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番大明即将亡国的言论,听的朱以派是目瞪口呆。
朱以派有些不以为然,语气中有些质疑的问道“二弟此言有些危言耸听了吧,且不说关外后金是否有入主中原的实力。就说你说的乱民,听说他们在汝阳被卢建斗歼灭了几十万人,匪首高迎祥仅带十余骑逃亡确山,这乱民眼见着覆灭就在眼前,我大明江山怎会落入那些乱民之手。”
朱以海:“大哥所言不错,乱民现在是暂时被镇压下去了。可大哥是否知道,这乱民的根源何在?”
朱以派:“愿听二弟高见!”
朱以海:“那些乱民本都是普通百姓,只因近年天灾人祸,百姓生活困苦无法生存,他们才会跟随那些匪首造反。朝廷现在是取得了胜利,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那些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老百姓还继续存在,等到朝廷无暇顾及时,那些匪首振臂一呼,还不是一样的从者如云。到时朝廷该如何应对?武力镇压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要从根子上断绝乱民,岂是光凭武力就可以做到的?”
朱以派:“听二弟之言,你有这根治乱民之法?”
朱以海信心满满的点点头道:“大明走到今天,维持了两百多年的祖宗成法需要变一变了。开海禁,鼓励农桑,官绅士一体纳粮,那一条都是解决当前困境的良谋。可是为什么朝廷里的那些文官们会想不到?其实他们不是想不到,只是那些改革都要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装聋作哑而已。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个人的利益,家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至于大明王朝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效忠的对象而已。大明王朝没了,他们换个主子效忠而已,可是一旦改革,触动了他们的个人利益,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柴米钱粮,在他们的意识中,哪怕是要他们口袋里多掏出一文钱来,他们都是万分心痛的。”
朱以海的这些话说的朱以派有些无言以对,毕他所说的都是实情,明眼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大明朝讲究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可是这个不“与民争利”闹到最后的结果是朝廷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连赈灾的钱都没有。“藏富于民”的那些“民”到最后都成了国家蛀虫,大明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农税,本来这大明朝基本上就没有工商税和关税,更坑爹的是士人还要免农税,这就造成了百姓和皇帝都是穷人,只有那些贵族,官员,大商人个个富可敌国,可以说他们的钱比皇帝还多,而且还不用交税,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朝的农税在朱元璋立国初期定在八税一,并且规定永不加赋税,所以说那时候的农民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万历皇帝执政初期,张居正进行赋税改革,开始在全国实行“一条鞭法”,就是将所有的赋税全部折合成银两。将劳役等徭役也摊入田亩当中,统一收税。这一改革使得赋役得到了统一,也避免了各级官吏以其他的名目来乱加税。所以,在当时是大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使的税赋趋向稳定,也有效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是到了明末,由于后金的崛起和各地乱民丛生,又加征了三饷,分别是辽饷、剿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和练饷用于操练地方武装,合称三饷。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统赋税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最后在这种情况下,使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或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最终造成乱民越剿越多,一直到最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死煤山。
最后的结局朱以派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朱以海说的那些事情也确实是实情,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话来予以反驳,不过既然已经决定支持他,自己也就不再多说那些无用的话了。
朱以派长叹一声道:“二弟,你说的这些我也明白,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藩王,连走出藩地的权利都没有,面对如此的天下大势,我们也无能为力。不过二弟既然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心思,我也不能阻拦于你。这样吧,你这边有什么难处,尽管与我说,只要我能办到,我会尽量帮你。”
大哥的话让朱以海心中一暖,自己干的这些事,一旦败露,可是要掉脑袋的,而且极有可能会牵连全家,而朱以派现在表态要全力帮助自己,又如何不让朱以海心中感动。不过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既然大哥说了要帮自己,朱以海也不客气了。他低头盘算了一会儿道:“大哥,我现在需要地和人。需要地,是因为我发现几样新的商品,可以大大改观我们的银钱收入,我需要地方来生产这几样商品。需要人,是我身边现在的确实没有可用之人,特别是懂得经商和交际之人。”
朱以派:“这个不难,地方嘛,我可以将距泰兴三十里外的一处王庄交给你使用。此王庄有良田一千多亩,而且还有庒丁两百余户,应该可以满足你平日里生产的的需要了。至于经商的人才嘛,现在王府里懂得经商的人不多,毕竟王府在明面上是不允许经商,虽然近些年也偷偷的经营了些产业,但那毕竟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所以基本上还是请的外来的掌柜经营。这样吧,我把张贵的三个哥哥,张荣、张华、张富都拨给你使用,加上张贵以前就跟着你,四兄弟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而且这大哥张荣近些年一直在帮着我打理一些王府的生意,他也可以算的上是半个生意人了。关键是,这几兄弟对王府都是忠心耿耿,用起来放心,不会出纰漏。”
不得不说,这朱以派手笔确实大啊,一出手就是一处一千多亩地的王庄和是三个得力的助手,这下自己可以大展拳脚了。想到这的朱以海是喜不自胜,他眉开眼笑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抱拳深施一礼道:“多谢大哥了,请大哥受我一礼。”
朱以派呵呵一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二弟不要如此多礼。再说我此举也不全是为了你,更多的是为了我朱家江山。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一句不要让我失望,激起了朱以海心中的万丈豪情。
大明,我来了。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你们这些人给爷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