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200000011

第11章 曾国藩的官场座右铭(3)

穆彰阿不仅贪,而且颇善于玩弄权术,对上以欺罔蒙蔽为务。史载,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典会试五,凡复试、殿试、朝考、教正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利用衡文大权,网罗私党,培植亲信,以致于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人称“穆党”。1838年,曾国藩三上春闱,穆彰阿为春闱大总裁,二人从此有了师生之谊,曾国藩亦从此成为“穆党”中人。在曾国藩《日记》中,曾、穆交往的记述不绝如缕。1843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取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清,亲自送往穆宅。这次拜访成为曾国藩飞黄腾达的新起点。在此之前,曾的秩品一直滞留未动,从此之后,几乎年年升迁,岁岁加衔,5年之内由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前后的变化是极为明显的。一些稗史曾对曾国藩官运的这一转机做过生动的描述:“一天,曾国藩忽然接到次日召见的谕旨,当晚便去穆彰阿家中暂歇。第二天到了皇宫某处,却发现并非往日等候召见的地方,结果白白等了半天,只好退回穆宅,准备次日再去。晚上,穆彰阿问曾国藩说:‘汝见壁间所悬字幅否?’见国藩答不上来,穆怅然曰:‘机缘可惜’。因踌躇久之,则召干仆某谕之曰:‘汝亟以银四百两往贻某内监,嘱其将某处壁间字幅炳烛代录,此金为酬也。’明晨入觐,则皇帝所问皆壁间所悬历朝圣训也。以是奏对称旨,并谕穆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从此以后,曾国藩便“浸浸向用矣”。不难想见,穆彰阿在曾国藩升迁过程中,起了何等重要的作用。若不是穆党中人,他怎会有“速化”若此的官运!

1850年,道光皇帝崩逝。咸丰皇帝即位后,穆彰阿被罢免,永不叙用,曾国藩似乎没受到牵连,因此有人认为曾国藩不算穆党。但整个咸丰年间,清政府对他时冷时热,忽信忽疑,迟迟不愿把地方督抚大权交给他,使他在政治上事事棘手,处处碰壁,似乎又说明与“穆案”有关!

对于政治家而言,不可能没有“倚人而起”的经历。“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为官之道的首着。“倚人而起”即跟人做政治赌注。但世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政治家之间的“友谊”更经不起考验。

肃顺一面排斥打击秉政的满汉大臣,使大学士翁心存、大学士军机大臣彭蕴章、协办大学士周祖培等不安于位;甚至怂恿咸丰帝处死曾为大学士的耆英、大学士军机大臣柏俊。清廷对大臣一向较为优礼,平时以罪论死者极少。肃顺不顾这一点,在两三年内,竟两次力主处死大臣,这显然是要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另一面,又与军机大臣杜翰、兵部尚书陈孚恩、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结为死党。同时,又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颇搜罗人才,资以延誉树党,先及留京公车,次京曹,次外吏”。当他访知江西道员李桓为干吏,有能名,即令人示意李向他递“门生柬缄”“即可晋秩两司”。

肃顺这样打击大臣和政敌,大肆结纳党羽,显然是为他长期把持朝政铺平道路;后来他与那拉氏、奕欣争夺最高权力,正是这一图谋的体现。有这样野心的人,对当时军队,特别是战斗力最强的湘军,自然不会漠不关心。但不论是打击或笼络湘军集团,都远比上述种种活动更为微妙,更须精心处理。军队是国家机器的支柱,大臣与带兵将帅密切往来,最易招致政敌的攻击,甚至引来不测之大祸。肃顺自然不敢贸然行动,曾国藩、胡林翼也会因避嫌而巧妙为之。

事实上,肃顺与湘军集团确有着微妙的联系。在其招纳的众多人员中,不少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关系,甚至就是湘军集团中的一员。如尹耕耘不仅为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时之属员,且“极器重之”,同时,尹也为肃顺之属吏,且对之“敬礼有加”。李鸿裔(眉生),正如他儿子所说:“在京师出文正(曾国藩)门下,深悉先君品学”。后来肃顺又“素与先君善”。其他如郭嵩焘、王运、李寿榕等人均与曾、胡同为长沙府人,且有交往,郭更与曾为“金石至交”。而肃顺与他们也关系密切,郭不仅为肃赏识,且与肃党陈孚恩交往甚密,陈向咸丰帝推荐郭“堪充谋士之选”,被“即日召见,在南书房行走”。龙为肃顺之家庭教师。肃对王更“激赏之”,要与王结为“异姓兄弟”。这样破格相待,使王终生感激不已。数十年后,王至北京还去看望肃的儿子,并加资助。李与肃关系后来虽破裂,但李为户部下吏时,却“见赏于本部尚书肃顺,部事辄咨之”。此外,还有一些人,虽与曾、胡等人无多交往,但却与王、郭等关系密切,又为肃顺所赏识,如高心夔等人。

肃顺笼络这些名士,除了培植自己将来的政治爪牙外,还与他们共议政事。他们实际上起了幕僚的作用。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其时夷患初兴,朝议和战,尹杏农(耕云)主战,郭筠仙(嵩焘)主和,而俱为清流;肃豫亭(顺)依违和战之间,兼善尹、郭,而号为权臣。余(王运)为豫亭知赏,亦兼善尹、郭,而号为肃党。”这就是说,肃顺在和战问题上,听取他们意见,甚至参与他们的讨论,但没有表示明确的主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湘军集团的兴起及其显赫战功,是当时最大的政事,肃顺自然也会与他们商议。事实上肃顺就与王讨论军事,即所谓“军事谘而后行”。他们也会趁机出谋划策,而他们同时与曾、胡等人也在书信中议论政事。

肃顺多次向湘军统帅曾国藩等人予以肯定的表示,但善于揣摩政局变化的曾国藩并没有投桃报李,他只是通过郭嵩焘等人暗送秋波。当曾国藩看到肃顺杀人立威之后,愈加感到不能将自己拴在肃顺这颗极易撼倒的大树上。这就是肃顺被处死抄家后,抄出很多文武大吏与之往还的书信,而曾国藩不与之交一字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慈禧才称曾国藩为“忠臣”。

把公事当成自己的事。

大家都想登台表演,但曾国藩最忌讳无能之辈去不知天高地厚地表现自己,因为这是小丑。

人的一生处世为人未必都全部为己,甚至更多时侯都在给“别人”做事,但无论怎样,别人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说:“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

凡大成功者,必须把自己的人生使命与解决时局之弊结合起来,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匡时救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成就。他们的活动,虽不是永远,但必定是敢于将自己的思想锋芒直刺社会的要害。曾国藩在对鸦片战争以来至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十余年间清朝吏治的腐败、军队的无能而忧心忡忡的同时,敢于一再上疏“教训”刚刚登基的皇帝一事即属此举。

面对清朝的腐败,曾国藩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感到了问题的日益严重性,所以他在咸丰皇帝上台之初,连上奏折,希图劝说皇上采取措施,革除弊政,挽回颓风,从政治上做一番整顿。然而,奏折递上,并未发生什么实际效果,相反,满清政局越来越向着风雨飘摇的轨道迈进。太平军自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有如熊熊烈火,正在向东南各地蔓延。清军前往镇压,结果都节节败退。

面对东南数省烽烟纷起的形势,曾国藩担心清政权根本无法对付这场阶级的大搏斗。更为可虑的是:当权集团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时势或是茫然无知,或是根本不当作一回事,仍然花天酒地,无所事事。曾国藩怀着焦虑的心情写信给友人说:

“内度身世,郎署浮沉,既茫乎未有畔岸;外现乡里,机溺满眼,又汲汲乎有生涯日蹙之势。进不能以自效,退不能以自存,则吾子之迫切而思者,实仁人君子之至不得已也。”

为了提醒清廷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扑灭农民起义的烈火,他于1851年4月上疏皇帝,提出裁兵、节饷、加强训练军队建设的建议,试图首先从军队着手,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他以自己的“血诚”揭露清朝军队的腐败状况,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然而,此次上奏又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咸丰皇帝并未采纳曾国藩的意见。相反,在军事上,失败的消息从广西等前线不断传来。曾国藩甚感局势愈来愈严重,而自己的建议又屡不被采纳,真是“书生之血诚,徒以供胥吏唾弃之具,每念及兹,可为愤感”。

同类推荐
  • 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 朱川论文集

    朱川论文集

    本书不仅仅是一位离休干部的论文集,更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理论争鸣的一面镜子。本书的出版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适合经济工作者阅读,既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以向老一辈领导干部敬业、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精神学习。
  • 启航,中国梦

    启航,中国梦

    阳春三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专门组织了精干力量参与此次“两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形成了大量精品力作。为了全面展示此次新华社“两会”报道的成就,决定精选部分稿件以《启航,中国梦》的形式结集出版。全书包括“承前启后”“启航,中国梦”“深化改革”“关注民生”“直面热点”和“海外看两会”六部分,并收录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记。
  • 守纪律 讲规矩: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守纪律 讲规矩: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本书围绕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一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动向、新重点,精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权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系统编排、连缀成篇。全面深入阐释了“守纪律”“讲规矩”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和践行方法,重申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身体力行。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热门推荐
  • 异世寻乡记

    异世寻乡记

    每个人都憧憬着在异世界的生活,可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你又会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兴奋,惊喜,还是彷徨?如果这时候给你一丝回家的希望,你又是否会紧紧抓住?我尝试着解释这些问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一本走出佛系,拥抱人间烟火的散文集。作家黄爱东西,将时光刻印在她生活里的人、情、物、事倾注于文字,不做宣告,更无劝解,只以最自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书中有买菜、做饭,讲述寻常日子的《生活基本款》,我们从作者自在不羁的笔下得以感受老城广州的日常,逛茶餐厅,品粤菜馆,仿佛走至街边巷里,领略那些人间烟火和妖娆风情,这些生活底色就是人生的基本款,让你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遭遇,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第二章《情何物》对各种情事一针见血、直抵真相的另类探讨,是走过半生岁月沉淀出的洞见和智慧。《夏夜花事》则是作者的肺腑真情在不经意间的舒展呈现,凡人我辈,每一天都是余生,要好好过。
  • 一梦隋唐

    一梦隋唐

    魂穿成为小和尚的陈祎,只是想要还俗,然后安安稳稳的过完自己咸鱼的下半生。但是因为天生爱管闲事的陈祎,不小心管了几件闲事,陈祎原本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就是这几件闲事,让陈祎逐渐的发现了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修士与天庭,神与仙,鬼与怪,妖与魔,诸如此类的事情逐渐地出现在陈祎的面前。…………本书纯属虚构,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本书和上一本书《重生黄仙》那样同样慢热,希望大家可以点点收藏。
  • 无虚传

    无虚传

    上河村,位于巍峨雄伟,蜿蜒千里的玉带山中,以打猎为生,民风彪悍。十六年前,一个电闪交加的夜晚,上河村中一少妇在产,一胎生二子,天出异象,群蛇汇聚称臣之后而离去。两子均具修炼天赋,性格却差异很大,一个开朗活泼,一个阴沉稳重。两少年均是人中之龙!
  •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收录了20世纪上半期瑞士作家、德语文学大师罗伯特?瓦尔泽的诗歌60多首。20世纪最被低估的作家命运如雪的诗人,错过了时间的散步者经典诗集中文版首度出版。瓦尔泽的诗作中,既有对艺术品的评鉴,也有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诗,有许多诗作是瓦尔泽做底层工作的所见所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情绪的变化。
  • 有个天使陪着你

    有个天使陪着你

    林语风女友安蕊两年意外身亡后,化作天使陪着林语风。每当林语风遇到难题,安蕊总会从身上拿下一片羽毛帮助林语风渡过难关。
  • 凋谢

    凋谢

    焦江市的女模特傅果红自杀身亡。这个消息在焦江市引起一阵不小的震动。傅果红本是一个服装模特,曾因为参加全国模特大赛得了第二名,从此在焦江名声大噪,两年前她更是一脱到底,做起了人体模特,那苗条而不失丰满的身材,引爆了多少人的眼球。这样一个人气火爆的美女突然自杀,自然引发人们泛滥的猜测。各种传言不胫而走,令人难辨真假。许多人对傅果红的自杀感到惋惜。这包括林树新。说起来,林树新也算是傅果红的朋友,只不过现实中的来往很少,真正的交流在网上。傅果红建有一个QQ群,群里的人都是她的粉丝,林树新是唯一的男性。
  •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本书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出发,运用古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多种方法,对宋代经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主要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特征、思想内涵及理论体系等问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宋代经学范式的形成、发展与思想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世经学、理学及其思想的特征与内涵。
  •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之《开满鲜花的小路》童话集收录了安武林40余篇短篇童话,《飞天老鼠》《老蜘蛛的一百张床》《宝石狗》等知名童话都在里面,将会给孩子们一个了解童话、阅读童话的媒介,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秦文君评价说:安武林用心缔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美妙处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