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700000005

第5章

15.阿修罗

他一个人在路上。夜色清冷。古佛青灯的生活。我想,静坐在禅床上的石涛内心是不安的。年轻的他有很多东西迫切想得到,譬如声名。于是有了康熙南巡时在扬州的两次接驾。尔后他去北京,结交王公贵族,画名大震。勉强。迁就。妥协。都不是。他的心情是愉悦的。

我们常常说,独善其身。我们常常说,可遇而不可求。在他平复心情,安于自我后,南京长干一枝寺参禅作画的生活是闲适而恬静的。施展绘画才能这种新的感情很快平衡了家破人亡,落发为僧的伤痛。也许这伤本来就不深。人生值得好好把握。

他与“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合作《兰竹图》,他画墨竹,王原祁补石。风中飘舞的墨竹,斜拂横出,我愈看愈觉得秀雅。石涛画竹,左右纷披,法无定法,难于模仿。连郑板桥也为之倾倒。

他的笔墨信手拈来,纵逸隽雅,有一种不可羁绊的豪气。我读他的《画语录》,更是觉得语出惊人,一针见血。渐渐的,他变成了清初画坛的阿修罗。

阿修罗虽位列佛前听法的“天龙八部”之一,但对佛法难以深信,全盘接受。阿修罗在佛前听法后,吸收佛法,以己意增删,自作主张,与佛法抵抗。

石涛当年虽深谙院体画的画法,但在一片摹古的风气下,他主张创新,主张以“自然为师”,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我爱看他的画,耐人寻味。他作画不落前人窠臼,常常出奇制胜。充满野逸之趣。正统画法外的空谷足音。怪不得何绍基说:画至苦瓜和尚,奇变狡狯,无所不有矣。

在众多的闲章中,石涛独独钟爱“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一方,还特地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题画了一幅长卷。

在他看来,山是有生命的存在,皴法是表现山体生气的一种手段。我从石涛的画中领悟天地氲氤之气。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荒率萧散的意境。老和尚的眼中,满是对生命之美的留恋。无尽消逝的时光,挥笔之间,尘封的一切被热烈地感召。

不要设色,不要颜料,不要花青和石绿,夜雨无度地阐释一段饱满真切的感情——笔墨由浓转淡。漫漫长夜,流水之声,说我所思。

是漓江还是湘水的水声?岸边芦苇丛中传来鸬鹚的悲啼。天色沉暝,一叶扁舟划开了静寂,往远处驶去。“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我相信,此时的清湘道人已然化作了苦瓜和尚。浓重的山影迎面压来。是莲花峰么?《莲花峰》是石涛名作《黄山八胜图》的第五幅。石涛在宣城逗留时,数次游黄山。我是到过黄山,登过莲花峰的。看着画中矗立云端的莲花峰,有种熟识的感觉。它与真的莲花峰,并不完全相似,但它确是我心中的莲花峰。也是石涛记忆中的莲花峰。

黄昏,错落的山岩间,奇松虬曲,苍翠欲滴。石涛坐在溪涧上的水阁内,侧耳倾听:瀑布的流泻,丛林的喧哗,还有松风的呼啸。他陶醉了。微微一笑。细致的笔墨,轻淡的设色。雨后的秋山,铅华洗尽,澄明秀润。他抓过一枝新开的毛笔,画《细雨虬松图》。

他的画,弥漫着大自然诗的气息。朋友们与我有同感:石涛的魅力不可抗拒。他的画古今都受欢迎。由此看来,石涛是成功的。尽管这种成功琐碎而散乱地贯穿了他的一生。

1692年秋天,石涛买舟沿运河南下,回到了扬州,直到老死。他一生作品约一半是出自扬州。

在扬州的何园,我找到了石涛的叠山手笔——片石山房。看着这座奇峭的太湖石,我怎么也无法把它与一条睡着的牛联系起来。他真的作过《大涤子自写睡牛图》以自嘲?

石涛的一生大起大落,有过逃离、压抑与彷徨,但我认为他的内心始终是洒脱的,特别是回扬州后的晚年。毕竟他从小出家,对于禅宗佛理的认识使他能安之若素。

16.梦游《河上花歌图》

半夜时分,竟有缕缕花香暗送,是丁香、茉莉、还是荷花……果真又是满塘荷花盛开的炎夏了?

那幅绵绵长卷,八大山人的《河上花歌图》,在夜风中徐徐展开。大笔水墨写意,淡墨浓墨。一朵又一朵的荷花含苞,吐蕊,洁白晶莹,与俯仰的荷叶相映成趣。荷梗挺拔,苔草葱茏。河边孤柳下垂,兰花濒水绽放。坡石旁修竹数枝,疏密有致。

幽邃荒寂。一幅言而不尽的画卷。

不过,这是画吗?这恐怕是一个谁也不能靠近、不能解释的灵魂,几百年来,在荷塘月色中清悠地飘荡……

奉新山中的进贤灯社,当地一座十分著名的佛寺。一个清幽的所在。对八大山人这样一个流离失所的人来说,是庇护之地。只是灯火消解为尽的地方,游弋着清朝皇帝的马队。

他善画。写字的那枝笔也是画画的那枝笔,书画同源。自皇室贵胄沦为草野逸民后,绘画之道不得已成为生存之道。

他的画空灵、冷寂、苍凉。相对于清初画坛“四王”的正统来说,是一种别调。不安的构图,单腿的水鸟、迎风的残荷、翻白眼的鳙鱼,还有拖着稀稀拉拉翎尾的孔雀。一只竖着脖子,直目四野,一只缩着脑袋,侧眼顾盼,荒寒孤倦。

署款“八大山人”,连缀似“哭之笑之”之状。诗文题跋含蓄隐晦,亡国之痛,狂放之态,寄于纸上。

他是才气超然的,这同他的生命冲动息息相关。为人狂妄恣肆。曾经扯烂烧毁僧衣,走还南昌。然而,他无病。

他一言不发,静静地在扇子上写个“哑”字。他坐在船头,看山,看水,看乡亲,倾听他们的吟咏或高论。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他常常骑一头驴,衣裘单薄,缓缓独行。他一生都在逃避,而每一次逃避都使他受伤。

尽管这样,作为画家,他同样是见不得美景的,一见就诗情涌动。他住的茅屋四周,皆为风景。堂前有井,有柳树,还有荷塘。

他望着远山,独步。清雅谐趣的荷塘,他百看不厌。亭亭玉立的荷花,摇曳生姿,很快淹没了他心中的一切怀想和凄凉。

他不由提起笔,一边画,一边唱:河上花,一千叶,六郎买醉无休歇。万转千回丁六娘,直对牵牛望河北。欲雨巫山翠盖斜,片云卷去昆明黑。馈尔明珠擎不得,涂上心头共团墨。蕙岩先生怜余老大无一遇,万一由拳拳太白。太白对予言,博望侯,天般大,叶如梭,在天外,六娘剑术行方迈。团圆八月吴兼会,河上仙人正图画。撑肠挂腹六十尺,炎凉尽作高冠戴。余曰匡庐,山密林迩,东晋黄冠亦朋比。算来一百八颗念头穿,大金刚,小琼玖,争似画图中,实相无相一颗莲花子。吁嗟世界莲花里。还丹未?乐歌行,泉飞叠叠花循循,东南西北怪底同,朝还并蒂难重陈,至少想见芝山人。

共三十七行。画尾有题跋:蕙岩先生属画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叶荷花落成,戏作河上花歌,仅二百余字呈正。八大山人。

头破血流是个人际遇,流光溢彩是审美之境——书画艺术,拯救了他,不然,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泯灭。秋风萧瑟,一只藏匿于芦花丛中的大雁。

八大山人爱画荷花。《河上花歌图》是他72岁时的一幅巨作,历时三月方始画成。

荷花凋谢。荷塘静悄悄。一只青蛙“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梦醒时。月色中,八大山人一袭长衫,站在荷塘边。国破家亡,爱恨情仇。绝望之重,压抑之深。交织。绽放出一池荷花。珠圆玉润。

同类推荐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崩溃世界

    网游之崩溃世界

    2055年,我们身处的宇宙在一道无比浓郁的强光所扫过,随之濒临崩溃。世界被未知的力量数据化,产生了不可预测的结果,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机缘......
  • 华阳陶隐居集

    华阳陶隐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兼并

    兼并

    厂长老高一宿没合眼。白天,秘书小刘神秘兮兮地问:“高厂长,听说‘光耀’要兼并咱‘精业’?”老高勃然大怒。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兼并的本身,而在于‘光耀’不具备兼并的条件。“就凭马光明这小白脸儿,想吃了我老高?”老高身为厂长,习惯于把厂子和自己等同起来。马光明是“光耀”机器厂厂长,那么“光耀”也就是马光明了。老高是从工人一步步干上来的,省市劳动模范,不像马光明,大学毕业就到工业局去当秘书,很快又被局里派到驻日本办事处去当业务员。马光明点子特多,用公家的钱把董副市长的儿子办了出去。董副市长分管工业。马光明一回来就当了厂长,才三十几岁。
  • 不悟

    不悟

    初相见他是人人欺负的落魄皇子,而她也只是洗衣局里小小的宫女。二十年的相伴,她只为他痴狂,为他双手沾满鲜血,助他君临天下纵使他爱的不是她,娶的人也不是她,她也要陪在他身边,成为他身边第一个站在朝堂上的女人和他后宫里唯一的女人,即使受尽天下人谩骂可那个自己最爱的人,为了他做尽所有荒唐事的人,却想置她于死地。“可若还有来世,我要你自幼便要爱慕我,崇敬我,为我扫除一切障碍,却要眼睁睁看着我,爱着一个,娶了另一个,两个却都不是你。你要爱我爱到痴狂爱到人尽皆知,却始终得不到我的全心全意,你要被我无数次的误会,伤害,为我流这一生仅有的几次眼泪,最后还要为我而死,死后也不得安宁这样,方才不负我这一生。”
  • 美人倦

    美人倦

    他们,一个是为了江山可以不顾一切英俊霸气的姜王爷,一个是为了美人可以抛下江山风度翩翩的大皇子。婚后,一个个可以舍弃美人夺取江山的阴谋,一场场不顾身份之嫌美丽的邂逅。三千流水之下她却仰望冷月无法自拔,只因替嫁之后不想生了真情。一场战争,一段赐婚,三个国家,一个美人……数年之后,回忆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殊不知是美人太过固执,还是命运既是如此……
  • 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做一个淡雅的女人,有一个幸福人生,饱满一个丰富的生命,珍惜并享受之中那一份淡然的轻盈,从容地越过层层的荆棘,沾满一身幸福的清香。这种悠然自得、笃定自信是每个女人追求的理想状态。在卡耐基看来,做个淡雅的女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一个女人有使自己淡定、优雅的潜能。当然这是个漫长的修炼与积累过程,只要不断地学习和补充,灵活、明智地运用一些行为准则和做事指导,相信每一个女人都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优雅地行走在蜿蜒曲折的生命里,开启一个崭新的人生。
  • 彷徨少年时(黑塞作品11)

    彷徨少年时(黑塞作品11)

    《彷徨少年时》描写了少年辛克莱追求自我的艰难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全篇以黑塞标志性的抒情笔调写就,是一部描述贯彻真正自我过程的、探索自我命运的心理小说,可以说是黑塞纪念碑式的名作。
  • 快穿之女主驾到

    快穿之女主驾到

    【绝宠文】清河郡主顾盛因死了。她容色冠京华,才名动天下,却输在了一个样样不如自己的女人手里。直到死后,顾盛因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女配逆袭故事的女主角,活该就是穿越女配的炮灰……纯白的空间内,顾盛因面无表情的接收着系统传给她的记忆……系统:“这年头,女配要翻身,炮灰要逆袭,路人要刷存在感,身为女主,你就是她们最大的拦路石。”顾盛因眼神中闪烁着寒芒,笑的风华绝代:“那就让我来看看:谁,才是应该被踹掉的绊脚石,谁,又是最后的赢家!”那些想要干掉女主上位的女配们炮灰们,你们想好,要怎么死了吗?本文甜宠1V1。
  • 童言有季

    童言有季

    讲述一个年少时期的暗恋,到后来开花结果,没有任何阻碍,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小甜蜜恋爱。
  • 我慕君心雪白头

    我慕君心雪白头

    她那么爱他,可是他看不见,只是误会她,一次次伤害她,亲手伤害她,看着别人伤害她……他不顾她的性命,流掉她的孩子,让她最恨的人羞辱她,欺负她,就连她疯了,他都不放过她……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她伤,看她痛,如若还有以后,她决计不再爱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