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8100000002

第2章

一代宗师还在台上

前年看完《一代宗师》后,不断有风声传来,说会有一个完整版出来解释另外两位宗师,也就是两个里子人物:张震扮演的一线天和赵本山扮演的丁连山。

新年等来新版。2D转制3D的效果不错,更不错的是,新版克服了2013版后半段破碎的剧情,使得整个叙事流畅好懂。两年前,我们大呼小叫过的那些“看不懂”,都被墨镜王的新版本扫荡。

墨镜王扫荡了我们的疑问,可是,原谅我出尔反尔,光滑的新版让我明白,疑点重重的2013版倒是更珍贵。因为新版的流畅完全建立在删减上,而旧版的难懂却是因为王家卫有更大的历史抱负,他要讲的是复数的宗师,武林世界和风云中国。

简单地说,大家原本的期待是,一线天和丁连山的暗杀团侧影能够被有效地组织进叶问和宫二的故事中,否则,一代宗师很容易沦为一代情师。2013版中,宫二声色不动掩护一线天的情节,因为没有因果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但是,一线天和宫二的这种革命性男女关系却有效地截断了叶问和宫二的隔空缠绵。可惜的是,新版只保留了张震香港部分的戏,一线天的剃刀因为没有在更广阔的政治生涯中闪过寒光,他的白玫瑰理发厅就只是一个落魄武林高手的犬儒归宿。相同地,丁连山的身份因为没有足够的前情提要,他关于“同志”的暗语就变成了赵本山式的小品。这两个人,本来最有希望和叶问构成民国武林的结构性张力,但是,他们在旧版中“叶底藏花”般的刀光剑影却在新版中被彻底清空。最后,一代武林就孤零零地留下叶问一个宗师,跟宫二把一颗纽扣推来搡去。

叶问说,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王家卫的功夫,在新版中缺了一竖,两小时新版讲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武林爱情,多少浪费了令人心魂荡漾的中国功夫。一个练形意的观众说,电影的剧情他不懂,但是,“看到马三在火车站的虎扑时,我感动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的真正形意十二形的虎形架子!”不难想象,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些原汁原味的五行连环拳,半步崩拳,八卦游身掌,纵有叶问和宫二半辈子的互相惦记,观众也不会惦记宗师到今天。

《一代宗师》如今已有四个版本,也不知道传说中的“完整版”还会不会来。一个网友说,两年前,他朋友约他看《一代宗师》,没想到当晚朋友出车祸撞人,在监狱里待了两年出来,消沉不堪,觉得自己错过了人生,不过,他一句话就让他的朋友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一代宗师》还在上映。”

一代宗师还在台上,你什么都没有错过。听上去是不是很不王家卫?因为王家卫的电影语法永远是过去时,是错过。因此啊,不要相信电影中的人生,要像电影发行公司一样相信人生,《一代宗师》有2D,有3D,过四年,还会有四小时版出来。不过,我希望,墨镜王的“宗师篇”可以翻过去了,我等他十个小时的《繁花》来搞死我们。

二奶二爷

重庆师范大学试行了新的学生管理条例,其中有这样一条: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

规定一出,民声喧哗。一夜情不能搞,那么两夜三夜四夜情?夜情要继续?如果大学生不能支配自己肉身,谁来支配?最后,争议聚焦在,如何界定案情。据该校有关方面称,他们主要是依赖公安机关,一旦公安部门对事实认清后,学校就会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倒有特别敢作敢为的女生跳出来说,我就是你们眼中的二奶,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看自己,我只是和相爱的男人同居。

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讨论正在展开,学生强烈要求把这样的规定也写入教师的行为准则,家长念声阿弥陀佛,新生活运动是时候了。不过,奇怪的是,天南地北,没有一个人问,什么叫“二爷”?很显然,这个“二爷”是为了讨政治正确弄出来的新词,毋庸置疑的呀!你看,虽然从来也没有人真正界定过“二奶”的含义,但无数女性在这个领域里的实践已经为这个词“闯下了一片江山”。所以,女权主义这回可以高兴一把,他们的努力让重庆师大不敢不把“二爷”也叫出来,嘿嘿,在我们的词典里,又有了一个从阴性裂变出来的,阳性的词。

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一定有人在某处笑,笑我们。如果生活可以这么命名的话,那么我相信,是“二爷”这个词让世界堕落的。一点都不神秘,如同王尔德说的,伦敦本无雾,惠斯勒画雾,伦敦才起雾。

理论掌握群众啊,用“二爷”这个词,检索一下我们的文学史,会发现,他的身世比二奶还要传奇,只不过,那时候,他们是一个个人,可能叫宝玉,可能叫其他。但是,新时代的“捉奸队伍”已经成立,就算你躺在恋人的怀抱里,你也失去了安全感,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决意不保护我们。如果你今天没有被“二爷”这样的词捕获,你早晚会被另外的词定罪。

就此而言,三陪,二奶,二爷这样的命名,就是一次犯罪,教唆罪。

三生三世和时代元神

跟楼下的保安小哥聊天,他说新搬来的一楼人家很有钱,三生三世也用不完。看我反应不强烈,他强调了一遍,三——生——三——世。然后,他用剧情片的目光看着手里的一杯茶,跟看桃花似的。我意识到,我得刷一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简称《三生三世》)了。

网络剧《三生三世》登场的时候,因为同名小说深陷抄袭争议,遭遇了各种抵制。但很快,地铁里的手机开始播放《四海八荒》,微信圈里出现“四生四世”“千里桃花”这些衍生词,我知道这部点播戈达尔三百亿次的网剧接近“现象级”了。

作为一部仙侠剧,《三生三世》的仙和侠主要靠服装表现,整个剧虽然也设置了各路仙魔,可不管是仙是魔,都被爱情掐着七寸,男女主角如此,男配女配如此,主角配角的上一代下一代也都如此。因此网上乱嚷嚷的我们也可能拥有自己的《权力的游戏》,小矮人提利昂的一个眼神就可以把他们打回去。简单地说,《三生三世》就是赵又廷和杨幂不断更换IP账号的三场恋爱,而让他们三生三世爱情如此吸粉的原因就一个,两人都是顶级配置,颜值四海最高,地位八荒无敌,一个是天胄,一个是帝女。这样,尽管他们智商飘忽地成了宫斗牺牲品,但等到他们版本升级回来碾压心机婊时,网上飞出一千万个弹幕“爽”。这个,就是网络剧的必杀技,叫“爽点”。

如果这一刻爽到了你,恭喜你,你已经是“大”时代的一分子。这么说吧,《三生三世》是一个“大”数据,大大小小仙人挂在嘴里的“两万年”“七万年”是一个“大”数据,就像剧中领冠众神的天君是个超级大泡沫,老头菜鸟造型,智商全场最低,遇到问题便找帝君,帝君不在就犯错误,从来神仙千里眼,但是天君就是个罪魁老男人。神仙好,可神仙逻辑却是个腐朽大公式,用“年”代替“日”,用“国”代替“村”,感情上也一样,以大制小,正出压庶出,正室压侧室,白浅碾压玄女碾压素锦。虽然都是情网恢恢坏女受罚的故事,但网络剧的核心是,最后进入十里桃林的爱情人口,必须是大时代的大员,女主白浅男主夜华,庇佑他们一路桃花的,是他们的豪华出身和豪华装备,这个,才是网络剧的“元神”。

网剧常常和网游相伴相生,没有财力走不到游戏终场,白浅血洗大紫明宫都爽到过我们,但仔细想想,白浅维护的,不过是网络时代的势利,版本越高越有活路。

当然,作为一个现象级网剧,《三生三世》有它不能被数据逻辑涵括的好,尤其前面几集,昆仑虚出现新人,师父公然宠十七,整个师门没有一点点钩心斗角,清新到耽美;还有白真和折颜,耽美到自然,风调雨顺的神仙关系,刹那间有过那么点仙气。可惜,像所有的网剧一样,58集的长度拖垮了最初的桃花,换句话说,原本,一生一世就足够。

四季侯麦

朴素地说,“不知情”是侯麦《冬天的故事》的唯一线索。菲莉丝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男人查理去了哪里,还会不会回来。查理也不知道他和菲莉丝有了一个孩子,不知道菲莉丝独自抚养着孩子,他不知道当年只是一个很小的错误导致俩人失之交臂,总之,都是因为不知情。当然,也是“不知情”,马克桑斯和洛伊都把自己的感情押在菲莉丝身上,一个还和老婆摊了牌。看到这样的关系,你想到《卡萨布兰卡》了吧,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呀!

好在,这是《四季的故事》。侯麦拍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七十二岁,七十二岁的他显得前所未有地自由,在《冬天的故事》的最后时刻,他让他的男女主人公在公车上相遇,而且男的没娶,女的没嫁,这是童话吗?侯麦的高明在于,菲莉丝和查理的相遇不会让你感觉是肥皂剧,圣诞节,这也是日常生活。事实上,结局根本不是侯麦关心的,他的影迷也从来不谈论侯麦的结局,让所有的人念兹在兹的,唯有在影片人物中间转来转去的那些话。

这些话,很多年来,一直让侯麦的反对党觉得很无聊,另一个说法则是太文学或太哲学。回头想想,侯麦的主人公的确是哲学的,即使不像《在莫德家过夜》中的主人公那样老谈笛卡尔,也绝对不屑去说卡迪尔。不过,岁月流逝,在革命年代淡出旋涡的侯麦,五十年如一日守候的东西,今天看来不仅不反动,而且比戈达尔还具有人民性。而对于我来说,坐地铁实实在在成了怀念侯麦的一种方式,你看,“不知情”不正是地铁里的恋人絮语显得如此迷人的动力?再说了,当年觉得特别书卷气的侯麦对话,出没在我们的地铁车厢里,多么平常!那边,一对母女俩说的话,不就是《冬天的故事》的台词:

菲莉丝:没什么。他太有智慧了。这样的人当朋友还行,可是久而久之我会觉得矮他一截。我也不知道……他太温和了……

母亲:这才好,温和的男人不多了。

温和的男人不多了,温和的侯麦已经离开,深夜的地下铁,都是侯麦的电影。一年四季,怀念侯麦。

五十度灰里的想象

连着看了《五十度灰》和《穹顶之下》,深感大数据还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技。

我承认自己贼心不死,《五十度灰》的全球预告出来后,我就一直坐等这部SM大片,矫情点说,我想看看好莱坞能够创造什么男女叙事新模板;老实点说,我想看看千年的淫欲怎么推陈出新。

然后,Duang,我和全世界的观众一样,再次被自己的淫欲扇了耳光。男主出场挺硬的:“哥不做爱,哥干。”可是干你妹,两个小时看下来,被香港翻译成“五十道色戒”的爱情动作片,一道《色·戒》的影子都没有。相反,新世纪的所有陈腔滥调都能在这个电影中找到,现实人生中没有一丝可能性的相遇和相爱,导演全部用情趣产品帮你达成。按广告,男主女主短兵相接以后,肉身的火花创造出激情,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双方的激情全部来自编导的特技。

男女两用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进化到汽车,现在,终于升级到直升机。不过,直升机和男主的游戏室一样,志不在炫耀,在抒情,因为,“只给你一个人用”。听到这样的话,女主当然是软了,就像第一次见面,女主一下子摔进男主的办公室,男主立马也软了。编导TM真心勇猛啊,领着观众和女主到男主的车库里,然后女主问哪一辆车是你的,男主说,全部。看到这里我对编导跪下了,你们真的不是炫富,是为了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独特性格,为了宣誓他们彼此小白兔般的全部占有,自行车能抒情,汽车直升机为什么就不能抒情!

中年色情灰姑娘真是遇到好时代了,全世界观众都一样呆萌啊,居然会相信比芙蓉姐姐更缺少阅历的詹姆斯女士会有干货。看到最后,不出意料的,男主的SM欲望又被童年阴影解释了一下。奶奶的,这个时候我真是怀念王晶,王晶提过西门庆的童年吗,凭什么SM永远得背着一口黑锅?真是烦透了这种老萝莉腔,但是人家詹姆斯女士稳稳坐着色情界的头把交椅啊,想到这里,我的心头,一片雾霾。

由此,我是这么理解雾霾的:一种你看不透的灰色大数据。

面对大数据,咱老百姓当然就扑通跪倒。类似,《五十度灰》里,男主被塑造成金色大数据的样子,女主的缴械,谁会有意见呢?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致幻剂。在大数据面前,臣服就是了,就像无数朋友告诉我,《五十度灰》是部烂片,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为它浪费一个晚上,因为它是网络上的数据王。

同样,我看《穹顶之下》,也是因为这两天,它刷爆了我的微信。一个自媒体产品,获得了天南海北的激情点赞,搞得我在饭桌上稍微表示一下不同意见,就有朋友用严厉的眼睛看着我:“你有什么证据?”

我没有一点证据。事实上,看完柴静的纪录片,我对她有基本的敬意,环球同此凉热,讨论雾霾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不喜欢她中产阶级的抒情腔,一年里,有一半的日子,她说她要把孩子囚徒一样关在家里。这个,没有能力锁孩子的怎么看?这些人这些孩子,他们有选择吗?他们的父亲可以像英国矿工一样,表态说不挖煤去干别的吗?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也想做一个纪录片,我想问问那些孜孜不倦还在底层生产雾霾的人,难道你不仰望星空?

在任何意义上,我都不想否定柴静的工作,只是,我想,如同所有的数据都不是纯洁的,自媒体也不会没有立场。而从一个影像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我的感觉是,《穹顶之下》的成功来自它海量的大数据,这些来自上流数据库的材料把我们弄得膜拜不已。这样,当这部纪录片走到它最后不那么合乎国情的结论时,显得特别合理,特别煽情。其感情逻辑就像,《五十度灰》中,我们看到男主的游戏室,皮鞭皮绳看上去都LV兮兮的,立马自动帮女主脱衣服了。

而我的担忧是,在未来,拥有大数据的人会成为新的霸权新的致幻剂,比如,在雾霾问题上,柴静的声名远远超过了丁仲礼院士,虽然后者在这个学科的位置远在穹顶之上。但是,在这个连对SM的认识还在中世纪的时代来说,也许,中年灰姑娘的激情想象就够了。

六个FUCK和十个你好

在外文系读书的时候,感觉词汇量特别贫乏的是脏话。后来听高年级同学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785个粗口,我们没做停留就往图书馆赶。馆藏的几本塞林格后来一直待在我们寝室,记不清轮流借了多少次。

要说塞林格提高了我们的粗话水平也可以,不过,十六岁的霍尔顿挂在嘴上的也就GODDAM和HELL,八十年代末,对我们还有点刺激的是ASS和FUCK,另外就是小说中的那些DUCK。精读老师一直对我们说读书要认真要认真,这个,我们自学塞林格的时候倒是做到了,还有室友认真去数是不是有785个粗口,晚上我们更学术性地讨论中央公园的那些DUCK是不是有其他意思。不过,等大家集体读完《麦田里的守望者》,一致同意美国人是太容易受惊了。一共也就六个FUCK,八个ASS,且都还是抽象意义上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哪里脏到需要禁?

脏话,是我们拿起塞林格的理由,不过,《麦田里的守望者》从第一页开始就有力地捕获了我们。写作课上,我们不约而同使用了“lousy childhood”,尽管童年阳光灿烂,但说一句“脏脏的童年”真是太解气了,愤怒的年龄碰上愤怒的霍尔顿,我们没像查普曼一样去枪击约翰·列侬,老师父母都该感谢毛主席。

我们传阅塞林格,而他本人的沉默和隐居在我们看来真是酷毙了,对越来越脏乱差的世界,最好的批判不就是一言不发?相形之下,我们更看不起为他写传记的作家、兜售他隐私的情人和女儿。“意大利面条就要下锅,罐子里有自制的番茄大蒜调味酱。再过十分钟就是我的生日”这样的句子,作为《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的结尾,当然只能“曾是”情人了。再看看,塞林格的句子,短篇集《九故事》中,《给艾斯美写的故事:既有爱情又有凄楚》里有个小男孩叫查尔斯,他给大兵出了个谜语:“一堵墙会跟另一堵墙说什么?”

会说什么?会说什么?你得装着很费劲地猜。

“在拐弯处碰头!”

在我们青春拐弯的时候,碰上塞林格,即便他的写作范围有限,作品产量更有限,但在这个天地里达到完美的,再没第二人。所以,关于塞林格死后锁在保险柜里的十五六本书,虽然万众期待,我却心有不安。就像今天重看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译本前言”,施咸荣先生说:“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因此看了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丑恶环境作对比,确能开阔视野,增进知识……”这些话,多么让人伤感,霍尔顿早就不是一个美国孩子。他飘荡进我们的青春,驻留下来,把我们一个个变成口中能说“妈的,天冷得像巫婆的奶头”,但心里又特别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装粗俗的货色。一堵墙已经和另一堵墙碰头,当年崇高的理想,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还在相遇的墙角吗?

至今记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学了FUCK没处用,就在寝室里互相招呼,那时我们用得多么欢天喜地。愤怒归愤怒,但生活依然饱满,我们说FUCK YOU,心里其实“愿意为了某个原则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不是塞林格这句名言的后半句:“一个成熟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原则谦恭地活下去。”

但现在我们全都谦恭地活了下来,脏话不说了,理想也不说了,我很担心,塞林格保险柜里的那些书,也没有脏话,也没有理想,相隔一世纪,七八十岁的霍尔顿和我们再次相遇,还将再次彼此见证吗?

在《给艾斯美写的故事:既有爱情又有凄楚》里,小男孩查尔斯在姐姐的信里给大兵附了一封短信,是这样的——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你好

爱你 吻你 查尔斯

这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一封信,也是塞林格最温暖的时刻。我希望,今天,我们打开塞林格的保险柜,会有一些查尔斯的信,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霍尔顿或者愤怒的小团圆。因为很显然,对今天的世界来说,最好的批评不会再是隐居是沉默,不会再是六个FUCK,而是十个你好。

七月与安生与套路

拿了压岁钱,爸妈说,“来,帮你存起来”;电话结尾,随口一句,“有空一起吃饭”;室友新做的头发,一眼,“精神多了”,这些,都是套路。套路就是人生的棋谱,不走套路的,或者奇人,或者人渣。电影也是这样,套路玩得好,皆大欢喜;逸出套路的,就是神作。

暑假过去,电影市场倒是回暖了,不过网上很多评论都在声讨套路,《谍影重重5》是套路,《星际迷航3》是套路,《釜山行》满满当当僵尸灾难列车套路,《七月与安生》不就是两女一男红白玫瑰,《追凶者也》也是,科恩兄弟套盖里奇套昆汀。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一样让人胸闷,但中国绝对有世界超一流影迷,比如说到《追凶者也》,网上有人飙套路,一路从《心迷宫》《无人区》《冰血暴》分析到《摇滚帮》,这还只是三个字头的电影部分,反正,套中套连环套,江湖高人总结出的各种套路,足够勒死这些电影。

可我倒是在最近的套路中看到了中国电影的零星希望,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七月与安生》还是《追凶者也》,都让人觉得光套路就足够撑起未来十年的电影纲领。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很简单,两个姑娘,一静一动,如影相随,男人的出现撕开了友情的口子,最后是,安静的七月接手不羁人生,漂泊的安生回归中产生活。电影征用了青春片的所有套路,安静女恋家庭,漂泊女到处睡,她们关于自由、流浪、爱情、婚姻的概念都非常套路相当庸俗,类似“二十五岁之前是流浪,二十五岁之后就是浪”,祖师奶奶张爱玲要是听到,肯定出手痛打,二十五岁以前才叫浪叫矫情好不好。

而《七月与安生》让人舒服的地方是,演员的所有电影表现,没有一点点逸出套路,也因此,套路反而陈仓暗度似的隐形了。七月撞破安生劈腿,她甚至都没有像原著小说中那样,一个耳光上去,这就像,王文娟唱到黛玉临终的“宝玉,宝玉你好……”,她的声音降低一度反而增强了表现力,但这句“宝玉你好……”依然是王派唱腔。大套隐于套,以往青春剧千篇一律的毛病就是,各种方式撑破套路,可以用一朵玫瑰的地方用了一千多,可以用一个眼神的地方用了十把鼻涕,一句台词可以解决的过节用了五分钟你嘶我吼,导致所有人物成了套中人。但《七月与安生》给了人物套中的空间,而就是这一点点空间成就了电影,说到底,去看青春片的,都是有大把一手的青春经验,编导留下的这点空间,观众自己填上去了,潘金莲的竹竿才叫打到了西门庆。

一样的方式,《追凶者也》也使用了隐形套路方法论,无论是刘烨、张译还是段博文,三人的戏各有类型各有源头,环状结构可以追溯出很多黑色桥段。但三段故事都没涨破叙事,刘烨、张译和小段因此还能在一个社会层面聚头,否则三个空间里的刺头、杀手和古惑仔聚在一起会很牵强。曹保平从《烈日灼心》的饱和高音里退回一步,我觉得是好事。

中国电影先把套路做稳了,再出发也不迟。没有阮玲玉,就按套路拍神女;没有张国荣,《霸王别姬》就走老套路。就像所有的套子一样,套路是构筑电影安全的一个方程式,大神匮乏的年代,让我们先像《釜山行》结尾那样,按套路解救孕幼。

八九年的老女人和切糕

2012年,最红的歌是《江南Style》,最红的问题是,“你幸福吗?”最红的身份是“屌丝”和“高帅富”,最红的语气词是“尼玛”,不过,所有这些红词红人,在2012年底,遇到“切糕”,都弱爆了。

“切糕”一夜成为网络热词冠军,引子是“岳阳公安警事”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卖的核桃切糕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两人轻伤,损坏核桃切糕16万。“天价切糕”在接着几天的网络热议中,很快成为民族政策和地域歧视的酵母,有人骂城管欺软怕硬,有人叫嚣切糕党滚,反正,切糕很快摆脱了自己的食品身份,成为当下最大的政治喻体。

切糕引爆的政治议题是十八大以后新一代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让我感兴趣的是,政治化以后的切糕很快再度跨界,“江南Style”变身“切糕Style”不算,“高帅富”也变成了“糕帅富”,而且,在新一轮的全民造句运动中,“切糕”的外延比之前所有的网络热词都显示出更大的弹性。

从“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切糕”开始,到“你永远不懂什么是上流社会!如果你一定要说自己是上流社会,那我问问你:你吃得起切糕吗”,天南地北的切糕体终于使“切糕”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成了新时代的度量衡,比如,在讨论房价的时候,网友说,我们这一套海景房约值2切糕;讨论国债时,网友说美国可以用切糕和我们结算。而就在此刻,网络一边直播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一边有网民帮他计算这笔奖金能换几切糕。

能换多少切糕呢?其实网民并不真正关心莫言的这笔奖金,问题的核心是,我们正被切糕这样的度量衡压垮。这个,其实已经被这些年所有的流行语表征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豆瓣发帖,其中有一句话引发了九〇后八〇后的集体吐槽,这句话是: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成了很多人的网络签名,与之呼应的另一些网络口头禅是,“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随时受不了”。什么叫“随时受不了”,有人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是在人民大学西门听到的。一对情侣吵架,女的对男的叫:“你走!你走!去找你那个八九年的老女人吧!”

“八九年的老女人”和“切糕”,差不多是一个格式吧。所以,午夜梦回,想到自己虽然连切糕都吃不起,但好歹把自己嫁掉了,我几乎要笑出声来。至于说如何抵抗那永远在前方的世界末日,我觉得我们都可以从下面的这个段子中汲取智慧:小孩对爸爸说,爸爸,我累了走不动。爸爸说,我们一起数到三,数到三爸爸就抱你。小孩开心地答应了。然后,爸爸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路把孩子带回了家。

一二一,一二一。世界不老,我们也还年轻。

九年八天

《24小时》第八季最后一幕,杰克·鲍尔对着天空中的隐形飞机监视器,对CTU里看着大荧幕的克洛伊挥手说再见,克洛伊泪流满面,我也泪流满面。

九年了,《24小时》陪伴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长的八天。这一次,我知道杰克·鲍尔再也不会回来。《24小时》永远结束。“Good Luck,Jack!”这是克洛伊最后的台词,这句台词在杰克·鲍尔千千亿亿的粉丝中流转,每一个人都在这平凡的祝福里交付最多的深情。

2001年,杰克第一次经历九死一生。第一次,实时剧的魅力把我们击倒,片头片中“嘀咚嘀咚”的读秒声是世界上最惊恐也是最美妙的声音,最高级的阴谋,最高级的威胁,最高级的军备,最高级的主人公。杰克·鲍尔是我们告别冷战以后的新特工,被他骂过被他救过被他干掉的元首人物就可以组建一个排。

那年我刚结婚,住在天钥桥路的小屋,浑浑噩噩地写着博士论文,不知道《24小时》的出场其实预言了这个世纪的新格局,预言了这个世界的新命题:911。当时,我只是一口气看完24集,第二天一边发高烧一边到处跟朋友推荐《24小时》。少年时候看《上海滩》看《射雕英雄传》对连续剧上过瘾,成年以后这是第一次。

第一次以后,就有第二次。2002年最难忘的日子,除了世界杯,就是看《24小时》第二季。然后2003年、2004年。2004年我等待儿子的降生,老公自己看《24小时》第三季最后几集,却劝慰我说,你还是别看了,免得过于激动。但是,“嘀咚嘀咚”的声音传来,我们都自暴自弃,荧幕上道弹威胁,肚子里儿子乱踢,杰克·鲍尔最后以“死人”的身份逃脱政府高层的追杀,我看完松一口气。儿子提前两周来到人间。

做了母亲以后最激动的事情还是看《24小时》,搞得我自己母亲对我非常失望,怎么你们这一代人都做妈不像妈?我也对母亲说,因为纽约的双子楼倒了。话音未落,窗外飞来的子弹射中了黑人总统大卫帕默,第五季大手笔登场,杰克·鲍尔再度从地球上最平凡的一个地方被召回CTU。

“嘀咚嘀咚”,除了中间因为好莱坞编剧罢工拖了时间,《24小时》一年一度光临人间,不仅开启了美剧新时代,也带动了国产电视剧产业。准确地说,让我重新认识了电视剧。甚至,这些年,我开始认为,一个全新的电视剧时代正在到来。这不仅因为,电影已经很大程度上沦为广告;还因为,电视剧的长度更能展现这个时代的状态。

网络上,我无数次地看到这样的留言:“杰克要是死了,我把电视机吞下去。”对影像人物的这种忠诚,让我们重温了逝去的七八十年代,因为,只有在那个时代,我们把虚构人物当最伟大的家人一样相处。杰克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我们无法历数,但他的粉丝都知道,在哪一季,他死了老婆;在哪一季,他死了情人;又在哪一季,他做了外公,还戴起了眼镜。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活着,他就会活着。

九年八天,杰克·鲍尔所受的折磨让他毋庸置疑成为21世纪最硬的男人,而我们升斗小民,因为跟着他经历了最激烈最漫长的八天,我们也从自己的生活中飞跃而出,重新有了把自己的生活放下,献身一个更伟大使命或更伟大逻辑的愿望。

从来没有觉得杰克·鲍尔老过,而每次看《24小时》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一如看第一季的那个夜晚,依然年轻得可以有任何梦想。其实,九年过去,老公都已经有无数白头发,但是杰克·鲍尔出场,他又变成三十岁的小伙子,有力气用24小时来看完24集。

十二年

十二年之后,张一白为当年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拍了一个电影版续集。老友梅开二度来问我,带小女友看这部电影,是不是有助进程?

我没看过电影,本不能乱说,不过,本着星相学的方法论,我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友:这个电影,怕是不宜。

小说史里看看,“十二年”,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爱情故事,长的,得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这样,如此,七十六岁的阿里萨携手七十二岁的费尔米娜,走过霍乱得成正果,中间他们各自半个世纪的生活都可以undo,因为够长,可以算前世,或者说,大家当童话,类似“很久很久以前”一样,没人会去计较到底多久。

短的,不用我说,虽然以前比较多love at first sight,现在比较多make love at first sight。当然,小说有长度,第一眼爱情注定要起波澜,否则就全是麦兜妈跟麦兜讲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男的,还有一个女的,他们好了,结婚了,然后死了。不过,即便是第一眼就有了贼心,类似包法利夫人在永镇遇到练习生赖昂,他们分开,各自人生,然后再相遇,也就四五年光景。特殊一点的,亨伯特教授看到洛丽塔,立马不能自拔,然后是一段不伦之恋,然后分开,再见面的时候,隔了也没三年。

所以,如果爱情故事中需要一个黃金分割点,我会说,短则三五年,长要三五十年。你看,老手杜拉斯多懂,十五岁时候的一个爱情故事,七十多岁再去收场。反过来呢,三五年也就足够把人生经历。《战争与和平》皇皇四卷,娜塔莎和安德烈相遇,订婚,分手,和好;然后,娜塔莎和彼埃尔,从朋友变夫妻。所有这些,也就三五年光景。

说得通俗点,爱情这个事情,也像开店,或者,老字号,或者,赤刮勒新。就譬如,南京路上的店,要不“创于同治年间”,要不“开业酬宾”,如果写个“Since 1998”,平白惹人嘲笑。也是这个道理吧,古今中外,关于爱情的格言也好,经验也好,小说电影都好,最重要的主题,一直是time或timing。用沈从文的表达就是,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个“正当”,是真谛。反过来呢,所有牛头马嘴的爱情,都有一个时间问题。

这样回过头来看《将爱情进行到底》,徐静蕾老了,但还不够老;李亚鹏衰了,但还不够衰,而当年电视剧的粉丝,也没到真正怀旧的年龄,即便要月色凄凉,也得隔个“三十年的辛苦路”,这不上不下的十二年,实在是补天不足,拖地有余。

当然了,从鼠到猪,十二生肖就是十二世;从抗战到建国,十二年也足以改朝换代,不过,这个时间,放在爱情生理学中,真是命相中庸。十一岁可以是洛丽塔,十三岁就是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了,这十二岁,能干什么呢?而且,我在互联网上转悠一圈,发现倒有两个大官,在包养十二年或十二个情妇之后,被带上法庭。

不多啰唆,我的结论很简单,这个用“十二年”大做宣传的爱情电影,不宜用来谈情说爱。当然,这是迷信,信不信全由你。

一百个陆川

2012贺岁档,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再加上陆川的《王的盛宴》,三部电影都没有一点贺岁的意思。从票房和排片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胜过《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则基本没有可比性,所以,网上流传一句话:冯小刚和李安之间,差了最起码一百个陆川。

这话幽默,网友喜欢,不过这“一百个陆川”到底是什么呢?从网络评论看,要克服这个差距,就是冯小刚应该向李安讨教如何文艺。

好像是的,无论是《卧虎藏龙》《断背山》,还是《理智与情感》或者《色·戒》,李安的文艺腔一直全球通吃口碑蜜蜜甜。相比之下呢,冯小刚从起初要我们笑,到这些年要我们哭,一直有点弹性不够。不过,当我同时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一九四二》后,我倒觉得,骨子里,冯小刚其实比李安更文艺。

什么是文艺?早些年,文艺的意思很简单,可以用“棉布衬衫棉布裙子”来概括。这些年,文艺比较接近“民国范”,具体到银幕上,就是爱情主义、趣味主义和历史人道主义成为尚方宝剑。以今年的几部历史题材剧为例,《铜雀台》里,曹操为了爱情放下屠刀;《白鹿原》上,荡妇田小娥成为绝对主人公;接着是《王的盛宴》,这部号称改编自《史记》的电影好像是专门为了侮辱司马迁而存在,从头到尾的2B台词令人浑身酥软,然后,闪耀的基情把历史变成情爱实验田。

相比起这些电影,《一九四二》高明太多了,在乏善可陈的国产电影中,冯小刚完全可以凭此片轻取华表奖或金鸡奖,而且,相比他过去的不节制,《一九四二》做到了凝重,因此对《一九四二》的很多赞美,我不反对。但是,我要说的是,在惨淡的银幕影像中,冯小刚的文艺范始终很显眼。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两个美国影星都是经典文艺范的标本偶像,在《一九四二》中,他们一个是伟大的记者,一个是悲悯的牧师。美国记者和美国牧师出现在这里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在无边无际的中国人逃荒队伍中,却只有地主和贫民两类人,连个知识分子都没有,连个共产党员都没有。当然,共产党员可能会显得不够文艺。

《一九四二》里的美国记者和牧师,一般被解释为冯小刚的电影野心。不过,我更愿意将之看成一种方便的文艺范,因为记者和牧师是最显眼的人道主义符号,再说他们常常也是美国历史片中的主要角色。可是呢,随着冯小刚把美国记者设为影片中最高等级的人道符号,背景复杂的1942最后也就被归结为一场人道主义灾难。

作为一个大腕导演,冯小刚悲悯苍生的历史人道主义有其力量,但既然这部电影又叫《温故一九四二》,此片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知新2012”,那么,且不论历史中的1942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日本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占领延津的,比如《时代周刊》到底是怎么帮忙的,我总觉得此片的人道主义文艺范不仅会让中国历史再次变得似是而非,而且莫名其妙让我们欠上美国一笔情。

相比之下,李安这些年的电影倒流露出他对文艺范的一丝厌倦之情。虽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个有老虎的故事依然可以被解读为一次电影人道主义,但老虎也好,食人岛也好,都是非常明确的喻体,就像《色·戒》中,即便梁朝伟和汤唯的床戏成了该电影最大的广告,但是,心事重重的李安当然不是只为了那点色情。床戏推开了《色·戒》中的主义问题,谁还会再把汤唯看成地下党,或者她哪里还是地下党?

类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用最炫的篇章把“奇幻漂流”做足,而这压倒性的电影篇幅虽然让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愿意“跟随上帝”,但是,在所有关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评论中,大家都在谈论那个没有上帝的故事,那个极为残酷的故事。所以,在李安甜蜜的文艺腔背后,他要撕开的世界早就昭然若揭,而最后,就剩下电影这个最大的谎言,或者说,奇迹。

回到电影本质论的李安,看上去很温和,号称自己要让观众感觉虐心的冯小刚,一直有点气势汹汹,不过,中间隔着的一百个陆川,也许也不是特别大的差距。

一千个肉圆

刚进大学的时候,高年级男生非常权威地对我们说:吃到一千个肉圆,大学就可以毕业了。后来就天天吃肉圆,不是为了等毕业,而是学校食堂确实没什么好吃的。厨师水平高,鱼也好,肉也好,土豆也好,豆腐也好,都是一个味道;而且卖菜师傅对于我们成长中的胃而言,永远是小气了点。肉圆却是童叟无欺傻大傻大的,因此成了我们的食谱主打。肉圆子红彤彤地堆在食堂窗口里,尽管和着九成面粉,辉映着食堂叔叔阿姨的满月脸,特别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气氛。

北方来的男生经常和南方的打菜师傅吵架,因为嫌菜给得少。有次,一山东小伙逼急了把一份炖鸡蛋全泼食堂男人身上了,那师傅也火了,顺手抡出一个肉圆子。整个食堂霎时欢腾起来,肉圆从窗口接二连三飞出来,奋勇的学生接住肉圆又往窗口里射,前前后后混战了好几分钟,终于不分胜负。那天损失的肉圆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到缅怀,不是因为浪费,是战争的奢华感叫人悠然神往。

后来发现,原来这种傻大个肉圆是当时天南地北大学生的共通体验,除了北方学生描绘出的肉圆更傻大一点,积淀在肉圆里的青春和激情是如此相似,让“肉圆”一词像白色年代的接头暗号似的,一比画,就能辨认出是不是同志。

然而,这种肉圆和肉圆时代的生活已经被淘汰出局。学生不再需要捧着小脸盆似的饭碗去打菜,大学食堂已经跟国际接轨,全面完成了“现代化”改造:统一餐具,统一食谱,统一服务。食堂秩序确实也比从前好多了,学生从笑眯眯的人手里接过菜,笑眯眯地端到饭桌上,肯德基式的营销方式成功地收编了我们的肉圆、免费汤,以及无处发泄的精力。

十八世纪,咖啡馆和酒吧在伦敦大量出现,英国文学史全面改观。而我相信,因为肉圆的离去,这个世纪的文学也将换面。列那狐和花猫蒂贝尔的香肠事件不会再发生了,乌韦·提姆(Uwe Timm)笔下的咖喱香肠大战更是越来越远。

同类推荐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 枕草子

    枕草子

    文学大师周作人经典全译本,译自《枕草子春曙抄》原版珍稀底本《枕草子》是日本治愈系至高杰作,畅销千年的文学里程碑经典。传奇女作家清少纳言,用纯净细腻、精致简明的独特笔触,完美呈现日常生活、风物自然、宫内趣闻中稍纵即逝的美。人世间的寻常物事,在她的笔尖开出花,她那颗不染纤尘的天才之心,体现在书中每一页,读来温暖治愈,不忍释卷,赢得“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之美誉。
  • 述而批评丛书:驯养生活

    述而批评丛书:驯养生活

    这部评论集既聚焦成熟作家,也探讨年轻作家,呈现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驯养生活》是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德海的精选评论文集。该书所选的书评呈现了黄德海广泛的阅读涉猎和专注、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评论的作家既有阿城、金宇澄、格非、贾平凹等功成名就的作家,也有李蕾、豆豆这些年轻的作者。全书语言流畅,颇具古韵,例子引用得当,将深刻的问题和见解清晰地表达,内涵深远,读后令人回味。小说除了一个个看起来落入俗套的故事,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我,才会让我不致在阅读的中途废而不观?这些人心的微澜,尘世的琐细,因为未经成见的提炼,不虚浮,不张致,细细密密地显现在人物的行为之中,自然地流淌于整个生活不绝的长流,因而有一种与生活本身的活力相生相长的郁勃之气,小说便显得生气灌注,元气淋漓。这部评论集既聚焦成熟作家,也探讨年轻作家,呈现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
热门推荐
  • 买个小仙领回家

    买个小仙领回家

    从一场离奇的遇鬼开始,猛地摇身一变,不仅没有闪断腰,而且还成了一方仙首......手握无上权柄,麾下大修成群,至此这人生该怎么过呢!郑重承诺:主角从不练级,但却无人敢欺,看着别人装X,上去只管抽人......PS:1.虽为灵异开始,但偏向仙侠,有相对完整的修仙体系和较为新颖的神话架构,若认真起来,尚能自圆其说。2.主角虽不升级,但早已一分为二,时不时来个反串,也能在满天神佛面前,适当装装X......3.为群像写法,只是写的不怎么样,力求新颖吧。有兴趣的凑合着看看,不敢大声勉强啊!
  • 生气勃勃

    生气勃勃

    女友曾说,我是个单纯且幼稚的男孩,希望我们有朝一日再次见面时,她会把幼稚的标签从我头上摘下。
  • 苍灵渡

    苍灵渡

    在雪尘马上,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他是俊美威武、精明凌厉的小将军,然而卸下戎装,她又是一番怎样的面容?似男非女的模棱两可,身世隐含的种种谜团,始终盘桓在她身上。不该开始的错爱,在刀光血影中展现柔情,她的身份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却幽怨了一份泣血的辜负。白莲怒放,圣洁如沐佛音。上苍有灵,她似莲的良善,缔结了天下太平。除去血染的征衣,按照自己的意志,她找到了宁静的归宿。
  • 青蛙王子蛤蟆妻

    青蛙王子蛤蟆妻

    他是市长的儿子,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她却是捡破烂的,还瘸了一条腿。他是天鹅,她是蛤蟆,本来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他穿成了一个小婴儿,被一无所有的她捡了。他没一天不想离开她,她却用自己的一切爱着披着婴儿皮的他,感动了他。当他变回原样,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追妻大行动!
  • 绝色至尊灵枢篇

    绝色至尊灵枢篇

    一朝穿越,她成了大陆上臭名昭彰的蛇蝎美人,世人唾弃,人人喊杀。某天误闯禁地,招惹了一位万万人之上的妖孽邪王,从此……被他罩着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 诸天梦魇

    诸天梦魇

    百鬼夜行中,与妖周旋;罪恶之城内,点燃硝烟!金戈铁马上,一骑当千;超能狂乱间,决战终焉!于旧神处,聆听低语;云霄之上,斩落仙躯!通天高塔,谁人登顶;高魔世界,猎杀神灵!——————————单人原创无限流,穿越诸天,化身梦魇!
  • 天知人怨之隙国长存

    天知人怨之隙国长存

    她是隙国大将军第三代单传,平日均以男装示人,一双素手舞得了剑,射得了弓,挥得起刀,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独独对发饰下不了手,仅以红绳束发。五岁那年捡了个奴仆竟然是武国出逃皇子,不知是福是祸。但这个奴仆是她的人,是为她束发之人,是将军府的人,是这隙国之人。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她即为将军后代,愿保家卫国,在所不辞。赌上性命,护隙国荣耀,护隙国疆土,此乃我隙国之人人应做之事。国在人在,国毁,人亡。愿这疆域,皆为隙国之土,愿这世间,独我隙国长存。
  • 那份期待

    那份期待

    这个世界存在太多的你不知道的故事,不是不存在,是你没有遇见。。。。。。
  • 我只是想变个性

    我只是想变个性

    火星号航天飞船维修人员的招聘面试现场。面屎官:“说说吧,你们都来自哪里,什么学历,有什么技能特长?”A男:“我毕业于北大,硕士,从事航天器机身维护……”面屎官(面无表情):“嗯嗯,下一个。”B男:“我毕业于清华,博士,从事航天器电路维修……”面屎官:(面无表情):“嗯嗯,下一个。”C男:“我毕业于哈佛,从事航天器内部程序控制……”面屎官:(波澜不惊)“哦哦,还可以,下一个。”王大锤:“我来自蓝翔,挖掘机……”面屎官:(喜出望外)“停,你不用说了。”万万没想到,最终还是我获得这份荣耀的工作,想必是面屎官看到我那英俊不凡的长相和听到我丰富的工作经验后,被我深深的折服了吧,哈哈哈。某某男:“那个大锤,趁着飞船这几天还没出发,你先去发射场内的各个厕所熟悉下工作环境。对了,这是专门给你配的清洁工具。”(只见王大锤接过了一把长长的掏粪勺,一脸懵逼。)
  • 风花雪月独钟你

    风花雪月独钟你

    或许我只是你的过客,可你,占据了我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