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铳试制成功之后,朱以海就开始挑选庄内的一些青壮组建护庄队。其实护庄队这个编制一直存在,但是由于王庄这一带一直都比较平安,所以护庄队一直名义上,并没有任何的训练。不过朱以海岂能因为周围平安就放弃对护庄队的训练。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朱以海心中的危机感也越来越紧迫,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再有两年自己的父亲就要接任鲁王位置,虽然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不会跟随着父亲一起前往山城,但是不管去或者不去,自己手中都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他可不想在后金攻破兖州的时候,在经历一次尸山血海。
所以,不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朱以海开始练兵了,他所依仗的就是自己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和丰富的只是。他所要建立的不是那种主要靠个人武勇,凭级计功、靠抢劫(尤其是游牧部落)来维持斗志的封建军队。也不是通过残酷的体罚和每天的训练让士兵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形成对命令条件反射式的执行的近代军队。朱以海认为没有灵魂的军队只能僵化地进行杀戮或被杀戮,而不能积极主动地作战,所以遇到现代军队后就会出现一边倒的大屠杀。但是只有理想才能给近代军队这具死尸注入灵魂,不仅仅是机械的刚硬还有灵活的战术和柔韧的弹性,所以朱以海要给自己军队注入国家和民族主义这两大概念,朱以海觉得,有了这两个概念的军队才算是真正有思想灵魂的军队。
眼下王庄当中有男丁八百多人,但是在十六到三十岁之间的男丁大概有三百人左右,朱以海认为,十六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是无法承受自己将要施行的训练的。只有在十六至三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才能够完全适合接下来的军士训练。
今日朱以海将集合起来的三百人带到王庄外的空地上,趁着现在农闲正好进行一些基础的军事训练。在朱以海的理想中,这三百人经过初步的训练,最终留下来的两百人才是自己为来真正需要的战士,这两百人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成为真正的职业军人。而淘汰下来的那些人将作为预备役存在,等到明年开春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回到地里去干活。以朱以海现在的身家,还养不起那么多完全脱产的军人。至于其他的那些老弱与妇人们则是继续着他们在庄子内的生活。这些人庄民们在忙碌的同时,不时的有人对这些聚集在庄外的年轻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虽然寒风凛冽,但是三百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人人都是分外的兴奋,他们嘻嘻哈哈的打闹议论着。这些人当中有原本几代人就生活在王庄当中的庄丁,也有近期才加入王庄的流民子弟。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身份,但是现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只有朱以海的命令,朱以海吩咐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朱以海扫视了一眼这些年轻人,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站的是歪歪斜斜东倒西歪的,他们或是交头接耳或是打闹嬉戏,就是一群毫无纪律的农夫。
朱以海心中一动,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农家子弟,没有任何的纪律可言,而一支军队最起码的东西就是纪律,没有纪律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看来他们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口令练起。不管在古代还是近代或是现代,严整的队列和严明的纪律都是军队必不可少的。
朱以海把这三百人分成十列,每列三十人。每十人设为一班设班长副班长各一名,每三班为一排设排长副排长各一名,每三排设一连长设连长副连长各一名,三个连为一营,设营长副营长各一名。由于现在只有三百人,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就是营长。而个班排长也暂时空缺,等到以后视训练成绩再来任命。
经过十几分钟乱哄哄的排练,众人才堪堪的把分队站好,朱以海用冷冷的目光扫视了一眼众人。大声道:“今日把你们召集到这里,就是为了训练你们的战整技艺。如今天下大乱,西北有暴民作乱,关外有鞑子扣关,这些我想大家也知道。我们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王庄,但是一样也要操练技艺。往小了说,你们现在严格训练是为了将来有能力保护你们的妻小家人;往大了说,等到将来有一天,皇帝陛下需要我们的时候,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们同样可以冲锋在前。”
朱以海的训话简短精干,倒不是他不想说,实在是现在这个时候,对着这群农夫说太多了都是对牛弹琴,还不如以后慢慢的潜移默化。
训话完的朱以海神情严肃,队列里的青壮们下意识的努力站的更直一些。朱以海一个个的纠正这些人的站立姿势,手把手的帮这些青壮整理军容。
光是一个队列就练了三四天,才算是有了一个模样。接下来就是一些基本的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众人现实感到一阵新奇,接下来就是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经过几天的队列训练还有了点模样,可是一旦自己的口令发出去,整齐的队列立刻惨不忍睹,整个队伍歪歪扭扭的不说,还有不少人接二连三的摔倒在地。
看着乱成了一团的队伍,朱以海心中忍不住是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