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5700000096

第96章 墨之辩(一)

孟胜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

麻衣草鞋,是墨者的必备之物。

墨者生活很简单,也非常的清苦。

小舍是孟胜平时给弟子们授课的地方,小舍中没有多余的装饰,地铺草席,能席地而坐即可。

小舍中有一沙盘,墨家弟子有不懂的道理时,就会用树枝在沙盘上写下不解之事。

孟胜见到之后,便给出答案。

公子羽随孟胜入小舍,沙盘上便是有非常刺眼的一个命题:

何为兴天下之利,何为衰天下之害?

沙盘围着墨家七八个弟子,公孙槐看到这些人后,脸上有明显的变化。

显然,这些都是极力阻止孟胜随公子羽离去的人。

这个命题作得别有用心,显然也是针对前来拜访的公子羽的。

孟胜神情极为平淡,在看见这个命题之后,眉头微微一皱,也没有多说什么。

孟胜席地而坐,公子羽也不拘泥,也跟着坐了下来。

而这些墨家弟子,则是逮住了公孙槐。

“听闻阿槐在中山以我墨家之学谋得官职,但又听闻阿槐不敢言【兼爱】、【尚同】之说,这是为何?”说话的这人名为仲夫,是孟胜几个比较得意的弟子之一。

公孙槐被揪住,脸上顿时有些难堪起来。

孟胜曾经派墨家子弟去帮助公孙槐守城的,只不过路途遥远,等墨家弟子到了中山之后,中山已是大势已去。

而这些墨家弟子在中山,则是听说了当年【辩礼大典】的事。为公孙槐骄傲的同时,也赞叹公子羽的无辩之辩。

那些墨家弟子回到楚国之后,便把公孙槐的事迹说给了众师兄弟,那时候,公孙槐还没有来请孟胜,自然也没有反对的声音。有些事情则是被忽略过去了。

而现在,公子羽亲自到访,他的意图很明确,让孟胜去给他弄基地。为的是复国,为的是战争。

这自然就会激起孟胜弟子不和谐的声音。

公孙槐对族兄公子羽很是崇敬,当他得到师兄弟们的夸赞之后,便谦虚的说,这是他的族兄公子羽教他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才入了国君的眼。

按照公孙槐的说法,这些弟子们理解的就是,他的族兄公子羽是个很博学的人,而这个博学的人,认为墨家的思想有值得发扬的地方,也有需要摒弃的地方。

这样的说法,墨家弟子怎么可能接受?

而仲夫这么一问,显然就是让公子羽来解答,为什么【兼爱】、【尚同】要被摒弃?

但公子羽是客,他不能这么咄咄逼人的去问。

所以揪住了公孙槐!

“我……我……我认为,【兼爱】、【尚同】有不妥之处!”公孙槐支支吾吾,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把自己想的都说了出来。

公孙槐之前也请教过公子羽,为什么不能在国策上写下【兼爱】和【尚同】的思想。

公子羽的解释让公孙槐如今都还记忆犹深。

【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墨家比较著名的学术主张,【兼爱】也不用过多解释,就是推崇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对待。

而要更深成次的理解【兼爱】的意义,则要把【交相利】联系在一起来解读。

所谓交相利,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利益物质方面要对等。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是利益为主导。只有利益平衡,才能达到【兼爱】的目的。

关于这个思想,公子羽认为是比较理想化的。

举一个例子,墨家弟子,若是在某国位居高官。他的俸禄,则需要平等均分给其余没有得到官位的墨家子弟。从而达到【交相利】的作用。

当物质利益平衡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矛盾。

其实这是错误的。

这很像公子羽前世的【大锅饭】时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消磨人的积极性。

不说前世,就说公孙槐。公孙槐是墨家弟子,在中山为官期间,所以的俸禄全都交到楚国孟胜的手上。

当公子羽问公孙槐,心中是否有些不甘时,公孙槐则是面红而不言。

想来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公孙槐虽然是借墨家思想得到了中山国君的重用,但在官位上的辛劳却是他一个人,最后得到了俸禄,却要分给什么都没有做的同门师兄弟。

人哪会没有私心?

不平衡这是很正常的。

所以当公孙槐问公子羽,【兼爱】是否应当被摒弃时,公子羽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过于理想化,去之七分,留三分爱人!

仲夫像是抓住了公孙槐的口误,进逼一步,问道:“果然!果然!果然是非墨之心!【兼爱】乃兴天下之利,尔竟欲弃之!莫不是儒家【爱有差】误你?”

墨子提出的思想,有针对儒家的嫌疑。很多学术主张都是对立的。

此时仲夫把儒家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公孙槐如何能不急?

“我……我……我没有!”公孙槐被说得是面红耳赤,偏偏却找不到言语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想法。

而此时,另一位墨家弟子洛向则是站了出来。问公孙槐道:“阿槐,你也未提及【尚同】。莫不是你认为【尚同】也是该摒弃的吧?”

公孙槐此时已是大汗淋漓,抹去额头的汗珠,对洛向道:“正是!”

洛向先前还比较缓和的神情,立马变得凝重起来。

他则是指责公孙槐道:“天下【尚同】乃利天下之根本,尔今日竟言该摒弃!阿槐!莫不是有人在故意误你?”

洛向眼神有意无意的往公子羽那边瞟,不用多说,他意指公子羽在故意误他。

说到【尚同】不得不说这个墨子比较著名的主张。

所谓【尚同】就是说,应该提倡让贤人来成为君主,贤才的人掌握权利,才是对天下有利的。

【尚同】是在【尚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张,单说【尚贤】,【尚贤】其实用人的政治主张。

很客观的说,【尚贤】其实是正确的,任用贤才来治理国家。

而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尚同】就比较理想化了。

推举贤才的人来治理国家,掌握大权,成为国君。

思想本身无对错之非,但却不符合历史进程。

禅让,是在三皇五帝时期权利的继承方式,造成这个继承方式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得以进行。

当社会变成封建社会时,社会性质的改变,应当有相符的权利制度,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公子羽不是在抨击墨家的学说,他只明白一件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墨家思想,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得到君王的认可,显然是有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张。

而墨家思想却一直存在着,而且还在后世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显然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的。

公子羽对待诸子百家的学说,向来是守精华,去糟粕。

今天墨家弟子的连连追问,公子羽其实是不想辩的。

但他们却一定要分出个朱墨来,公子羽也是无奈。

公子羽缓缓起身,长叹一声后,道:你们该投票了!

(ps:今天好少人投票噢!我的读者不会都跑完了吧?

还有两章,稍后便到!)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董氏千秋

    三国之董氏千秋

    我董卓,打钱。不不不,是打劫汉室江山……什么,不给?奉先我儿,上。对,就是欺负你们没一合之将,寂寞寂寞如雪啊!曹操:董魔头,就因为七星刀和许邵的月旦评,你就囚我一世,我恨呐。袁绍:……孙氏一门:……刘备三兄弟:……
  • 烛晋

    烛晋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刚刚建立的东晋王朝如履薄冰。宽衣博带,挥毫泼洒,诗酒风华,喜得安定的名士大贤山水怡情。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玄,桓温,陶渊明,郗超,刘牢之,刘裕,张重华,苻坚,姚苌,石虎,拓跋珪,慕容垂……门阀与寒士,北伐与南拓,搅动风云的人物次第登场,在名与利,铁与血中激荡,爱恨情仇,感遇抒怀,故国风雪,袖箭冷枪。为国,为民,为己;立命,立德,立心;血染长缨终不顾,北府雄兵屠胡虏~而此时,身为琅琊王氏旁支小辈的王慎之,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东晋的一豆烛火。他愁心的,只是找回那个逃跑的小媳妇,“西征北伐?跟我有什么关系……”“来来来,把那个鲈鱼莼菜羹往我这挪挪,够不着……”
  • 回到明朝当少爷

    回到明朝当少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苏云,一觉醒来穿越来到了明朝,成为一家商户的家丁!这个登记森严的社会上,看苏云如何辗转腾挪,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
  • 木兰攻略

    木兰攻略

    花木兰,一个自小读书习武的另类姑娘,为了心中那份无比的夙愿,毅然替父从军,从此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成为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热门推荐
  • 宁小闲御神录

    宁小闲御神录

    (新书《保卫国师大人》连载中。宁小闲漫画、电视剧和游戏改编ing,敬请期待。)天道:撼天神君被困神魔狱,你去救他。宁小闲:好,我救!=====天道:不世妖孽祸乱人间,你去治他。宁小闲:好,我治!=====天道:蛮族重返南赡部洲,欲取我代之,你去除之……宁小闲不语。天道(松口气):“你要什么?”宁小闲:“我要的是……”
  • 宗门守护人

    宗门守护人

    大千世界,妖魔横行。守护灵物降世,守护人借其强力,抵挡妖魔侵袭,巡查四方,人族得以繁衍生息。李威带一枚玉石转世而来,成为一名守护人弟子,获取守护传承,踏上守护长生之路。
  • 大帝召唤法则

    大帝召唤法则

    为帝者,当为天下苍生,朕!在此立下誓言,必不负之。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九天第一魔帝

    九天第一魔帝

    洪荒万族,诸天争霸!有神族强者掌化神国,镇压万古!有妖族大能拳崩天地,盖代万族!更有荒族巨擘吞吐星河,冠绝亘古!且看人族一小儿,从神弃之地逃离,携一众红颜知己,步入到这九天逐鹿的大世中来!从此,我要这天不遮我眼!我要这道不阻我心!我要这九天万界,以我为尊!“我叫褚(chu)天澜,势必要成为九天第一魔帝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顾红颜误君心

    一顾红颜误君心

    她是一朵为复仇而娇艳的曼陀罗花;他是为复仇而冷情的暴君。他以为他对她恨之入骨,可是,当两只带着同样血腥之气的同类互相折磨之后,才发现恨,早已在不知不觉涅灭。他看着她背上的鞭痕:“你是我的女人。”她妖冶绝决,将匕首送入他的心脏:“我与你的仇,不共戴天。”滔天的仇恨,让他们噬血的爱着,恨着。“用你的记忆换他的命,醒来后,你对他来说,只是个陌生人。”痛苦的爱着,忘记是唯一的解脱。她含笑饮药,愿生生世世,不复见!
  • 回到东汉末

    回到东汉末

    吕布是我丈人!孙策是我妻兄!……!我不是神话,我只是一个传说!穿越到三国的苦逼少年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袁耀!从此官运亨通,美人环侍,名将来投!蔡文姬:妾是蔡琰!愿为君吹箫!孙尚香:本姑娘手下有三百绝色娘子军!谁敢来战!吕玲绮:夫君,妾差点把您当坏人了!吕布:玲绮吾女,请伏于吾背上,待吾杀开重围,送你与袁术之子完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何足挂齿!屠倭寇,灭匈奴,降罗马,在澳州放马,在美州扬帆……,大仲帝国的子民将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 掕天

    掕天

    “你们从此所经受的一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仿佛做了一场梦的丁掕,梦到了一个装下自己后半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唯有掌控棱晶,才能掌控自己。
  • 快穿姒姬:黑化美娇娘

    快穿姒姬:黑化美娇娘

    烽火戏诸侯,祸水败西周红颜无深情,自缢逃罪责谁说的,姒娘我坐得端行得正,没想到一朝翻开史书发现被写成一个xxxx,二话不说,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