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700000002

第2章 校园礼仪(1)

学校,是人生旅途中非常关键的一站,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发展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为关键的一环。在学校中,只有每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作为中学生,所需要直接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集体关系。在协调、处理这些方面的人际关系时,既要摆正自己的具体位置,又要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校园礼仪,简言之就是处理学校内各种人际关系时所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师生礼仪

师生关系,通常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学生所面对的校园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人人皆需予以重视的一种基本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关系。就礼仪规范而论,每一名学生在具体处理自己的师生关系问题时,一方面要将自己自始至终地摆放在“学”的正确位置上;另一方面则要求在尊敬教师、认真学习、听从教诲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自己从严要求。

一、尊敬教师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处理疑难的向导。学校所担负的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也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教师们工作辛苦,无私奉献,因此,理当为整个社会所尊重;身为学生,应当更加尊敬自己的老师。

1.行动上尊敬教师

中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必须要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上有所表现。

第一,对待老师要用尊称。

老师的教学工作往往非常辛苦,作为学生,要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遇见老师要问好。不仅是对待自己的任课老师,对待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行政人员、打扫卫生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以及保安人员等,都应表示尊重。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第二,维护老师的尊严。

这一要求,应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其一,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者同老师交谈时,尽量采取站立姿势。特别当老师站立时,此点尤需注意。

其二,一同外出行走时,学生应当主动请老师行走在前,或使之居于内侧。与老师一同就座时,首先请老师就座,并使之居于上座。离开座位时,一般不宜抢行在前。

其三,学生进入老师的办公室前,应当先喊“报告”或者先敲门。得到老师许可后,再进入。

其四,出入房门、上下楼梯、乘坐车辆时,学生亦须做到对老师予以礼让。

其五,当老师到学生家进行家访时,学生应该有礼貌地请老师进入家门,并主动把老师介绍给家人;老师告别时,要礼貌地把老师送出家门,并向老师致谢。

2.态度上尊敬老师

对老师在态度上的恭敬,主要体现在语言与行动上。

第一,向老师主动问候,或欠身施礼。

路遇自己的老师时,不论双方置身于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均应该主动问候老师,并向对方欠身施礼。

其一,在称呼老师时,务必使用正式的尊称。如称呼其为:“王老师”、“李校长”。

其二,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生活习惯,不能对老师评头论足。

第二,对老师毕恭毕敬。

在课堂上或者在老师的办公室,学生都应当对老师毕恭毕敬。

其一,老师走上讲台时,学生应该向其行注目礼。开始上课和下课时,学生应当全体起立,对老师表示欢迎或者欢送。

其二,在课堂上心存疑问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手发言,但是一定要在获得老师的准许之后,才可以正式提出问题。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应该井然有序,不允许抢答或者拒不回答。

其三,课间前往老师的休息室或者办公室时,进门前要喊“报告”,或者事先敲门。不要在老师休息室或者办公室久留,以免影响老师的工作或者休息。

第三,不允许乱动、乱翻、乱用老师的个人物品。

学生不能因为和老师关系比较亲近,就私自乱动老师的个人物品。切记老师是长辈,无论老师和自己除了师生关系之外,是不是朋友,都要时刻尊重老师。

当然,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不仅应当体现在具体行动和具体态度上,更要发自内心。形式体现内容,内容依托于形式。唯有从内心深处尊敬老师,才会使自己一如既往地在具体行动和具体态度上做到这一点。

此外,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工作职务,遇到自己的老师都要表示尊敬,并以礼相待。

二、认真学习

勤奋学习、早日成才、服务社会,始终都是老师对学生所寄予的最大期望;而好学上进、刻苦读书,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好回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认真学习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

1.专心听讲

作为学生,不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尊重老师的角度来讲,在课堂上都应该专心听讲。当老师进行课堂讲授、辅导或者在大会讲话时,学生不应当交头接耳、看课外书、翻阅报纸、收听音乐、拨打手机、收发短信、做其他作业,或随意走动。

2.积极求教

在校期间,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养成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拥有独立见解的好习惯,并要善于向老师积极求教。

第一,向老师求教时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不能不懂装懂。如果自己有不同意见,也要等老师讲解完毕后,再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要态度诚恳。

第二,不能故意刁难老师,刻意用一些偏题、怪题来戏弄老师。

第三,要勤于独立思考。

3.完成学业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位老师,必定都会因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而感到欣慰。因此,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三、听从教诲

教育学生,是每一名教师的天职。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帮助,既是其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使然,同时也是其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十分具体的表现。面对教师的批评,学生理当端正认识、听从教诲。

1.虚心接受指教

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批评、教诲,无一不是出于善意。仅仅就此而论,学生就应该虚心接受,并对教师给予自己的关怀表示感谢。

当老师对自己进行批评帮助时,应当起身站立、恭敬倾听。不应当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得鄙夷嘲弄、不屑一顾,尤其不应当对其加以拒绝,甚至扬长而去。

2.耐心听从教导

当老师对自己进行批评帮助时,无论老师本人的态度如何,都应该表现出应有的耐心。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正确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自己和老师之间存在的某种误会,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判断失误,可以在适当时心平气和地向老师作出解释,以求得对方的谅解。

3.充分理解老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老师与学生进行接触的具体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与其他方面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例如,记不清楚学生的名字,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口误、笔误或者操作失误,等等。

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学生一定要予以理解,并且不应以此作为拒绝听从老师教诲的借口。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学生的正确表现应当是若无其事,千万不要哄堂大笑、起哄闹事,不可公然嘲笑老师,不可令其难堪。

4.切勿顶撞老师

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对于学生所进行的批评、指责显然不可能一贯正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误会,所以老师了解的情况也不总是全面和十分准确的。此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难免会“爱之深,责之切”,有可能说一些偏激的话。

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一定要冷静地加以对待。要注意维护老师的个人威信,无论如何不要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不能因此说出对老师不尊重的话语,不能做出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第二节)同学礼仪

所谓同学,一般是指师从于同一位老师,或者是在同一班级、同一学校学习的人。在校园内所产生的同学之间的情谊,通常既纯洁又长久,被视为人类所拥有的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处理好同学关系,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将对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产生极大的帮助。

如何与同学相处,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是中学生讲礼仪、懂文明的重要一环。

一、和睦相处

同学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以礼待人。不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五官面貌、性格特征如何,同学之间都要互相尊重。同学之间切忌攀比,而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在校园生活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四点:

1.以礼待人

对同学以礼相待,既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为了尊重自己。同学之间交谈的时候,应当注意语言文明。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现代人,在交谈中一定要使用文明、优雅的语言。下述几种语言,切不可使用:

第一,不讲脏话。

这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讲脏话,即口带脏字,讲起话来骂骂咧咧,出口成“脏”。讲脏话的人,非但不文明,而且也是自我贬低。

第二,不讲黑话。

黑话,即流行于黑社会的行话。有的中学生受到一些低俗影视作品的影响,开口闭口都是“出来混如何如何”,或以“大哥”、“小弟”互相称呼,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气。中学生应当学会甄别是非,认清黑社会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本质,从心理上、语言上与其划清界限、拉开距离。

第三,不讲粗话。

不能把父母称为“老爷子”、“欧巴桑”,也不能称女同学为“小妞儿”。这类说法,都不符合学生的身份。

第四,不讲荤话。

荤话,即说话者时刻把艳事、绯闻、色情、男女关系之事挂在口头。中学生应当认清:它们都属于低俗趣味,不应当是中学生关注的主题。说荤话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成熟”,反而表明自己品位不高,而且也对交谈对象缺乏应有的尊重。

第五,不讲怪话。

有些人说起话来怪里怪气,或讥讽嘲弄,或怨天尤人,或耸人听闻,存心以自己谈吐之“怪”而令人刮目相看、一鸣惊人。这就是所谓说怪话。爱说怪话的人,往往难以令人产生好感。

第六,不讲废话。

废话,一般是指无用之言、多余之语,或在没话找话时所讲的话。学生应该牢记,在与人交往中,不宜主动去攀谈与实际交谈无关的题外话,尤其是不宜主动询问对方的个人隐私问题。

除此之外,与人交谈时,语言内容要文明,语言形式要文明,语言行为要文明。只有三者并重,才能够真正地使自己做到用语文明、文明用语。

2.真诚友善

与同学交往时,一定要注意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以诚待人,就是要求自己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而不可以充当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与人为善,则是要求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心存善意。善待他人,是一种教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3.谦虚随和

在同学之中要想拥有好的人缘,就要时时处处以谦虚随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学。为人谦虚,就不可以故步自封、狂傲自满、夸夸其谈、卖弄所长、自以为是;为人随和,则是要善于和别人相处、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它既非拒人于千里之外,亦非一味地对别人随声附和。

4.理解宽容

同学之间,理解和宽容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难能可贵。同学之间误会、矛盾的产生,通常不是因为双方缺乏理解所致,就是因为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待人不够宽容。

提倡理解,就是要求同学之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感受对方的态度和心情;提倡宽容,就是要求同学之间能够宽以待人、善于容人,特别是能够原谅别人的错误和过失。所谓“有容乃大”,古今中外能够成就大事之人,通常都拥有容人的雅量。

二、团结友爱

与同学加强团结友爱,不仅是对一名中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需要兼顾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加强团结

在校园生活中,由于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经历、习惯各不相同,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应该拥有开阔的胸襟,不要计较同学之间的小是小非,尤其不要无事生非。

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团结同学,特别是要团结本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之间的团结,必定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制造分歧、挑拨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相互团结。应当强调的是,团结同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之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而并非是要拉帮结派、称王称霸,甚至欺负其他同学。

2.相互帮助

从根本上说,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既是大家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照顾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在许多时候,只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才能够战胜困难。

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同学的帮助,对受助者来说,是莫大的慰藉,而助人者也会因此而受到对方的感激与尊敬。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有四点应予以注意:一是帮助别人应当量力而行;二是对同学的帮助应当涉及思想、生活、学业等方方面面;三是对同学所进行的帮助应当不图回报;四是同学之间的帮助应当有来有往。

3.尊重异性

男女同学在日常交往的时候,既要反对“重男轻女”、“重女轻男”、鄙视异性的错误观念,又要注意尊重异性,提倡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具体分寸。

第一,从总体上讲,要坚持男女平等,鼓励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第二,从具体上讲,则要求中学生能够尊重异性、尊重自己。

第三,在与女同学进行交往时,男同学应该心胸开阔、光明磊落,注意体贴和保护对方。

第四,与男同学进行交往时,女同学则应当文雅端庄、落落大方、善解人意,给予对方应有的关心与帮助。

三、遵时守信

遵时守信,是现代社会对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学校期间,每一名中学生都要自觉养成遵时守信的良好习惯。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对此也不能疏忽大意。

1.遵守时间

在现代人看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有鉴于此,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交往双方有关时间方面的约定,务必言出必行。不到万不得已,切勿随意更改,或是在与对方约定的时间里迟到、失约。与同学相处时,一定要对遵守时间的问题高度重视。

2.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包括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在内,信守承诺向来都是一条基本的礼仪规范。古人在谈及做人之道时,曾有“一诺千金”之说。现代人在其人际交往中更是讲究遵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在社会上,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被视为严重有损于个人形象的恶习。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引以为戒。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许诺必须谨慎。

大凡许诺之人,均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要考虑后果,切勿草率行事,承诺“满天飞”。

同类推荐
  • 老舍经典

    老舍经典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篇目50篇,涵盖作者自述、散文以及小说,作为新版部编教材的补充,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舍的作品多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亲切的口头语言传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红色节日:中学版

    红色节日:中学版

    今年秋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走过90多年不平凡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红色的游船开始,走出了一条红色的旅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阶段当中,无产阶级领袖和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时刻,成为我们精神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红色节日。
  •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3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3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精选沈石溪、龙应台、三毛、顾城、林徽因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查理·金斯莱、比安基、安徒生、王尔德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热门推荐
  • 达紫香花开

    达紫香花开

    残雪挂在石崖子下老松树枝梢头,冷风一吹,簌簌地,像鸟掉着羽毛。凌云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崖上是暖的,阳光照着。凤子又出来走到小河边去打水去了,她蓝底碎花小棉袄的身影隐现在山坡底下那片杂树林子中。凤子是山下成衣匠李宝库的女儿,她是和她父亲李宝库去年秋天上山来的。一只白脑门的山雀从林中无声地飞过来,落在青绿的松针上。老林子里静静的,坐在石砬子上能看到崖下那座木刻楞草屋,有四间房子那么大,大山开门,南面是三个窗洞。春冻骨头秋冻肉,时令虽早已过了立春,可在外面待得久了,这深山密林野谷里的风,还带着一股刮人骨的寒意。
  • 愚人船(典藏本)

    愚人船(典藏本)

    《愚人船》是一部诗文体裁的叙事作品,全诗共占7308行,俗称8千行诗。《愚人船》有自身的序和跋,然后再分成112个章节,而在第110章的后面又独辟蹊径,再列出110a和110b两章。112章诗篇全部独立成文,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过渡。《愚人船》的诗文组织比较严谨,诗行内容也比较完整,结构独具匠心。 《愚人船》虽然有着非常明确和独立的章节,可是它毫无疑问又是作为总体设计从而一气呵成的。船舱内安置着各式各样的愚人,愚人们并不悲叹人生苦海,他们只是希望驾驶着“愚人船”径直驶往希望之乡——愚人镇。因此船舱里思想活泼,愚人们面貌生动,他们愚蠢、轻率、鲁莽、狂妄、自负、傲慢、放肆、堕落、荒淫、品行不端,人生的负面概念一股脑儿粉墨登场。可是,愚人们的思想却是如此苍白,他们缺乏信仰,没有方向,因此愚人们全力以赴驾驶的大船只能笔直地驶向生活灾难和道德的毁灭。
  • 南澳牧场

    南澳牧场

    新书《西部庄园主》,请大家多多支持! 跑马放牧,出海钓鱼,萌宠为伴,驾驶越野车穿越澳洲!失意青年成为澳洲牧场主,邻居竟是只呆萌的考拉。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地上,他尽情享受这份乡间的快乐生活。牧羊犬赶羊群、剪羊毛、围着篝火烤面包、墨尔本杯、塑料钞票,这里有独一无二的澳式文化。放牧归来,到小镇酒吧要上杯啤酒,和漂亮女孩开开玩笑。闲暇之余,出海钓鱼,周末派对,荒野探险,露营打猎,跟随楔尾鹰一起驰骋!每一滴汗水都是荷尔蒙。
  • 重生之庶女为后

    重生之庶女为后

    她是国际一流的特工,辗转高层政治、上流社会的政治间谍,不料在一次行动中遭自己最信任的人所背叛,无奈只能魂归黄泉。重生而来成为被嫡母精心算计致死的镇国大将军府的庶出四小姐;‘散漫王爷’旭王从小谕旨亲赐的嫡妃;天下第一美人的女儿,风姿卓越,貌美动人,更胜亡母当年风姿。重新而活,从此她一改往日病态,大宅之中察言观色,洞悉一切,步步为营,斗嫡母,了断渣姐,粉碎渣男。江山天下,遇见他,为他一句话,争权夺利,谋略江山,伴他君临天下。他说:“我要让天下匍匐在我们的脚下,而你是我唯一的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葛忠武书

    诸葛忠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竹马是你,新郎还是你

    青梅竹马是你,新郎还是你

    “我要我的女孩,一直被宠爱!”对智商、颜值双优男神陈梦生而言,做过最好的事不是“一生只爱一个人”,而是“在温念歌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以不同身份陪伴左右,没有错过她的每一天”。所以她的青梅竹马是他,男闺蜜是他,老师是他,老板是他,房东也是他……一直到最后的孩他爸,他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而温念歌,从年少时的懵懵懂懂到长大后的拼命逃离,直到最后才明白,这个怎么也摆脱不掉的人,究竟对自己用情有多深。她很庆幸自己最初遇到的就是那个对的人,更庆幸他始终在前面痴痴地等。有时候,爱情没那么伟大,爱情里的人却可以。从校服到婚纱,我们都为对方切割掉自己的一部分,变成了更好的我们!
  • 庄子

    庄子

    《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经西晋郭象删订并流传下来的。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十馀万字,这种五十二篇本到魏晋时期仍然可以见到。魏晋时玄风盛行,庄学渐起,为《庄子》作注者多达数十家,但这些注《庄子》者往往根据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和个人喜好,对《庄子》一书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删改,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庄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庄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马彪本。其中崔谟、向秀本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马彪本五十二篇。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是郭象对司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删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结果。经过郭象删订的《庄子》,无论从篇章还是字句方面,都更为精纯。由于他吸收和借鉴了向秀及当时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颇富改造性的独特诠释,故为历代所推崇,逐渐成为定本,流传至今。
  • 罗茜系列(全2册)

    罗茜系列(全2册)

    本套装共两册,分别为《罗茜计划:遇见一个合适的人有多难》和《罗茜效应》。澳大利亚不容错过的幽默小说家,《华尔街日报》评价年度富有潜力、原创性的小说之一。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进入你们世界的不完美的人,不管看起来多么古怪,我们都只是想找到合适的那个人罢了。
  • 思城以安

    思城以安

    田心十四岁时,青梅竹马的娃娃亲对象为了救她而死。六年后女主人公独自前往楚地求学,认识了男主人公木杉。两个人的感情遭到了女主人公父母的强烈反对,强行让女主人公辍学转校。男女主人公在分隔两地的情况下依然相爱。经历了许许多多磨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 黑麦奇案

    黑麦奇案

    老弗特斯科先生的晚年生活相当不平静:生意上,他与大儿子的意见相左,财务安排上的失策令他损失不小;家庭中,小儿子远走海外多年,第二任妻子总是以打高尔夫球的名义与别的男人偷情,女儿也陷入不靠谱的恋情中;生活上,非洲采矿的经历让他结下了仇家,不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黑画眉尸体暗示着复仇者的阴魂不散。终于,老弗特斯科被毒死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毒物紫杉碱似乎就出自他的宅邸“紫杉小筑”。接二连三的命案令弗特斯科一家人心惶惶,马普尔小姐发现,凶手竟是按照一首童谣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