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征文总结
九月征文收稿截至二十日止,已收到四百三十六篇,已在本刊登出的计十一篇。但是九月内本刊只有这一期了,十月应征之稿又陆续的到来,这一期是不能不赶快把九月征文作一个总结的。
首先要谢谢赐稿我们的这四百三十六位朋友。我们不仅以本刊编者的资格,答谢大家来写稿子,同时也要代替整个《生活日报》致谢。因为我们从这四百余份稿子中,看出有三百余位朋友是天天在关心《生活日报》的。他们写这篇小文章,不仅是为了应征,而是向《生活日报》提出意见。所以,这些文章就比普通征文来得亲切,我们在拜读大家的大作时,不仅是看文章,而像和老朋友们恳切的谈话,这使我们非常的感着愉快。
因为题材的限制,自然不免意见雷同,所以寄稿的先后与文章被选与否有了很大的关系。先寄到的,就先获得了发表的机会;后寄来的,虽然文章也许比前者还写得动人些,但话被以前的人说过了,也不能不因此割爱。所以这四百余篇来稿中,只选出十一篇来发表,并不是说,这十一篇真的高过了其余的。这除开机会外,还有受着本刊篇幅的限制。
至于看稿呢?
我们自问还没有疏忽。一共看两遍,先一个人看一遍,选出若干篇来,再由另一个人作最后的选定。没有被选的稿子,我们并不就将它全部弃置,我们只要发现到某一篇中,能找到一点一滴新的意见,我们马上将红线画出,准备在这总结中,一并登出。阅卷的人本来是没有砝码在手中的,所幸这次征文并非文艺的创作,只要大家提出的意见,没有遗落,也许不会怎样委屈朋友们罢!
我们很珍贵下列各位朋友们的意见:
关于整个报纸的:朱嘉先生特别提出了“报格”。何士鎏、朱子平、井及先生,陆娟女士等都主张:将普通报纸分开出版,计分学生版,工人版,商人版,妇女版,儿童版等。
新闻方面的:
凌从新先生说:“我愿这份报纸能够尽力搜到御用通讯社未搜到的消息”。江尚明先生说:“多登载救亡运动实践的记录”;水先生说:“对造谣的新闻每天在报尾上应作一精悍的清算”;光云先生主张:“要加一个‘忙人栏’,使忙人五分钟能知天下事”;陈华济先生主张辟一个“《生活自述栏》”;何丽君女士主张“恢复《申报》以前的读书问答”;高葆光先生主张,“特辟日用品国货版”;赵宏弼主张辟“常识讲座”;朱麟祥先生主张新闻内加插图。
编辑方面:
朱麟祥、方励生先生特别主张注意“新闻提要”要做得详细些;王烈豪先生主张编排“最好分段排,一百五十字为一段,印在报纸上的全是一块一块的方格,在每一格的开头,用一个醒目的标题,或特号字。”
社论:
华天尔先生主张:“用集体写作”;郑曾期先生主张“不要用教训人的口吻,应就事实分析得明白清楚”;德本光先生主张“每日在社论外增加每日评论”。
关于广告:
耽晨、阿六先生严重提出应拒绝欺骗顾客的广告,如现在各报之“医药周刊”以及“附洋若干立寄精美英国羊毛衫、自来水笔”等类广告。
附刊“报屁股”方面:
黎天先生主张“采用爱情故事体写国难,不妨长篇连载,每天时事,也可注意描写,说得具体”。郑有如先生也主张采用章回小说,用旧形式,使许多落后的人能看硬性的东西。
以外还有允式先生特别提出报的定价要“特别低廉”,孟燕堂先生提出怎样训练新闻事业的从业员。
总之:这次征文全部的意见,可说是已把我们理想的报纸的轮廓画出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许多意见,大致都不是出于专家之笔,而是从民众心坎中发出的。这一点,也许更为我们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所重视罢;因为中国的新闻事业一向是偏于保守的,自己不免为过去的业务的成见所限制,现在听了这许多来自民间的声音,不独将来对于《生活日报》的出刊有许多影响,就是对于当前新闻事业的改革上也许不无裨益罢!
为报答在本文中引过的诸君的盛意起见,当奉赠将要出版的本刊双十节特刊一期,聊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