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200000039

第39章 古渡风云(中)

105

乌驴子正要跟儿子讲古,南岸上却又突然出现了一群叫花子模样的人,叫唤要过河。他连忙把船摆过去,那群人就一拥上了船,约莫二十几人,把船压得一歪一歪的。一个青年站出来交了过河钱,乌驴子好像面熟,就嚷嚷:这么多人,怕出拐哟!那青年一边帮忙解缆、一边说:

“我们着急赶路,快开船吧!”

那撑篙的壮汉却很热心,在前头把竹篙一点,船就离了岸。当渡船划到河中间的时候,危险果然发生了。江中激流把船冲向下游,临近一道激流险滩,如果不立即挽回,连船带人就会像箭矢一样射出去,撞得粉身粹骨。眼看就要出拐,那乌驴子倒划桡片也止不住、脸上胀得通红,船头的壮汉用竹竿拼死也顶不住,就有些惊慌。

就在这时,突听得那青年一声吆喝,山花子们立刻分成两排跪在船舷,俯身展臂拼命划水,口里发出急促而有节奏的吼叫。一时浪花四溅、吼声如雷,直惊得河谷里山鸡乱飞、猴子怪叫、獐子麂子一阵乱跑。

渡船在激流中挣扎了好一阵,终于摆脱困境,接近北岸,河谷渡口的紧张空气渐渐平静下来。乌驴子喘了一口粗气,刚想感叹一番,可接下的一幕更让他大吃一惊。

一阵迅疾的马蹄声鼓点般地在山谷里猛烈擂动起来。

几声嘶鸣,一路烟尘,四个王府骑兵沿着山脚官道奔驰而来,他们在北岸码头勒住马首、翻身跳下马来,凶杀恶神般地守住了渡口。接着,又有一队步兵从后面飞奔赶到,分成两列在码头上夹道而立。

乌驴子父子俩都愣住了,山花子们也有些吃惊,但很快就镇定下来。那青年暗暗数了数对方的人数,心里早盘算好对付的办法。渡船照常靠了岸,他们若无其事地踩着跳板向岸上走去。兵丁们立刻上前凶狠地拦住他们一一盘查。

居然是一些衣衫褴褛、模样古怪的山花子,兵丁们心里就有些犯疑。当查到那青年时,为首的兵丁盯住他的脸看了几眼,正要查看他的肩膀上是否有刀伤,后边就有一个山花子突然扼住了他的脖子,两人扭打起来。眨眼间,所有的兵丁都一拥而上,但还没来得及拔出腰刀,就被已经上坡山花子们一一抱住,拖到河滩上拼杀起来。船上的山花子急忙飞身跳上河滩,揪住兵丁厮打。

那青年显然左臂带伤,但他独臂单拳却如流星锤一般,腿脚功夫又格外了得,一呼拉就接连放倒了两个骑兵头目,又追着另两个骑兵打到河边。其余的山花子和兵丁人数相当,就一对一地较量起来。霎时间河滩上拳脚交加、吼声如雷,成了肉搏厮杀的战场。打红了眼睛的对手们奔腾跳跃、从沙滩追到礁石上,又从礁石上滚到水里,谁也不放过谁。有的折了胳膊断了腿还在拼命,有的口喷鲜血还在奔跑。

王府的兵丁虽说受过魔鬼训练,有几个还和仇家土司干过仗,却经不住这些山花子的拳脚,不一会就这里在哭爹喊娘,那里在哀嚎惨叫,二十几个兵丁都一个个软绵绵地瘫在地下。

那青年把两个骑兵追到河边,飞起一脚踢倒了一个,另个跳进河里直扑腾。青年正要下水,却见那撑船的大汉用竹篙一捅,水中就不见人影了。他朝那大汉抱抱拳,回身看战事已经了结,所有的兵丁无一逃走,自己的兄弟也无重伤,便要弟兄们把这些兵丁集合在一起,一个个用树藤捆住手脚,用树皮勒住嘴巴,然后喝令:

“委屈你们一夜,就呆在这里!”

那些兵丁终于明白此人正是田虎,他们都一个个翻着白眼,望着田虎和那支巴方舞者精锐队伍上岸而去。

这一场吓人的搏斗,让乌驴子在船上直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他也是个敢拼敢打的人,平生参加过几次部族恶仗,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未免有些胆战心惊,慌忙把船往对岸划去。他隔河望见山花子们捆住俘虏的兵丁,又把那四匹马拉到林子里栓在树上,一群人就闪电似的沿着小路上山走了,一路惊得山中鸟雀扑楞楞地飞。

然后,这清江渡口又平静下来,山崖上那抹夕阳也消失了,只剩下黑云压城一派苍莽。

乌驴子站在船头啧啧称奇,跟儿子说:“老子活了大半辈子、也才见过这样的奇事”。可是没人应声,他这才发现儿子不在船上,以为他害怕、躲到岸上去了。

直到直到第二天早上,儿子才回到船上,浑身是血。乌驴子见了大惊,骂道:“小狗日的跑到哪里去了?”儿子默不吱声。乌驴子吼道:“还不赶快下河洗干净!”

那汉子跳到河里洗去血迹,又上来拧干衣服穿上,却嗡嗡地说:“我干爹死了,要去守灵安葬。”说罢就下船走了。乌驴子望着他的背影喊道:“格老子,搞清白了就快点回来啊!”他儿子却在林子里叫道:“那些兵丁和马呢?”乌驴子说:“半夜里犟脱了!”

这时从都镇湾过来的人说,出了破天荒的大事了,巴方舞者现世了,闹了个天翻地覆!

乌驴子恍然大悟,高声叫道:“哎呀,他们昨天晚上就是从我这里过河的呀!”

从此以后,这乌驴子就一遍一遍、年复一年向过客讲说,他的子子孙孙也一直讲说:

“当年巴方舞者现世,就是从我这个渡口过河的,那可真是神兵天降......”

106

且说当时,田虎带着这批骁勇的斗士朝家山方向疾进,他们沿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悄悄潜回到山寨里。田虎让那些兄弟们躲在后山丛林里,自己先回家看看。刚进寨口,他就听见家屋那边传来丧鼓咚咚的哀音。

田虎走到自家屋场,那吊脚楼房已经不见了,只见一片废墟之上,搭了一个白布帐篷,按老年人的说法这叫临时孝堂。他走近帐篷,看见中间摆了一张方桌,桌上点了一盏灯,烧着三株香,桌下燃着纸钱,桌子后面两条板凳上搁着一副白木棺材,老母亲坐在棺材旁边哭泣。

一位老者擂动丧鼓,四位赤膊上身的老汉正绕着棺材一边跳、一边唱。田虎认得那鼓师是山寨有名的打丧鼓的师傅覃宪云、跳丧的是向三佬、龚心保、刘吉发、吴顺银,知道是乡亲们已经帮忙把父亲的尸体收敛了,正在跳“撒野儿嗬”,便嚎啕大哭扑了进去,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向三佬看见田虎回来了,大吃一惊,急忙停下来问道:“虎儿,王府的人正在捉你,你怎么能回来呢?”

田虎回道:“我回来看看父母怎么样了。”

向三佬道:“你的亡父已经收敛好,有我们替你守灵,你还是先到山上躲几天,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发丧安葬不迟。”

田虎依然号哭不止,几个老者上来再三催促他快走,田虎便跪在他们面前说:“有劳各位大爹,我只去今日一夜,明日只要一命还在,一定回来尽孝。”说罢又爬到母亲面前,哭道:

“为儿不肖,连累二老,但是仇不报、恶不除,我难以为人。如果今番我能救出丹妹、杀了仇人,马上回来服侍您老。万一孩儿不幸,只好请您原谅、自己保重。”老母抚着他的头说:“儿啊,你赶快逃命去吧!”

田虎跪在地上给她磕了三个响头、抹了一把眼泪,就站起来转身走了。

几位老者一听此言,大为惊异,正待劝说,田虎已经走了。那鼓师只好长叹一声,重又敲起鼓来,四位老者就继续跳丧,用嘶哑的声音唱道:

“昨日亡人你还在,

今日你就进棺材。

山上多有千年树,

世间少有百岁人。

夕阳桥下流水过,

亡人已上望乡台......”

跳丧是土家世代传承的风俗,由远古“撒叶儿嗬”演变而来。土家之所以要歌舞送亡人,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巴人都能歌善舞,所以必须以歌舞引导他的亡灵回归祖庭,这是一种原始宗教的沿袭。跳丧的舞步模仿猛兽的动作,古朴而庄严;唱词咏颂古代英雄的传说、即兴诉说丧家的悲哀,令听者潸然泪下;特别是那一面牛皮大鼓,在鼓师的敲击擂动下发出低沉而震撼神魂的声音,山河都为之震颤。

这几位老人跳丧通宵,第二天早晨又把田老汉的灵柩送上了山,安葬完毕。后来田虎被土家百姓当作巴方舞者世代传颂,这几位老人因此善举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们的后人也颇有作为。那刘老汉的后人刘光荣,后来当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第一任县长。那鼓师覃宪云的十九代玄孙覃发池,将跳丧舞改变成巴山舞流行全国,为弘扬土家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覃氏的另一位后人覃祥官,成为着名的合作医疗之父,而龚心保的后人龚发达,则当了长阳县人民政府的文化局长,是研究土家文化的着名学者。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当时,哀恸的丧鼓敲击着田虎的胸膛,苍凉的丧歌在山谷间回荡,田虎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离开这撕肝裂肺、伤心断肠的父母老家。

他独自走过那伤心的小溪木桥,看见溪水依旧哗哗地流淌,溪畔那方多情的草地上,还散落着他们举行婚礼时留下的花环,花环上面的鲜花还没有凋谢,一朵朵在落日余辉里闪闪发光。他停下脚步,仿佛听见一阵阵欢歌笑语在耳边回响,又被山风冷酷地吹散;仿佛看见丹妹娇羞的笑脸就在眼前,又被暮云无情地遮蔽;田虎禁不住热泪涟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丧鼓咚咚、哀歌苍凉,伴随着田虎踉跄的脚步。

田虎回首再看一眼自家屋场,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昔日快乐家园已成灰烬,只剩下断墙残垣;梦寐里红烛高照的洞房,已在一片血光之中化为青烟。晌午还是满堂欢笑、喜气洋洋,现在却冷冷清清,满目凄凉。惟有那只家犬从后面赶来,呼呼地用舌头舔着田虎的腿脚,依依不舍地送别他的主人。

走了好远,他还听见老母在凄厉地哀哭,他想起那白净者讲的话,养母可能就是自己亲生母亲的姐姐,是自己的姨妈,刚才没来得及问她,只觉得她们都好可怜。他越想越是心如刀割,却只能强忍悲痛,毅然离开老家,到山湾那边里去寻二狗和那帮年轻人,去履行他救丹妹报家仇的誓言。他不能让丹妹也遭受老一辈那样的苦难。

同类推荐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乌头渡

    乌头渡

    “公子,雨大,不如进篷子里避避吧。”“呵,急什么。你瞧瞧,这天这水这雨,连着一块儿,像不像一幅画?”“……公子,别靠船舷那么近,当心被河里的水鬼趁机逮了去,把公子的头给咬了……”“哈哈,沈莫,你又开始编故事说笑了。”“说笑是一回事,不过公子,您身上都湿透了却是当真,您当真该进船里躲躲了。”“嘘……别说话,沈莫,那边有个仙姑在瞧着我笑呢……”“仙姑?哪里有仙姑?”“看,就在渡口那里。”
  • 圣手神偷

    圣手神偷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圣手神偷》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古今传奇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古今传奇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饱满鲜明,尤其能历经岁月的考验,令读者叹为观止、拍案称奇。
  • 叠叠发夹弯

    叠叠发夹弯

    若时间顺流快进,巴峰一定会把回望的人生之路看成连续的发夹弯。但本故事开始时他还没听过这词——发夹弯,英文hairpin,小于90度的急弯,形如女生的U形发夹,鹅县人称为“回头望”,在该地远郊某些山上叠叠复加,直上云畔。那时巴峰才上高一,黑瘦、浓眉压眼,半合的嘴唇中间若隐若现两颗洁白的兔牙。男孩子没啥不良嗜好,只有一个缺点:成绩不好,徘徊在鹅县末流的十中倒数二十名左右。那学校每年两百名毕业生只有二十人能考上大学。母亲邱欣荣基本对其前途绝望,总对邻居说,只是把娃娃拴到十中关起来,除此之外没别的念想。
  •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热门推荐
  • 替嫁王妃很凶猛

    替嫁王妃很凶猛

    她代替妹妹嫁给瑞王,新婚夜便被那美貌瑞王诬陷失贞,她声称梦游将阴险瑞王踢下床,顺便将他一众美妾赶出王府。“你根本就不是洛水国的公主!甚至你还想要杀本王最爱的女人!本王要将你碎尸万段!”“我既然嫁给你,你便是我的东西,别人休想染指。想要杀我?好,尽管放马过来!”
  • 唤星唤你唤一世

    唤星唤你唤一世

    第一世:战场相处几载,凌王对她日久生情!对她的承诺是:本王只爱你一人!第二世:莫离:“你是我心,你是我的肝!”唤星冷笑:“所以,你就可以随便伤害我?”莫离身体颤抖:“不,你听我说,这都是误会!”唤星奔溃大吼“误会?我误会你伤害我?我误会你杀我亲人?”第一世被你气死!第二世被你伤害,还杀我父母!第三世…你说都是误会,让我原谅你。你可记得曾经说的诺言?放下心中的一切,唤星远走他乡,莫离心慌的找遍天下。再次相遇,心,不再是从前那般!
  • 波动

    波动

    《波动》是诗人北岛目前唯一的出版的小说作品,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和围绕着这两个人物出场的几个人物身上的故事。这篇小说有着远超写作时代的早熟与“现代”。
  • 温暖的月光

    温暖的月光

    这是作者2012至2013两年间的短篇小说结集,大部分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这些小说,有的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趣闻,有的描写了发人深省的、蕴含人生真谛的往日旧事……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作品贴近现实,针砭时弊,行文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冰临之旅

    冰临之旅

    一个经历本就不平凡的骚年,莫名其妙的又被上级安排了一个无聊的任务,探测海底的亚特兰蒂斯文明,结果这次却遇上了异变……关键词:冰魔,美女,异能者,魔导师,炼金师,结界师,黑暗巨头,远古遗迹……
  • 哈姆雷特的问题

    哈姆雷特的问题

    本书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在原文细读的基础上,作者尝试以札记和诗话形式,结合中西典籍,于双重文化视域下观照哈姆雷特这一人类永恒镜象所临对的牺牲、自我认识、复仇、生死等生命问题,深入解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和存在境遇以及二者冲突形成的个体命运。
  • 傲娇少爷:小野猫,不准逃

    傲娇少爷:小野猫,不准逃

    他,是贵族校园的恶魔少爷,有着平常人没有的异能,在外人面前,高冷,但是在她面前,他腹黑,强势,霸道。她,是因为车祸而失忆的少女,清新可爱,惹人喜爱,身后的美男一大堆。她被恶魔少爷收养,成为了他的专属宠物。从此以后,平静的生活就此打破,渐渐地,她爱上了他,鼓起勇气表白却惨遭拒绝,她伤心欲绝离开,他却开始穷追不舍。“丫头,过来。”他命令着。“泥奏凯,我不过去!我不爱你了!”她拒绝。“丫头,不爱我你爱谁?我告诉你!这辈子除了我,你谁都不能喜欢!否则我见一个杀一个!”他霸道宣布。“我不……唔……唔……”还没说完,就被强势封口。
  •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密码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密码

    戴尔·卡耐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人际关系学鼻祖、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施设论

    施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子风

    君子风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