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100000004

第4章

眼前小英的女儿,已经30岁,还没恋爱结婚,她第二次跟随姑姑,来到爸妈这一代人聚会的地方,是上海普陀区一个饭店,我请她与年轻的电视编导K见面相谈,K觉得尚可(担心拒绝采访)。满座阿姨爷叔说:好了好了,一到了此地,你就不要紧了,你爷娘不养你,我们来养,放心好了,阿姨爷叔,可以帮忙介绍男朋友,介绍工作,这么多人,还怕没办法吗。啥?已经有工作了,蛮好。这次去东北请不出假?女儿回答,嗯。周围立刻有人自荐,答应找她经理谈一谈,除非经理是石狮子——孝女请假,千里迢迢去东北,为亲娘上坟,就算石狮子听见,也是心软的。女儿一声不响。问她为啥不读大学?答:因为爸爸不管,有一次她想上高复班,找爸爸要钱,她绕到房后另一扇门——她爸爸与瘫痪的爷爷早就闹了矛盾,原本狭窄的两间棚户,分门分隔完毕,老死不相往来。她爸爸冷静说,钱是一分没有的,因为穷,家里还有小人,也就是你弟弟要养,没得一分钱。他承认从来没给过女儿一分钱,这事都归姑姑管,以后,也不会给她一分钱。但是这一回,得知女儿要去东北上坟,路费是由这个集体来付,他一言不发拿出钱来,买了不少黄纸、香烛等物,让女儿带到北方去烧化。

女青年的突然到来,使现场有了短暂的热闹,其实在这等大环境,上海阿姨爷叔通常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热烈讨论自身这代“老青年”往昔,以及有关嫡亲后代们无穷无尽的故事。

这个庞杂人群的形成,缘自于历史突发期的一个剧烈震荡,“文革史”研究几十年,上海的“一片红”三字已被遗忘——即本埠初中1968届、高中1968届毕业生,当年一个不能少,立即变更为农户,某月某日,或某月的某几日,上海北火车站,上海天平路船运码头,一趟集中遣发三五千人是常事,注销本地户籍,迁遣它地。古语的“迁,遣”,关联更陌生的“赶散”一词——“桐城方拱乾五代人,三度‘遣戍’黑龙江”(书摘);——朱元璋1730年“迁”几十万江南居民至苏北,“苏州阊门登船,仓皇北上,移居他乡”,史称“洪武赶散”,这是“我在母亲家谱中见到‘由苏迁涟’的记载”(薛海翔)。

“一片红”潮流,囊括了上海的初中、高中应届生,各区各校,各角落(上只角、下只角)各街道的青年人,革命工人,资产阶级,小业主,小职员的后代们,也挟带非“一片红”适龄青年,小学辍学者,无业闲散青少年,“红小兵”成员,“惯偷”,“少年教养所”人员及至孤儿,乞丐,泥沙聚下,成分混浊(这称呼合适);也因此,熟读《小逻辑》戴“洋瓶底”眼镜之书虫,或者白丁,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体校雄赳赳小伙子小姑娘,无论先进或落后分子,提了行李上路,山呼万岁,痛哭流涕,实也生张熟魏,各有各貌,互不相认,互不买账,从谋面之初直到老境,他们的类别,始终层层叠叠,从不流淌同一种血液,时至今日,也仍然被称颂为同一“群体”,煞是齐整,刻有他们共同的刺青,共同的抒情意趣,是因为当初的同一年或同一时辰,充填于同一趟特别的专列,同一艘七千五百吨(号称万吨)“长锦”或“长绣”,“长江”,“长山”轮。1969年初上海最大宗的青年北上,都依凭这码头“锦,绣,河,山”四船的海运,载走了事,海船泊靠大连港口,然后改道铁路去往更遥远的“广阔天地”(因抵达大连期间,这批青年屡屡发生醉酒滋事,吃饭看电影不付钱等等表现,引起大连市不满,自该年初夏,上海改发陆路直达东北的三天四夜专列),火车越过辽宁,陆续在确定范围的吉林、黑龙江沿线投放青年们落户,待等停稳在北上终点站的嫩江,即本文所及黑河农管局属下的原嫩江劳改农场各分场的范围,大批青年男女们在狭窄月台鱼贯而行,登上无数的“南京嘎司”或“解放”卡车,领略呼啸的北风,接受原劳改干部的管理,朝朝暮暮,脚踏前人留在这一带的密密麻麻足迹,生存劳作多年。

其时中苏关系极为紧张,农场众多的劳改者已迁徙内地,留下了成熟的硬件——大型聚集区域,深院高墙。软件也较成熟——特殊机制与管理者——传说“朝鲜停战”下放的军人分一二三类(或甲乙丙类),表现最好为一类,分配在大连、沈阳等城市当干部;二类人员,派至东北各区各县各公社,担任相应的管理人士;第三类,即安排于眼下这特殊区域工作。位于黑河边境这类庞大的老农场,一般坐拥数十万公顷的土地,嫩江农场属下有十三个分场,某些分场的情况是“前脚后脚”之态——犯人刚刚押离,唧唧喳喳的各城市小青年们紧接着就到了,监舍四周仍然岗楼高墙,电网尚未拆除,石灰书写的规整大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依旧雪白,每字一人多高。特殊构造的宿舍一般为双层板炕,每一间住三四十人或一百三四十人,上下层铺位,头脸一律朝外就寝。干部一早进来,照样当堂大喝一声“起了!”,手里“红星牌”镰刀“当当当当”敲打炕沿,足可让安枕这复杂结构的小青年倍感震撼,动魄惊心。西方的名言“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在此的验证是,特殊的空间,特殊管理方式成为常态的诗意,这里随时可“展开双臂”接纳几百号上海男女,让他们与稍早抵达的南北方青年们,京,津,沪,杭,哈尔滨,齐齐哈尔(含富拉尔基)大批男女青年混为一炉。面对铁桶一般的地界,每一批新来者在抵达的当夜,都有私自脱逃的记录——如果是冬末,三五逃逸者徒步夜行雪原50华里,睫毛、前胸挂满寒霜,在清晨刚跋涉到嫩江或双山的俄式小火车站,农场指派的快马快枪,半专业的追捕人员,已在月台旁边恭候他们多时了——农场应对这一类突发的小事,在农场往昔历史里是屡见不鲜的,操作上相当有经验。

特殊环境,形成了特殊内涵,从当初特殊意味的大聚集,到七八年后特殊意味的大放归,延至今日,这个人群始终富含特殊的混浊度,无论他们大小规模的“聚会”,与一般意义“校友同学聚会”比较,似更接近于“狱友”的聚首——30年前大批人马先来后到,在此驻扎,有多么陌生,也多么不易,人以群分的意识更为强烈,各想拳经,各抱地势,论资排辈,互结帮派,本埠外地,街道小弟兄,各校各班小集体,老邻居小姊妹,身世性格,癖好品位,风致独存,长期试探,认定了同好,或给出完全彻底的提防和鄙视,包括各省各地之别,与本地各领导,男女家属群,以及“刑满留用人员”(当地叫“农工”、“二劳改”)之间私通款曲的渊源,深浅不一,盘根错节,生发无以计数的纠葛;红卫兵时期的积极分子,1969年即身挎红塑料“语录包”,上车自发宣传“最高指示”的好青年,抵达农场当天即公开宣布与反动父母“决裂”的幡然醒悟者,大多即刻被场领导委以种种职务,加之之后逐年评选的各类青年劳模(含“省一级”),种种本地积极分子,既“低头拉车”也“抬头看路”的田间“老黄牛”,“小毛驴”,隶属农场先进青年一档。麦韭不辨,“成分”不好,情绪低迷,思想涣散,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磨洋工”“泡病号”,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偷鸡摸狗,唱“黄歌”看“黄书”,“乱搞男女关系”,“未婚先孕”等等人员,基本定调为落后青年。因这共同的存在,人们相互粘连撕扯了30年,如今大集群直面相逢,单从气质相貌上看,与一般的“同学会”显著不同,他们是长期朝夕相处,经年累月见证了“备战备荒”,“一打三反”,“批林批孔”,经历“提干”期,恋爱期,竞争“上学”各展所长期,堕落蜕变,倦怠牢骚,设法“返城”,“搞关系开后门”,“搞病退”等各种期,他们一生都牵扯谈论这种种的复杂变数和感想,分崩离析,尔虞我诈,栏杆拍遍,引发多少家长里短,爱恨情仇,多少欢乐多少愁,无一刻无矛盾,罄竹难书,一朝放归,水银泻地,在城市各阶层安身立命,引动多少汹涌琐碎的话语,多少发于肺腑的感慨。诗曰:“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对这一段难忘年月的理解上,他们从没有真正意义的统一,而通常的理论习惯,总将这个人群打包为同一整体,对于具体的“老青年”们而言,真是一毛钱关系没有。

同类推荐
  • 三角帽

    三角帽

    《三角帽》取材于一个西班牙古老的歌谣体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总督及其夫人与一对磨坊主夫妻之间的纠葛。《三角帽》在文学史上较长的短篇小说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一部强有力的客观的作品,没有自我意识的阴影笼罩,简而言之,它是一则被娓娓道来的好故事,值得称赞。除了它本身纯粹的美学价值,这本书还是一部有助于学习西班牙传统风俗历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作品曾多次被译成其他语言并至少四次被改写为喜歌剧搬上舞台。最近一次是由二十世纪西班牙音乐大师法雅斯改编而成的同名芭蕾舞剧。
  • 蚊舞图

    蚊舞图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蚊舞图》收录了作者安石榴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少年的心事、优雅的沉思、时光书签、时空隧道、爱与担当、孤独的真相。书中所收小小说,或刻画生活场景、或回忆过往、或讲哲理小故事、或讲传奇传说来展示各色人物的现实与梦想、激情与荣光。总的来说,书中人物所具备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勇敢、正义、勤劳、坚韧,是濡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艺术审美的范本,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
  • 蛙鸣

    蛙鸣

    一部环保题材的长篇小说。在老师和科学家的关怀指导下,几个少年成立了爱蛙小组,保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对鼓励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 百年开滦旧事

    百年开滦旧事

    本书内容来源于开滦档案馆百年前的老档案,是过去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虽然大部分是“中国第一佳矿”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有趣味、有借鉴意义的事情,但也不乏第一次披露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事迹和秘闻,其中包括最早来中国煤矿“打工”的三个德国矿师事迹、在南京大屠杀中救助难民的德国朋友京特一家人在唐山的情况等。本书在用文字描述的同时,采用了老档案原件资料图片和老照片辅助说明的办法。这些文字资料的图片和老照片,多是第一次面世,已经在档案馆沉睡百年。
  • 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

    本来他们计划今天采访完要赶回市里,由于对方热情款待,计划不得不临时改变。不改不行,今天他们都喝高了。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晚上是在黑天鹅地下歌厅喝的,场面比中午那顿讲究,白酒大家一律不喝,全改干红。按说,白玲和马丁都是酒场高手,不至于喝得连返城计划都要改变。问题不在他们,对手都是“酒”经沙场的老手,几杯算多?中午,对方曾用二两一个的高脚杯,向他们轮番进攻。几番轮回,白玲跟马丁就有些招架不住了。马丁用手捂着杯口,死活不想再喝;白玲端起酒杯躲到墙角,面壁而立。
热门推荐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我与你你与她

    我与你你与她

    初一与他相识,初二与他相知,初三与他相爱。纵然爱他溢满万水千山,倾国倾城。高一那年他答应她毕业定将她娶回家,而后来........
  •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为回到前世报仇雪恨,她答应生死官穿越到异世去完成任务。奈何投身为不受宠的庶出五小姐,一边虐渣斗白莲花,一边撩美男俘获真心……本以为爱无能的她,却不知不觉芳心沦陷……当重生机会将至,她又何去何从?
  • 红薯劫

    红薯劫

    周宏轩和吴双臣的初次相识,只是受到了烤红薯的吸引。那一年秋天的某个清晨,睡眼惺忪的周宏轩走上了街道。刚刚在县科技局报到的第一天,别说住的地方还没有,就是吃饭也必须自己解决。昨天晚上他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了一夜,翻来覆去地睡不安稳,好不容易盼到天亮,肚子又饿得咕咕叫,其他早点的摊位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寻找,拐过一个十字街头,烤红薯的香味却扑鼻而来了。大伯,有烤好的红薯吗?周宏轩打着哈欠问。你这人,什么眼神啊?哪里就冒出个大伯了?我的媳妇还在丈母娘家养着呢,听你这么一叫,我就好像半辈子都白活了。
  • 等待花开的日子

    等待花开的日子

    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一系列的变故和曲折后,林宇燃渐渐对“得罪”过自己的秋露心生爱慕。偏偏这时,秋露却获悉春妮竟然是她的亲姐姐。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从来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者以她独特的心灵语言告诉女孩们:爱情,就如等待花开的日子,如果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那,就爱吧。
  • 我有了锦鲤系统

    我有了锦鲤系统

    王富贵有了一个锦鲤系统,可以帮人完成心愿。只是完成心愿需要花钱。于是,无数的人蜂拥而至,捧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央求富贵同志帮他们花掉。看着眼前堆成山的美钞、欧元、RMB,王富贵心很累。怎么办?宝宝心里也很苦啊......
  • 爱情祭品

    爱情祭品

    在故事的最开始,我们以为对方是自己人生里的最不能错失的那个唯一,但到最后才颓丧的发现,你不是非我不娶,我不是非你不嫁,只是个太伤人的误会而已。
  • 恰似晚风来

    恰似晚风来

    徐向晚十八岁之前都是过着小公主般人人羡慕的生活,家庭富裕,父母姐姐疼爱,公司有聪颖能干的姐姐继承,青梅竹马的叶哲之对她一心一意,妥妥的人生赢家。但一夜之间:父母去世,青梅竹马背叛偷走公司,姐姐失踪,她从云端跌入谷底一无所有。早已经把自己的心锁上层层枷锁,直到程浔的出现,他的温暖恰似一阵清风吹开徐向晚尘封的心扉。但父母的突然离世,姐姐的失踪,青梅竹马的背叛,这一个个谜团始终缠绕着她令她昼夜难安,徐家究竟隐藏着什么?此时,已是春间三月,林芝的山间里桃花似海。程浔的目光掠过灼灼桃花,停留在一抹纤细的身影上。喃喃道:“傻子,你迟到了三年。”“不过幸好,你还是来了。”可程浔不知道,在他和徐向晚的爱情里最先迟到的那个人是他。程浔错过了徐向晚最美好最幸福的18年,但却没有错过她最艰难最无助的岁月。在那荒芜的岁月里,只有他才是徐向晚唯一的救赎。相遇至今已有七年之久,虽然她离开了三年。但所幸,兜兜转转他们还是没有错过。这一次程浔再也不会放开她的手。
  • 姜夔传

    姜夔传

    叙述姜夔,认识姜夔,解释姜夔,品味姜夔。传播姜夔文化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