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2600000015

第15章 姐妹二人不能容

“那就先不要急着找到她背后的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消息封锁起来,不然就会打草惊蛇。你吩咐下去,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得出入王府的大门,有要事要出去办理的,必须向我禀告,得到我的批准才能出去,否则格杀勿论。然后你亲自带人去搜查府中的各个房间,一旦发现任何可疑之处,立即把人给抓住,然后再向我汇报。”

李景裕吩咐道。

“诺。”李全彬应道。

“那个侍女怎么样了?事情经过都调查清楚了吗?”李景裕又问道。

“回殿下,那侍女仅仅皮外伤,并无大碍,现在已经醒来了。”李全彬答道:“至于这件事,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那袁秀珊想要讨好王夫子,就主动把王夫子的旧衣物都拿回来交给刚进府不久的徐莲,也就是那个受伤的侍女,交给徐莲来浆洗,结果这徐莲之前并没有什么浆洗经验,把王夫子的旧衣服都浆洗褪色了,您也知道,王夫子一生清廉,除了朝廷的俸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收入,所以他的衣服就那么几件,结果……”李全彬停顿了一下,接着道:“而且听王夫子说,其中还有一件衣服是他成亲时穿过的……所以王夫子狠狠地骂了袁秀珊一顿,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王夫子就是裕王李景裕的老师,历任户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朝廷要职,后以六十五岁高龄致仕,朝廷念其有功于社稷,授裕王讲师一职,随裕王回到他的故乡楚州。

在裕王府,表面上看是裕王李景裕说了算,但实际上,就算是裕王李景裕都不得不听从王夫子的话。在这个儒家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时代,尊师重道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底线,如果不尊重老师,是会被全天下人鄙视的。

所以说整个裕王府还有谁值得袁秀珊这个裕王的贴身侍女讨好的,也就只有王夫子一个了,可惜她用错了人……

李景裕一想起王夫子那吹胡子瞪眼睛骂人的样子,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那一张嘴,除了教授“之乎者也”的道理外,骂起人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难怪那袁秀珊被骂到连密信都不看,先去找那徐莲算账了。

“那个徐莲的来历都调查清楚了吗?”

“都查清楚了。”李全彬点头道:“徐莲,楚州山阳县人,现年十三岁,其父徐有财白手起家,拥有万贯家财,是江淮一带有名的富商,但也因过度劳累,年仅五十七岁就逝世了。徐有财的家中有一儿三女,大女儿徐牡丹五年前就嫁给了江东的一位富户人家的儿子,徐有财临死前将家产全都留给了儿子徐大富,仅给自己的两个小女儿留下了一份嫁妆。三个月前,徐有财的二女儿徐梅找到了一个好婆家,因为那个婆家在江淮一带相当有势力,徐梅担心自己会被婆家的人看轻,就想了个办法把徐莲的嫁妆给侵吞了。”

“担心被婆家看轻与吞掉自己妹妹的嫁妆有什么关系?”李景裕好奇的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这女人在夫家的地位,跟娘家的权势和支持力度绝对密切相关。殷实人家嫁女儿准备的嫁妆,小到马桶、床柜、妆匣,大到棺材都会准备好,让女儿哪怕不花夫家一分一毫也可以过很好,这样在夫家才有底气,不用看当家人的脸色过日子。这嫁妆不仅仅是为了让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还是在为女儿争取在夫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出女方家的权势。所以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家都会东拼西凑的,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所以女人们都会非常重视自己带到夫家的嫁妆。”李全彬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李景裕点了点头。

“于是这徐梅就偷偷的骗徐莲签了卖身契,签了卖身契的徐莲就不再是徐家的人了,所以徐梅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属于徐莲的那一部分嫁妆占为己有了……”李全彬接着道。

“唉!”李景裕叹了一口气,口中念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姐妹二人不能容啊!”

李全彬心中一惊,这裕王殿下什么时候这么用功读书了,这句话可是改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的,据记载:汉文帝之弟淮南厉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日:“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同类推荐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一书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实中,择其精要,汇集成卷的。目的是让人们透过这些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搏斗与厮杀,认清封建军阀的黑暗性和野蛮性,了解割据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总结经验教训,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今天,向往和平幸福的明天。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重生之大唐儒帅

    重生之大唐儒帅

    观历朝历代,独汉、唐以强亡。生于大唐是一种幸事。而我们的主角原本只是想在这大唐盛世中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然则却被命运的车轮卷入这场浩瀚的纷争之中。
  •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本书将带你走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史世界,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一千多个条目,五十余万字的容量,带你重温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历史,读史也充满了乐趣。
热门推荐
  • 悍女无敌:都市驱魔人

    悍女无敌:都市驱魔人

    男人遥指一肥硕中年大叔,调侃一声:“你想出名吗?想出名的话,就去陪他一个晚上!”顺着男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某女眼中闪出过一丝光亮,有妖气啊有妖气,立马点头:“好,你替我安排,我马上去陪!”闻言,男人俊脸瞬间黑如锅底,怒吼:“你就那么喜欢钱,那么想成名?”某女眼睛眨啊眨,降妖除魔乃天职,不明男人怒从何来。
  • 千种人生

    千种人生

    或许是喜欢一本书,不想它完结。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太多的苦,但必须坚强起来。
  • 伦理与文明(第3辑)

    伦理与文明(第3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人类是有心灵的,这毋庸置疑。但心灵到底是什么,我看谁都难以说清。要想解开心灵这个密码,直接从“心灵”二字下手怕是不成,我们必须学会迂回,先弄明白“人类”是什么,再从中寻找“心灵”的真相与定义。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着的。马克思如是说,事实也千真万确。让我们越过生物生理层面,从心理人性层面来看,之所以某些生物能归为“一类”,那是因为它们必须符合这样两个条件:其一,“类”必须是不同个性的集合;其二,“类”必须有一个共性的“通解性”。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疯狂灵兽店

    疯狂灵兽店

    在修真界开一家疯狂的灵兽店;出售大千世界各类珍奇的宠物;一不小心,吊打了整个修真界;这是一个修仙与灵宠的故事!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本书立足于党团关系、团青关系的基本框架,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进行系统梳理,深刻阐释在青少年群体中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理性剖析共青团育人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实现程度,开发可资借鉴的工作经验,也对影响共青团育人功能发挥的因素进行了深刻反思。
  •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屠格涅夫的全名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生于公元1818年,死于1883年;俄国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又曾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希腊文和拉丁文。他在19世纪中期俄国剧烈的政治思想斗争与冲突中,属于自由主义派别,他反对农奴制度,却不赞成当时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观点,他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然而,由于他对广大农奴和下层劳苦大众的深厚同情,以及他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受到广泛的肯定和喜爱,即使是沙皇政府和主张暴力革命的人士,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欣赏他优美的文笔,并且赞赏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 有钱人和没钱人

    有钱人和没钱人

    《有钱人和没钱人/海明威全集》分为《春》《秋》《冬》三部分,形象地表现了哈里·摩根这个“个人主义者”失败的一生。在《春》里,摩根从事出租钓鱼船的行当,迫于生计,为他人运送“活货”(偷渡者),为求自保不惜以身试法,惹上了人命官司。在《秋》中摩根从事走私烈酒的买卖,过着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到了《冬》,摩根已经山穷水尽,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甚至同意接受把一伙抢劫银行的古巴恐怖分子运回古巴的提议。虽然他在游艇上干掉了那伙恐怖分子,但是自己也中了枪弹,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