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朗朗的读书声,从一座简陋的学堂中阵阵传来。学堂中学子也不过数十人,但在这小小的房屋中也显得有些拥挤了。
“这讲的,可有谁明白?”前方的夫子不急不徐地问道,颇有种世外高人之感。
这番话引得底下学子们纷纷讨论,你问我一下,我问你一下,各自抒发着不同的论解。
夫子见众人不得头绪,便说:“牧深秋,你来回答”
只见一位长相温雅的男孩站了起来,这男孩也不八过岁,但这举止样貌,却印证了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那男孩先向先生拱手作揖答到:“深秋,也不解,还请夫子解惑。”每次遇到这种要长篇大论的东西,就让他来讲,一次两次倒还好,但次次都是,他就有点犯懒了。
那个穿着朴素的夫子,更想转过身去打个盹,却没想到听到这样的回答,猛地回过头去,狐疑的看了看牧深秋,说道:“你当真不会?”
牧深秋笑得温软,答到:“学生,确实不会”
夫子又看了他半晌,咦!为什么会从这小子的笑中看出几分狐狸的影子?怎么可能?深秋可是老夫最乖最聪明的学生,看来这回真的是,难倒他了吧?
夫子清了清嗓子“咳咳,既然大家都不会,那么就来细讲这一节吧!”
放学后,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拉住牧深秋的袖子说道:“秋哥哥,曲姨的身体还好吗?我阿爹昨天上山打柴,挖到了一朱水灵草,阿爷说水灵草滋养身体,就特意给曲姨留着,秋哥哥,等会儿去我家取吧”
牧深秋摸了摸女孩的头说道:“好,替我谢谢叔姨,我待会儿就去你家取草药,这会儿我得先回家,免得阿爹阿娘担心”牧深秋笑着看着女孩
女孩也十分懂事的点了点头,便撒欢似的跑开了。
牧深秋走过一片田野,躺过一座木桥,水流的尽头便是他的家了。
他的家是一个不大的竹楼,前面有一个院子,院子中开辟了一块地,地中种了些应季的蔬菜,而阿娘正在地中择菜。后方则是一块极大的浅潭,潭中的水极为清澈,远处一望便直直能见潭中的石沙。
那潭便是这西溪的源头,阿爹阿娘曾告诉牧深秋“这潭水既在我们家的后面,我们便有责任保护这颗弹水,让依存这条溪生活的人,动物吃得更安心,用的更放心”
“阿娘,我回来了。”
“木木回来了!”牧母见儿子回来,连菜也不摘了,连忙洗洗手,接过儿子手中的书袋。
牧深秋问道:“阿娘,阿爹去哪儿了?”还四处瞅了瞅。
牧母回道:“哦,今天赵府小公子病了,赵老爷,特许你阿爹不用来教课,他这一整天都待在山里头,想猎个活物呢!”
说着,牧母一边掏出书袋中的一个木盒,牧深秋看着牧母的动作,不由得心虚地用食指抠了抠旁边的桌子。
牧母拿着木盒顿了顿,柔声说道:“可否有骗阿娘?”
牧深秋又抠了扣抠桌子,说道:“没有骗阿娘”
“真的?”
“真……真……好吧,我是没有吃蒜,姜,芹菜,肥肉”牧深秋,低下了它的小脑袋。
牧母眼中带了几分严厉“木木,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不挑食。”
“母亲,我知错了。”
“错哪了?”
小小的牧深秋便一个个数到“一,我不该挑食。二,我不该欺骗您。三,我不该违背我们的承诺。”
牧母等了会儿,又问道:“还有呢?”
牧深秋思忖了片刻摇摇头说道:“没有了”
“四,你不该浪费食物。”
牧深秋带待牧母说完又说道:“阿娘,我没有浪费食物,我把我不吃的都让给旁边的孙小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