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拂晓,刘备在车里打了个哈欠,打开车窗,拂晓的空气吹进车里,还带着丝丝凉意的风让刘备精神一震,一边抚摸着两只肉乎乎小老虎,一边看着渐渐靠近的巨鹿县的城墙。
本来南下的路直接走廮陶县比较近,但是据苏家经常跑商的的管事说,廮陶县这条路路况难行,马车难以通过,不得已只能从巨鹿县经过。
这个时候巨鹿县的城门才刚打开,还没到城门口呢,一个骑士就出城径直的打马来到刘备的马车边上,在马上对着窗户内刘备说“刘公子,我们大哥现在在逆旅等你呢。”
刘备探出窗外对骑士说“那好,你带路吧,我们现在就赶过去。”
打开车窗刘备才发现,这会打算进城的人还不少呢,看向远处的城墙,发现城门口居然还要排队才能进去
刘备招来骑士,“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怎么那么多进城的人?”
骑士对刘备说,“公子稍等稍等,我前去问一问。”说着就打马向那些赶路的人跑了过去。
骑士问了两句就回来了,对刘备说,“公子,原来是巨鹿城里的一个教派太平道,今日午时正式开坛立教,四下乡民有不少人受过太平道的救助,所以今日开坛便过来凑凑热闹。”
刘备心里一愣,太平道!?张角三兄弟搞的?
刘备的车驾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兵丁见着来了一辆大车,赶忙把人群驱散,将刘备的马车引了进去。
哪是因为特权,还不是骑士给了兵丁几十个大钱,马车就这样优先的进去了,四周的老百姓早就司空见惯,没有一丝的仇富情绪,顶多就是交头接耳,讨论了下少见的六轮马车。
进了城门,数百米就到了公孙瓒他们居住的旅舍,这个时候公孙瓒正在焦头烂额,见到刘备进来之后,大喜之下赶忙冲了过来,拉着刘备说,“兄弟,你终于回来啦,对了,你看这个我们去还是不去?”说着就给刘备递来一张名帖,刘备接过来一看,直接名帖上写的就是,太平道开坛立教,恭请苏家少爷前来太平道观礼。
刘备接过来一看,哦,原来太张角三兄弟把刘备的车队认成了中山国苏家的,这是请商队的主事人呢。
不过既然都来了,那中午就去观礼呗,看看天色,离午时还有一会儿呢,刘备对刘文说,“你去打点水来,我洗漱一下,换一身衣服,咱几个一起去。”
刘备对公孙瓒讲,既然人家已经发了名帖,我们中午的时候就过去瞧一瞧吧,顺便叫人带上二十坛好酒,再备上二十金、二十万钱权作贺礼。
公孙瓒说,“那好,我现在就叫人准备贺礼,要不要咱们一起去?”
“算了。”刘备说,“我听我姥爷说过这个张家三兄弟,以前确实在生意上与苏家合作过,我去送个礼意思意思一下。”
还未到午时,刘备带着刘文一行数十人,赶着三辆马车就来到帖子上写的地址。
好家伙,张家门口这整条街都是人山人海。
刘备记得姥爷说过这个三兄弟只是商贾之家啊?!太平道的大门口,十几二十个身着黄色衣衫的彪形大汉在维持秩序,尼玛,这一身疙瘩子肉,这才初春就只穿单衣!
这难道就是后来所谓的黄巾力士?
刘文拿了名帖上前找了一个领头的沟通了以后,领头的一听说是中山巨商苏家,又看到刘备等人的穿着和背后明显有拉货的马车,当下就露出非常的灿烂笑容。
接过礼单,估计不识字,刘文附耳一说,顿时裂开嘴笑了,猛地转头对里边喊道,中山国苏家少爷送贺礼二十金、南华仙酿二十坛、二十万钱!
啧啧,这个钱字最起码拖了好几秒。
嚯!周边的乡绅和农民顿时更加喧闹了,这豪商就是豪商,相比较那些农民送的一些野味、山货、草药,以及小额铜钱,刘备的贺礼的确算得上是重礼了。
当下便有一个身着黄色道袍的彪形大汉,一边走一边哈哈哈哈的笑,跑过来对刘备躬身行礼说,“苏家不愧是中山国数代豪商,今日礼太重了!在下张梁代我大哥张角和三弟张宝,谢谢苏家少爷前来观礼。”
刘备也没有去纠正张梁,当下就回礼说,“岂敢!岂敢!久闻太平道引人向善,扶危救困,常常施药救人,在我们临近州郡乡民中也有良好的口碑,如今太平教开坛立教,我不在还好,我既然在此定当前来相贺,今日能得见贵兄弟,也是在下三生有幸。”
张梁听到刘备在夸奖他们场地,心下更高兴了,心里大赞刘备,不愧是行商的家族,真是会讲话,小小年纪就这么讨人喜欢。
张梁拉着刘备得手,对刘备说“来来来,苏公子快进来,快进来,我带你与我大哥和三弟认识认识。”
说着,便拉着刘备往里面大厅走去,对跟着的一个穿长袍的文士说,“张管事,将苏公子的随从安顿好,可得招待好他们。”
刘文一行人在外面一间大厅坐下来,自有下人端上酒水吃食,刘备自己则跟着张梁进到了内厅。
内厅里面已经坐了二十多个人,正厅中间有三个座位在最上方,坐正中间的便是太平道的首领、大贤良师张角。
只见张角四十来岁,满脸红光,身着素色八卦道袍,头发梳得铮亮,戴一顶白玉冠,手上拿一拂尘,双目紧闭,倒是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坐在他左手边的乃是张宝,体型微胖,只有三十来岁,身穿黄色道袍,倒是一脸和气,笑眯眯的看着进来的刘备。
刘备进来的时候,便用神识备查探了一下,里面的二十多人几乎没有多少有实力的,最强的实力便是张角,已进入先天初阶,剩余的二十几个人中,倒有十来个后天中阶的,但是在刘备的眼里却是平庸的紧,不过这些人想来应该就是后来的黄巾之乱的三十六方渠帅了。
刘备心里琢磨,在到人家的地头儿,还是得低调一点儿,当即对上席行礼,说“中山国苏家苏德见过太平道张角真人、张宝真人!”
张角微微一笑,轻轻点点头,佛尘一挥,念了一句“无量天尊。”接着对刘备说,“苏家少爷多礼了,快请入座,今日是我等太平道开坛的大日子,还请在此稍作休息,喝些浊酒,待到午时再随我们前去祭坛。”
刘备坐在这个大厅里左边的下首的位置,大厅的左边基本上都是巨鹿县信奉太平道的乡绅商人,在右边则是太平道的骨干分子。
古代的人除了行商和游学,基本上很少离开自己生活了一百里里地的范围,估计是张家的人看到了车队上有不少苏家商队的标志,以为刘备是苏家的少爷。
大家都在低声小声的交流着,但是刘备却注意到,大厅里边儿扶幡旗而立的大汉。
这些彪形大汉看起来仿佛有一些问题,神情呆滞,目光没有正常人的灵动,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像一座雕塑。
刘备下意识的用神识细细探寻,猛然间发现这些大汉神魂似乎有些不同,刘备不禁心下嘀咕,这到底怎么回事儿?难道是太平道搞的鬼?
刘备倒也没有声张,反正距离张角起义还有十一年呢,还早的很。
到了午时,张角三兄弟便将众人引到后院一处广场,广场蛮大的,应该有二三十亩大小,院中种着松柏,正中有个很大的香炉,插着三柱粗大的香。
正前方搭了一个小祭台,上面插着五色旌旗,案桌上准备有三牲祭品,广场上已经站着几列威风凛凛的黄衣大汉手执旗杆,面无表情,张角双手举着一篇祭台,慢慢的走上祭台。
张角将祭文放在案几上之后,向四方叩首,嘴里不知道念的什么,反正刘备听不到。
叩首完毕,张角才重新拿起祭文念了起来。
祭文不长,念完之后,张角便转身过来,对着广场上的众人讲,“我张角,蒙南华仙人授得天书《太平经》,创立太平道,今太平道开坛立教,所谓太平道,即行太平之义,因为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扶危救困,引人向善。”
“道尊太上老君,行比轩辕黄帝……今上禀老君,请赐符箓,授我神祝……赐号大贤良师!”
说到此时,张角向天空中撒了一把金纸,只见金纸在天空中自燃。
突然之间燃烧的烟雾之中突然出现了几十来个身影,身着锦袍或金甲,对张角说“恭贺太平道今日立教,恭贺大贤良师!”
广场上的人看着这一幕,都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张角却衣袖一挥,向半空中跪下叩谢说,“谢谢诸位仙官道贺。”
说完之后,这十几道身影便随着烟雾一样淡淡的消失,刘备在底下没有讲话,冷眼看着这一切,他其实在张角扔出金纸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不过是一个幻术而已。
但是刘备也有点懵逼,这类幻术必须要练气境界才能施展,张角明明只有先天初阶的修为,又怎么能使出这种幻术呢?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底下的信徒们看到神迹自然是激动异常,纷纷下跪叩首,还要继续敬献贺礼。
刘备都能感受到这种狂热,他也随大流的装作狂热的叩首,但是没说继续送钱了。接下来无非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刘备早就对自家之外的食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带来的人嘴巴都养叼了,刘备找到张梁,应酬了几句便找借口离开了。
刘备不是太平教的人,也不是巨鹿郡周边的,所以他离开了也没有什么人感觉到在意,只是张梁有点可惜,他本来还打算等结束后再从刘备这里弄点财货的,看来只有等下次了。
回到客栈,刘备对张角能够以先天的实力就能制造幻术,还有些有心有余悸,便对公孙瓒讲,“大兄,我们速速准备,马上出城。”
公孙瓒有点儿奇怪,说到“刘备,要不我们明天一早再出发?现在已经到下午了,出城也走不了多远。”
刘备听了之后细细思索了一下,我现在练气阶段,怕他个鸟啊!
张角只是个先天初阶,别说张角了,就算来一群先天我也有办法!哎,看来阅历不够,遇到这么一点小事儿就瞻前顾后的。
“那好,那咱们就休息一晚上,明天一大早便出城。”刘备想到自己剑阵初成,一个张角而已,怕个屁啊!想想都觉得自己丢人,人家还有十一年才起义呢,这会估摸着还没想到反抗朝廷呢。
到了晚上,刘备躺在榻上一边逗弄着着两只迷糊可爱的小老虎,一边心里在想着那些彪形大汉,别想歪了,刘备可是正常的男人。
他一直在琢磨,张角才先天初阶,怎么使出的幻术?
忽然刘备坐了起来,难道他有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