的重要补充力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者,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者,人民意志的协同形成者。本书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权力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时间的朋友2018(精校版)

    时间的朋友2018(精校版)

    有一个词,一定会成为2019年的流行词,那就是——小趋势。什么是小趋势?过去,世界就像是一条河流,我们只要搭上船,顺流而下就行。而今后,决定我们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如何抓住小趋势?你需要掌握新的方法。以下是罗振宇的扎心五问——1.我能看到事实吗?2.我能感知“非共识”吗?3.我的时间够用吗?4.我的力量从哪里来?5.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本书收录了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8跨年演讲的全文。推荐你跟着他一起思考以上五个问题。同时,你还将读到很多个故事:一艘船的故事、一位烧烤摊老板的故事、一个猫奴的故事、一位传奇老人的故事、一个快递员的故事、一所中学校长的故事,以及罗胖“我要上春晚”的故事。
  • 小实验

    小实验

    文章讲述了大众的新鲜世界——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保鲜方法;含磷洗衣粉对桃林溪流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谁的手最干净——向手足口病说“再见”;让草坪砖“绿”起来;关于鱼饵对什刹海水质影响的研究;农村厕所使用现状调查及改造建议;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合成有机质草毯;柿子催熟方法初探——电冰箱冰冻催熟法等内容。
  • 霸道校草恋上冷酷丫头

    霸道校草恋上冷酷丫头

    造化弄人,13岁那年的她失去父母,从失去父母的那一刻,她变得不爱说话,任何人休想接近她,她住在外公家,她的外公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紫陌集团的总裁,排名第一的是雨辰集团,也就是男主爸爸的公司。他们初遇在一个宴会上,紫陌不小心把红酒洒在了雨?的衣服上,”对不起“道完歉直接想转身走掉,雨?一把抓住她白嫩的手腕,虽然他有着帅死人不偿命的脸,但紫陌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看他,”还有什么事吗“她冷冷的说道,”撞完人就想逃吗,何况,你还洒了我一身红酒“他玩味的说道。接下来的故事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大家敬请期待。
  •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曾经,这栋别墅里合租了四个“极品”女人.妩媚妖艳的拜金女:“女人就该用吃饭的钱来装扮自己,这样,自然有人请你吃饭;男人就该用睡觉的时间来赚钱,这样,自然有人陪你睡觉。”霸气侧漏长相平平的土豪女:“不是你传统保守,是上天没有给你性感奔放的机会。”都市金领大龄文艺女青年:“风飘飘兮易水寒,青春一去不复返.”那.我们的女主呢?她没有拜金女性感妩媚,却让拜金女挖空心思追来的富N代放弃金窝绞尽脑汁地入住合租别墅。某富N代扔了一张一百万支票狠狠砸在某拜金女的胸上,“我,进来。”他指了指门,“你,出去。”她没有土豪女多金吊炸天,却让土豪女的哥哥一掷千金,只求她的青睐。“你要是今儿跟了哥,”霸气地指了指身后的金店,“咱进去,一样给你称十斤。”她没有都市金领文艺有才,却让这个“白骨精”的上司,放弃骄傲尊严,千里追妻。“我说你,什么时候玩够了。就跟我回去结婚。”所以,后来,这栋别墅内就入住了三个极品男神,和一个,额.片段一某富N代欠扁道,“她一直想看的那场电影,最近不是一票难求吗,我已经在最好的电影院把最好的场次包了。你们.”挑眉,“想去吗?”某土豪男,当场笑尿,“哦,忘了告诉你。我刚把那电影院买了。你的包场票我不认可,”遗憾地拍了拍某男的肩,“不过你放心,除了全额退款外,我还会给你一笔可观的赔偿。”某腹黑男,轻轻一笑,旋即拿出电话,淡然道,“今天李书记会来市探访,淮海路一段停止营业半天。”顿了顿,眼睛发亮,“迅速警戒,闲杂人等禁止通行。”片段二“你知道高富帅和土豪的差距在哪儿吗。”某富N代骄傲道,“品质,气质,素质,各种质。”“你和我比品质?”某土豪脱掉那件可以买一辆车的西装,“你和我比气质?”某土豪站起身,居然比他还高出了一个头,“你他妈敢我和说素质,老子就废了你。”“哈哈~”一旁看戏的腹黑男却笑了。“你TM吃多了翔啊?!”震天的怒吼。“我,”腹黑男乖乖闭嘴,捂住蛋,“我,我蛋疼。”三个极品男神从此展开了一场硝烟弥漫的夺妻大战。比手段,碎节操,无下限。最后.简介中一直未露脸的女主究竟情归何处,请跳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良妻不善

    重生之良妻不善

    上一世的苏黎,错信了最不该信任的人,也伤害了最不该伤害的人。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的苏黎决心要走上一生只爱御庭琛,虐渣渣的道路。看末路小白兔如何变成真正的女王。某天夜晚,御大总裁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发一言,原因是他家亲爱的老婆嫌弃他太过粘人而不理他了。“老婆,你去哪里?我也要去。”某总裁撒娇道。苏黎不耐烦的回头,狠狠瞪了某总裁一眼“御庭琛,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有二十三小时三十分钟都跟着我。”苏黎不解的想,外界传闻的御庭琛和她认识的御庭琛是同一个人吗?“老婆,你错了,我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想跟着你的。”看着某总裁的傻乐样,苏黎怎么也想不透,自己怎么会爱上了他。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
  • 万妖崛起

    万妖崛起

    死后意外获得新身份,看似普通的城市实则暗藏玄机,各界间和睦的背后是捉摸不透的人心。亲友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有人疯了,有人失了魂。前期不虐,后期还可以(自认为)HE。本文纯属虚构。(玻璃心,不易碎)友情客串:爱穿大红袍子的云卿夜鎏火。
  • 审分览

    审分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