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2700000005

第5章 兔死狗烹:无赖皇帝的用人之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君主,为后世诸多胸怀大志的浪荡汉提供了榜样,亦为中国历史涂抹上一层奇特的色彩。他以“善用人”而著称于世,然而“用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里包含着许多狡诈和狠毒的成分。

用人术?诈术?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活,光吃白饭,爱说大话,好酒好色,常欠了酒债不还之类,其人品较阿Q似乎差得多。但当秦末大敌之际,刘邦奋起于草莽,提三尺之剑,马上奔波一生,竟然夺得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君主,从而给后世许多胸怀雄心大志的浪荡汉提供了榜样,为中国历史涂抹上一层奇特的色彩,确实也是了不起。

做成这番大事业,自然要有过人的才智,而刘邦最突出的长处是善于用人。他初登上皇帝宝座,宴请群臣,自述得天下的原因,也是归结于这一点。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使军队在外,粮饷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士兵,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我不如韩信。这三人乃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所以能得天下。”群臣听了,各个钦佩,离座跪倒。就是现在的历史学家,也认为他说得对,值得钦佩。

但这“用人”二字的奥妙,刘邦并没有完全说透。其实,所谓善于用人,不仅仅是善于发挥一个人的长处,而且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短处来控制他;当一个人对自己不再有用,甚至形成威胁时,还要善于选择时机,将他除掉。刘邦不肯说清楚,大约一是不好意思,二是这秘诀只能传之子孙,不可公之于众。可惜,不但当日参与酒宴的群臣被他骗了,就连今日许多聪明透顶的历史学家也被他骗了,白白钦佩一场。

虚晃一招夺兵符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刘邦列为三杰之一、非常器重的韩信。

在秦朝灭亡以后,项羽的势力最强,成为各支反秦力量的盟主。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是项羽最不放心的,被封为汉王,领有汉中(今陕西南部),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但刘邦哪里甘心,一直在筹划打出汉中,与项羽争天下。这时,韩信因为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来投奔刘邦。刘邦的丞相萧何对韩信极为赏识,竭力向刘邦保荐,结果韩信被拜为大将,总领全军。

要说韩信的功劳,简直无人可比。一开始,从汉中出击三秦(今陕西北部),便是由韩信定计并率军出征的。而后与刘邦分兵,在三年中,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山东,破敌近百万,打下了半个天下。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占领齐地(今山东省东北部),请求封为齐王,刘邦无奈,只得答允。当时,刘邦率领几十万军队在河南一带与项羽大军长期相持不下,整个形势是韩信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所以项羽特致意韩信,要他背叛刘邦,三家共分天下;齐地谋士蒯彻也建议韩信背汉自立,与刘、项争天下。但韩信不愿辜负刘邦对他的器重与恩惠,统统拒绝了。最后,汉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围歼项羽,也是韩信所领的三十万军队起了决定性作用。大致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灭项羽后,韩信不仅功劳无人可比,军事天才为诸将所不及,他手下的三十万军队,也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灭项羽这一年的冬天,韩信率军驻扎定陶(今山东省西南部)。因大战已经结束,戒备也就相对松懈一些。一天凌晨,一支大军突然向韩信驻军的中心营垒奔驰而来。当时,项羽的一些零星余部都只能据城死守,自顾不暇,韩信实在想不出谁还拥有如此数量的军队,并且竟敢向他这支攻无不克的三十万大军进攻。所以,接到将士的禀报,这位大将军糊里糊涂,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一面吩咐准备迎战,一面亲自登上军营的土墙观看。这时,来兵已将韩信所在的主营四下围住,与其他兵营隔开。韩信仔细看对方的旗号,竟是汉王刘邦的军队!

原来,垓下之战结束后,鲁地(今山东中部)忠于项羽的将吏仍不肯投降,于是刘邦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前去平定。他派人带着项羽的头颅传示各城,守将见项羽已死,也就无心再做抵抗,纷纷归降。所以也没打什么仗,鲁地就平定了。刘邦率大军向西回洛阳,途中突然折向定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韩信的主营。原来,这才是他亲自平鲁的目的!

一会儿工夫,只见刘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随数十人,缓缓向营门走来。韩信急忙命将士列队恭迎,打开营门,将刘邦等人接入军帐,设宴款待。席间,刘邦说说笑笑,称赞韩信为打败项羽立下显赫的功劳,而后话题一转,说道:“如今天下大定,理应休兵息民,将军可交出兵符,回齐国安享富贵了!”

此时此刻,韩信还有何话可说?一眨眼间,三十万军队便到了刘邦手中。

不久,刘邦在诸王的拥戴下称帝,定都于洛阳。后来又迁都至长安(今西安市),以洛阳为东都。当时国家的体制,主要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也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这不仅因为他们功劳大,而且因为他们原来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割据力量,并且大都在这以前已经称王。齐王韩信,被改封为楚王,理由是韩信本是楚人,可以衣锦还乡,荣宗耀祖。其实,刘邦考虑到齐国的地理位置重要,一旦有动乱,不可收拾,不肯让韩信在这里称王。而韩信此人,虽说军事才略无可比拟,政治上却很幼稚,能够回家乡称王,他也觉得很满足。于是在刘邦的摆布下,又走了一步被动棋。

锋芒尽露,疑忌难消

汉立国以后,几个聪明的功臣知道汉高祖的脾性,都很小心。如张良,原是刘邦的主要谋臣,这时就不再问事,只管在家修习长生之术。又如萧何,官居丞相,只是一心一意在新都长安给刘邦营建宫殿,讨刘邦的欢喜。他平时在家里,生活奢侈,一味享乐,以此表示自己胸无大志。

但韩信却不懂这些道理,喜欢摆威风。到楚国后,他很快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有时到各县城巡察,都带着大量的卫兵,总不肯忘记自己曾经是率领数十万大军的统帅。这是最容易引起刘邦疑忌的事情。在过去的战争中,韩信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给刘邦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也给刘邦留下了太大的不安。只要他还活着,刘邦就不会放心。

还有一件事情,使刘邦不高兴。原来在项羽手下,有一名勇将叫钟离昧,和韩信是老朋友。项羽失败后他无处存身,便逃到韩信那里。韩信碍于情面,把他收留下来。这事被人密报给刘邦,刘邦大惊,担心韩信招降纳叛,有不良意图。于是下诏给韩信,只说钟离昧躲藏于楚地,令他搜捕。韩信接诏后很为难,暂时就含含糊糊地搪塞了一下。刘邦得知大怒,便召集诸将,宣称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商讨如何处置。众将各个摩拳擦掌,有人大声嚷嚷:“发一支兵到楚,将这叛贼拿来,碎尸万段!”殿堂上喧闹成一片。刘邦看着这场面,想起过去韩信统率大军时镇定自若的景象,心中一寒,挥挥手说:“日后再议吧!”众将满脸没趣,一个个退了出去。

刘邦随即召来谋臣陈平商议(在刘邦的智囊团中,这位陈平是搞阴谋的专家)。陈平问了情况,皱着眉头说:“皇上现有的军队,能和韩信的军队相比吗?”刘邦想了想,老实说:“不能。”这并不是说刘邦所掌握军队的数量不及韩信,而是说韩信所训练的军队,作战能力特别强。早在三年前,刘邦在河南与项羽对峙,屡战屡败,兵力锐减,处境困难,而韩信在赵地(今河北中部)作战,进展却很顺利。于是刘邦只带了几名随从,星夜赶到韩信军中,命韩信交出军队,由自己带往河南作战,让韩信另外再招募士兵,去攻打齐国。想不到不过一年光景,韩信竟然依靠新招募新训练的军队,打下了齐国。后来在垓下之围中,也只有韩信的军队能够与骁勇无比的项羽军队正面对敌。这些往事,刘邦记忆犹新。接着,陈平又问:“皇上麾下的大将,有谁能够和韩信相比吗?”这话更是不用问的。试想,如果有胜过韩信的军事天才,刘邦还用担心吗?当初也不必拜韩信为大将了!他只好摇摇头,老实说:“没有。”陈平道:“既然如此,如发兵攻楚,岂不是逼韩信马上动手,那太危险了!”

刘邦朝陈平白了一眼,心里说:“找你,本来就不是讨论怎么用兵的。”嘴上却说:“那怎么办?由韩信无法无天,叛乱造反吗?”陈平想了想,慢慢说出一计。刘邦听后大喜:“先生不愧是足智多谋!”陈平却面有忧色地补了一句:“也有一虑。倘如韩信真是已经决意造反,这计策不但无用,连皇上都有危险!”陈平的意思,其实是讽刺刘邦,说他明知韩信并未谋反,只是为了解除日后的隐患,才硬诬他造反。刘邦却毫不在意,大手拍拍陈平的肩膀,大笑道:“你的计策好得很,其余不必多言!”

逮住韩信,心满意足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刘邦传谕各诸侯王,说他将出游云梦泽(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交界处的广大湖沼地带,已干涸,剩有洞庭等湖泊),命诸侯会齐于陈(今河南淮阳),共同参与这一盛举。这是仿周天子巡狩的先例。所谓巡狩,有时带有视察的意味,有时只是游玩的借口。云梦泽风光美好,人口稀少,去此地当然是游玩享乐了。

韩信接到诏书,很是犹豫。他知道刘邦为人狡诡无比,以前两次被他夺去兵权,都毫无办法,这次号称巡游,谁知道葫芦中藏了什么药?但预定会集诸侯王的陈地,紧邻楚的西部边境,自己身为楚王,如推托不去,那是明摆着想要造反。正为此头痛,门下有宾客献计说:“皇上最痛恨钟离昧,大王只要斩了钟离昧,去见皇上,必然无忧。”韩信默然不语。钟离昧听说后,跑到韩信处将他痛骂了一顿,愤然拔剑自杀。韩信心中有些惭愧,觉得对不起朋友,但想想拿了钟离昧的头献给刘邦,便可以证明自己清白无辜,也还值得。他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对于政治家来说,利益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有罪无罪,无关紧要。出于需要,有罪的,可以不闻不问;无罪的,可以加上罪名。他逼死钟离昧,不但于事无补,反白白给人留下一个话柄。

十二月,韩信赶往陈,去谒见刘邦。行宫的大殿上,武士排列两旁,剑戟森严。刘邦高高在上,冠冕堂皇,神情严峻。不过,他好像还没有做惯皇帝,时而不耐烦地抖抖腿。韩信由侍者引入,到殿前恭敬地行礼,而后从侍者手中接过一只雕饰精细的木匣,奏报说:“臣奉诏捕得逆将钟离昧,已将其斩首,特持逆将首级来见,为皇上祝贺。”说罢,偷偷向刘邦看了一眼。刘邦一语不答,做个手势,两旁武士一拥而上,不等韩信醒悟过来,已把他捆得严严实实。韩信叹了口气,说道:“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定,我是到了该死的时候了!”刘邦给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大喝一声:“有人告你谋反,你还说什么!”说完了,又觉得好玩,不由得笑了起来。

抓了韩信,刘邦心满意足,下令诸侯各返封地,云梦泽也不去了,带着韩信返回洛阳。到了洛阳,又下诏说韩信功劳卓著,特赦免其罪,只降爵为淮阴侯。但令其居住京都,不得回封地,随后将他带往长安去了。至于密告谋反之事是否属实,却不予追究。

韩信知道刘邦忌惮自己的才能,心中不快,满腹牢骚。本来,经过此番大变,他应该懂得如今只有温顺恭谨、磨尽锋芒,才是唯一的求生之路。但是,多年来叱咤风云的英雄经历,使得他难以习惯这种奴怯媚人的生活。他总是在一切场合中强调自己作为一个军事统帅的价值。

有一次,韩信到樊哙的府上去。樊哙也是一名勇将,封舞阳侯,而且是刘邦尚未发迹时代的同伴、吕后的妹夫,很得宠信。但他对韩信非常尊敬,跪着迎送,称韩信为“大王”,自称“臣”,说:“大王竟然肯驾临臣舍!”实是近于恭维了。而韩信呢,出了门冷笑说:“我如今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分明是不屑一顾。又有一次,刘邦请韩信去闲聊,一一评说诸将的才能,列出等次。刘邦问:“像我这样,能指挥多少军队?”韩信回答:“如陛下,大约能带十万兵吧,再多恐怕不行。”刘邦大笑,又问:“你能带多少?”韩信毫不谦虚,答道:“如臣,乃是多多益善。”刘邦倒不感到恼火,而是很得意地反问了一句:“既是多多益善,怎么一下就被我逮住了?”韩信有些尴尬,不无讥讽地说:“陛下虽不善于统率军队,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臣为陛下所擒的道理。况且,陛下的成功,乃是天意,并非人力可为。”刘邦听了,也不好说什么,心中深感韩信不肯驯服,决心总有一天要将他彻底收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陈豨在代、赵(今河北北部和中部)举兵造反,刘邦亲自率兵平乱。据史书记载,当陈豨最初受命守代,将要出发时,韩信与他相约背叛刘邦,里应外合。陈豨举兵的次年即汉十一年,韩信在长安与家臣策划,准备假造诏书,释放官府的罪徒和奴仆,袭击吕后与太子,被下属乐说揭发,因而被杀。这显然是根据官方文件编写的,事实上绝无可能。韩信在长安处于被监视的状态,史书中没有说他率士兵谋反,证明他手中连像样的卫队都没有。他作为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家,怎么会发昏到释放罪徒、奴隶去攻打皇宫呢?再说长安与赵、代天遥地远,说什么里应外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吕后见刘邦已老,在世不久,而太子懦弱无能,必须事先扫除一些障碍,以防刘邦死后,难以统治。韩信虽然已是笼中之虎,但如果脱笼而出,后果不堪设想,又怕刘邦不好意思下手,所以要找个理由将他先除掉。至于找个人出面告发,还不是容易至极吗?

这天,韩信无聊地坐在家中,忽闻相国萧何来访,连忙出门迎接。萧何是韩信的知音,韩信初到汉中时,不受重视,发怒而去,萧何来不及向刘邦禀告,连夜追赶,才把韩信追回来,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便是演的这个故事。如今萧何却与吕后设下圈套,要置韩信于死地。所以又留下一个成语,叫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韩信当时哪里知道?见萧何突然来访,觉得很高兴。萧何坐定,便告诉韩信,皇上已经俘获并处死了陈豨,捷报传来,皇后在宫中设宴庆贺,命列侯、群臣都去参加。韩信因为对刘邦不满,多年来,凡是朝廷的各种典礼,都托病不出,所以对萧何还是假托生病,不肯前往。萧何说:“虽然有病,恐怕还得支撑着去吧?否则,皇后要不高兴,他人也未免有所议论。”韩信无法推却,也怕别人造他的谣,只好跟着入宫,进宫来,转了几个圈子,好像看不出举行盛大庆宴的迹象。正疑虑间,一队武士冲了出来,将韩信捆起,直接押送进长乐宫悬挂报时铜钟的小屋。回头看萧何,哪里还有人影?到了钟室,准备行刑的刽子手已在两旁站好,不用审讯,也无人问他一句话,马上就要送他归天。到了此时此地,韩信真是后悔无比,想起当年在齐称王时,蒯彻劝他背汉自立,说了一句:“我悔不用蒯彻之计,如今被这帮小人、女子所诈,岂不是天数!”也容不得他多说,刽子手的刀已向韩信头颈砍来。一颗头颅,在地上滚了几滚,靠着墙脚再也不动了。一代名将,便如此凋零。随后,韩信的全家和他的宗族中人,全部连坐被杀。而被收买出面告发韩信谋反的乐说,却封了慎阳侯。

高祖刘邦平定陈豨之乱后,回到洛阳,听说韩信已死,面有喜色,口中却连声说“可惜,可惜了!”这都是他的真情流露。

梁王自投罗网

汉初所封异姓八王中,还有梁王彭越。彭越原是一个强盗,出没于巨野泽(今山东巨野附近),以打家劫舍为生。秦末大乱,彭越也聚集万余人,割据了一小块地盘,既不属项羽,也与刘邦无关。到了刘邦出关与项羽争天下时,想到彭越尚可利用,便派使者送去一颗将军大印,让他跟项羽捣乱。在楚汉相争的几年中,彭越的势力逐渐膨胀,主要活动于今河南与安徽交界处,也就是项羽主力军的背后。他用游击战术,不断骚扰项羽的军队,打不过就逃,逃了一阵又回来,把项羽搞得头昏脑涨。最要命的是,彭越经常截断项羽的粮道,劫夺项羽囤积的军粮,运去供给刘邦。项羽最后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补给中断,兵尽粮绝。这是彭越为刘邦立下的大功。垓下合围时,刘邦为了招彭越的军队参战,答应成功后以其已占据的土地封他为梁王。

彭越封王不久,就遇到刘邦伪游云梦、计擒韩信的大变,内心忧惧,不可终日。汉十年,刘邦出兵平陈豨之乱,到了邯郸,派人传命梁国,要彭越领兵助战。彭越害怕刘邦,不敢前往,就推说有病,只派了部将率领梁国一部分军队前往。刘邦大怒,遣使指责彭越。彭越这时又感到后悔,打算亲自到刘邦军中谢罪。手下将领扈辄感觉不妥,劝告说:“大王起初不肯亲自前去,如今受到责备,再去谢罪,必然被汉帝所擒。还不如就此造反,梁与代两地同时生变,汉帝也无可奈何,天下事,只怕还难说。”彭越不听,但也打消了前往刘邦军中谢罪的主意,仍然以生病为由向刘邦推托。

后来,也不知为什么事情,彭越对梁国的太仆(官名)生气,要砍这位太仆的脑袋。太仆得知,赶紧逃走,直奔刘邦的军营,密告彭越谋反。刘邦也知道彭越并没有听扈辄的煽动,但岂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深知必须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彭越真的有所动作,一切都已迟了。这时陈豨之乱已经平定,他一面率军回洛阳,一面派出使者去梁都定陶。

彭越既不打算造反,当然也无所戒备。使者来到王府,他还以为刘邦有什么诏书给他,照例恭迎。岂料正当他跪下听候宣读诏书时,使者身后的随从冷不防冲了过来,将他擒拿。王府的卫士们见彭越被擒,便在使者周围站定,剑拔弩张,怒目相视。这时,使者对被缚的彭越说:“有人密告大王谋反,皇上请大王赴洛阳辩白,如无此事,自然送大王还国,请大王自计!”彭越知道是扈辄的密谋泄露,心想自己并无罪过,与其当场在混斗中被杀,还不如去洛阳一行,便喝退卫士,同意随使者前去。扈辄闻讯赶来,也愿意承担罪责,便同彭越一起去洛阳。

终究逃不过一死

囚车押至洛阳,将两人送至狱中。不几日,便开始审讯。事情本不复杂,很快就查清了。扈辄自然定为死罪,但对彭越,本该送回梁都。办案的官员暗暗体会刘邦的心意,知道他绝不肯轻易放过,仍然以谋反罪名定案。奏报说:谋反的计划,固然出之于扈辄,但彭越如有忠心,便该将扈辄处死;既不诛扈辄,就是心怀叛逆,所以当以谋反定罪。刘邦觉得彭越到底有偌大功劳,就凭这一点罪过将他杀了,恐怕众人不服,于是下诏赐以特赦,将彭越废为庶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郡青衣道(在今四川乐山)。这时距韩信被杀,还没有多少日子。

彭越带了家属,在官吏的押送下,向西南而去。走了好多天,在路上遇到一支车队,原来是皇后从长安去洛阳,与皇帝会面。彭越不知是心怀侥幸,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呢,还是以为女人心肠总比男人软,竟求见吕后,跪倒在地上,哭哭泣泣,诉说自己的冤枉。他也无所奢求,只是觉得青衣道过于荒僻,恐怕到了那里也活不久,恳请吕后向皇帝说情,让他回家乡去做一个老百姓。

吕后闻言,暗中大喜,心想刚杀了一个冤大头,老天爷又送来一个!如此杀去,大约用不了多少日子,便可杀尽了。当下装出一副心肠慈悲的样子,劝慰彭越说:“彭王也不必再往西去了,就随车驾一同回洛阳,待我面见皇上,为大王说情,自然有所安排。”彭越喜出望外,把头在地上磕得嘭嘭响,连尘土都飞了起来。

到了洛阳,吕后急忙去见刘邦,责问道:“彭越乃天下壮士,既有谋反情事,就该趁机除灭。皇上如何放他入蜀,岂非自留祸害?”刘邦也有些后悔,说:“本该如此。只是彭越去已多日,暂且由他去吧。”吕后得意一笑,说道:“妾在途中,将他截住,今已带回洛阳。”刘邦不由得对自己的老婆深感佩服。

再说彭越站在宫门外,等了好半天,在那里胡思乱想,只盼有什么意外的喜讯。哪知等来一群卫士,将他牵牵扯扯,又送回牢房。狱吏见这位旧日的梁王去了几天,又被皇帝的卫士送回来,各个惊奇,不知是怎么回事。

吕后召来廷尉(有关刑法事务的最高官员)王恬开,命他细细重审彭越一案。廷尉大人颇觉得为难,奏报说:“此案皇上已经核准,恐不好推翻。”吕后嗤笑道:“廷尉原来如此糊涂!彭越既同扈辄策划谋反,就不能同他人策划吗?”王恬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过几日,就有一位彭越的门客前来告密,揭露彭越在何时何地,与何人一起,商议造反。重新提讯时,彭越才知自投罗网,连分辩都觉无聊,一概应承不讳。于是一场叛逆案审理明白,梁王彭越被夷灭三族。

英布魂飞魄散

杀了彭越,刘邦想起他的尸体还能派点用场,令人将他的肉剁成酱煮熟后,遍赐诸侯。淮南王英布跪听诏书,吓得魂飞魄散。他接过皇上恩赐的食盒,看着那混混糊糊的一团,想想这就是当日威风凛凛的梁王,再想想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也许同样会成为这么一盒东西,连腿都站不直了。

说起来,英布还真是一名勇将。他也是强盗出身,原为项羽的部下,常任先锋,在诸将中战绩最著,以功封为九江王。后因助项羽作战不力,受到斥责,在刘邦的使者随何的巧言游说下,背楚投汉。如果不是他的牵制,使得项羽无法以全力攻击刘邦,那么在汉三年的彭城大战中,刘邦早已成为楚军的阶下囚。垓下之围中,英布也曾率军参战。后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领地包括今江西、安徽的各一部分。

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在刘邦取得天下的战争中立功最大,为异姓八王之首。如今韩、彭已死,英布再也不敢掉以轻心,急命部下率军往淮南国与各郡的接界处驻守戒备,但他还没有想到造反。后因淮南国中大夫贲赫得罪了他,逃往长安,告他有谋反行为,汉廷派专使到淮南查验,英布因有韩、彭二人的前车之鉴,不肯束手待毙,这才公开举兵反叛。其后刘邦不顾年老有病,亲自带领大军南下征讨,终于将英布之乱镇压下去。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刘邦和吕雉夫妇,杀死异姓诸侯中最令他们担心的三个,汉家的天下,从此稳固多了。破英布后,刘邦于还师途中经过家乡沛县,召请家乡父老宴饮,醉中取筑(一种乐器)自击,信口作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唱这首歌时,心里是不是想到了韩信、彭越、英布的死呢?歌中是否包含着猛士难得,为三人的死多少感到惋惜的意味呢?这也说不清了。

当年在家务农时,父亲讨厌这浪荡无赖的小儿子,常夸奖老二勤恳能干,治下不少产业,叫老三好好学老二的样子。如今老三竟打下天下,在洛阳举行盛大酒宴,请老父(已经称为“太上皇”了)参加。席间,刘老三想起往日挨老头儿骂的情景,颇有不平之慨,便问他:“父亲往日总爱夸说老二的产业大,猪羊满圈,如今看来,究竟是老二的产业大,还是我的产业大?”刘邦分明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私产,所以“猛士”是要的,但用途是为自己“守”这份产业。如果不能为他看守家产,甚或有可能破坏这份产业,什么样的“猛士”,都只有死路一条。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阿斗雄起

    三国之阿斗雄起

    “男人就要雄起”,看谁以后还敢叫哥“扶不起的阿斗”。在我刘阿斗面前,你们都是土鸡瓦狗,不好意思二叔,阿斗抢你台词了,略略略……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
  •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帝国的速兴骤亡都有着太多的特殊性,这与日本历史发展和历史传统的特殊性不可分。日本帝国的某些速兴的原因也正是它骤亡的原因,其中包括历史传统的两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日本帝国速兴骤亡的经验教训,有的很值得重视、学习,大多主要属于日本,不过多少还可以作为借鉴。而且通过这段兴亡史,也可更好地了、认识日本,这是本书写作的目的之一。
  • 三国之博弈天下

    三国之博弈天下

    事成天人各两开,命里三分皆由天。世事如棋人如子,我命由我天奈何。这是一位后世人在汉末乱世谋得一席之地,和群雄英杰博弈天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She, Myself, and I

    She, Myself, and I

    Ever since Rosa's nerve disease rendered her quadriplegic, she's depended on her handsome, confident older brother to be her rock and her mirror. But when a doctor from Boston chooses her to be a candidate for an experimental brain transplant, she and her family move from London in search of a miracle. Sylvia—a girl from a small town in Massachusetts —is brain dead, and her parents have agreed to donate her body to give Rosa a new life. But when Rosa wakes from surgery, she can' t help but wonder, with increasing obsession, who Sylvia was and what her life was like. Her fascination with her new body and her desire to understand Sylvia prompt a road trip based on self-discovery… and a surprising new romance. But will Rosa be able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her identity?
  • 青梅竹马:卓少的禁宠新娘

    青梅竹马:卓少的禁宠新娘

    卓铭天小时候去舒思思家过夜,不小心烧了舒思思的家。舒思思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是父母双亡,也落了一脸的伤疤。从此之后,舒思思变成了卓铭天口中的怪物。青梅竹马20年,卓铭天以为她只是朋友,只是家人,却早已经在心里占据了非同一般的地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这里有个人讲述的故事和魏斯博士的教导,这些都为根本地、永久地慰藉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曾有过多次生命经历,只是被心灵的插曲隔开而已,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就会消解,我们将焕然一新。或许当我们沿着灵性之路循着自我的目标前行时,也能为当下的自己带来更多的平和与喜乐。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重梦似故人

    重梦似故人

    前世和相爱之人一同死去的顾蓁蓁重生了!在最好的年华,肯定要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只是追夫之路太过艰难,渣男三番四次阻扰,大将军莫名其妙的示好。这让周思彦觉得,她撩完就跑实属正常,还是把她看牢,留在身边比较安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是凤平唯一的圣血公主,有传言:得此女者得天下!然而,命运却始终待她不公,从二八芳华到酩酊盛年,她却被自愿地顶着旁人的名字,背井离乡,企求生存。红尘滚滚,多番身不由己,又有谁知她所求?杞:拥我为帝,凤平王位与你,孤都要!予穠:我帮你复国那日,是否就是你弃我之时?羽结:因着一声姐姐,吾得以伴你身侧;也因着这声姐姐,吾不得近你半步。右相府徐灵儿,圣朝宫女赵灵儿,安平王妃予潇氏,圣血女帝凤灵儿,谁有我颠沛一生。吾以一身圣血,拥君九霄云上。红尘滚滚,粗布衣裳,再与我笑叹好了一场! (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准点更新。存稿充足,不太监,不断更,不拖更,不水文,节奏紧凑,入坑不亏。欢迎收藏订阅撒豆评论,爱你们。)
  •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商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跟踪调查,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当地所面临的淘金环境和真实的生存状况,探究了他们的生存策略。本书从这些华商的日常生活世界入手,进行了民族志式的研究和铺陈,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迁移主体如何利用外在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自身资源,构建出全新的生存空间。
  • 霸王别记

    霸王别记

    项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英雄人物,他残暴而且仁慈,武断而又优柔。他和虞舜是史书中有记载的两个重瞳子的人物,或许他们有着前世今生的纠葛。本书以个人的素愿强加在历史人物上,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惋惜。
  • 君臣谋

    君臣谋

    他是天界神君,却遭奸人所害狼狈逃往下界。他内丹被误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丹药被赠与祁国皇后,谁想祁国皇后吃完之后生下一子血崩离世他天生血瞳,被视为不详,却没有人知道他那双瞳孔来历不凡。国破家亡他化名逃到越国,机缘巧合之下于那君王成为了知己“孤相信阿焕”一句相信他成了越王的臣子,帮他产除异己助他夺权后被封丞相。可谁知他体内那白虎神君意识逐渐苏醒,并让他寻那四大神器,助他复活。神君复活,恨意使然,他终究入了魔。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