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600000053

第53章

还有满目皆是的千万顷农田为暴雨积涝,山地为山洪切割,长江中下游123个县市受灾,农田被毁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888万多,京广铁路窒息100天。灾后病疫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的为3万多人。幸存者在庄稼绝收、房倒屋塌、病苦缠身中煎熬挣扎,失去家园之后的人生的况味,尽在流离失所中了。

1954年长江洪水与1931年成因类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整修堤防,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得以保住武汉,同时也开始了新中国大规模军民合力抗洪救灾的历史。

1955年6月,鄂东滠、举、巴、浠、蕲等河,于下旬先后暴发洪水或特大洪水,这些河流集水面积有限,但在洪峰共起众水汇集之下,使下游平原地区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

1962年6月赣江洪水的特点是,仅仅相隔10天时间,便先后出现两次20000立方米7秒左右的大洪水。赣东大堤自新干以下毁圩溃堤62条,决口74处;吉安市内3条大街洪水横流,沿江路面水深3米;南昌几乎不保。31.3万平方公里农田颗粒无收。

1969年7月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两省发生特大暴雨,潜山县大水河站7天累计雨量1229.8毫米,暴雨带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清江出现1949年以来最大洪水,下游洪峰流量达18900立方米7秒。洪水形势极有个性,陡然高涨,陡然跌落,其峰尖削,其形略瘦,非长波阔浪。两省灾情严重。

1976年7月的湘江洪水仅小于1968年,为数十年中第二大洪水。湘江极易受珠江流域西江的影响,当来自南海的水汽沿南岭垭口伸至湘江上游时,信息的传递便也在江河之间开始了。

1981年7月四川洪水是本世纪以来巴蜀最严重的洪水灾害,全省1500多万人受灾。7月9日至14日,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连续大暴雨,广元县上寺12日雨量达345.8毫米,苍溪县九龙山13日雨量为242.4毫米。暴雨过程在时空分配上都相当集中,是这次特大洪水的主因。在119个受灾县市中,被淹的达53个。成都273条街道大水茫茫,市区受淹面积为48平方公里。农田受灾面积87.4万平方公里,冲毁耕地7.5万平方公里,粮食减产13.3亿公斤。因水灾停产半停产的工矿企业2691个。成昆、成渝、宝成三条铁路干线中断了10天至20天,省内有80条公路干线,482条县以上公路被冲断,占全部省、县公路的32‘390。

1981年8月14日至23日,川北、陕南及关中地区又出现大面积连续暴雨,嘉陵江、涪江、渠江、汉水上游及渭河流域大洪水,同时引发大量的滑坡、泥石流。

没有洪水的大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江,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没有洪水的长河巨川。

流域广大支流众多的长江,在它流动的形态中,就已经给出了洪涝之灾的某种启示:水灾的连续性,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影响它的主要因素一是天上的暴雨过程,二是地上的人类活动。

1982年6月闽、赣、湘地区洪水。

是年6月中旬,在湖南、江西中部,福建北部和浙江西南部,发生大范围的雨带稳定、时间持久的梅雨型暴雨,闽江、赣江、湘江同时发生大洪水。三省受灾人口1659.6万人,死562人,倒塌房屋31.3万间。江西25座小型水库、108座小水电站、2037处圩堤被冲而垮之。福建圩堤溃决4105处,毁损渠道174公里,小水电站456座。湖南冲毁水库10座,小水电站及电灌站1121座。

1983年汉江夏季大洪水出现在8月初。安康站最大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7秒,最高水位超过安康城墙1至2米,安康老城没顶。秋季洪水发生于10月上旬,丹江口人库洪峰流量为34200立方米X秒,仅次于1935年的50000立方米秒。

汉江8月洪水来势迅猛,又发生在子夜,安康老城在梦乡中毁灭,淹死870多人,受灾89600人,9万多间平房民居毁于一旦。10月洪水,因为分洪及时,调度得当,使灾害得以减至最低程度。

1991年太湖洪水,流域内农田受灾面积仅次于1954年的大水灾,而全流域的经济损失,因苏州、无锡、常州大批乡镇企业被淹,所以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年。

在叙述洪水过程之前,有必要先指出,这一次洪水的另一侧面,是太湖在生态环境恶化之后的大规模报复行为。损失最严重的乡镇企业,恰恰也是使太湖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你想无休止地得到,你肯定会失去,而且很可能失去更多。

1991年梅雨期前,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不断。5月初,晃动起伏的太湖水位已达警戒线35米。6月12日到7月16日的35天之内,太湖流域降雨总量达165.5亿立方米,径流量125.2亿立方米,入湖水量415亿立方米’而外泄量仅为18.2亿立方米,太湖水位自7月2日至6日每天上涨10厘米,14日最高平均水位479米,超出历史上曾有过的1954年的最高记录14米,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持续时间14天,超过警戒水位时间达80天之久。

6月26日,太浦闸开闸泄洪;7月4日,东太湖的杨湾港、瓜泾港、新开河、柳胥港、西塘港、牛腰泾、三船路和大浦口等8个口门全部打开;5日炸大鲇鱼口门坝,东太湖全线排洪。与此同时,上海市打开红旗塘堵坝;8日又炸太浦路下游钱盛荡等8个堵坝,使太浦河至黄浦江泄水道畅通,泄太湖水12.8亿立方米;7月10日又清除沙墩港东土坝;11日炸开沙墩港石坝。

所有的开口炸坝都告诉我们:太湖水情何等危急!太湖流域农田受灾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损失粮食1.28亿公斤,减产8.13亿公斤,受灾人口1182万,死127人,倒塌房舍11万间。江苏省受灾最重,苏州、无锡、常州民居、仓库大量被淹,2549个工矿企业停产,17370家乡镇企业被洪水浸泡。太湖地区直接经济损失97.4亿元,其中农业占45.8亿元,为477。乡镇企业及城镇企事业占51.6亿元,为53。这个比例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教训。

洪水涌进上海市区,住宅进水的达34万户次,还有1万多家商店、工厂、仓库进水。上海市郊被淹的农田为6万平方公里。

1991年太湖洪水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洪水也发展。经济以掠夺的方式追求发展,洪水以淹没的方式实行报复。而在没有洪涝之灾时,水则是被污染的脏水、臭水,这一切均意味着太湖的逐步走向毁灭如果不再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的话。

1998年,揪心的长江之夏。

5月末6月初的长江中下游,先是沉闷的异常天气,浓得化不开的压抑,长江在浑浊的流动中发出的涛声忧郁而急迫。然后是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过程,天地江河、支流湖泊,轰轰隆隆地宣告百年一遇的灾难开始了。6月下旬,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开始涨水,与此同时三峡地区突降破天而下的暴雨,形成第一次洪峰,到达湖北宜昌时流量为53500立方米7秒。7月5日,洪峰居高临下推进到湖北监利,汹涌而过,监利水位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汉口水位越过警戒线1.45米,洪峰流量为63600立方米7秒;江西九江也超过了1954年的最高水位。

6月30日下午14时,万县至宜昌区间又降大暴雨,洪峰重新高高堆砌,长江干流稍稍缓解的汛情再度变得十万火急。而湖南湖北也同时发生暴雨,川江洪水与长江中游各支流的洪水相遇相撞相夹击。7月23日前后,连续凶猛的降雨使第三次洪峰在上游发生,整个长江从上游至下游同时高涨。7月27日,第三次洪峰通过岳阳莲花塘河段,澧水洪峰也涌进洞庭湖,与长江干流洪峰同时鼓荡,互相顶托,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出现最高水位3548米,超出历史最高记录0.17米,为1904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莲花塘至螺山河段洪波涌起,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8日8时,汉口水文站水位涨至28.84米,超出警戒水位2.54米,相应流量为68400立方米7秒。长江至石首、小池口河段开始封港封航。

第三次洪峰过后,8月1日晚8时30分,嘉鱼长江干堤决口,两个镇几十平方公里的家园成为一片汪洋。

8月7日下午1点,长江大堤九江段决口,洪水如脱缰的千万匹野马直扑九江市区,抗洪抢险的解放军与当地民众,在九死一生的波涛中筑围堰堵住了洪水,九江得以保全。

第三次洪峰过后的溃决与险情还没有过去,第四次洪峰又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奔涌而来,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宜昌时,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7秒。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实施分洪,几十万人挥泪离开家园。8月10日凌晨,长江第四次洪峰以68300立方米7秒的流速通过武汉,武汉关水位达2183米。8月11日凌晨,第四次洪峰到达九江。洪峰过后江水暂时回落,而第5次洪峰此时又在上游集结形成,浩浩荡荡,直向三峡扑来……

看看北京各报的各色标题:

治水!治水!长江,我为你哭泣!南北汛情急,军民斗洪魔!洪湖告急!江泽民武汉作动员朱镕基再赴湖北长江抗洪第一线强调长江抗洪抢险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两江洪峰夹击武汉15万军民全力抗洪昨曰九江决堤官兵昼夜营救湖北嘉鱼长江大堤决口五万群众被困汪洋两千官兵奋勇救险头等大事严防死守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所有这些标题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长江决溢,风浪嘉鱼,茫茫大水中的輝洲湾近100平方公里间,53000名已经失去家园的农民,随时都有可能葬身洪波,人在屋顶上树上哭喊呼救。晚上11时35分,解放军某部舟桥旅从武汉赶到,輝洲湾一片漆黑,冲锋舟、橡皮艇冲进洪流。舟桥32旅5营的一位战士被洪水冲至一棵大树旁,同时他又搜索到一个老农民正在水中挣扎,舟桥战士一把抱住老人并推上树,饱受惊吓的老人浑身颤抖,这名战士就一手抱着树一手抱住老农民,在水中坚持了近8个小时。

一个战士救了一个老人。

一棵大树救了这个战士和这个老人。

被淹没的蘇洲湾,当房屋垮塌、电线杆倒下后,树便是最后的站立者了,淹没了根部淹没了主干,那树冠却依然飘摇呼喊:“人啊,你要看见绿色你就得救了。”籐洲湾的每一棵树都是救人的绿色使者。

毫无疑问,假如薜洲湾有更多的树,即便长江决堤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籐洲湾是一个缩影。

在中华民族未来的跋涉之路上,当母亲河黄河、长江被重重捆绑而面临着断流、洪涝的危重病态时,只有绿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4亿人喝长江的水,用长江的水洗灌农田。长江上游涵养、保护这一条母亲河的原始森林,几乎被砍伐一尽。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更浑更油地艰难流动。

长江堤防的裂缝,正在延伸向21世纪。

千秋功罪大江为证江本来不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江,长江以它的绵长闻名于世的漫长岁月里,还以支流、湖泊众多、自我调节的蓄泄功能强著称,并且还是一条不冻的黄金水道。唐代,长江水灾约18年1次;宋、元为6年1次;明、清4年1次;而1931年至1949年的18年间,仅江汉平原就有16年为洪灾所累。

长江水患以惊人的速度趋于频繁,这是有目共睹的了。

本世纪50年代后,对水利建设不千秋功罪大江为证秦可谓不重视,长江洪涝仍高达4年1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所在各省的水情灾情也有差别。50年代四川发生水灾4次,70年代为8次,80年代每年1次,90年代灾情更重。云南在1949年以前的650年间平均16年一遇洪泛,1949年以后是3年发一次大水。湖北在1643年至1948年的306年间发生大水灾20次,而1950年以后的34年中就出现5次大洪灾。江西在1949年以前的800年洪涝出现频率为36,1949年以后至今为53。

20世纪就要结朿,长江又流淌了100年,中华民族又维持了100年。这10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中国人正以今天的物质富裕为骄傲,可是对于已经奔腾了亿万斯年的长江来说,这却是伤痕累累灾难深重的100年,它所付出的代价请记住这个代价最终是要由中国人来承担的一一是长江以往流淌的所有世纪的总和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残酷掠夺的100年。

这是破坏惊人的100年。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流域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近4亿人的生存,以及近几年来为了发财、富裕的竭泽而渔,不择手段的建设性破坏,给出了这样一幅极不协调的、令人痛心疾首的画面:4亿人喝长江的水,用长江的水浇灌农田以期五谷丰登,长江两岸所有的工厂都离不开这一江之水,还有电站、航运等等,可是,4亿人都在污染长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垃圾统统排进江中,同时不断地围湖造田,使长江的蓄泄功能大大降低。而长江上游涵养、护卫这一条母亲河的原始森林,几乎被砍伐一尽。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更浑更浊地艰难流动。长江已经不再美丽,长江已经失去耐心,江防堤坝的裂缝正在延伸向21世纪。

中国的老百姓-其中不少是纳税人其实根本无法知道:国家下拨的水利建设费,被挪用、侵吞了多少?

同类推荐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大唐第一狠人

    大唐第一狠人

    民间故老相传,将不过李,王不过霸,但是在大唐最无敌的却是李元霸。那么,穿越成李元霸的遗腹子,将会是怎样一种精彩的人生?惹事,他从来不怕。拼爹,谁拼得过他?……另有老书《大唐风华路》,也是大唐种田流,有书荒的建议去看看,均订过万,应该还能入您法眼。全订群:722290630
  • 重工法兰西

    重工法兰西

    一样的工业,不一样的法兰西,谁敢乳法就送他去见拿破仑皇帝
  • 霸王的春秋3:问鼎天下楚庄王

    霸王的春秋3:问鼎天下楚庄王

    春秋第三霸,楚庄王。幼年继位,权臣掣肘。空有雄心壮志,也不得不低头。誓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横扫江汉,扩地千里,观兵华夏,问鼎中原。神秘的楚国,为何会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为何要以“楚”为国号?又为何屡屡大不敬冒犯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推上了王位,刚刚登上了王位,却又被当做人质扣押,被解救出来之后,却又成为受人操控的摆设傀儡,凡事皆不由自己。从此他把志向深埋于心底。历史的凶险漩涡,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把他逼上成功之巅峰的呢?一个新兴之国,如何在突破重围,确立大国地位?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教你如何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逆境突围,“突破”新出路的。
  •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姜椿芳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化界的前辈,本书收录了姜椿芳先的朋友、学生、家人数十人的回忆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姜椿芳先生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他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而又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至今受人敬仰,为人缅怀。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事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认为,姜椿芳同志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热门推荐
  • Lion's Honey
  • 我们都不曾走远

    我们都不曾走远

    他们很早就遇见过,又很快分开了。儿时的他们没有爱情,却留给彼此永远难忘的记忆。长大的他们重新认识,而彼此相爱了。可是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故事,当事实渐渐清晰时,爱情开始逃亡。爱情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这是童苑在表姐去世后深刻思考的问题。当秋天再来的时候,是不是还是收获的季节?我看见风吹过、云飘过,可是对你得思念却驻扎在心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太残酷,为什么给这么好的女孩这么多的不幸,我们还怎么信任生活。可是如果你看见了那么残酷的生活,让你泪如雨下,你还会舍得不珍惜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吗?我常常站在公车上对着外面的蓝天发呆,心里默默为童苑哭泣,我才惊觉我被命运多么眷顾着才会如此幸福。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暖婚喻少甜妻

    暖婚喻少甜妻

    喻南溟做过两件最失败事第一件是在单牧牧十八岁时放走了她第二件是在单牧牧二十四岁时又放走她骄傲的喻南溟把单牧牧捉了回来扼杀了第三次的发生单牧牧:“喻总,我们似乎不怎么熟”喻南溟却步步紧逼与墙角,单手撑在单牧牧左脑边,毫不犹豫的亲了上去“唔”喻南溟你这个坏蛋!(甜宠)
  • 现世桉温

    现世桉温

    十年前,顾桉温对葬礼上的黎静好生出情愫十年后,顾桉温对订婚典礼上的黎静好已情根深种领证前,黎静好:“顾桉温我想解除婚约”?????????顾桉温:“理由”?????????黎静好:“不喜欢你,没有理由”???????顾桉温:“好,我答应你”领证后,黎静好:“顾桉温,我们离婚”????????顾桉温:“你想清楚,你要对你的话负责”???????黎静好:“我想好......唔,禽兽”顾桉温转身将其扑倒,是的,没错,黎静好在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大型打脸现场,敬请期待
  • 幸运的是我们能相遇

    幸运的是我们能相遇

    一直不是很幸运的她,却成了梦里最幸运的那个女孩儿,被她一直当做信仰并努力追寻的那个人,最终成了想都不敢想的枕边人,是所有追星女孩最希望的结局。追星是场盛大的暗恋,直到她的出现你必须认输。
  • 相府恶女:嫁个皇子好发财

    相府恶女:嫁个皇子好发财

    相府嫡女,却背负着“丧门星”的恶名被逐出家门,小小年纪遭人毒手身死乱葬岗;一朝重生,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军医夺舍穿越,一身智谋助她返内宅斗恶妇重掌命运!九州大陆,异世浮沉,她凭借傲人医术笑看风云!正在她功成名就准备低调退场之时,却被酬以正妃之位,许她一世真心。容潋羽:“我说你真的认错人了……”百里溟:“撩完本王还想跑?呵,没那么容易!”
  •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该作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描述了从困苦的北方山村中走出的80后和90后在社会中的无奈和压力,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路,他们的生活都怎样了呢?山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也许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本书分理解哲学、思辨人生、生活智慧、历史视野、文化反思、叩问信仰六辑,收录了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教授近年来有关哲学与人生的随笔漫谈六十余篇、哲思断想百余篇。作者认为,哲学是智慧的大海,是安身立命之学。哲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用,要让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本书结合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观察思考,阐释困扰人们的哲学认知、人生智慧、历史文化、价值信仰等重大命题,让人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系统的哲学知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敢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