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6200000010

第10章 端午和中秋

童年的时候,在家乡过端午和中秋的情景也令人难忘。过年过节是小孩子们最盼的事情,每到农历五月(相当于公历六月中旬,芒种前后),就盼到了端午节,屯里人俗称“五月节”。这个时节,天晴气暖,百草呈绿,树绽新叶,小苗也都出土了。我读《荆楚岁时记》知道,南方人过五月节,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可是,在我们这里,从我记事时起,就没见过粽子是什么样,更谈不到吃了。到了这一天,常常是我们小孩子还在睡觉,过节就开始了。人们早早起来,分头做着各种节日的事情。做饭的妈妈和婶子,在灶上煮好了一锅饺子,里面打进许多鸡蛋,称为荷包蛋。另外还煮一些整个的鸡蛋,用水拔凉,放在那里,待开饭时任人取食。

其实,早晨我还在梦乡的时候,我父母、叔叔和姐姐们就起床了。他们扛着铁锹,带着筐,迎着晨曦,和屯里邻居结队出发,到屯西头的大草甸子上去采集药材。等我醒来,他们也从甸子上回来了,筐里装满了艾蒿、接骨草(即问荆)、茵陈、益母蒿、黄瓜香(即地榆根)、狼毒和黄芪等中草药材。有时还会采回一束束野花,红的、粉的、白的、黄的,各种颜色都有。姐姐们把花插在玻璃瓶里,灌满水,放在窗台上,叫朝阳一耀,争奇斗艳,屋里顿时充满了清新和芳香的气息。家里已经烧好了热水,把艾蒿放到热水里浸泡一会儿,用这个水洗脸,说可祛病免灾。然后把艾蒿插到房檐上,绿的艾叶和头一天插到房檐上纸叠的葫芦,在风中飘摇,相映成趣。剩下来的艾蒿和接骨草等,则一束束捆好吊在仓房里阴干,以备日后谁有个头痛脑热时使用。稍大以后,我起早也跟着大人去甸子上采药。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满甸子上的野花,特别是大芍药和刺梅果(学名野蔷薇)花,每次都采许多带回家中。有时还顺便挖一些刺菜(即大蓟),车轱辘菜(即车前子)、婆婆丁(蒲公英)、野鸡膀子,用热水焯了蘸酱吃。

每年在五月节要来的前几天,家里的女人们就忙碌起来。特别是我的三个姐姐,年轻心盛,对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很早就开始了准备。先是叠葫芦,把春节时用剩下的彩纸,找出来,叠成一个个纸葫芦,底下贴上穗子,再到柳树上撅来柳条枝,把葫芦拴在柳条枝上,分别插在上下屋的房檐上。她们又找出各种各样的花布和丝线,赶制香荷包。每到这时,我就跟在她们身后看热闹。看见她们把花布缝成各种形状的小口袋,里面装上香草。这种香草是上一年种的,晒干之后,散发出一种香气。然后缝上口,下面钉上花花绿绿的穗子。每人一个,给我们戴在脖子上。手脖和脚脖还系上一绺彩色丝线,说是可以免灾祛病。当时我们戴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堪,还觉得很美,走到哪里还要掏出来给人家看一看。这些风俗都和《荆楚岁时记》里写的差不多,唯有不吃粽子,有别于南方。长大后才知道,我们那里所以不吃粽子,并非有什么其他习俗,而是既没有苇叶也没有竹叶,包不了粽子。所以在我们的家乡都以吃鸡蛋为主,但在平时即使有鸡蛋也舍不得吃,都留着等来客人时才炒一盘,客人吃完,剩了,每个小孩才能分得一小块,吃得舔嘴巴舌,意犹未尽。或者把鸡蛋攒起来,留着拿去换油、换盐、换火柴。到了五月节,大人和孩子一样都憋足了劲,年轻的能吃一二十个,我们小孩也能吃五六个,撑得打饱嗝都一股鸡粪味。现在看来这种吃法,实属暴饮暴食,实在不科学。但那时也顾不得这些,也不懂这些,只要解了嘴馋,哪管其他后果。至于龙舟竞渡,从来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然而端午一到,农家也就空前忙了起来。到此时,该种的庄稼都已种完,田野里到处是一片新绿,野草也跟着禾苗一块长起来了。俗语说:“芒种开了铲”,到了芒种,农村中的中耕也全面展开。这时农家首要的活计就是除草,凡是能够下地的,不论老人还是小孩,全力以赴,都要参与战斗。大人们每天清早扛着锄头下地,一铲就是一天。中午由专人把饭送到地里,吃完喘喘气接着再铲。小时候我挑着水罐往地里送水,稍大一点,一到星期日不上学,早早就被叫醒,也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铲不了整垄,就铲半垄,即干“小半拉子”活。什么是“小半拉子”呢?要细说起来就是,到地里开铲的时候,和大人一样也抱一条垄,但铲着铲着,由于人小体力不够,渐渐跟不上别人了,就扛起锄头往前走一段,与其他人比齐了再铲。这样一垄到头,别人换铲新一垄时,我则顺原垄回来,把来时扔下的那些骨碌给铲了。这样虽然也在出工,但千的活却只有大人的一半,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家铲两垄,我铲一垄,因此叫“半拉子”。五月的天气很热,我学的课本上就有“五月的太阳暖烘烘”的话,一哈腰就是一身汗,到晚上收工回来,衣服总是湿漉漉的。后来,我们的学校,一到忙铲忙趟的季节,就放农忙假帮助家里干活,一般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样我就可以毫无牵挂地参加田间劳动了。

到八月节的时候,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屯子周围的庄稼地变成一片金黄,高粱穗子变红,苞米缨子枯萎,黄豆开始掉叶。俗语说:“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最先割倒的是糜子,它的籽粒去了皮,就是大黄米。这米除了做粘饭吃外,还可以压成面,发酵后做豆包。

豆包是松嫩平原上农家夏日的主食,它消化得慢,人吃了抗饿,所以家家都种一些。接着,就是起土豆。龙泉的地全是黑土,适合土豆生长,家家都种。它不但是农家的常菜,也是漏粉的必用原料,又是高产作物,所以耕种面积很大。除了自吃之外,还用来换粉或卖钱。这东西需要及早归仓,免得下雪以后冻在地里。起土豆需要更多的人力,松嫩平原上起土豆的方法和南方不同,不是用镢头一点一点地往外刨,而是用马犁杖先把垄台破开,然后由小工在后面一个一个捡。捡满一筐就倒在车上,拉回家中。如果没车就倒在地里,一堆一堆攒起来,晚上收工前用土埋上,待有车时再往家拉。其他高棵植物,如高粱、苞米收割的方法也不同。割高粱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技巧,它大头沉,不会割,经常耍叉,我没割过。高粱放倒以后,再把高粱头扦下来,打成捆,拉回场上晒干之后,再把粮食打下来。苞米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地里只收棒子,秸秆留待来年春耕时处理。黄黄的苞米棒子,堆得像山一样,家家院里场上,到处金黄,煞是喜人。

中秋时节,正是起土豆最忙的时候,因此,即使过节,人们也不会歇着。一般是早晨和平时一样,没什么举动,吃点好的就下地干活去了。到了晚上,人们从地里回来,才有节日气氛。我们家向来都很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论怎样忙碌,都要买点猪肉,买点鲜菜和西瓜,炒上几个菜,全家人在一起团圆,把桌子放在院子里,边吃饭边看着月亮冉冉升起,会喝酒的还要喝上几口。酒足饭饱之后,要睡觉之前,还有一个简单的拜月仪式。此事多由我和弟弟来干:先在院里放上一张饭桌子,摆上香炉碗,把切好的西瓜用器皿盛了,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供上月饼和其他供果。然后点上香,跪在地上向着月亮磕三个头。待香火燃尽,撤掉供桌,收起供品,就算过完了中秋。西瓜本来就切成了小块,每人一块分而食之;月饼,由我妈掌刀切成小块,每个孩子分一小疙瘩,快快乐乐跑到一边吃去了。在我们屯子,平时很难见到月饼,只有到八月节时,才能尝到一口,所以像我这样大的孩子特别高兴。每年到这时候,妈妈或姐姐都要指着月亮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说月亮里有一只兔子在大树下捣蒜,我听了非常神往,很想看个究竟,但怎么看也看不出兔子,只觉得月亮非常明亮而已。

中秋过后,开始全面收割庄稼。俗语说:“三春不如一秋忙。”这时无论大人孩子,凡是能干动活的,都有活干。壮劳力,割地、拉地、平整场院、打场;妇女和孩子则起土豆、掰苞米、扦高粱、腌酸菜、穿辣椒、晾干菜、削甜菜。一年一度的扒炕抹墙,也要在这个时节进行。八月天时又短,很快就黑天。常常是很晚很晚才能收工,点灯吃晚饭是常事,第二天还要摸黑起床下地干活,八月份是农家最忙的时候。

我长大了上中学,离开家以后,就很少在家里过端午和中秋了。想起儿时八月忙碌的情形,还觉得是童年最有趣的时候,心里着实有些留恋。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飞吧,鸽子

    飞吧,鸽子

    在湖南黄家镇有三个人在怀想他们的青春,他们分别是作家、画家和教授。他们都有过各自的理想和爱情,但都在时间的长河里遗失了,他们老了。他们还能重新获得理想和爱情吗?黄小民李作家来电话,告诉我马教授从长沙回来了。我放下话筒,目光移到窗外,窗外是十月里一个金灿灿的下午,黄灿灿的太阳照在街对面的红砖墙、青砖墙和白墙上。汽车从街上驶过,鸣着喇叭驱赶横穿马路或走在街中的行人,街上一片嘈杂的叫卖声和音乐声。我的画店是街上最安静的商店,只有我和我老婆。
  • 暖男情诗

    暖男情诗

    全书共收录爱情类诗歌108首,该书由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周所同作序。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自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这本书中,诗歌王子陈昂通过诗歌的形式歌颂爱情,记录爱情故事。让我们在优美的韵律里认识爱情,感悟爱情,享受爱情。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渔家有女初长成系列渔女完结了,椰子新书【和尼姑相关,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呀!一个穿越异世捣蛋却立誓成为强人的丫头,她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呢?】闹翻三界,她是一代女皇?女帝?女魔?她究竟是什么?一切都将拉开莫辛鱼逃婚离家,却遇上七级地震,香消玉殒,灵魂穿越到十四岁女孩身上,以渔家女莫辛鱼的身份重生异世。初来乍到,却见二伯母和人‘赤诚相对’,原主被吓死,莫辛鱼好生无辜。鱼家村这一天正是祭祀水神的日子,不料狂风大作,乌云盖天,以打渔为生的鱼家村顿时陷入恐慌。爱人的‘背叛’是真是假?故事的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师傅究竟是谁?渔女要翻身,她要做异世女强人异世渔女,切看她如何化险为夷,找到真爱...
  •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虎爪案

    虎爪案

    虎,自古人称“兽中王”,威风凛凛,势不可挡。虎在生物科学中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其头大而圆,二目灼灼有逼人之光,体长约1.4米至2米多,尾长1.1米左右,整体呈淡黄色或褐色,间有美丽的、闪光的黑色横纹。它的“横扫乾坤”的尾巴上,有奇特的环状花纹;背部的颜色较浓重,其唇、颌、腹侧和四肢内侧均呈白色。
  • 爱你,覆水难收

    爱你,覆水难收

    她一直都是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就冒出个小孩追着她喊妈咪。她苏默没什么爱好,但是唯独讨厌小孩。可这小孩总是离家出走来她这蹭饭,人来了也就算了,偏偏还带着个大的一块蹭饭。“姐姐,你嫁给我爹地好不好!这样爹地每天都可以吃到姐姐亲手做的饭了!”“敢情我一点好处都没啊!不嫁!”小家伙急了,求救亲爹。发现爹地的视线凉凉的又饶有深意地看苏默。“嫁一个集团总裁,再送一个集团继承人,默默,不亏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大明玩魔法

    我在大明玩魔法

    嘉靖四十四年,苏晓穿越而来,带着一根叫老三的魔法手杖。这是平淡无奇的一年。天下还没有太子,裕王还在惶惶度日。徐阶拜阁入相,带来了高拱和张居正。海瑞上疏《治安疏》,震动朝野。轰轰烈烈的隆万改革风云际会的万历三大征决定命运的萨尔浒之战诡秘疑云的梃击案和红丸案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代大魔王吧
  • 虎烈拉

    虎烈拉

    可以说,这是一场宏大叙事,战争、瘟疫、死亡、仇恨、人性、亲情……都在其中;然而,这又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木匠和一个日本木器厂小老板之间的故事。他们分属敌对国,却在劫难之间见证了人类绵绵不尽的人性之美。让好小说带给你心灵一次庄重的洗礼吧!1942年,16岁的王顺才在北平的兴业木器厂做工。那一年,日本鬼子秘密地实施了细菌战,到处投放病毒,致北平城内霍乱盛行,老百姓称之为虎烈拉,绞肠痧。一旦染病,中医很难治愈。有钱的人可以捧着大把的钱去看西医,若治疗及时,或许能活。穷人不行,吃口饭都是难事,哪里有钱看西医呢?只能干熬着等死。
  • 思文大纪

    思文大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