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200000022

第22章 替北京人寻根

北京人的根在哪里?若寻根的话,大抵可追溯到距今七十万年前一考古学上用北京人这个概念来形容生活在这一带的原始族群,但这所谓的“北京人”实际上是指北京猿人。继“北京人”之后,还有“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东胡林人”(距今一万年以前)成为北京地区的远古居民。但他们顶多可勉强算作今天北京人的远房亲戚,留下了若干个头盖骨化石或有灰烬的洞穴作为存在过的证明。这种遥远的根系毕竟过于虚无缥缈了。不知今人是否乐意认这笔糊涂帐?

严格地讲,北京人的历史应该自城市的建立为幵始。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村燕都故址的考古成果,正式宣布公元前1045年(即武王伐纣那一年)为北京建城之始,也就是说,随着城市的诞生,北京人也就诞生了。这座古城在战乱灾荒和朝代更替中历经毁灭、重建或扩张,已让人无法辨认其原始的轮廓,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群却传宗接代、生生不息,而且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尤其元、明、清三朝,皆定都于此地,一方面使北京接纳了大量外来人口乃至外来文化,一方面也使北京人这个概念扩大了,甚至变得高贵了。天子脚下的臣仆,首善之区的居民,怎么看都有点高人一等的架式。北京人,就是在自身的骄傲以及外人的羡慕中发展的。

由此可见,北京人的根,是很复杂的,也是很荣耀的。但真正遗留下来、并且表现得最清晰的,似乎还是旗人的文化传统。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北京自然也算最后的帝都。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以满族军民为中心的,旗人的生活方式在北京文化中自然是极有代表性的。直至今天,八旗子弟仍然可作为对那些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而又好吃贪玩的北京人的代指。但旗人究竟怎样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的?老舍描绘过:“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黄,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养鱼,养鸟,养狗,种花和斗蟋蟀。他们之中,甚至也有的写一笔顶好的字,或画点出水,或作些诗词至不济还会诌几套相当幽默的悦耳的鼓儿词……他们为什么生在那用金子堆起来的家庭,是个谜;他们为什么忽然变成一块瓦都没有了的人,是个梦。”旗人似乎不仅像懒汉或顽童,还洋溢着那么一种艺术家气质。仿佛他们天生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

我们今天仍然能隐约感受到的老北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都带有这么一种传统的影子。甚至今天的北京人,仍然很难完全摆脱这种影响。北京人是有优势的,譬如他们普遍具备艺术天赋,掌握吃喝玩乐的技巧,骨子里有一种幽默态度和乐观精神;但也是有弱点的,譬如贪图享受却懒于劳作,他们不太容易克服这种来自自身的惰性一而这种惰性似乎有遗传的,从八旗子弟的时代就开始了。或者说,这是北京人无法完全杜绝的劣根性,北京人的懒散,很早以前就出名了,至今也绵延不绝。“懒”自然指懒惰,他们似乎先天就具备君子之风,动口不动手,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像,却不愿做实干家。北京的民间,是清谈之风最盛的地方。至于“散”,则可理解为散淡。北京容易养闲人,那种悠闲自得不仅来自于对功利的超脱,而且确实隐含有豁达与满足的人生态度。这是其他地域的草民无毕模仿的,却促成了北京人的艺术细胞与享乐思想。这其实是二种挺奢侈的精神。所以北京的市民文化,又与一般城市的小市民文化不无区别。一方面,北京人不那么勤勉、节俭、朴素,但同样也不那么势利、卑微与世俗。

以上是北京人的一部分优缺点。也是我对老北京文化的一点认识。

不仅是寻找其血统上的根,更重要的是寻找文化上的根。根在哪里呢?这种根是看不见的,却又是耐人寻味的。

我相信它是存在着的。我认识一些在胡同与四合院里长大的同龄人一我们之间惟一的区别不过是出生地不同罢了。偶尔跟他们聊起某些话题,我却察觉到大家仿佛是两个时代的人。听他们用纯正的京腔京韵谈论事情,我产生了正在观摹老舍话剧的错觉一令我恍惚的并不仅仅是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语调,还包括他们对事物的观点、看法以及那种闲散的态度。我估计他们的袓辈、父辈也是以同样的神态说话的。在那一瞬间,我能隐隐约约看见他们的根,并惊叹于文化的影响和传统的力量。他们是一些很现代的北京人,但又像是很古典的北京人。或者说,他们是一些古典的现代人。不仅仅表现在音容笑貌,包括其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如此。他们是老北京人的后裔,但更像是一些新生的、年轻的老北京人。但这只有敏感的观众才能察觉到。

恰恰我是敏感的。恰恰我又是个外地人,只不过移居北京罢了。作为外地人,来给北京人寻根一或许我是多管闲事。但用外地人的眼光来看北京人,更容易把握北京人的特征,尤其是文化上的特征。当然,现在北京人的概念又扩大了,还包括类似我这样的移民。但我所说的,仍然特指那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京味文化中熏陶出来的正宗北京人。我的根在别处。可他们的根在哪里呢?替北京人找一找吧,找一找他们的根。

做个北京人是光荣的,毕竟,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做首都的居民不仅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所以北京人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其实,北京人这个概念是很丰富的,据我所知,至少可划分为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老北京人一般指解放前即居住北京的市民及其后代,作家刘心武曾在《钟鼓褛》中对这类北京市民进行过概括:“这里所说的市民是指那些土着,就是起码在三代以上就定居在北京,而且构成了北京下层社会的那些最普通的居民……”应该说,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北京人,最正宗的京味文化体现在他们身上,使民间的风俗人情得以遗传。新北京人一般指建国后进京的移民,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各自的口音及地域文化色彩,共同构成北京的新市民阶层。北京因之而成为一座着名的移民城市。当代的北京文化,实际上表现为以京味文化为基础一对各地文化的兼容并蓄,因而显得格外广博与强大。

根据1985年底的统计,北京市区常住人口586万,老北京人及其后代共153万。新北京人却达到433万。十几年又过去了,外来人口速度增长,所谓“新北京人”的队伍在逐步壮大。我在北京电视台参与了一次题为《新北京人》的谈话节目,有位刚从南京来北京开公司的沈姓老乡看到后,找我探讨。彻夜畅谈的结果挺有意思,记录下来。虽是个人观点,可供参考。

沈老乡(或尊称沈老板)认为,既然人类社会学家将60年代以后出生的称为新人类、70年代以后出生的称为新新人类,北京人这个概念不妨划分得更细致些:老北京人,新北京人,新新北京人。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进京的外来人口及其子弟,是真正的新北京人,他们已安家落户、安居乐业一完全接受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并成为其一分子,北京对于他们已非“第二故乡”可比喻。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移民,相比而言大多很年轻,生活状态也没完全稳定,对这座城市的新鲜感还没消失,尚未忘却自己“外地人”的原始身份一当算新新北京人。新新北京人是北京最新的一代,也是最富于时代感的新生代;他们刚刚在这座梦寐以求的城市里长出最初的年轮,渴望在此实现自身的价值,带有更多的理想与朝气一相信未来也会属于他们……拥有的是双重身份:既是在北京创业的外地人,又是尚未完全改变外地口音、记忆、性格乃至血缘的北京人。不应该忽略这一独特群落的存在;他们客观上最大程度地接受着北京的影响,主观上又渴望尽可能地影响北京,以自己的劳动、创造获得认可与证明。

这种假设不是社会学家的定论,只是两个诗人的浪漫想像(沈老乡跟我一样爱写诗)一但至少也算是诗意的假设。这种假设在一定情理上若能成立的话》我屈指计算自己也属于新新北京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哲学家的名言),我为自己是个新新北京人,或者说为自己是新新北京入中鉱一个一而骄傲。北京既是古老的城市,又是永葆青舂的城市……不管怎么说,做个北京人都是光荣的。

同类推荐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不带相机去旅行

    不带相机去旅行

    本书为作者多次前往俄罗斯和英国学习考察期间的游记和随笔,以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度记录了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从人文的角度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文明和差异的风俗文化。文字通俗生动、优美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是大众读者了解欧洲人文风情的很好的休闲文化类书籍。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 美国拾零

    美国拾零

    本书不是一本当下常见的走马观花的异国风情的游记,也不是对美国历史与现实自以为是的直白而沉重的评论和陈述。这是对美国普通生活场景与日常人情冷暖,以及若有所思的朝花夕拾。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精选

    福尔摩斯探案精选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爵士(1859—1930)塑造的福尔摩斯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国籍甚至他的作者,成为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远不老、不朽的神探形象,甚至成了一个通用名词。本书以柯南·道尔爵士生前亲自选出的十几篇“最佳”作品为基础,另精选各具特色的数篇侦探佳作共21篇,辑为《福尔摩斯探案精选》,一册在手,可以一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精华,值得收藏鉴赏。
  • 从今开始当大佬

    从今开始当大佬

    刚看完2019年春晚的郑歌,来到一个商业氛围浓郁的世界。故事从一场贷款危机开始。 …… (每天五更,求支持!)
  • 盛世止戈

    盛世止戈

    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 战能英雄

    战能英雄

    天龙大陆是一个修仙的大陆。修仙者离了资源,他们修仙的道路就会放慢,天龙大陆的修仙者们,除了炼制强大威力的法宝以便在资源的争夺上大站上风之外,更是大力的炼制各种的傀儡,来增加自己的战斗力。
  •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两情相玥

    两情相玥

    一段痛苦的暗恋一段痛苦的往事你会是我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吗?
  • 二胎斗争

    二胎斗争

    为什么父母有了我还要我的弟弟。我和我的弟弟二胎斗争开始
  • 穿越盛世:相公请多保重

    穿越盛世:相公请多保重

    莫名穿越,她初嫁入洛王府,洞房之夜她却独守空房。第一次进宫,方知她的旧情人居然是太子殿下,美男王爷之所以娶她,仅仅是因为和太子斗气。美男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一次偶然邂逅,她决定跟随那柔情公子闯荡江湖。数次出逃计划都被她的亲亲相公破坏,她几乎觉得这辈子再也没办法离开洛王府时,他大发慈悲的要放她离开。她本决心远离皇城,在听到他身陷围城命在旦夕时,她却毅然回到他的身边,“要死,我陪你!”
  • 我的青梅小姐和竹马先生

    我的青梅小姐和竹马先生

    她两岁那年,沈亦知就知道了他今生是离不开一个叫叶林的女孩了。她是他的木木,他是她的知了哥哥;他有幸能陪她长大,她有幸能站在他身边,他们都在朝那个最好的自己努力,只因想配上那个最好的他们。那一年,她身穿纯白婚纱缓缓走向他,笑颦如花,“知了哥哥,余生请多指教!”“往后余生,皆是你,我的木木!”他勾唇一笑如三月春风。那一年,青梅小竹马,偕首绕余生。
  • 守望潞盐

    守望潞盐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本刊作为山西重要的文化窗口,宣传山西,促进山西文化资源开发,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尽一刊之力责无旁贷。本期特别推出著名作家周宗奇的长篇纪实文学力作《守望潞盐》,其意即此。潞盐乃人类最早取用的盐种之一,是与“华夏民族同龄的古老而殊异的宝藏”。“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几千年来,潞盐对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潞盐文化。潞盐是河东文明的遗产,华夏文明的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对于这份遗产的认识与开发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