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侯德榜发出了警告之后,军户们立即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抛到九霄云外,转而开始关心通州卫这边到底能开出多少盐池子,自己家这种情况能分到多少盐池子,一块池子能出多少盐,交完税之后,自己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等到大家都交头接耳的盘算了一番之后,大家的脸上都显露出了几分喜色。
“大人吩咐过了,这些盐池子肯定是每户都会分到的。但是每家分多少块,就要看你们在盐池子的建设中出多少力了,出力的多的,多分几块,出力少的,少分几块。至于那种光看不处力,还想着分盐池子的,我劝他还是滚出通州卫,因为我们通州卫不养寄生虫!”侯德榜看好消息都宣布的差不多,把朱以海叮嘱的他的“丑话”适时的说了出来。
俗话说的好,丑话说在前头嘛,如果不把这些话说在前头,那不是和“吃大锅饭”差不多,怎么对的起那些平日里做事勤劳的人。不过这些话也让不少的心又提了起来,不少人纷纷问道“前些日子挖盐池子,我们也没少出力啊,难道不算是出力吗?”
侯德榜微微的点点头道:“前些日子大家出的力气,千户大人当然是看在眼里,但是到底要怎样计算,千户大人自然是有他的计较!”
对于千户大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计算法,众军户们心里都没有底,围着侯德榜的人群顿时都沉寂下来。
“其实大家呀都不用担心,我听说大人近日里在准备重整军备,而这重整军备的原因呢,就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盐池子和日后贩盐的利益。大家想啊,我们的盐池子出盐这么多,难保有那不开眼的土匪海寇什么的盯上咱们的运盐队伍,如果没有一队能战的护卫队,大家觉得我们的富贵能保的住吗?”侯德榜适时的丢出了一个重磅的消息。
卫所本来就明初设立的军事单位,卫所的里军户,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在明朝立国初期,卫所制度确实很好的解决了养兵的问题,以至于明太祖朱元璋说出了: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豪言壮语。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卫所制度早就已经废弛了。就拿通州卫的这些军户们来说吧,他们已经和普通的农民没多大区别。其实说的更不好听一点,他们连普通的农民都不如,农民还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有自由行动的人身自由。这些卫所军户既无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盯着士兵名头的乞丐。
自从嘉靖时期开始,由于边患严重,而卫所军在两军交战时往往是一触即溃,但是朝廷又急需兵力御敌,到最后,没办法了,朝廷只好又改采用募兵制。自从募兵制产生后,他们这些卫所兵就更加没有临阵对敌的机会了,于是卫所制度就越发的糜烂。抢占卫所田、吃空饷这种事在卫所里是一点都不新鲜。既然是不打仗了,那里还有什么日常的训练。现在这些军户们听说要重新选拔战兵,很多人的心里都打起了鼓。
“什么胆大包天的毛贼敢把主意打到卫所来呀?”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声。
“是啊是啊,几个小毛贼怕他作甚,我一个人就能打跑他。”说话的一个满脸胡须的大汉,身材粗壮孔武有力。
侯德榜一看这人自己认识呀,这人叫黄大山,祖上就是通州卫的小旗,他萌祖上恩德世袭的小旗职务。平日里在通州卫就仗自己身高体壮,经常的欺负其他的军户,和卫所里很多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好吧,大山啊,我知道你能打,那好,你告诉我,你能打多少个?”侯德榜瞟了黄大山一样。
“最少三个,身体瘦弱点,四个也没问题!”黄大山满脸的不在乎。
“呵呵,那要是对方来了十几个人呢?”侯德榜接着问道、
“这……这……就算是他……他来十几个,我也能打!”说到十几个人的时候,黄大山明显心里没底了,但是为了面子,还是梗着脖子硬撑。
“好吧,十几个你也能!”侯德榜盯着黄大山继续说道:“那要来是来几十个手拿刀枪弓箭的山贼海匪呢?你能不能打的过?好吧,就算你天生神力,大几十个也没问题,那如果是一两百人,个个都手拿刀枪,你觉得你还能打的过吗?”
“这一两百人,我……”这次黄大山不敢再硬撑了,一两百人,就靠他一个人,做梦吧!
侯德榜冷笑一声道:“大山兄弟,平日里你确实能打,但是碰上那手拿刀枪的匪徒,恐怕你也是要吃亏的。跟你们说了这么多,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千户大人的苦心吗?远的不说,就说这近的吧。为什么咱们通州卫穷成这个样子呀,还不是因为咱们通州卫没好地吗?咱们通州卫地处扬州府与松江府的交界地带,属于三不管的地方,平日里我们因为水源问题和周围的村庄多有冲突,那一次冲突我们的了好处?还不是因为我们打不过人家,实话告诉你们吧,我们的千户大人和泰兴王府的小王爷是亲戚,这次为了帮我们重整军备,特地向泰兴王府小王爷的王庄里借到了几十人的教官,就是为了让我们不再受人的欺负。”
“这个我听说了!”这时候人群里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年轻人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说道:“我有个姑姑就住在泰兴王庄附近,听说前些日子,泰兴王庄因为开垦荒地的事情和他们附近的柳树庄起了冲突。我的个乖乖,三百人的护庄队呀,把那个七百多人的柳树庄给打的哭爹喊娘,实在是厉害呀”
那年轻人边说,还边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