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6200000002

第2章 往事不可追

张一凡的家在离仙渡口并不远的中村。

中村在堰县算是一个大村落了,约有两百户人家。此村村民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因为靠近堰县城区,所以整个村子人丁兴旺,颇有欣荣之态。

同时因为村民们都是从其他苦难地方迁徙过来的,所以彼此之间都比较亲和。而由于张一凡小时候父亲不知所踪,再加上母亲病故,所以大家都格外疼爱这个小大人似的孩子。

来到村口,看着熟悉的景象,张一凡热情的跟村里人打着招呼,慢慢地走向村里唯一的私塾,那里便是他的家。

张一凡口中的大叔和大娘即张松蒲和其妻陈氏,是他家邻居。

张松蒲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自从搬来中村之后就办了这所私塾,至今已经有十年了。

张一凡听着熟悉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从前。

那时张松蒲教自己读书识字,,虽然父亲不在,但是也能让他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

收拾了下心情,张一凡踏入私塾。他决定先去找陈氏,此刻张松蒲应该还在教书,晚上再见也不迟。

整间私塾颇大,有前后院。

前院东厢房用作教室给孩子们读书识字。前院西厢房则是间武房,现在并没有开启的样子。

后院则是住宅区,以前两家人都住在后院。

当走进后院后,张一凡看后院厨房有烟火冒出,周围中还弥漫着饭菜特有的香气。这香气勾的张一凡的肚子隐隐作响,顿时感觉也有点饿了,于是小跑进厨房。

“大娘,我回来啦,有啥好吃的没?”此时陈氏正在做饭,张一凡高兴的打了声招呼。

“小凡回来啦!太好了!啥时候到的?我这正好做了黄花鱼和莲藕排骨,都是你喜欢吃的,傻小子有口福咯。”陈氏回头看向张一凡,面露喜色,不过手上也没停,一直操持着锅里的食物。

“嗯,刚回来,今天正好在仙渡口那边办案,所以抽空回来看看大叔和大娘。大娘,小子我今年转正做了初级捕快呢。相信到时候很快我就能升捕快,协理捕头,正印捕头直到神捕!”张一凡兴奋的对陈氏说到,手舞足蹈的显得异常兴奋,在亲人面前恢复了几分孩童心性。

“好好好,你饿了吧,快点吃饭吧,等会儿你大叔就回来了,再跟他报报喜。”陈氏一脸慈祥望着穿着捕快皂衣但脸上还显得有些稚嫩的张一凡说道。

张一凡帮着吧碗筷摆好,陈氏把烧好的饭菜端到一旁的饭桌上,随后张一凡便按耐不住马上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孩子,慢点吃,别咽着。”

“嗯,嗯,真香,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了。”张一凡一边吃一边赞叹道。

“小凡,你这当捕快都有半年了吧,感觉怎么样?”张大娘看着张一凡埋头吃饭,在一边问一问情况。

陈氏有半年时间没有见着他了,当初的小大人貌似也长高了不少,约有五尺半高了吧,这在他这个年纪算是比较高了,就是还是有点瘦,估计在衙门也没怎么吃好,不由得有些心疼起来。

“大娘,我现在是初级捕快,离捕快还需要一些功劳呢。在衙门那边还行,就是有些无聊,没什么大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跟着王大哥、陈叔他们也学到不少东西呢。从小爹教的武功和步法还真管用,因此我还抓到过两个小毛贼呢!“说起衙门的事,张一凡显得比较高兴,说起来滔滔不绝。

“好好好,小凡出息了,都开始抓毛贼了。哎,看到你我就想到你娘,你说好端端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阿芙啊,你看这孩子,现在多好。“说着说着陈氏眼睛开始泛红,随后抹起泪来。

“嗯,大娘,我也想我娘了。也不知道爹去哪里了,到现在都五年了,也没有一个消息,等我在衙门当了正印捕头,我就去寻线索找我爹去!”张一凡也有些难过,随后正色说道,他不恨自己的父亲,只是想要找到他问问当初为何一去不复返。

“嗯,好孩子。你爹当时走的急,也没留下什么信息。你娘自从你爹走后就一蹶不振,辛苦拉扯你长大,弥留之际,叫我们照顾你,看到你长这么大还当了捕快,她在天上一定会很高兴的。”陈氏对于张一凡的乖巧懂事很是欣慰。

张一凡一家是在他四岁的时候搬过来的,和张松蒲一家差不多时间。

由于张父身怀一些武功,就想在村里办个武馆,弄个营生养活张一凡母子两。正巧张松蒲是个读过几年圣贤书的落魄秀才,也想在村里开个私塾。在加上两人属本家姓,而且性格相和,一合计就把武馆和私塾开在一起了。

张父上午教附近几个村子的孩童练武,张松蒲则下午在私塾授课。两家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其乐融融,比亲人还亲。

张一凡也是跟着一起上午习武,下午念书。在父亲的调教下,他从小就有一些武者底子,同时书也念了不少,秀才虽然比不了,但读书写字也不在话下。

变故发生在张一凡九岁时。刚过完年后不久,张父突然接到一封信。看完信之后的张父心事重重,在跟张母商量下后,连夜就离开了中村,从此不知所踪,音信全无。

张一凡总是追问母亲,父亲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母亲都沉默不语。就这样,直到张一凡十三岁那年,也许是思君心切加上感染寒疾,冬天都没过去张母就因病西去了。张母去世之前把张一凡托付给好友兼邻居张松蒲一家照顾。

因为张父会几手武功,脚下也轻功了得,所以也偶尔会去衙门帮差,协助衙门抓飞贼等,立了不少功劳,和县令王宁私交也不错。

张母走了之后,王县令念旧,看张一凡孤苦伶仃,冬天一过就叫他来衙门当个小厮,领一份养活自己的薪俸。

张一凡从小就喜欢捕快,看着父亲帮衙门捕快们抓贼觉得好不威风,所以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捕快。虽在衙门是个小厮,但是他很用心,事情做的渐有起色。

转眼张一凡做了衙门小厮一年有余,王县令见他机灵,办事也颇为稳重,再加上他手上有几手功夫,所以很快就让张一凡转正做了衙门正式的初级捕快,算是正式入了公门,离自己儿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这不刚转正没多久就碰上丢牛的案子,此处正好离中村不远,他就顺道回来看看张松蒲夫妇。

饭菜再香也有饱的时候,不一会儿张一凡便吃完了。

陈氏随后把碗筷和残炙收拾了下,对张一凡说道:“你先玩会儿,等你大叔回来跟你说说话。今天就别回衙门了,就在这儿睡吧,你屋子我经常打扫,被褥都有,你就在家睡吧。”

“好的,大娘,我先去武房看看。”说罢,张一凡就向前院西厢房那边走去,边走边热下身,看样子是准备练下武。

推开西厢房房门,张一凡发现里面一尘不染,朴素而干净,想来是陈氏一直在打扫。

张小凡望着屋子里两侧摆放整齐的武器架,角落里用于练轻功的站桩,两架练拳用的木人桩,练力用的举石,思绪又飘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张父教张一凡一些基础的步法轻功,又教他如何修炼力量。等其打下一定基础之后,张父便传授张一凡一些捕快刀法及张家祖传的锏法。

其中张家祖传的锏法张父只教了一部分就失踪了,张一凡也没有得到锏法秘籍。

他估摸着要是父亲再不回来的话,估计张家的绝学就要失传了。

回想着小时候的一幕幕,不觉时间已过去良久。

张一凡走到中间供桌前,望着桌上武器架上放着的两把木锏,他突然想演武几招。

虽然后面张一凡没能习得后续锏法,但是还是按照父亲所授方法,练武不挫,基础锏法一直没停过。

张一凡用的武器是一柄普通的铜锏,是他叫城西的李铁匠帮他锻造的。铜锏花了他三个月俸禄,当时让其好一阵心疼。

他经常向衙门里的捕快们请教武功,再加上武功底子打的不错,特别是近两年来进步神速,论武功现在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江湖上的三流高手。

只是他还没见过血,所以实际的战力估计是比真正的三流高手稍微薄弱几分的,这还有待检验。

两把木锏样式一样,古朴厚重,是采用铁桦实木制作而成,既硬且重。锏长四尺三寸,重约二十一斤,呈方形九节。

张一凡拿起其中一只木锏,脑海中浮现出九岁时父亲刚教自己锏法的起手式,原来整只重木锏用双手举起来都非常吃力,现在却可单手举起而不怎么费力。

当拿起重木锏简单挽了个花,张一凡感觉心中生出无限豪情。

随后他便使出张家祖传锏法其中的《星字诀》起手式“摘星指天”。

继而“流星赶月”,“群星闪耀”,“繁星点点”......

演练完《星字诀》之后,张一凡开始演练其中的《御字决》。

“御敌三尺”,“御山成壁”,“御水东引”......

约莫一柱香功夫,张一凡演练完了之前父亲教自己的招式,精神有些恍惚,眼前仿佛又浮现出父亲的身影。

说起张家祖传锏法,张一凡听父亲说过。张家祖传锏法一共分三部分,别分是《星字诀》、《御字诀》与《火字诀》,张父教了他打基础的前两部,剩下最重要核心功法《火字诀》也只是听父亲提过几次。说等他把前两部招式都熟练了,修炼出独有的星火内力,然后才教他修习《火字诀》。

可惜的是,不知什么缘故,至今张一凡都没有修炼出内力,否则应该可以进入二流高手境界。

双亲音犹在,往事不可追。

看着武房中的一切,追忆父母与自己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张一凡不由心中感叹。

提了提精神,张一凡心中勉励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成为一代神捕,等父亲回来时候他肯定会很高兴见到自己已经成为神捕吧。

张一凡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小时候父亲身上总是透着神秘,除了教授各村孩童一些武术和协助县衙捕快追捕犯人外,也经常不在家,不知在忙什么。

而母亲平时教导自己读书识字,属于那种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想来她家族肯定是有名望的,但是张一凡却从来没有听母亲提起过自己的娘家。

张一凡只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从很远的地方搬到了堰县,在中村落脚定居了下来。而搬来中村之前的一些记忆,张一凡已经模糊不清,只知道原来的家那里好像有很多大房子。

后来与张松蒲一家一起在此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倒也算过的去,没少吃少穿。

只是不知为何父亲不辞而别,而母亲又得顽疾西去,虽然张一凡表面看起来乐观坚强,内心深处还是不免经常彷徨与感伤。

但一想到还有张松蒲和陈氏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他内心还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差不多过了半个多时辰,估摸着张松蒲应该已经放堂,张一凡离开西厢武房,往后院走去。

同类推荐
  • 万界商超

    万界商超

    “滴!系统已锁定,请宿主即刻开设万界商超!”立足于万界,服务于大众。不一样的超市!吊炸天的商品!诸天万界第一商超系统的目标是:神魔仙妖,买买买都到万界商超!仙子,颜值+3的小裙裙了解一下?
  • 仙神战歌

    仙神战歌

    这是神魔的世界,唯有仙人可以抗衡两者。心魔对周正说“想要力量,代价要付出你的灵魂”神使大怒:“周正你只是公候之子,竟敢打我。”“老子打你还要挑时间呀,我修到半仙不是白修了。”周正又狠狠的踹了两脚说道
  • 唐僧第九世

    唐僧第九世

    一拳唐僧,轰爆西游。逆天而行,踏破苍穹。
  • 天宗宝鉴

    天宗宝鉴

    一本千年前炼神煅器的残缺宝典,被拥有半仙之躯的林子辰获得,是福还是祸?看到宝典所现“一念之差,十世轮回,灭世浩劫,神魔同体”的偈语后,林子辰又该何去何从……地球为何将会遭受外星修真者侵略,它其中又隐藏怎样的秘密?林子辰破万难找齐“天宗神诀”后炼仙化神,他将为情勇闯阴鬼界,为爱踏平暗黑界,一步步揭开仙界、神界及天界的神秘面纱!等他回过神来时,已经绝霸天下,傲视寰宇!乱云飞渡闲游在,谁愿与我共逍遥!天若有情天亦老,不如与天竟自由!
  • 洪荒游戏场

    洪荒游戏场

    洪荒广博,无边无际,生灵亿万,乃是最不可揣测的存在。可对于白夜来说,洪荒就是一个游戏场。【名称:白夜】【等级:0级-洪荒生灵】【先天阵营:人族】【阵营声望:0】【功德:0】【业力:0】【经验:0%】“嗯。初始数据低了点,不过没关系,我可以修炼!任务模块、阵营模块、社交模块都已经开启!太上圣人也不过是78级圣人阶位而已,赶得上!”
热门推荐
  • 通灵剑神

    通灵剑神

    宁不凡历尽种种修真艰苦路,最终走上了修剑的道路,偶的上古十大神兵之首轩辕剑,并因感情受挫创下断肠剑法,一时之间无敌于天下,交得孙悟空为兄弟,得女娲芳心暗许,艺压十万天兵天将,大闹凌霄宝殿,为救女娲毁瑶池惹下滔天大祸……
  • 仙气缭绕红尘路

    仙气缭绕红尘路

    修真界有个神话:阴阳生死随所欲,改天换地轮回珠。生在修真界七大超级世家之一的朱墨音,本该过着有点小任性,又非常安逸的修真生活,一切意外却接踵而来……(有cp,有cp,有cp,还是那句话,只羡鸳鸯不羡仙!一生孤寂无情地长生,千年万年,同一日又有何区别?)
  • Life's Little Ironies and a Few Crusted Charac

    Life's Little Ironies and a Few Crusted Char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陪你走完所有的春夏秋冬

    陪你走完所有的春夏秋冬

    他从小就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可那个调皮的女孩却丝毫不知,还专门去挑逗别家的小哥哥。尽管如此他们却有一个纯洁而又美好的青春。
  • 废土收音机

    废土收音机

    两千年后?还是五千年前?所有的历史不过是一场轮回。
  • 三爷的刁蛮小娇妻

    三爷的刁蛮小娇妻

    夏梦寻一不小心赶了个时髦穿越。。。穿越后便如何花样赚钱,成了京城第一首富。无奈碰上了腹黑王爷处处与她做对,还说要娶她,哎,肿么办。。。
  • 旷野的呼喊

    旷野的呼喊

    《旷野的呼喊》是萧红作品集,其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人类历史上超好看的系列小说——《银河帝国》系列完美收官!三个时代,三个故事,浓缩银河帝国一万两千年波澜壮阔的变迁与兴衰!《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极其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经典电影《星球大战》《阿凡达》,都借鉴了《银河帝国》的构思。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 灼灼如镜花

    灼灼如镜花

    【1V1独宠治愈】开始,木槿以为是自己撞鬼了,后来发现这些都是误会,人家不是鬼,是自己的第二人格?就在木槿与这位超级学神修大人共同携手征霸高考的时候,阴翳的毒牙开始朝他们张开血盆大口......修也发现,眼前这位学渣小迷糊似乎不是看到那般简单可爱。
  •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以浅显风趣的笔调,介绍唐人衣、食、住、行、语言、娱乐、宗教、节庆、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从细节出发,展现唐代(主要是初唐时期的长安)社会图景。这并不是一本穿越小说,书名中的“穿越”,是因为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是难以忍受时下流行的古代穿越剧中错漏百出的历史细节,以“穿越指南”作反讽调侃之意。作者假定一种情境,即作为现代人的读者,如果穿越到了唐朝,他们亲眼所见的真实唐人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文中提供的大量历史细节,源自古籍、出土文物,敦煌壁画以及该领域的学术专著、专业论文等,虽语言诙谐,但调侃适度,引经据典,内容严谨,是一本唐代风俗史方面的极佳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