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7900000003

第3章 六户底

怎么说呢?村子就是那么个村子,远远望去就像是睡着了,是那样的安静。村子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七户人家,村名却叫了“六户底”,可见现在比以前还多出了一户。秋天来了,庄稼都收了,地里什么也没了,紫皮的和黄皮的山药早就起了,也下了窖了。它们要在窖里好好睡一冬,豆子连棵子一捆一捆地都给人们收走了,还有高粱,都齐根给割走;玉米也一样,先掰棒子,然后把玉米秸再收回去。但山坡上,还有一大片玉米秸孤零零地在那里立着,那是四如家的玉米地,虽然玉米早已经被四如收走了,但那一大片玉米秸,也得像往年一样收回去呀,它们可有用啦,喂牛喂羊或者可以当柴火烧。是谁说的或者可以当火烧?看这话说得,难道玉米秸就不是柴火吗?玉米秸是天底下最好的柴火啦,用它们烧火可旺啦。远远的秋风啊,真是从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但四如家的那片玉米地发出的“哗哗啦啦”的声音让人听了真是难过。它们像是在对人们说话。对谁说?当然是在对四如说。四如把它们种下地,从春天忙到现在,那些玉米几乎隔不了几天就会看到一次四如,当然有时候还会有四如的媳妇。四如来了,来上肥了;四如来了,来把它们又锄了一遍;四如来了,把每棵玉米都轻轻摇了摇,让它们花穗上的花粉往下落。天是那么的热,四如把衣服脱了,在地里,光着个膀子走来走去,还和玉米们说话。说什么话?说你们都给我听着,你们都得努把劲儿,你们都得给我好好长,别给我丢人。还说,你们都给我听着,都往大了长,长一尺多长才算是玉米,别给六户底丢人。快到秋天的时候,四如还上来掰了一回玉米,每一根青玉米被掰下来的时候都会发出“咕吱咕吱”的声音,那是它们不满意,它们还没长成呢,还没变成金黄金黄的棒子呢,怎么就给掰了呢?是因为有人要吃嫩玉米,所以四如就来掰它们来了,玉米们也看得出四如好心疼那些被掰下来的青玉米,四如还不停地说,还没长成呢,还没长成呢,对不起,对不起。四如用手量量掰下来的玉米,好像还大吃了一惊,说了句,好家伙!后来四如就在玉米地里撒了一泡尿,四如这泡尿撒得真是公平,四如把身子往这边扭扭,再往那边扭扭,往那边扭扭,再往这边扭扭,他是想给每棵玉米都撒点儿。四如一边撒尿一边还说,我可不偏心眼儿,你们都是我亲爱的玉米。紧接着,四如做了一件真是让玉米们都感羞愧的事。撒完尿,四如低下头做什么?他是在看自己的家伙呢,看还不说,还用手比了一下,又比了一下旁边的玉米穗子,四如一笑牙有多么的白,四如好像是害羞了,自己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玉米说,好家伙,可真是比我的大多了!看这话说得,多亏周围也没别人,多亏四如的媳妇也不在,要是四如的媳妇在,四如还不得挨骂。但话又说回来,四如的媳妇就是在也不会骂四如,就像那一次,四如刚刚和媳妇结过婚,他们在地里锄玉米,天真是热,四如把衣服脱了,光个大膀子,那时候玉米还没高过四如。锄着锄着,四如忽然就回过身把媳妇一把抱住了,四如媳妇说:“这可是在地里。”四如说:“我就要在地里。”四如媳妇说:“这可是咱们的玉米。”四如说:“我咋不知道这就是咱们的玉米。”四如媳妇说:“你小心,你要碰倒那棵玉米啦。”四如说:“好家伙,一使劲,可不是差点儿碰倒一棵。”后来四如的动作大了,四如的媳妇说:“小心咱们的玉米,”四如就马上把动作收小了。四如媳妇后来一边整衣服一边说:“你回家不行吗?非要在地里做这么一回。”四如说:“我的地就是我的床。”四如媳妇说:“下回可不行了。”四如说:“那可说不定,这地就是我的床,我在我床上睡觉又不是睡到别处。”后来四如的媳妇就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事连地里的玉米们都知道,四如的大小子就叫“大玉”,但第二个还没生出来呢,四如说,第二个生下来就叫“二玉”。关于这些事,地里的玉米们也都知道。四如和媳妇在玉米地里做过几回那事呢?一回、两回、三回、四回,谁知道到底有几回呢!既然玉米地就是四如的床,他爱做几回就做几回吧。现在呢,秋天是来了,山坡上的地都给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而唯有四如的玉米地还没收拾。那天四如来拉玉米时还说,当然是对他媳妇说,过两天咱们再来一趟地里也就干净了。四如的话玉米们都懂,四如是要把它们都收回去,但四如呢,怎么还不来?别人家地里的玉米秸可都给收走了,四如呢,啊,四如呢?四如家玉米地里的玉米们“哗啦哗啦”响个不停,它们好像对四如有了意见,而且这意见可大啦,风从远远的地方吹过来,天瓦蓝瓦蓝的,四如家地里的玉米秸“哗啦哗啦”地响着,它们像是在说,在喊,四如,四如,你快点来吧,再来看看我们吧,再来看看我们吧,快把我们也都收回去吧。但四如好像已经忘记了它们,不管它们了,不要它们了。这真是一件让玉米们普遍感到不高兴的事,它们不高兴又能怎样呢?它们不高兴也只能在秋风里“哗啦哗啦”地响。这声音能传到六户底村子里去吗?能传到四如的耳朵里去吗?玉米秸们好像都已经商量好了,管他四如听到听不到,他听不到它们也要喊。秋天的风啊,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可能是从村子那边吹来的吧,怎么把吹喇叭的声音吹过来了?六户底有什么热闹?是谁家娶媳妇办事,或者是在办别的什么事?关于这一点,山坡上的玉米们当然不会知道,但这天早上有人出现了,是三个人,他们的手里拿着镐和锹,他们进了四如的玉米地。四如的玉米地的北边有两个土包,那土包下边埋着四如的父亲和母亲。那三个人一来就忙乎开了,他们在四如父母亲的坟旁边挖出个长方形的土坑来。他们挖挖停停,抽根烟再接着挖,又挖挖停停,他们看样子都很伤心,他们都不说话。挖完这个坑,他们就走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这七天之间六户底村子里的唢呐声和喇叭声就一直没停下来过。到了第七天的头上,山坡上四如家的玉米地里的玉米们都吃了一惊,一大早那唢呐声和喇叭声直接朝村外响过来了,朝山坡这边响过来了,朝玉米地这边响过来了。四如的媳妇也出现了,她被人从坡下扶了上来,穿着白色的衣服,头上是白色的布条子,眼睛红肿得就像个桃子。四如呢?玉米秸子们当然不知道四如是躺在那个大木匣子里被人们抬到山坡上来,而这会儿,四如躺在那个长方形的土坑里了,那土坑又被土填上了,不但填上,还鼓起一个大土包。四如的那个小子大玉还不到三岁,被大人按在四如的坟前磕头再磕头,大玉不愿意,“哇哇”地哭开了,旁边的人说这大玉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他是舍不得他的亲爹。又有人说才三岁的孩子就懂事了,看把这孩子伤心的。大玉哭得更是厉害了,他被大人按着磕完该磕的头,然后再给那些帮着办事的人一个一个再磕过,大玉就哭得更厉害了。看看这孩子多懂事,往后大家都要好好看待他,就像看待自家的孩子一样,咱们六户底的孩子个个都是好样的,你看大玉这孩子从小就懂孝道。村里的村长老了,一说话就喘,他对帮忙下葬的人们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真想不到,今年的玉米都卖了,四如却长睡了。有人说,鼻子像是被堵了。

有人劝四如的媳妇,说人的岁数都是天定的,也不能光说他是喝酒喝多了。

我不让他一个人喝那么多,四如说他高兴,玉米都卖了好价钱。四如媳妇说,悔不该让他去村长的小卖铺一下子就买那么大一卡子烧酒回来。四如媳妇说,一卡子十多斤呢,四如说能喝到天上飘雪花。四如媳妇跺着脚哭了起来。四如看不到雪花啦,地里的玉米秸还没收回去呢,四如媳妇说。村长在一边说,回头叫几个人帮你收了,我放话出去招呼人,你这个别发愁。人的命天注定,岁数也一样。又有人在旁边把这话说了一遍,说话的人说这片玉米秸大概能拉四五车,另一个人说了,五六车怕也拉不完。村长说,都先回吧,我回头叫几个人来帮忙拉,咱六户底还不差这个人手,我到时也会来的。四如的媳妇又扑到那土包前哭了一回,她哭的时候别人就都在一边等她,男人们的嘴里都冒着烟,烟的味道在玉米地里一点一点弥散开,像是很好闻,又像是很难闻,忽然一下子又没了。秋天的风啊,忽然又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刮了过来,玉米地顷刻间又“哗啦哗啦”响成了一片,它们好像也知道四如不在了,四如再也不会光着膀子在地里跑来跑去了,再也不会一泡尿这边撒撒那边撒撒,那边撒撒这边撒撒。走吧,天不早了,村长又催促说。四如的媳妇这时本已停了哭,忽然就又哭了起来。两个女人过去搀定了她,四如媳妇的身子软得一点点力量都没了,那力量都随四如去了不知什么地方。人们都出了玉米地,都往山坡下走,人们离玉米地越来越远了,有人回头看看,擤擤鼻子,眼泪出来了,鼻子像是给堵了。咱六户底村子现在是七户人家,应该叫七户底了,不知谁又说了话。四如的媳妇就又哭起来。山坡上的秋草也是黄的,它们给正午的太阳一照就更黄。这真是个好看的秋天,秋蚂蚱飞起来了,也就是在中午,它们还能“咂咂咂咂、咂咂咂咂”飞一阵,这可就显得热闹了。人们回头再看看,看看四如家的那片玉米地,但他们看不到那个新起的坟包,看不到此刻正在里边睡觉的四如。

天真是蓝,怎么就没有一朵云呢?

怎么说呢?村子就是那么个村子,因为四如的事热闹了几天,现在又静下来了。这真是少有的热闹,响器班子一年来不了几回,有时候两三年都来不了一回,因为这个村子可真是太小了,小到没有理由能够让响器班子过来,但因为四如的事,响器班子不年不节地来了,这都是托四如的福,可现在六户底又寂静了。响器班子吃完了中午饭就要走,他们可忙呢,所以他们也不再吹了,把响器都各自款款地收了起来,那些帮忙的人照例也都要吃完这顿饭。在这个小小的六户底,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来了,家家户户的女人们也都来了,家家户户的孩子们也都来了,还有家家户户的狗们和鸡们,它们也都来了,四如媳妇的两个兄弟也过来了,领牲时候杀的那只羊今天照例要吃掉。现在,不年不节的,炖羊肉的香气在空气中已经弥漫开来了,狗们的兴奋远远要大于六户底的那些男人。四如媳妇的兄弟把那一大卡子四如来不及喝完的酒取了出来,即使四如活着,要喝完这一大卡子酒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许要喝半年,也许要喝上一年。酒是从村长家里开的小卖铺里打的,度数可真是高,闻一闻眼睛珠子就给杀得够呛。六户底也就村长家开那么一个小卖铺,那小卖铺里有酒也有烟,还有酱油和醋,还有咸盐和红糖,还有线香和黄表纸,还有纽扣和各种颜色的线团,还有电池和手电筒,还有止疼药片和铁打的铧犁片,如果翻一翻,还会有磨刀石。还有别的什么东西?一下子谁也说不清楚。但村长都在心里记着。村长虽然已经老了,但他还有那么一个纸本本,谁拿走什么都记在上面。按六户底的规矩,端午节时要结一回账,中秋节时要结一回账,过大年时要结一回账,也没见过有人赖账。

能喝就喝,能吃就吃。村长说话了,菜已经端到桌上。炖羊肉的香气把聚来的狗们惹得火火的,它们发火是互相咬,好像是别的狗已经纷纷吃到了好东西,便这个闻闻那个的嘴,那个闻闻这个的嘴,忽然就都生起气来,乱咬开来。咬一阵,又静下来,都看着坐在院里的人们,等待着施舍。鸡们的胆子也真是大,都飞到了墙头上,列排地蹲在上边,像小学生们在听课,但只要其中一只忽然走动开,其他的就都跟着“咕咕嗒、咕咕嗒”地乱叫。人们在院子里吃开喝开,响器班的人都没动杯,他们吃了饭,算了钱,马上就走了。他们还要赶路去另外一个地方吹他们的响器,他们很少这么忙,但事情都凑在了一起。坐在那里继续喝的是六户底的那些男人,数一数,也没几个。不年不节的,为了四如的事凑在了一起,那就喝吧,四个精壮的男子汉把卡子里的酒已经喝下一大截儿,但他们还要喝。村长有了岁数,只喝了一两口,他站起来,出去送响器班子的人,把他们一直送到路边,又送到地边,再送到树下,再送到另一条路边。蚂蚱们叫着,像是也要来送,其实它们是想一个劲儿地往高飞。好,村长说,没下雨。好,村长说,路好走。好,村长说,你们再来。响器班子的老于,麻子脸,双眼皮,人很风流,岁数还不算老,回过头来,说,还说不定是啥时候呢,过年吧,过年你们到县里去听。村长知道,响器班子年年都要在办社火的时候在县上吹那么几天。村长手里拎着个小布袋,一时忘了自己要做什么,袋子里是山里的那种小栗子,比砂糖都甜。村长站在那里,看响器班子一点一点往远了走,村长忽然又喊起来,他忘了把那袋子栗子给老于了,老于又回来一趟,接了袋子,掂掂,离开了。

怎么说呢?村子就是那么个村子,远远望去就像是睡着了,是那样的安静,村子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七户人家,村名却叫了“六户底”,秋天来了,庄稼都收了,地里什么也没了,紫皮的和黄皮的山药早就起了,也下了窖了,它们要在窖里好好睡一冬,豆子连棵子一捆一捆地都给人们收走了,还有高粱,都齐根给割走;玉米也一样,先掰棒子,然后把玉米秸再收回去。这样一来呢,大地都会静下来,一世界的树哇、石头哇、房子呀、水井啊、碾子呀都像是睡着了。但四如下葬后没几天,六户底又再次热闹起来,但这热闹也只是响器的热闹,人们却不再觉得热闹。有人从坡下上来了,抬着四个大木匣子,他们一开始是走在一条路上,上了山坡后就各自闷闷地分开了,他们各自去了自家的地里,各自把大木匣子埋在了自己的地里。六户底的人们都说可不敢再死人了,再死人,明年的地还让谁来种。但没人说喝酒的事,喝酒能把人喝死吗?这种事谁都没听说过。

六户底的村长真是老了,他那个小卖铺忽然关门了,人们忽然到处都找不到村长了,这时天已经很冷了,雪是下了一场又一场。人们早上起来推不开门,雪把门都堵死了,人们只好从窗子里跳出去。鸡和狗都给雪封在了窝里,它们可着急呢,都闷声闷气地叫,急等着出去。雪再次融化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人们终于看到了六户底的村长。他在山坡的玉米地里坐着,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身边是那个放酒的卡子,大雪把他埋了整整一冬天,他是永远也醒不过来了。春天既然来了,人们又要下地种玉米、种山药、种豆子了,六户底的玉米长起来的时候,夏天便到了。夏天之后是秋天,秋天之后是冬天。怎么说呢?一到了冬天,村子还是那么个村子,远远望去却像是睡着了,是那样的安详,如果再下几场雪,人们都要看不到这个小小的村子了。

同类推荐
  • 从北京到曼德勒

    从北京到曼德勒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庄士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他十分热衷旅行,在游历的同时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习俗、社情民意,写出大量关于中国的著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从北京到曼德勒》是庄士敦的一部长途旅行探险记。游历的时间为1906年上半年,途经北京、华北、武汉,上溯扬子江进入四川。以后全靠骑行或步行翻山越岭,跨越云南西北部,进入缅甸,旅行终点为缅甸的曼德勒。在这本书里,我们能了解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真实样貌,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山川河流、自然风物、人文景观、宗教文化等等,在庄士敦的笔下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可读性和史料价值都非常高。在书中,庄士敦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认为西方世界应该对东方的文化传统给予应有的尊重。
  • 召政诗

    召政诗

    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是我的乡思抽穗了;第二辑是楠竹林中静坐;第三辑是在另一个夜里;第四辑是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 元年春之祭

    元年春之祭

    “从初读《离骚》,到通读屈原的全部作品,结合种种资料的记载来分析,在我看来,屈原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参与楚国国家祭祀的巫女,而且是自幼身着男装直至暮年的巫女。”天汉元年,初次探访楚地云梦泽的长安豪族之女於陵葵,就以上述观点惊动了曾经执掌楚国国家祭祀的观氏一族。由于家族世代传下来的规矩,身为长女的於陵葵将作为主持家中祭祀的“巫儿”,终生不得出嫁。此番造访,她与观氏家族的幺女观露申一直关系紧张,而突然发生的连续命案,更令露申怀疑,这个外族人就是一切噩梦的源头。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凶手的动机究竟是与祭祀活动有关,还是与四年前观氏一族的血案有关?赌上家族的名誉,於陵葵决意找出真凶……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贾平凹先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写他所见、所感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灼目的智慧。读过书中贾平凹先生呈现的人生片段,我们终将明白,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热门推荐
  • 科学家日记

    科学家日记

    多年前,某五好青年吴迪被骗入某无良研究所,开始了他悲催的研究和被研究的生涯。多年后,他决定用日记揭露研究所的邪恶秘密:脑洞大开的发明;玩死人不偿命的黑科技;以及比这些奇葩发明更奇葩的科学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日记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围绕劳模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演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七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解读劳模文化的哲学思想、认识概念、当代价值;阐述劳模文化是什么,挖掘劳模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阐述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精神生产、东北黑土地文化等关系的理论逻辑的生成;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理论创新,认为劳模文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 宠妻成瘾:总裁你咋不上天

    宠妻成瘾:总裁你咋不上天

    他需要孩子来交差,她需要钱来救命。纪欣然这辈子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需要用到出卖婚姻来换取纪家的安宁。王者归来的顾漠谦完全没想到,他归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献上自己的小种子……第二天,城中所有的新闻全部被第一名媛给占据。高傲不可一世的第一名媛纪欣然,因为纪家的落魄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还没褪去。转头最新的消息便是,纪欣然嫁入豪门顾家,成为城中最顶级钻石王老五的未婚妻。众人在感叹命运的眷顾同时,对纪欣然的八卦乐此不疲。坊间据说还开了赌局,猜测这段盛世婚礼的维持时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ir Wedding Journey

    Their Wedding Jour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刻在轮回的誓言

    刻在轮回的誓言

    转经轮响,一宿梵唱,我长坐佛旁,半倚斜阳 ——“如果有下辈子,胖子不要改名,这样矮子会比较容易找到你、如果有下辈子,让矮子早出生两年,让矮子早成功两年,我们再相遇,矮子再爱胖子、如果有下辈子,矮子还要爱胖子,比上辈子还要爱...如果有下辈子....”——这是一段真实的回忆,一段刻在一个叫“矮子”心底最深处的回忆,一段关于一个叫“胖子”的女孩的回忆,一段他们的故事,一段走不出的记忆,一段走不出的伤痛...
  • 红颜劫桃花梦下卷

    红颜劫桃花梦下卷

    碧桃公主虽然是薛国国君的掌上明珠,却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本以为是天赐良缘,岂料只不过是争权夺利的阴谋,一场联姻却不知花落何处,色欲熏天的老皇帝,一心想要效仿卫宣公,欲行新台荒唐之事。窥伺皇位已久的太子季礼,爱江山不爱美人,宁愿以美人当做换取皇位的棋子。齐国最无能的二皇子明王季常,他生活放荡,爱好美色,她以倾城之色嫁给他,却被他弃如敝履。
  •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做人有气度》主要分为两部分,上篇告诉你如何把握做事的尺度,下篇为你阐述如何拥有做人的气度。书中采用大量贴近现实的案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阐释了做人做事的智慧,是你学习做人做事智慧的最佳用书!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警寤钟

    警寤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