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00000004

第4章 千古岩洞中的奢华宫殿(1)

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三华里处的陵山,虽属巍巍太行山系,但当它延伸到华北平原西缘时,已经被裁割成了一支七零八落的余脉。不过,海拔仅为200余米的陵山却独成一体,即便它是由三座山峰组成,依然有别于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陵山虽小,名声却非同凡响。山下树木葱茏、流水潺潺,山上祥云缭绕、紫气升腾,西观似卧龟,南览犹落凤,两座侧峰如左辅右弼,而三峰相连又像是一把座西朝东的“太师椅”,甚为奇特壮观。当然,陵山之所以有“陵山”之名,自然是因为它有帝陵之象,更有帝陵之实,那就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陵墓就建造在这山体坚硬的石灰岩层中。然而,有帝陵之实的陵山在过去的2100多年里,为何会被世人忽略、被历史遗忘的如此之长久呢?

●效祖父依山为陵

依山开凿的满城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据说,这种埋葬方式是中山靖王刘胜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汉书·文帝纪》中载:“因其山,不起坟”,意思就是说以山为陵丘,不必另起坟墓。确实,在西汉的11位帝王中,只有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的霸陵是依山而建的。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依山为陵呢?

据史书中记载说,汉文帝生前有一次经过霸陵时,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死后,以北山石为椁,用丝绵漆帛裹尸其中,可以永保无虞。大臣张释之则回答说:“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也就是说,墓葬里面只要有人们想要的东西,虽然把南山禁锢,(盗贼)依然有隙可乘,只要墓中没有人们想要的东西,就是连石椁都不用,也不必担忧。对此,汉文帝表示十分赞同,随后在修建陵墓时,“穿山治陵不动山川,不以金银铜锡随葬而尽以陶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帝薄葬”。由此可知,汉文帝之所以要“穿山治陵”且不藏金银,为的是防止盗贼掘墓。罗开玉在《丧葬与中国文化》中则认为,崖墓的产生是与“羽化升天”的观念有关,即人死后可以得道成仙。他还解释说:“崖墓远远高出地面的墓室,正象征着升天,而不是入地,这在崖墓的雕刻图案、各种俗名及有关种种传说佚闻中都可看出来。”那么,汉文帝生前是否也有过此种想法呢?今天的人们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在史书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关于汉代所有帝王的陵墓中为开山凿陵的,只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第一代中山国国王刘胜以汉文帝之孙、汉景帝之子、汉武大帝同父异母兄长这样的显赫地位,

在其死后的墓葬规制上完全仿效帝王,也就无可非议了。其实,这种以“山石为椁”的做法,在西汉中前期诸侯王陵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过,关于刘胜的陵墓到底在哪,是否也是以“山石为椁”的埋葬方式,史书中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一直也就不为人们所得知。直到1968年5月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官兵在满城陵山修造国防工程时才偶然发现,从而使这位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显露在世人面前。那么,刘胜为什么偏偏选择满城陵山这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山作为自己死后的寝宫呢?

如果按照古代风水堪舆来讲,满城陵山由三座山峰组成,而刘胜夫妻俩的墓穴就选择在主峰半山腰的“龙脉”之上,且坐西朝东的方位符合风水学中的“望气”。另外,陵山左右二峰,犹如“青龙”和“白虎”,更似刘胜陵墓之天然门阙,这也与汉代帝王的陵寝规制相吻合。还据说,刘胜选择这样的地方作为自己死后的“万年吉地”,是为了庇佑其后世子孙的昌盛富贵。虽然这种说法今人多已不信,但中山国自刘胜之后的五代国王均为其嫡系子孙,特别是在后世中还有当了帝王的,那就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当然,刘胜之所以选择满城陵山作为自己的坟茔之地,还因为满城陵山属于他的封国所在,且距离中山国的首府卢奴(今定州)也不过一日之路程。同时,满城陵山山峰挺拔秀丽,面向东方,背倚太行,南临清河,北濒徐水,主峰远在数十里之外即可相望,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当然,如果按照当年参与满城汉墓发掘的考古专家郑绍宗先生所言,满城“陵山主峰平坦,四面呈斜坡状,上小下大,如一覆斗。山本身就如一大坟丘”。那么,如此天作之合又有帝王之气的满城陵山,刘胜在此开山凿陵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挖掘机械极为落后的西汉时期,要想在坚硬石灰岩山体中开凿出一个纵深达50多米、容积为2700多立方米的巨大墓穴,其工程量之大是无法想象的,何况陵山之上还不止刘胜一处陵墓呢。而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宏大的墓穴竟然没有任何爆破的痕迹,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当时的陵工们到底采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一世纪工程的呢?据考古学家和工程专家介绍说,满城汉墓的挖掘,采取的是焙烧冷却挖掘法。即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烈火将岩石烧红后,再迅速泼以冷水,岩石被冷水浇泼冷却后便开始纷纷剥落。如此反复燃烧冷却,便在坚硬的岩石上渐渐开凿出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由于这种方法非常原始落后,其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另据专家考证说,中山靖王刘胜到中山国上任伊始,便开始营建自己及夫人窦绾的陵墓,当时由于国内壮劳力不足,还由中央政府诏令从其他诸侯国征调了许多刑徒,参与陵墓的开凿,一直延续了长达40年的光景。

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墓穴中,刘胜到底为后人留下了怎样的玄妙乾坤呢?

●靖王墓里有乾坤

开凿于满城陵山主峰东“跑马道”西侧偏北位置的刘胜靖王墓,是迄今为止发掘汉墓中最完整、最恢弘的一座崖墓。那么,什么样的墓葬叫崖墓呢?它是何时出现、形成、毁弃的?崖墓有哪些形式呢?满城汉墓属于哪种崖墓形式,有何特点,其内里结构又如何呢?

崖墓,是中国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一种墓葬形式,它主要存在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崖墓,集中分布在江西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而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代崖墓,则多为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一般由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和后室几个部分组成,其随葬器物既精美且数量众多,如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到了东汉至六朝时,崖墓则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并以乐山地区的崖墓最为典型,它们往往几十座墓葬聚集在同一面山坡上,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的墓地,它们有的单室,有的前后双室,也有多室的。另外,在这些崖墓的墓门、墓壁及石棺上,几乎都雕刻有各种图案,题材与当地同时期的画像砖相类似。汉代墓葬,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厚葬深埋,不易腐烂和毁坏,满城汉墓即属这一类型。

凿山而成的中山靖王刘胜墓,墓门向东,墓口前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据说这条道路是埋藏死者时运送灵柩、随葬品和日时祭祀的上山通道,也是营建墓穴时向外运送石渣的作业场所。在开凿古道的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在路的西侧设计开凿出一个断崖,而刘胜的墓便开凿在这个断崖面上。墓道口坐西朝东,下口与古道平齐,口外有一宽约5米呈喇叭形的过道,过道与前面的古道相连。根据发掘勘察得知,墓室构造仿汉代宫殿,从墓道口以内包括墓道、前室(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个部分,在后室的南、北、西三面还有一通道式回廊。墓室内的洞壁呈拱形或穹隆性,没有直上直下的直角交叉结构,这种符合力学原理的构造是墓室保存完好的关键。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4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为2700立方米。在岩石中开凿如此庞大的墓洞,即便是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法,估计也需要上百人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墓洞凿成后,又在不同的洞室内分别构建木构房或石板房,从而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豪华的“地下宫殿”。

墓道 刘胜墓的墓道全长20.63米,外口高4.16米,宽2.14米;内口高4.5米,宽4.5米,顶部为拱形,内口不设墓门,外口铸铁壁封门,封门后再堆集大量石块。据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可以得知,其营建的顺序为先在墓道口内部用土坯砌成一道厚34厘米的土墙,并用草泥巴抹平,然后在墓道口外部再砌上一层同样厚的土坯墙,在两墙之间留有16厘米厚的空隙形成夹壁墙。在墓道口外层土坯墙的上中部留有一个呈倒三角形的槽口,槽口两测用板瓦和黄泥固定,那是为了往两土坯墙中浇灌铁水所留。铁水从槽口浇灌后,在两土坯墙间形成一道直上直下的铁壁,实际上这就是墓门了。不过,为了防止后人盗掘,陵墓的建造者还在内层土坯墙之内,用从洞内开凿下来的石头进行封堵,且采取一层石块夹一层黄泥,间或也有一些大型的鹅卵石。如此,倒真的保证了刘胜墓穴保存2000多年没能被盗掘。

前室 在墓道内口往里走,有一段长约6.35米未填充石块且地面较为平整的甬道,再往里则是一个呈斜坡状的宽阔空间,这相当于门厅作用的就是前室。前室是通往中室、后室及南北耳房的总通道,其平面呈十字交叉形,地面也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在前室南侧的中心点以南为南耳室,北侧以北为北耳室,其西南与中室的连接处开凿有一椭圆形渗水井,与墓室内纵横交错的排水沟相通,集中排放墓中渗水,这是整个墓室的最低处。据专家现场考证说,当时前室地表上分布着约3厘米厚的木炭灰,特别是过道四周更是厚达10∽20厘米,这说明这些地方原有木架结构的存在,只是由于年久失修腐朽而已。在木炭层的下面还有一层黄土,而黄土层下又用不规则的石板平铺了一层,揭开石板层可见甬道与南北耳室之间环绕着长方形的排水沟,同样是因为时间太长的原因,一些石板已经游离出原来的位置,但依然能够看出前室和南北耳室里的渗水,是由此流进渗水井的。

南耳室 位于前室过道南侧的南耳室,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过道一直向南开凿的巨大洞室而已。不过,略呈长方形的南耳室,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开凿的并不规整,不仅北宽南窄,而且由北向南逐渐升高,与前室相比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距离南壁约3.4米的地方,开凿有一个东西斜行、高于底部约1米的二层台,而这个二层台与壁面相连处有一条上下纵行、贯穿南北耳室东西的天然大裂隙。据专家考证说,当初开凿南耳室时,施工人员曾就这一裂隙向东开凿,似乎想开凿出一间储存物品的小室,因为在裂隙顶部有明显的开凿痕迹,但是后来也许是与上面发现有塌方的缘故,这个小室没有开凿成功便中途废弃了。而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室底南部二层台上的黄土铺设中,人们发现了在黄土地表上有三道凹槽,凹槽之间形成隔梁。据专家考证说,由于南耳室是存放车马的地方,而这些凹槽又发现于车子下面,所以这些凹槽的作用是为固定车体而设置的。在清理南耳室时,考古人员还发现地面上分布有一层厚约5∽8厘米的瓦片,且这些瓦片相互叠压的比较整齐,分布也比较规整均匀,揭开瓦片之后人们发现在瓦片底下还有一层木炭灰。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在南耳室的车马坑顶部原先不仅有大型板瓦房予以防渗水的保护措施,而且在其底下还撒有大量的木炭灰,那同样是为了防潮、防腐而特意设置的。不过,在南耳室里还发现的那些比较讲究的梁架结构,全部腐烂成灰了。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能够看得出,整个南耳室应该是一座大型的椁室(外藏椁),这种结构在迄今为止发掘的所有汉墓中还是少见的。

北耳室 与南耳室车马房相对的,是构造基本相同、存放酒食的北耳室。北耳室全长16.45米,宽 3.85米,高4.35米,平面呈长方形,由于和南耳室同为穹隆顶,所以其纵剖则呈现出长筒形。与前室并在南北一条直线上的北耳室,构造也不规整,不仅北高南低,而且南部比北部略大。也就是说,从南部洞口往北,大约在2.25米处东壁开始向内收缩,到了北部6.5米处整个洞室的体积也开始向内收缩,所以就造成了洞室南部空间大、北部空间小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另外,北耳室两壁的开凿也不规整,东西两侧壁下面与地平面接触的拐角处不仅凹凸不平,而且弧度也较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弯曲。与南耳室内地面凹槽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北耳室两壁底部每间隔1.5∽2米处就有一个凹槽,东西两壁各有八个,不仅呈对称式,而且没对称的凹槽还在南北一条直线上。据专家考证说,这些凹槽的作用有二:一是为了使立柱稳固在底面上而挖的凹槽,而中间再用横杆牵拉,以免柱基不稳而出现倾斜乃至倒塌;二是开凿洞穴后,施工人员利用这些搭脚手架的凹槽,就势为构筑梁架立柱的柱础窝,而上面则结成中间起脊的人字坡,再上面便覆盖板瓦和筒瓦,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储藏庖厨、炊饮等生活器具的外藏椁。

同类推荐
  • 大明封神

    大明封神

    “我不叫高三元,我叫高向天。我不做科举的奴隶,我要封神!”高向天看着高尚说。一代兵王穿越大明,破衣烂衫如何,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待我一朝崛起,必能平步青云、置顶封神!
  •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黑白大清

    《帝国的慢性病》丛书共五册,分别为《大汉的彷徨》《大唐的惆怅》《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冰火大明》《黑白大清》。该系列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本书围绕清朝的十余桩著名案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及内在的政治弊端。这些案件中,有涉及重大官员的财政案件,如蒋洲亏空案、威宁铅厂案、福建贪腐窝案等,也有与黑暗的政治生态脱不了干系的民间冤案,如合州命案、顺天乡试案、杨乃武小白菜案等。全书文风生动,逻辑性强,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是一部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的作品。
  • 覆元翻明

    覆元翻明

    “少读东鲁书”,却又托迹于浮屠之间?“长习西方教”,却扔志在出仕明主、显荣父母!生于“无寸田尺土,生计甚疏”之家,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学贯三家?又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偏执且矛盾的性格,磨砺了他广学实干的习性?在王朝更换的洪流之中,生存与文化是如何相互依存?野心与礼法是怎样相互碰撞!看历史上这位有着神秘色彩的“少师”,需要多少的必然与偶然来成就!注:原书名日月姚广孝
  • 憨厚的大唐

    憨厚的大唐

    长相过了刚及格线的孤儿小女子,穿越到七世纪大唐年间,换了性别,拥有了帅气的长相,高贵的身份,以及庞大的亲族。可是,她{他}是史上有名的悲催太子!要活下去,就要改变,从自身开始,直到改变整个王朝。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跟在屁股后面走。换个空间,换个时间,换个性别,也要换个活法!
  • 王不弃殿

    王不弃殿

    南江春水暖,枝头鸟争暄。我打北境来,共飞不知许。听此总牵系,日日上城楼。楼高见远乡,无人自北来。世人愚昧,所以忘乎所以。世人疯狂,所以朝代更迭。
热门推荐
  •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从今天开始,敢挡我路的人,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让我杀死,第二自杀。苏浅浅:云公子,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云起:本少爷不管,本少爷瞧上眼的瓜,不管是甜的,还是苦的,本少爷都要扭下来!
  • 快穿之反派饲养手册

    快穿之反派饲养手册

    楚歌是去虚拟世界回收反派的,但是后来被貌似温润如玉,实则偏执病娇的反派养久了,胆子肥了,自己反倒成了真反派……从前有个落魄太子,后来他的贴身侍卫投敌了。从前有个正经学霸,后来他的学渣室友逃跑了。从前有个江湖至尊,后来他的钱袋子被洗劫了。……楚歌:我本想做个好人,奈何目标不按剧情走!(默默拔剑)系统:主人别黑化,一切好商量。反派那么好看,声音又好听,做饭又好吃,你怎么忍心杀反派?楚歌:意外地觉得很有道理……
  • 欧美文学评论选(20世纪)

    欧美文学评论选(20世纪)

    《欧美文学评论选:古代至18世纪》是为高等院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提供的辅助教材。选文以对于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的评论为主,按照时代、国别和作家生年的顺序排列,分为三卷,第1卷为古代至18世纪,第2卷为19世纪,第3卷为20世纪。全书的着眼点在于为广大学生提高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水平提供具体切实的参照。
  • 好绝一男的

    好绝一男的

    王鹤羽在大二的时候接了一部网剧担任男主,因为演技十分精湛,瞬间爆红,在演艺圈掀起一阵狂潮。拒绝了无数公司,冷落无数热情粉丝,怼哭无数记者主持人,就在大家疯传王鹤羽性格有缺陷又十分无礼的时候,爆出了王鹤羽与其经纪人的各种粉红新闻,从此路转粉加强势黑转粉,这个男人竟然还可以如此甜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教室里的玫瑰

    教室里的玫瑰

    冬天即将过去,夏天还会遥远吗?以此类推,前任已离我而去,现任的出现已迫在眉睫。于是我开始讲述有关我对前任和现任的那些爱恨情仇。
  • 指夫为婚:撩个相公去种田

    指夫为婚:撩个相公去种田

    倒霉穿越后,秋雪染没有什么别的愿望,只求老天爷能让他——秦陌,离她远远的!
  • 让我爱你一世为许

    让我爱你一世为许

    微博今日头条热搜:#大新闻,帝都苏家从未在公众前露过面九小姐竟是天天在公众前露面的人气女神苏慕从##刚刚举家迁回国的海外华侨顶级世家祁家的现今家主祁瑾宣布与人气女神苏慕从订婚#身为这些热搜头条的主人公苏慕从正在祁瑾面前,冷笑道:“祁四叔,你这样不太合适吧?”“呵,老婆都快跑了,还管什么合适不合适?”祁瑾浅笑。苏慕从真觉得自己瞎了,什么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什么谦谦君子,通通都是屁,这男人分明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把自己骗到坑里,然后徐徐图之!人气国民女神vs腹黑“伪”君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