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2400000009

第9章 丑西湖

(本文发表时有一总标题“南行杂记”。)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看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本来就浅,又不流通,近来满湖又全养了大鱼,有四五十斤的,把湖里袅袅婷婷的水草全给咬烂了,水混不用说,还有那鱼腥味儿顶叫人难受。说起西湖养鱼,我听得有种种的说法,也不知哪样是内情:有说养鱼甘脆是官家谋利,放着偌大一个鱼沼,养肥了鱼打了去卖不是顶现成的;有说养鱼是为预防水草长得太放肆了怕塞满了湖心,也有说这些大鱼都是大慈善家们为要延寿或是求子或是求财源茂健特为从别地方买了来放生在湖里的,而且现在打鱼当官是不准。不论怎么样,西湖确是变了鱼湖了。六月以来杭州据说一滴水都没有过,西湖当然水浅得像个干血痨的美女,再加那腥味儿!今年南方的热,说来我们住惯北方的也不易信,白天热不说,通宵到天亮也不见放松,天天大太阳,夜夜满天星,节节高的一天暖似一天。杭州更比上海不堪,西湖那一洼浅水用不到几个钟头的晒就离滚沸不远什么,四面又是山,这热是来得去不得,一天不发大风打阵,这锅热汤,就永远不会凉。我那天到了晚上才雇了条船游湖,心想比岸上总可以凉快些。好,风不来还熬得,风一来可真难受极了,又热又带腥味儿,真叫人发眩作呕,我同船一个朋友当时就病了,我记得红海里两边的沙漠风都似乎较为可耐些!夜间十二点我们回家的时候都还是热虎虎的。还有湖里的蚊虫!简直是一群群的大水鸭子!我一生定就活该。

这西湖是太难了,气味先就不堪。再说沿湖的去处,本来顶清淡宜人的一个地方是平湖秋月,那一方平台,几棵杨柳,几折回廊,在秋月清澈的凉夜去坐着看湖确是别有风味,更好在去的人绝少,你夜间去总可以独占,唤起看守的人来泡一碗清茶,冲一杯藕粉,和几个朋友闲谈着消磨他半夜,真是清福。我三年前一次去有琴友有笛师,躺平在杨树底下看揉碎的月光,听水面上翻响的幽乐,那逸趣真不易。西湖的俗化真是一日千里,我每回去总添一度伤心:雷峰(雷峰,即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建于宋开宝八年(975),1924年9月25日倒坍。)也羞跑了,断桥折成了汽车桥,哈得(哈得,通译哈同(1847-1931),犹太人,后入英国籍。1974年到上海,从事商业投机活动,后成为有名的富翁。曾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及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在湖心里造房子,某家大少爷的汽油船在三尺的柔波里兴风作浪,工厂的烟替代了出岫的霞,大世界以及什么舞台的锣鼓充当了湖上的啼莺,西湖,西湖,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这回连平湖秋月也给糟蹋了,你信不信?

“船家,我们到平湖秋月去,那边总还清静。”

“平湖秋月?先生,清静是不清静的,格歇开了酒馆,酒馆着实闹忙哩,你看,望得见的,穿白衣服的人多煞勒瞎,扇子□得活血血的,还有唱唱的,十七八岁的姑娘,听听看——是无锡山歌哩,胡琴都蛮清爽的……”

那我们到楼外楼(楼外楼,杭州一家有名的饭馆,在西湖孤山脚下。)去吧。谁知楼外楼又是一个伤心!原来楼外楼那一楼一底的旧房子斜斜的对着湖心亭,几张揩抹得发白光的旧桌子,一两个上年纪的老堂倌,活络络的鱼虾,滑齐齐的莼菜,一壶远年,一碟盐水花生,我每回到西湖往往偷闲独自跑去领略这点子古色古香,靠在阑干上从堤边杨柳荫里望滟滟的湖光,晴有晴色,雨雪有雨雪的景致,要不然月上柳梢时意味更长,好在是不闹,晚上去也是独占的时候多,一边喝着热酒,一边与老堂倌随便讲讲湖上风光,鱼虾行市,也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但这回连楼外楼都变了面目!地址不曾移动,但翻造了三层楼带屋顶的洋式门面,新漆亮光光的刺眼,在湖中就望见楼上电扇的疾转,客人闹盈盈的挤着,堂倌也换了,穿上西崽的长袍,原来那老朋友也看不见了,什么闲情逸趣都没有了!我们没办法移一个桌子在楼下马路边吃了一点东西,果然连小菜都变了,真是可伤。泰戈尔来看了中国,发了很大的感慨。他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你们这样蓄意的制造丑恶的精神。”怪不过老头牢骚,他来时对中国是怎样的期望(也许是诗人的期望),他看到的又是怎样一个现实!狄更生(狄更生,英国学者,曾任剑桥大学王家学院教授。他到过中国,著有《来自中国的信》一书。徐志摩二十年代初在英国游学期间与他相识,得到过他的帮助。)先生有一篇绝妙的文章,是他游泰山以后的感想,他对照西方人的俗与我们的雅,他们的唯利主义与我们的闲暇精神。他说只有中国人才真懂得爱护自然,他们在山水间的点缀是没有一点辜负自然的;实际上他们处处想法子增添自然的美,他们不容许煞风景的事业。他们在山上造路是依着山势回环曲折,铺上本山的石子,就这山道就饶有趣味,他们宁可牺牲一点便利。不愿斫丧自然的和谐。所以他们造的是妩媚的石径;欧美人来时不开马路就来穿山的电梯。他们在原来的石块上刻上美秀的诗文,漆成古色的青绿,在苔藓间掩映生趣;反之在欧美的山石上只见雪茄烟与各种生意的广告。他们在山林丛密处透出一角寺院的红墙,西方人起的是几层楼嘈杂的旅馆。听人说中国人得效法欧西,我不知道应得自觉虚心做学徒的究竟是谁?

这是十五年前狄更生先生来中国时感想的一节。我不知道他现在要是回来看看西湖的成绩,他又有什么妙文来颂扬我们的美德!

说来西湖真是个爱伦内(爱伦内,英文Irony一词的音译,意即“反讽”。)。论山水的秀丽,西湖在世界上真有位置。那山光,那水色,别有一种醉人处,叫人不能不生爱。但不幸杭州的人种(我也算是杭州人),也不知怎的,特别的来得俗气来得陋相。不读书人无味,读书人更可厌,单听那一口杭白,甲隔甲隔的(甲隔甲隔,杭州方言(谐音),“怎么怎么”的意思。),就够人心烦!看来杭州人话会说(杭州人真会说话!),事也会做,近年来就“事业”方面看,杭州的建设的确不少,例如西湖堤上的六条桥就全给拉平了替汽车公司帮忙;但不幸经营山水的风景是另一种事业,决不是开铺子、做官一类的事业。平常布置一个小小的园林,我们尚且说总得主人胸中有些丘壑,如今整个的西湖放在一班大老的手里,他们的脑子里平常想些什么我不敢猜度,但就成绩看,他们的确是只图每年“我们杭州”商界收入的总数增加多少的一种头脑!开铺子的老班们也许沾了光,但是可怜的西湖呢?分明天生俊俏的一个少女,生生的叫一群粗汉去替她涂脂抹粉,就说没有别的难堪情形,也就够煞风景又煞风景!天啊,这苦恼的西子!

但是回过来说,这年头哪还顾得了美不美!江南总算是天堂,到今天为止。别的地方人命只当得虫子,有路不敢走,有话不敢说,还来搭什么臭绅士的架子,挑什么够美不够美的鸟眼?

八月七日

(原刊1926年8月9日《晨报副刊》)

同类推荐
  •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攻玉集》和《镜子和七巧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比较文学家杨周翰有关比较文学研究的毕生研究经验的结集。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杨周翰未刊英文论文集,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研究外国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经验,繁荣本国的文艺,帮助读者理解、评价作家和作品,开阔视野,也就是洋为中用。《攻玉集》收集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写的,因此取名为《攻玉集》。内容涉及如何提高外国文学史的编写质量、如何评价莎士比亚等方面。《镜子和七巧板》收集的十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主要是讨论比较文学。
  • 多年离家已成客

    多年离家已成客

    张金刚的《多年离家已成客》内容丰富,题材繁杂,涉及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方方面面;体裁或随笔或评论或散文或杂谈,行文流畅,潇洒自如。但不管他写什么,不管他怎么写,他都是写他最熟悉的,写他最感动的,写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有我也有,你也遇到过、我也遇到过,因而是普遍的也是典型的东西。在他的文章中,主人公虽然是“我”,读到好处时,那个“我”就成了他成了你,成了读者自己。
  •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增订本)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增订本)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流派纷呈,作家辈出,无论诗歌抑或戏剧,小说抑或传记,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影响波及世界文坛。而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学所经历的跌宕起伏中,法国文学的身影清晰可见。作者在百年来中国对法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中细致梳理,探本穷源,从法国文学流派与代表性作家着手,全面展现其在中国因时因势而变的译介与研究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学乃至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戏剧等对中国文坛和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法朗士、罗曼·罗兰、纪德、普鲁斯特、杜拉斯、罗兰·巴特、勒克莱齐奥等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傅雷、盛澄华、罗大冈、柳鸣九、郭宏安等在译介与研究上孜孜不倦;戴望舒、路翎、王小波、余华等的创作从法国文学中受益良多……本书首次以中国视角全面描绘出一幅二十世纪中法文学交流图卷。
  • 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本书共46篇诗歌评论,既包括1984年版《诗人的心》的30篇文章,又包括《开明少年》中刊载的其他16篇讲诗词的文章。作者从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这一角度出发选取诗歌,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诗,也有古代、国外的经典作品。对诗歌的鉴赏也细致入微,从字词含义、句式韵脚,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歌蕴含的价值意义。
  •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家50余篇散文。按内容分为4辑:一辑为“往事随风”,说过往,品清茗,忆炊烟;二辑为“书房墨迹”,走职场、读人物、品人生;三辑为“且行且歌”,看世界,访山水,悟天地;四辑为“一地清明”,叙亲情,念父母,慰心灵。作者以其敏感细腻的心灵,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独特描绘,以展示其个人视野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世相百态,以及作家心中所追求和热爱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冼森,你好吗

    冼森,你好吗

    对颜倾而言,冼森一直都是她心中的一个魔咒。过去是因为重组家庭的摩擦,后来是因为恨她让他在这世上成了孤身一人。只是在很久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冼森躲避的一切都是她在承担,可那个时候冼森已经不在了······
  • 青春很甜

    青春很甜

    女孩果味的洗发水散入风里,男孩爱穿的白色上衣,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眼睛,运动会里尽情挥洒的汗水……这是青春,也是回忆。[苏榴莲第一本书,(/ω\)感谢每个光临的榴莲酥]
  • 归来觉醒时代

    归来觉醒时代

    三百年后,天尊易凡为了保护地球而战死,居然重生到地球灵气复苏之前的年代,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爱人,为了保护地球,他决定在灵气复苏之前提前准备,这一世,他要不留遗憾。
  • tfboys之七夕再会

    tfboys之七夕再会

    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小时候,我总认为,牛郎织女的结局是悲惨的,因为一年仅仅只有一次相见的机会,一年是多么难熬,但后来,我知道我错了,其实他们的结局是美好的,毕竟,自己的遭遇,实在是可笑……(本小说如写得不好,请见谅,谢谢。)
  • 哥是大叔了

    哥是大叔了

    汪海穿越了,成了一个娱乐圈底层欠了一屁股债的歌手。为了还钱只能继续参加节目。
  • 从离婚开始的人生

    从离婚开始的人生

    田暮雨终于离婚了,结束了她漫长的十年婚姻,她和前夫商量好先瞒着身边所有人,找机会再告知亲朋。新房正在装修,此时没了男人意味着从今以后所有事都得田暮雨自己解决。婚离得干脆,孩子给了男方,田暮雨只要钱。田暮雨有些心慌,自此她就该把自己当男人来用了,硬着头皮,装修上的大小事宜现学现卖,不行也得行。经过一夜思想斗争,田暮雨终于鼓足了勇气,正式开启独居生活模式。可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她离婚的第二天下午,彼时她正踩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给新房客厅的水晶灯安装一颗颗吊坠,前夫的一条微信惊得她差点从梯子上跌下来,手里擒着的两颗珠子没保住,摔了个稀碎:小雨,新房那边需要帮忙吗?我下午没事,可以过去帮你干。这个奇葩!离婚前后没超24小时,这死男人变脸堪称光速,他想干嘛?后悔了?有阴谋?哼!田暮雨嘴角上扬,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笑,来就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老娘怕你不成。田暮雨随即回复微信给他:来吧,帮我装灯......
  • 远远的记忆

    远远的记忆

    米晓君、陆远、周嘉言他们三个从小一起在福利院长大,高中时陆远被富豪奶奶接回了家,从此米晓君就踏上了求证爱情是否存在的路途。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可是随着米晓君和周嘉言身世之谜的揭开,几个年轻人之间还有他们上一辈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变得愈加扑朔迷离起来……
  • 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

    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

    女帝凤兮死于一场大火,然后她在丞相府的烧火丫头唐兮的身体中醒来。从女帝沦为烧火丫头,这心理落差是巨大的,而更让她烦恼的是,自己如今的主子霍谨言曾经是自己的死对头来着……面对霍谨言的怀疑和步步紧逼,凤兮只想大吼一声,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pology

    Ap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