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4700000020

第20章 充实我们的学识

为纪念我们的伟大导师鲁迅先生,我觉得我们有省查我们自己的必要,否则纪念容易成为形式,伟人成为偶像,对我们并无多少好处。

鲁迅先生是博学的人。我们怎样?道一声“惭愧”,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据我看,今天的文艺工作有一个相当明显的趋势,即分工已见效,而贯通不足。因为人民政府重视文艺工作,因为人民需要文艺,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就都忙起来,搞戏曲改革的搞戏曲改革,编鼓词的编鼓词,搞话剧的歌剧的电影的也都各守岗位,热心地工作,而且都有一些相当好的成绩。这是个令人兴奋的好现象。可是,因为大家对任务的时常努力,和对业务的深入学习,就难免把心思专放在某一件事上,眼界也不知不觉地缩小了好多。比如说:有的搞戏曲改革的就专从某种民间戏剧的形式上技巧上想革新的办法,闭口不再谈话剧歌剧;或者本来是演话剧的,并不很懂民间的戏剧,一旦参加了戏曲改革工作,就苦心的下工夫,一定要教京戏或地方戏的演法照着话剧的道儿走,而忘了京剧或地方戏固有的好处。又好比:某些搞惯了民间曲艺的,就深深的钻入曲艺的形式中,连新诗什么的再也不看一眼;而个别的热心创作新诗的呢,也许就不去看看民间曲艺。这样,虽然大家并没有分宗派闹意见,可是对文艺工作的进展就无意中不能不有所阻碍,在人力财力和时间上不能不有所浪费。

我知道,某些精研古代文学或古代美术的专家,往往借口保存传统的艺术技巧,而忽视了新艺术的建设理论,也不肯学习新的技巧。同样的,某些从事新文学或新美术的或者也不关心我们固有的文学美术的传统。这样的两不碰头,就教推陈出新的运动受到损失。

鲁迅先生的渊博,助成了他的伟大。他的对中国古代学术的知识,放在另一个人身上,也许适足以教他成为一个有保守性的学者。可是,他既博古,又通今;既知东方的文学,又注意西方的;既创造,又热心翻译。他的学识使他心中有了一架最准确的天平,公平正确的秤量了一切;成见不能成为他的砝码!

学习鲁迅,我们除了应在更加紧学习思想之外,还要多多的学本领。别教成见阻止了我们去接触古代的或现代的文学艺术。学识越丰富,我们的心里才越宽绰,成见才会越减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成见的胚胎。

以我自己来说,我不懂音乐。这就教我吃了亏。在我写一篇鼓词或一首歌子的时候,我只能从思想上感情上调动文字,而不知道它们的音乐效果如何;而我所遇到的制谱的人呢,也许恰好不辨平仄,没有多少文学修养,于是作词制谱费了许多时间力气,结果还是“倒字”不少,唱起来难听。同样的,因为我不懂电影剧本的技巧,所以我只能写个故事,由懂电影的人去改编为电影剧本。自然,这种合作原不是坏事;可是,费两道手到底多费了时间与人力。况且,假若给我改编电影剧本的人恰好没有什么文字与文学的修养,他就可能把个生动的故事弄得毫无生气,技巧都对,而没有艺术的味道。哼,白费了两道手!我切盼能去学一点音乐,学一点电影剧本写法。我也希望会制谱的人,去研究研究昆曲的精密制谱法则,会写电影剧本的人多学点别的文艺本领。丰富我们的知识,对自己对事业全有好处。反之,各自死抱一角,不问旁的事情,文艺工作就必定吃很大的亏,人力财力都不免浪费。这点事虽是以我个人为例,可是这个东拼西凑、慢慢腾腾的现象恐怕是普遍存在的。这值得我们反省。要使文艺提高,须先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学识、本领。

我们切不可随便的自居为专家。那会教我们自满,封锁起来自己。我们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的,但是必须争取多知多懂。我们目前的工作没有一件是为了世外桃源预备起来的。我们不能因专工而孤立。举个例说:假若我们为写了一些鼓词而自满,自称专家,我们便孤立起来。结果呢,我们只是给旧鼓词添上了一些照猫画虎的新段子,跟文艺全面的进展就不大发生关系。日久天长,我们就会在文艺大军里掉了队。反之,我们若是也关心新诗与新音乐的发展,而且把新诗、新音乐,与鼓词结系起来,我们便会有更新的试验,创作出内容与形式全新的东西来。这样,我们便不只是鼓词的侍从,而是它的创作者。同时,一个新诗人而不肯向民间曲艺去学习语言的运用,词汇句法中的音乐性等等,而干脆坐待有朝一日鼓词会变成某一派的新诗,那么新诗就会暂时退休,或且永远不会接近民众。我们今天的工作不是保守昨天的成就,而是争取明天的新胜利。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一个文艺问题是孤立着的。我们的方向是一个,已由毛主席给我们指示出来,我们必须充实自己,多知多懂,才能很快的,不多绕弯子的,走向毛主席指给我们的那条大路上去。在解放以前,我们可以抱着一技之长,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今天,人民与人民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与期望,我们就必须用更多的学识丰富自己,从而创造出足够为人民服务的作品来,不能再用那一技之长,专取守势。我们要用新武器装备起自己来。社会上越需要我们,我们不是越得长本事吗?

我们钦佩鲁迅先生的渊博,好,就跟他学吧,把我们自己也变成个文武昆乱不挡的人才,好担当起更多的更重的文艺任务;愿与文艺界的朋友们共勉之!

载一九五一年十月十八日《人民日报》

同类推荐
  • 想想你,花就开了

    想想你,花就开了

    人生一世,风起云涌,山高水长,辗转周折,向着明亮那方砥砺前行。不是为了走得更久更远,而是为了有一天,终于学会听从自己心灵的指引,到达,或者归来。本书精选黄丽娟散文五十余篇,分为“食色”“远足”“内观”三辑。作者以清新淡雅、隽永温情的笔触记录所见所闻,传递生命乐章,给人以安宁辽阔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第三本。本书是对《元曲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和尹博数十年对元曲的研究,最终成文。本书在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原诗、译文、注释、辑评几部分,力求准确、完整和精当。《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一般的元曲爱好者参考使用。
  •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本书是一本短篇散文合集,献给给二十岁刚出头的奋斗小青年。心怀着最遥远的理想,然而现实是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生活。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平铺在面前,有时候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无法预测未来,过往也无多大参考性,内心却渴望生活不仅如此,不该如此,所以会往更多的在同龄人身上寻找一种正面温暖的能量。本书集结当红作者们的经历,关于亲情,爱情,友情,梦想,人生,种种情绪,悲欢喜乐,陪你度过一个人的漫长时光。原来你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不算什么,他们都曾经经历过。所以不管是此刻孤独,艰难,遗憾,还是彷徨的你,请记住,“亲,你不是一个人。”他们懂得,他们也记得。
  • 典型文坛

    典型文坛

    本书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发展历程,提炼出“文坛典型人物”概念,将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一种文学史视角引入当代文学史考察。对象的选择,以其必须具备一时一地的典型性、代表性为前提。
  • 为什么要读文学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青年、学生撰写的小册子,文笔简洁。有学者认为此书“有传教的热情,却无传教的气味,因此特别可爱”。细读其文,认为此言可信。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气存万古

    气存万古

    冷风刺骨,满地白雪。紫气观中的松苍道长从一名已经冻死的妇人手中,带回一个还未记事的儿童。随着儿童长大,一场罪恶的大火也席卷了整个紫气观,少年从松苍道长的口中得知这场死亡大火的凶手,开启了复仇之路......
  • 妻约不负:总裁大人别太坏

    妻约不负:总裁大人别太坏

    “我打死都不会嫁给他的!”她堂堂宁氏集团千金,骄傲是她的天性,享受着唾手可得的一切,他堂堂总裁,雷厉风行,不可一世,这样的两个炸裂般性格的人。“两年以后和离。”为了家族的利益,成了有红证的合法夫妻了。他喜欢家中装修成黑色系列?不存在的,她偏偏把家里装饰成粉粉嫩嫩的凯蒂猫。他喜欢家里一尘不染?不存在的,她偏偏把贴身衣物扔的到处是。“女人,还剩一年零九个月,你是在引起我的注意吗?”到底还是败给了这个爱闹的女子。她心中未忘记初恋时,他终于体会到了吃醋的滋味。一次次的霸王硬上弓,笨拙的想要把她留在身边。打打闹闹的两年到了。“结婚证已经撕了,户口本也撕了,离不了婚了。”“你傻啊,我们孩子怎么上户口啊!”
  • 不下雨就好了

    不下雨就好了

    夏天厚拿着一只三节电池的大手电筒,一级一级平静地往上走着。楼道很黑,每一处拐角又都用沙包、短粗的圆木垒成只能侧身而过的障碍,但他没有打开电筒,一路走过时也没觉得困难,甚至于连一点儿磕磕碰碰都没有。从进驻这座大楼以来,他几乎每天早上或者晚上都要上顶层平台走一趟,他的部下都认为他是上去看看全市形势,或者是想独立思考一些战略性问题,他承认有这些因素,但他更明白这主要是从读中专时开始养成的习惯。那座远在北方的学校也有这样一幢有平台的教学楼,他喜欢一大早跑上去读俄语,而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在田径场上读。
  • 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

    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

    【新书《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开始了!】一次任务失败,元气少女穿越成农家长姐季青燕,爹娘双故,无奈带着小弟妹种田、卖干货谋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慢慢攒下积蓄买田地。又有邻家小哥哥来帮忙,一起合伙开作坊、跑生意,闲来帮小哥哥斗斗后娘渣爹、极品亲戚。她有天师技能、随身宝袋,还怕谁来?“娘子,新房建好,咱把事儿办了吧。”小哥哥变夫君,两家不如一家亲。======================燕七的完结种田经商文《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欢迎来看哦~
  • 元配复仇记

    元配复仇记

    清代康熙年间背景。隆科多是佟国维之子,四爷养母孝懿皇后之弟。最奇葩的渣男渣妾,造就最悲惨的元配。身为元配的佛尔果春惨死后重生,报仇雪恨!
  • 超脑异变

    超脑异变

    这是一本关于超脑领域的书!为了能让主角正常成长,我没有给他设定一级打一怪的升级路线!但是打怪肯定是得打的!有神州大陆的奇珍异术!一个女主的甜蜜暴击(单身狗自行体会)!国外的异能黑科技!兄弟俩的日常宠溺!父母的爱和关怀!我喜欢写坑,有坑等着你们来发现!为什么写父母的爱和关怀?其实没有多少,这个主角我虽然是设定的重生!却是重生到小时候开始写,所以必须面对!你们可以看看有没有共鸣之处所以你想看一本关于老子的书吗?咳!嗯!不对重来!所以你想看一本关于脑子的书吗!那就来看看吧!能保证的就是很轻松很简单!可能骚味有点虐…大佬还是读者都欢迎你的意见,期待邂逅Q群644265947
  • 明若阳光之深巷微光

    明若阳光之深巷微光

    记忆当中的那个少年,似乎依然还像当年那样;抬头的瞬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一年!未曾拥有,所以永远是美好的!未来的路我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但是每当难过时,总会想起曾经最孤独的时候,遇见了你;若明天是充满阳光,给与我勇敢与力量,也只是因为曾经你带来的像阳光一样的笑容!谢谢你来过,谢谢你带来的笑容!我会永远记得那个笑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阿难四事经

    佛说阿难四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