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8400000048

第48章 最后的一星期

刚下过雨,我们踏着水淋的街道,在中央大街上徘徊,到江边去呢?还是到那里去呢?

天空的云还没有散,街头的行人还是那样稀疏,任意走,但是再不能走了。

“郎华,我们应该规定个日子,那天走呢?”

“现在三号,十三号吧!还有十天,怎么样?”

我突然站住,受惊一般的,哈尔滨要与我们别离了!还有十天,十天以后的日子,我们要过在车上、海上,看不见松花江了,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到这块土地。

李和陈成也来了,好像我们走,是应该走。

“还有七天,走了好啊!”陈成说。

为着我们走,老张请我们吃饭。吃过饭以后,又去逛公园。在公园又吃冰激凌,无论怎样总感到另一种滋味,公园的大树,公园夏日的风,沙土,花草,水池,假山,山顶的凉亭……这一切和往日两样,我没有像往日那样到公园里乱跑,我是安静静的走,脚下的沙土慢慢的在响。

夜晚屋中又剩了我一个人,郎华的学生跑到窗前。他偷偷观察着我,他在窗前走来走去,假装着闲走来观察我,来观察这屋中的事情,观察不足,于是问了:

“我老师上那里去了?”

“找他做什么?”

“找我老师上课。”

其实那孩子平日就不愿意上课,他觉得老师这屋有个景况:怎么这些日子卖起东西来,旧棉花,破皮褥子……要搬家吧?那孩子不能确定是怎么回事。他跑回去又把小菊也找出来,那女孩和他一般大,当然也觉得其中有个景况。我把灯闭上了,要收拾的东西,暂时也不收拾了!

躺在床上,摸摸墙壁,又摸摸床边,现在这还是我所接触的,再过七天,这一些都别开了。

小锅,小水壶,终归被旧货商人所提走,在商人手里发着响,闪着光,走出门去!那是前年冬天,郎华从破烂市买回来的。现在又将回到破烂市去。

卖掉小水壶,我的心情更不能压制住。不是用的自己的腿似的,到木柈房去看看许多木柈还没有烧尽,是卖呢?是送朋友?门后还有个电炉,还有双破鞋。

大炉台上失掉了锅,失掉了壶,不像个厨房样。

一个星期已经过去四天,心情随着时间更烦乱起来。也不能在家烧饭吃,到外面去吃,到朋友家去吃。

看到别人家的小锅,吃饭也不能安定。后来,睡觉也不能安定。

“明早六点钟就起来拉床,要早点起来。”

郎华说这话,觉得走是逼近了!必定得走了。好像郎华如不说,就不走了似的。

夜里想睡也睡不安。太阳还没出来,铁大门就响起来,我怕着,这声音要夺去我的心似的,昏茫的坐起来。郎华就跳下床去,两个人从床上往下拉着被子、褥子。枕头摔在脚上,忙忙乱乱,有人打着门,院子里的狗乱咬着。

马颈的铃铛就响在窗外,这样的早晨已经过去,我们遭了恶祸一般,屋子空空的了。

我把行李铺了铺,就睡在地板上。为了多日的病和不安,身体弱得快要支持不住的样子。郎华跑到江边去洗他的衬衫,他回来看到我还没有起来,他就生气:

“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懒。起来,收拾收拾,该随手拿走的东西,就先把它拿走。”

“有什么收拾的,都已收拾好。我再睡一会,天还早,昨夜我失眠了。”我的腿痛,腰痛,又要犯病的样子。

“要睡,收拾干净再睡,起来!”

铺在地板上的小行李也卷起来了。墙壁从四面直垂下来,棚顶一块块发着微黑的地方,是长时间点蜡烛被烛烟所熏黑的。说话的声音有些轰响。空了!在屋子里边走起来很旷荡……

还吃最后的一次早餐——面包和肠子。

我手提个包袱。郎华说:

“走吧!”他推开了门。

这正像乍搬到这房子郎华说“进去吧”一样,门开着我出来了,我腿发抖,心往下沉坠,忍不住这从没有落下来的眼泪,是哭的时候了!应该流一流眼泪。

我没有回转一次头走出大门,别了家屋!街车,行人,小店铺,行人道旁的杨树。转角了!

别了,“商市街”!

小包袱在手上挎着。我们顺了中央大街南去。

1935.5.15上海

(作为“随笔两篇”之二,刊于1936年8月1日上海《文季月刊》第1卷第3期,署名悄吟。后收入《商市街》)

同类推荐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 权作一幅相思笺

    权作一幅相思笺

    文集收录作者艺术形态相对精致的散文、小说作品,以及别具探索意义的戏剧作品。作家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赋予作品以清冷感伤的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作品反映了五四时代女性的觉醒和苦闷。
  • 且向山水寻清音

    且向山水寻清音

    《且向山水寻清音》是一本散文集,精选《古文观止》中陶渊明、苏轼等历代文学家书写山水、亭台的经典散文篇目,引领读者透过书卷与墨香,回归古人雅致的情怀,于俗世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 漱玉词

    漱玉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传情之作,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作品——《漱玉词》,因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词人少时与知己爱人赵明诚几次生别离,多感相思惆怅。后又经历夫妻阴阳相隔、时局动荡,更添孤苦凄凉。其作词自辟途径,锦绣才思尽赋清雅言语,又妙解音律。明代杨慎有评:“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本书作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在广泛收集有关郭先生翻译活动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学习郭先生关于翻译方面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交际出发,以和合翻译理论为视角,旨在对郭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探究郭先生独特思考方式及其发散型的译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思索翻译理论,以便对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进行反思,探究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进而发掘先生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科幻小说翻译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此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汉语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提出点滴有意义的建议。本书可供翻译工作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者、高学校外文和中文学科得师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娱乐追击

    娱乐追击

    本书为小说作品集,主体部分为同名院线电影小说《娱乐追击》,也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较为经典的短篇小说作品。作者运用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得读者得以走近鲜活的灵魂,感受现实生活的魅力,让人沉思,以怎样的姿势和方式面对生活,面对情感,面对生命本质的追寻与探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河畔中学的麻烦事

    河畔中学的麻烦事

    瑞秋在河畔私立中学只剩最后一个学期了。在这所学校里度过的每一秒都让瑞秋喜欢。不单是上的课有意思,就是在花坛间漫步也很舒心,当然,最棒的还是和本杰明在一起。是的,她觉得在河畔中学的日子是最美好的。但有一天,有个男人来到她的学校,这一切就结束了。她从没见过这个人。或者说她认为她从没见过他,可这个男人却对她了如指掌……于是一段疯狂冒险开始了,包括什么银行劫匪啦,隐匿的黄金之类的。突然之间,每个人和他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都不一样了。瑞秋必须决定应该信任谁,如果还有人值得信任的话。
  • 鬼话之与神契约

    鬼话之与神契约

    这是讲诉了一个家族与上古神兽之间千年契约的故事。陈家世代守护的令牌里的秘密,又是什么?令牌里的红衣仙人,到底又是哪路神仙?为何同陈家有这样的契约?陈家小辈开始了解谜之旅,而一路遇到的奇闻异事的背后又暗藏什么?
  • Character

    Charac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之控卫

    梦之控卫

    大学实习时候写的有存章,有想看的评论留言人多就更新。
  • 情爱故事

    情爱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天下为聘

    天下为聘

    一个医术和战术天才的重生,注定要翱翔九天!纵横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有一座大金山

    我有一座大金山

    简介:本作者先言,本书不腻。十二岁那年,地球迎来新生,黄金枯竭,世间稀少。师父说,人这一生,不看开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和平被打破,一座黄金大山在大洋漂浮,先知预言,世界要浴火重生,我们皆在涅槃。一场旷世大戏上幕,你们都在奋力出演,而我,是唯一的看客。走上一条不归路时,我与这世道在争斗,想努力成一个阿拉丁神灯,帮你实现最后的愿望:名利、金钱、权位,请任选其一。人穷不过过饭,终有一日会出头,我在金山的顶端,等你超凡。
  •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七岁起被她欺压,十七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给她找个更加凶悍的相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嘿嘿。谁知她捷足先登,向太后要了他去,555洞房花烛夜,她拎着他的耳朵逼他写下三条婚规。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装聋、扮哑,再不然出家、上战场,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端变化,全是为了那三条婚规。第一条:完全绝对无条件服从娘子第二条:同上第三条:还是同上
  • 佛牌故事

    佛牌故事

    我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阿赞师傅的本事儿,也没有为佛牌加持法力的能力,但我今日要用有限的笔力记载着记忆中那神秘的泰国古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