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00000015

第15章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2)

第二节美名无须彰显,万事不为人先

【曾国藩语录】

盖天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曾国藩剪影】

曾国藩曾经因为一年连升十级而名声大振。在别人的羡慕与赞美声中,曾国藩一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可见其个人修养非同一般。但是,曾国藩也不是开始就能够把握好其中的火候的。他年轻的时候,也跟很多人一样,总是锋芒毕露,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

那时候,曾国藩除了关心政事,还专研程朱理学,拜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理学大师唐鉴为师,结交了很多热衷于程朱理学研究的朋友,窦兰全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窦兰全来家中拜访,曾国藩十分高兴,赶忙把他让入屋中,拿出自己平时不舍得喝的上好茶叶,给他沏了一壶。寒暄过后,两个人畅谈起来,说着说着,就说到程朱理学方面去了。

窦兰全平时就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所以说起话来总是留有余地,可是曾国藩不是这样的,他自认对程朱理学有所研究,又是理学大师的高徒,所以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每有争议处,他都表现得十分强势,丝毫没有让步的余地。忘情处,他甚至会说出一些不敬的话来。可是窦兰全丝毫没有打断他的话,一直听到最后。

窦兰全走后,曾国藩与人争论的兴致退了,逐渐冷静下来。他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懊悔:都怪自己太爱表现自己了,才会在朋友面前表现得不谦虚,狂妄自大起来。窦兰全也是在程朱理学方面有很深研究的人,自己只顾着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却不知道在说的时候已经暴露出了很多不对的地方,可是还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自己说的什么都是对的。

其实,曾国藩已经不止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爱表现缺点。每次谈论到感兴趣的话题,他总是话语不绝,即使有很多人在场,他也会打断别人的话,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让别人都成为他的听众。这样的举动曾经引起了他的很多好朋友的不满,甚至跟他发生争论。但是,每次反省之后,下一次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时,他的老毛病又会犯。为此,曾国藩把这些缺点都写在了日记里,每天都会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最终改掉了狂傲的毛病。

曾国藩后以谦为立身之本,他说:“盖天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在他看来,人总是容易犯狂妄自大的毛病,所以要时时反省自己,并且要用心约束自己,“万事不为人先”,掩盖住锋芒,才能不被别人讨厌,让自己更受欢迎。

现代人喜欢讲求个性,总是想尽办法来凸显自己,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可是,追求个性不等于狂妄自大,表现自己也不等于锋芒毕露。我们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能总是自己当主角,把别人都当成我们的听众和看客,而要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别人留有余地。

【经典妙用】

掩藏锋芒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古人认为,一个人若无锋芒,在人群中就无法凸显自己,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既有必要,也是应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过分展露自己的锋芒,会遭到小人的忌恨,最终导致失败。尤其是做大事的人,锋芒毕露既不能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又容易失去身家性命。

唐德宗时,杨炎与卢杞一度同任宰相。卢杞是一个除了逢迎拍马之外一无所长的阴险小人,而与卢杞同为宰相的杨炎,却是满腹经纶,一表人才。

博学多闻、精通时政、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杨炎,虽然具有宰相之能,性格却过于刚直。因此,像卢杞这样的小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从来都不屑与卢杞往来。

为此,卢杞一直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算计杨炎,就向德宗参了他一本。德宗果然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职务。就这样,杨炎莫名其妙地丢了相位。

由此可见,锋芒毕露者会招人嫉妒,只有适当掩藏锋芒,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可是现代社会,很多人不懂得掩藏自己:如果是才华横溢,就可能清高自傲;如果个性十足,就可能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当我们从人群里显露出自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被人群孤立了。所以,与其一个人承受众人的压力和指责,不如圆滑一点,低调一点,在角落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同类推荐
  •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本书总结了七个方面怎样管好自己,并列集为七个法则: 真正认识自我:首先给自己定位; 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人生必备的生存能力:是你生存的必要手段;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无穷; 学会善待时间:不会利用时间将会一事无成; 学会为自己理财:打理她自己一生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标志; 保持身心健康:拥着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人的一生,追求的很多,就看怎么支待。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业有所成。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秘籍和宝典,只能是从自身做起,循序渐进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相信成功便指日可待。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六篇共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赤壁之战,假使曹操谋略得当,精心筹划,以百万之师去克不足十万之师,真的有可能大功告成。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曹操就可能统一天下。不料,东吴年轻的都督周瑜,谋略得当,筹划精密,再加上诸葛亮的帮助,一举打败了曹操,使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化成泡影。本书就为读者讲述《三国演义》中三国谋略大师的三十六计。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三国游

    网游之三国游

    三国网游废柴开局小人物小故事我要开始发展了
  • 纪元禁区

    纪元禁区

    新书《我能分析万物》求支持!..............沧海雷霆劈裂了世间枷锁,辉耀光芒划破了静谧夜空!当有一日黑暗笼罩大地,凶兽邪魔侵袭,人间变成地狱,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 四分律

    四分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nti-Slavery Crusade

    The Anti-Slavery Crus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帝宠妃娇妻哪里跑

    妖帝宠妃娇妻哪里跑

    前世身为杀手的她,穿越到真灵大陆。且看她今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嫡妃盛世

    嫡妃盛世

    她灵魂出窍,成为异世丞相府不受宠的嫡女黎清末,她本丑陋的阴阳脸,蠢笨的脑袋,她是盛传的全能废材大小姐。当她再次睁开美眸时,废物?一夜间突破二级橙色斗气,你能吗?我有魔兽火麒麟为兽,神兽冰魄银狐为宠,你有吗?丑陋蠢笨?你能让天下第一美男死心塌地只爱你一人吗?欺我废物,让你试试生不如死的滋味,欺我蠢笨,让你试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受。逆天?不,我只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若天阻我,那我便逆了这天!
  • 寿世传真

    寿世传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痛觉残留

    痛觉残留

    陆珩从没见过像蔡小茶那么多事又聒噪的女生。他跟她第一次遇见是在福利院,他们都在一个青年志愿者的QQ群里,共同参加了去福利院当义工的活动。说实话,那样的地方陆珩一点都不陌生,早在加群之前他就经常自己来这里帮忙,不过是后来遇到了这些人,就答应跟他们一起而已。大多时候,他都会自己来。福利院里被抛弃又无人领养的小孩子大多数有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这里充斥着无休止的哭闹声,还有来这里的义工们同情的注视。喧哗而又死气沉沉。他来这里不是第一次,却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热闹的景象。
  • 奥特兰托堡

    奥特兰托堡

    《奥特兰托堡》诞生于1764年,作者是贺拉斯·华尔浦尔。这篇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哥特小说。小说表现出对中世纪的缅怀,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对主观想象的追求。开拓新的题材,发掘“怪诞”的审美价值,解放为理性束缚的想象力,探索哥特小说的写作技巧。《奥特兰托堡》开创了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对18世纪后半叶及以后的小说、影视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