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1300000004

第4章 小妤姐

我想了一下,这篇回忆文字,需要从我整理旧书说起。

我念过八年私塾,读过的、收藏的旧书不少,“三、百、千”、“四书五经”,连同那些铜版、木版刻印的古代诗文选本、专集,以及部分史学名著,流失了的不算,手头存留的总还有一百多本吧。那淡淡的书香中,不仅埋藏了我的辛劳、凄苦的童年,浸透着近三千个日日夜夜的心血;而且,许多书册上都留存着塾师的“手泽”——封面上有他用正楷题写的书名和我的名字,书页上还有他用朱笔点出的断句。

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刻意地珍藏着。它们跟着我,从僻远的荒村走进了县城,又从县城到了我曾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地级市,近三十年,又随着我进了省城。其间,它们也像人事一样,经历过甘甜,也遇到过苦难,甚至面临着毁灭的危险。说来,我们也是患难之交了。虽然那些书里没有什么珍本、善本,并不具备特殊的收藏价值,但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毕竟存在一种难剪难理的深厚感情。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刚刚涌起,“破四旧”就开始了。那时,我刚刚从一家报社调到市委机关工作,行李和物品零乱地堆放在楼上一间暂时没有住人的空屋子里。这些锁在木箱里的旧书,也随之原封不动地运到楼上,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打开过了。我整天提心吊胆地关注着这些旧书的命运,唯恐那些难以理喻、思想单纯的红卫兵,会把它们作为“四旧”的典型付之一炬,可是,又苦于找不到一个理想的掩藏处所。为此,常常中夜惊悚,忧心如捣。

一天,我在窗外闲步,突然发现这座楼房原是尖顶的,就是说,上面装有木质的桁架。那么,天花板上必然有着很大的空隙了。回屋看了看,墙后果然有个可以直达棚顶的绳索结成的缘梯。于是,便在一天深夜,悄悄地把书箱搬到棚顶上去,密藏起来,然后,再把缘梯撤除。化用朱熹老夫子《九曲棹歌》中的两句诗,从此,也就“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卷千篇锁翠烟”了。

尔后,“破四旧”的飓风虽然止息,其他名目繁多的批判、斗争,却还是一场接着一场。随着我连续几年下放工厂、农村劳动改造,再就很少进入这座楼房来住宿了,更是难以提起展读旧书的兴致。直到机关给我分配了住房,家里从农村迁回城市,一切都安顿得差不多了,我才重新架起梯子,钻到顶棚上,沾着浑身满脸的灰尘,把旧书箱搬运下来。屈指一算,已经八个年头过去了。

这天,我敲开了木箱的锈锁,把那些线装书一本一本地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着。顿时,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像三十几年前那样,依旧坐在塾斋的炕上。其中的“四书”是用一条布带子打着“十”字花捆起来的,解开布带,见到每页的书角,全都用蜡液熨过,使得那些因为翻检频繁、边角有些打卷儿的书页,变得十分平整了。我想起来了,这都出自小妤姐当年的手泽。

记得,那是1948年的秋天,小妤姐看我早就读了《诗经》、《书经》等一大批新书,“四书”已经放在一边不用了,便把这一摞旧书收在一起,带回她的房间里。多少天以后,重新放置在我的书桌里的“四书”,已经熨得平平展展,简直像新的一样。我现在记不起来,这布条是她捆的还是我捆的,反正从那以后,这一套书我再也没有翻检过。因为过了旧历年,我就进入了镇上的补习班,半年后,又考取了县城的中学。此后,面对的是全新的视界,便再也没有机缘接触这些旧书了。

现在,翻看着这一册册的线装书,有如旧梦重温,说不出滋味是酸是甜,情怀是悲是喜,也许是几分欣慰又夹杂着丝丝的怅惘吧。翻着翻着,我突然发现《论语》上卷里夹着一张写在带格的彩纸上的字条。铅笔字,不怎么熟练,有些歪歪扭扭,却写得十分认真。三十几个字,都是竖着写的(标点是我加的,改了两个错别字):

我要走了,也许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嘱咐一句话:你太淘气,闹了几次危险了。

尽管过去没有见过小妤姐的字迹,但我知道肯定是她写的,不会是别人。

小妤姐是谁?她是我的塾师刘璧亭先生的小女儿。

要看她待我的那种真诚,那份情意,简直像我的亲姐姐一样,其实,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应该说,在我整个就读私塾期间,除了嘎子这个铁哥们儿,还有一个“课外指导”,就是小妤。

她小小年纪便遭遇到惨痛的不幸。十岁那年,在警察署长家充任家庭教师的母亲,因为遭到东家的奸污而含愤跳进了辽河。从此,她便开始了流离转徙的动荡生涯——先是嫁到邻县的姐姐把她接了过去;待到刘先生在我们村里安顿下来,她又从姐姐那里回到父亲身旁。父亲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不让她念书识字。可是,由于她赋性聪敏,又兼较长时期在私塾这种文化环境里熏陶,也懂得许多文化知识。她认识许多字,而且,背得出来《弟子规》、《名贤集》、《神童诗》中的不少词句。

小妤姐的性格有些内向,比较孤僻,平素很少和邻居的孩子们交往,这可能和她从小就遭遇苦难、失去母爱有关系;但与我却很合得来,用现在的话讲,共同语言比较多。我虽然小她三岁,个子却比她还高,生就一副“孩子王”的英雄气概,又兼天资颖悟,课业拔尖,因此,很受她的青睐。

有一次,我们坐在一起闲谈,说起了她的名字。她说:

“小妤,是我的小名,母亲起的。我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因此,我的大名叫作晚芳;后来父亲又说,还是叫野芳好。待到我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日夜思念,为了纪念我的母亲,便放弃了我的大名,叫起了小名。”

“晚芳、野芳,名字都很典雅。”那时,我已经读过了许多书,便告诉她:“‘野芳’的来历,是宋代大诗人欧阳修的诗句:‘曾共洛阳花下住,野芳虽晚不须嗟’。这个大文豪,似乎特别喜欢‘野芳’这两个字,他在一篇文章里还写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

她听了高兴得跳起来,称赞我说:“你知道的真多!”

这天,我到塾斋很早,老先生正在吃饭,小妤姐撂下碗筷,就过来和我闲谈,同时,带出来一些花生米和糖块给我吃。她悄悄地告诉我,父亲昨天晚上犯了烟瘾,早晨起来就没有好气,性情焦躁得很,让我背书时多加小心。

背书开始了,我站在地下,背对着老先生,面向着东墙上的孔夫子像。我从左侧的门帘缝隙,看到小妤姐隐在门外的身影。我知道,她是放不下惴惴的心,生怕我出现差错,遭致斥责,因而偷偷地隐在一旁查看。幸好,从始至终,我背诵得十分顺利,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我那时特别贪玩,在复习功课时,经常从炕席上拆下一些苇篾儿,弯作弹弓,去弹射嘎子哥,以致时间一长,屁股底下便破出一个大窟窿。小妤姐便悄悄地把牛皮纸抹上糨糊加以粘补,有时,还趁我们放学回家,把苇席调换一个角度。这样,我也就可以继续干那种拆折苇篾、弹射别人的淘气勾当了。多少天以后,屁股底下又出现了漏洞,小妤姐便再次地耐心粘补,看不到有丝毫的厌烦情绪。遇到夜黑天,伸手不见五指,路上绝少行人,我念完三排香的“夜书”回家时,她总是拎起门后的一条木棒,往前护送一程,然后,自己再独自回去。

过大年前后,私塾临时停学几天,我便常常跟着小妤姐到前村去看戏。戏台距离地面有五尺高,用木板搭成,坐北朝南,台下挤满了看客,周边都是卖各种小吃的。到了那里,小妤姐总是先去给我买个大麻花或带窟窿的烧饼,然后,我就一边吃着一边观看。这天,我们看到了最精彩的节目。台上跑着一只金钱豹,神气活灵活现,虽然是由人装扮的,却和真的一样,一蹿,一闪,一跳,一滚,博得了满场的掌声。

还有一个武生,出场时,先是威风抖擞地亮个俊相,然后把一支钢叉,朝着戏台右上方飞掷过去,不偏不倚,端端正正,恰好扎在戏台的柱子上。亏得他功夫到家,扎得准,不然,稍稍出一点偏差,飞叉就会掷到台下,扎在看客的脑袋上。尽管没有出现事故,台下的人群早已慌作一团,吓得一个劲儿地“妈呀—妈呀”地乱叫,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拍巴掌喝彩。这时,武生却已经踅回台后去了。我还瞪着一双眼睛,定定地等着看他的新招法,小妤姐却不容分说,拉起我的胳膊就往外走,嘴里一迭连声地叨咕着:“白给咱八百吊(钱),也不看了,——太危险!”

在家里闲不住,我们便去村子东头看高跷秧歌。广场上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唢呐翻着样儿吹,铙钹、锣鼓敲得震天价响。钻到里面一看,扮武丑的“头跷”刚好转到我们的身边。只见他,头戴着一顶黑尖帽,勾了个三花脸,嘴角旁留着个倒“八”字胡,手里摇着一条马鞭,左翻右摆,闪腰垫步,跳着各种秧歌的舞步。后面紧跟着大队人马,认得出来的,有许仙、白蛇、孙悟空、猪八戒一流人物。那智勇双全的孙大圣,一会儿蹦到这边,一会儿又窜到那边,一手舞弄着金箍棒,一手又抓耳挠腮,异常活跃。而心存邪念、老惦着娶媳妇的猪八戒,腆着个大肚子,扇乎着两个大耳朵,扛着钉耙,晃晃悠悠,滑稽可笑。

最逗趣的是那个丑婆,身穿一套花衣红裤,耳朵上缀着两只红辣椒,手里攥着一把棒槌,嘴上还叼着一个烟管很长的大烟袋,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洋相百出。当她发现许仙和白娘娘正在眉目传情、亲亲热热地翩翩对舞时,便忙不迭地跳过去,抡起棒槌捣乱,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干涉。我已经看得入神,咧着大嘴呵呵地笑,小妤姐却把嘴巴凑到我的耳边,嘟囔了一句:“你看这个老东西,烦人不烦人?”

现在,回头说说小妤姐的字条上写的“淘气闹了几次危险”的事。

前面我曾写过,由于塾斋闹学,受到惊吓,病倒了三个多月。那期间,小妤姐曾多次到家里去看我,还给我做鸡蛋疙瘩汤吃;每次老先生去家里探视,她都要尾随前往。

还有一次,我站在秫秸垛上,与隔院的孩子打土圪垃仗,脚下一出溜,不慎滑进了两个秫秸垛的夹缝里。秫秸的茬子尖尖的,像锋利的枪刺一般,把我全身的皮肤划出了十几处伤口,这样,人们还说:“太幸运了,多亏没有扎着眼睛。”最尴尬的是,处在两个秫秸垛的夹缝中,左右动弹不得,全都有尖刺顶着,挣扎了好长时间也钻不出来。最后,还是由我父亲和东邻的二哥帮忙,把秫秸一捆一捆地倒腾开,才算解救出来。

最危险的那一次,是被牛犄角挑起四五尺高,然后抛落在地上,肚皮划出了两道血印子,周围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事后,人们都说我捡了一条小命。

听到我讲述这些情节,小妤姐一会儿焦急,一会儿惊悸,一会儿摇头,喃喃地说:“简直把人吓死了,你可不能再这么闹下去!”过了一会儿,又补充一句:“我父亲讲过,多难之人,必有后福。——你是一个命大、有福的人。”

她就是这样对我一片真情,时时处处关心着、照应着我。只是,由于我当时年龄太小,不懂得感情上的事,对于她没有过任何的回报,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表露过。

记得就在最后这年夏天,一个深夜,我从睡梦中醒转过来,听到母亲和父亲在说话。母亲说:“小妤这个孩子,真挺好。人不大,特别懂事。对咱们的孩子,也是一片真心。”父亲接上说:“老先生和他‘魔怔’叔,也有心成全这门亲事,将来小妤嫁过来,两家好上结好,友情加上亲情。可是,我始终没有点头。我不吐口的原因,是他们二人的属相犯克,命相不对。”

说着,父亲叨念了一套口诀:“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斩,金鸡遇犬泪交流,龙逢玉兔云端去,猪与猿猴不到头。”

父亲说:“咱们的孩子生在乙亥年,属猪;小妤生在壬申年,属猴。‘猪猴不到头’,古有明训,这叫犯属相;再者,他们一个是火命,一个是金命,火克金,金若遇火,必见销熔,‘金火夫妻克六亲,祸及子孙守孤贫’,这也是相书上写着的。命相不对,一生遭罪。这门亲事做不得!姻缘系由天定,人事不可强求。”

母亲又说:“那若是按这里本地的算法,女孩子算‘进’,小妤不是应该加一岁吗?”

父亲说:“命相学算的是属相,不论实岁、虚岁,她都是属猴——这没有变化。”

母亲也是最迷信命相的,听了父亲这番话,轻轻地叹息一声,两人便再也无话了。

看来,在那个年代,儿女们的婚事,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除了命相、属相,其他条件都是可有可无、无须过问的。每个当事人,不过是件金属、火焰、水滴、木块、土圪垃,至多只是一个大小动物,其他什么也不是。

上了中学以后,我问过历史老师,那套合婚、算命的玩意儿,有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老师说,早在汉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体系,《白虎通义》中讲到了“五行相克相害”的道理。这是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从那以后,再见小妤姐的面,就越来越少了。

后来听说,小妤经她姐姐介绍,嫁给了邻县农村的一个小伙子。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会过面,音信也杳然了。昔梦追怀,我曾写过一首小诗:

秋水映长天,

黄花似昔妍。

绿窗人去远,

相见待何年?

同类推荐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作者曾在变电运行维护一线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基层电网企业这段不平凡的历程。 本书稿是山东电网德州供电公司宣传干事发表在报刊上的新闻和文学作品选,记录了几代基层供电企业员工跟随自己的企业,在改革大潮中,承前启后,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同时反映了基层电网企业改革历程。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蒋光慈作品集

    蒋光慈作品集

    拜轮啊!你是黑暗的反抗者,你是上帝的不肖子,你是自由的歌者,你是强暴的劲敌。飘零啊,毁谤啊……
  • 秦氏三兄弟

    秦氏三兄弟

    《秦氏三兄弟》讲述的是秦伯仁、秦仲义、秦叔礼三兄弟历经戊戌政变、辛亥革命、北伐、国共内战几个关键时期的不同命运。
热门推荐
  • 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作者过去长时间从事干部工作,对领导干部自身建设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近三年,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讲话,很受教育和启发。作者思考了很多,最后决定把这些思考整理成书,使其稍稍系统一些。这本书主要是结合作者的工作经历来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所以实践的色彩、经历的色彩、交流的色彩、谈心的色彩、漫散的色彩比较浓重,因为不够“规范”,作者便把它称为“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 五州精要纪

    五州精要纪

    五州大地生五族——神族、人族、鲛族、魔族、虬族,神族独占五族之首!神族一脉每千年便要经历一次大劫,只有完成奉灵大典方可度过此劫!在神族又一次千年大劫到来之际,五族纷争再起,大战一触即发。主人公苏彣在众人的帮助下将一步步拨开各族的神秘面纱,揭开五州大地的终极秘密!正义与邪恶如何相生相斗,五族命运如何发展,五州大地又该何去何从?
  • 火影卡卡西暗

    火影卡卡西暗

    树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将会继续照亮村子,并且让新的树叶发芽。
  • 我的老师是瑞兹

    我的老师是瑞兹

    耀阳辐射在骄阳市上面,陈希北劫掠到另一个世界,符文之地!没有金手指,陈希唯一在乎的妹妹远隔另一个世界,因为事故失去双亲与双腿的妹妹再次失去唯一的亲人,谁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崩溃。陈希竭尽所能的寻找回家的方向,从南到北,由西向东,踏遍整个符文之地,从科技到魔法,由帝国到神殿,遗迹,修道院,强者,所有一切,他都在寻找,尝试!但是接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经历的越多,更多的责任,更多的羁绊慢慢将陈希束缚,最后的最后,当一切尘埃落定,陈希又会否实现自己一开始的愿望?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 你不努力,谁能给你想要的幸福

    你不努力,谁能给你想要的幸福

    本书通过45个故事,告诉年轻的女孩,要独立、自强、自信,人生路上有荆棘、也有鲜花,不管生活给了什么,都要微笑面对,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就设法改变自己,用一个好心态,去坦然迎接生命的考验。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译·珍藏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译·珍藏版)

    托克维尔所著《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述。这不是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而是一部研究大革命背后政治制度变化与影响的著作。通过深入研究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文献、档案和事件,托克维尔开创性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在旧制度最繁荣、最开明的时期,革命却加速发生;大革命为什么在压迫最轻的地方首先爆发;为什么革命者要愤怒地摧毁一切现行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和言论自由,是否导致人民对政府百般苛求;为了实现酷爱的平等,人们为何宁愿不要自由,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托克维尔在普遍意义上,厘清了民主、专制、自由、平等这四个重要政治概念之间的关系。
  • 千亿豪宠:冷情总裁求放过

    千亿豪宠:冷情总裁求放过

    前夫的葬礼上,她被小叔子强势拥入怀中……被他收入囊中的,非但有庞大的家产,还有他们曾经欢好的余罪——一只软萌可糯的小包子!“坏叔叔!放开我妈咪!”小包子捏着拳头,誓要和眼前的男人斗争到底。男人嘴角挂着邪肆的笑:“遥控飞机归你,你妈咪归我。”小包子咬咬腮帮子:“遥控飞机和妈咪归我,你归我妈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魂噬九霄

    魂噬九霄

    这是一个以魂气为尊的世界,谁拥有无上的魂力,谁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众人眼里的“废柴”陆羽在一次雷霆轰击中大难不死,得知了自己是万载难逢的圣体的事实,一次次地突破自身极限,最终走上王者之巅,成为空前绝后的魂圣!职业等级:魂徒、魂士、魂师、魂宗、魂皇、魂君、魂尊、魂帝、魂仙、魂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