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写在这里,你们才会看。
这本书只是前传,是对于后面书籍的介绍,以及解释。所以,会有许多细节上面的描述,许多地方的剧情也会非常快速的写过,只做大概介绍。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剧情埋下伏笔。顺序是这样的,这本书是2,下一本书是3,最后再写1,1就是说无岸天的这位父神的经历,而2跟3写的就是他创造出来的最后一个的世界。这本书看完了,后面的书才能读的通透,而不会迷迷糊糊,并且我也不想在后面的那本书里面时不时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那样会影响你们的阅读体验。毕竟在看的精彩绝伦的时候突然穿插进一些题外的章节,总归让人不爽,而不插入,就会看的云里雾里,所以,我才先写这本前传。这里的修炼体系,才是我下一本书真正的核心部分!这里是从上往下解释,而那本书是从下往上,两个不同的角度,才能够完全诠释我所要表达以及刻画的一个完整世界,一个完整的修炼体系!
我们看小说,都习惯了用我们的思维去定义里面的世界,这一次,我要先定义世界,所以我才先写前传,改变你们的固有思维,去重新定义我要表达的世界。
他赋予了这些孩子们不同的能力,孩子们在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正在慢慢的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第二条规则:可以自由的改变,以及创造。
每一个孩子,都掌握着属于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力量。
孩子们逐渐长大,脚步也越走越远,世界的变化也就越来越大。
刚开始的日子里面,大家都过得很快乐,可是,每个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也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水跟雨,还有雪与冰;冰可化水,水可成雨,雨能变雪,可是这有四位神,又如何区别他们的能力范畴?如何让他们互不干涉?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这其中的影响,就由其他神来调和。
比如,冰化水,需要火神来决定热量温度,从而达到某种形态,水跟雨,由火神与云神来决定是某种形态,雨跟雪,由火神与风神决定是某种形态,固定形态后,再根据自己是什么神来排位前后。
于是就有了第三条规则。隐形的规则。
为了区分,他把孩子们名字前面的形态制作成“源”,介于第一条规则,这个“源”,或者说“本源”,被划分为不可剥夺,不可失去,只属于一个存在。
有了规则,就有了秩序。同样的,能力也有了分级,“本源”也有了分级。
为了弥补“本源”之间的不平等,他又赋予了孩子们除却“本源”之外的,属于自身的“天赋”,以此来均衡他们之间的差距。
他们,都是他的孩子,他不想看到他们因为分级的差距过大而有负面的影响,而且,他也不希望他们之间的争斗出现死亡的情况。
正如前面说过的,同样的事物,却不是同样的原来。他可以完美复活死去的孩子,也可以让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他能记得以前发生过什么,这,谁都无法抹去,他自己也不行。失去的,就是失去的,无法重来。
在他眼里,孩子始终是孩子,即便他们已经长大了。
作为世界的第一批生灵,他们拥有广阔的空间,终于在某一天,孩子们接触到了边界。
边界之外,是最开始的虚无,他们不喜欢那样,于是,不再向外面而去,而是在这个世界,开始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立领地。
他们互相来往,互相交流,创造出了更多的物种,拥有了更多的快乐,只有在疑惑的时候,才会向父神解惑。
他们开始相恋,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各自的土地上,拥有了不同的国度文明,他们不停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欢乐,以及他们孩子们的欢乐。
他们没有敌人,而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有些得以延续,有些被当做垃圾处理,有些被扔出了离岸天,放逐在了虚无,期待能有更多的变化可能,或者只是不想让这样的垃圾存在于离岸天之中。
这些孩子们也叫他父神。
他不是天空,大地,海河,星空,虚无的神,而是所有的神的父。神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他,是唯一的父神。
出生的孩子们也拥有天赋,也能够使用他们所喜爱事物的能力,与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只是缺少了“本源”,那最终的影响权。所以,他们并不是不死的存在,黑袍死神在某一天也会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但是,那一天来临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到这样的情况,除了他与死神。但是,他们不会主动去告诉他们,这本来就是世界的规则,也是规律,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把道理告诉了他们。
初代众神,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在离岸天之外也同样有效,那也就是说,他们的能力是遍及整个无岸天的。
他们在离岸天的领地上,他们创造,改变的各种各样生物,文明,以一种很快的速度在进行演变,而他们能够感受其中,深入其中,那些变化,他们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他们所创造,改变的事物本身。
他们领地上的物种,也知道这个世界的一些情况,也知道众神的存在。下级物种将众神称之为神族,将整个离岸天称之为神界。
他没有阻止,也没有做任何改变。他也游荡在各个物种与文明之间,用心感受的同时,更用眼睛看着这一切。
下级物种与文明之间只是有着某个传言,众神之上,还有一个,还有两个,更加高级的存在,只是谁都没有见到过。于是,可能还有三个,可能还有四个,也可能,其实就没有。
初代众神一直都在追寻他们自己的快乐,很快的,在影响各自领地物种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走出离岸天,去到虚无之中开始创造新的事物。离岸天之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点没有被占领的土地了。
众神之间的领地是相互连接的,物种文明也时常有交流。在第一个神殿建设起来之后,接二连三的神殿也在不同的众神领地之中被建立了起来。
众神并不居住于神殿,他们一直都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但是,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在众神离开领地的时候,众神殿管理着领地之中的秩序规则。有一部分物种被选为神殿的守护者,或者是执行者。同样的,众神的子嗣会居住在神殿之中,代替众神管理一切。
但是,众神的子嗣,也就是二代神族,终于出现了第一个被死神带走的存在。
没有谁知道死神把他带去了哪里。
原来有些事情,在别人的身上感受到的,远不如自己亲身体验来的真实。
那些以为永远不会失去的,终于还是失去了。而只有在失去之后,才明白,那是自己不能失去的。
可终于还是失去了,再也不可能能够回到以往。他们可以重新创造一模一样的孩子,可毕竟,那不是本来的孩子。
从领地上的物种文明那里得来的感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想法:血债就要血偿。
可是对方的父母终究也是如他们一样的父母,在见识到了他们的情绪之后,更加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孩子。
他们将自己的孩子保护了起来。
父神什么都没有说,他们终于明白,父神说过的,万物轮回,生死明灭,也是一条规则,一条在当初就已经告诉了他们的规则。只是现在,这条规则,才真正的浮现出来。
初代众神更加的加强了对后代的保护。
他们曾经是最好的亲人,伙伴,朋友;他们也从来没有过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今天,他们有了。
初代众神本就对于万物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他们是对于这个世界认知最深刻,也是最全面彻底的存在。
当两方无法调和的时候,双方会自然的规避对方,回避对方。神的力量无法杀死另一位神。这是第一条规则,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杀死对方,对方与自己一样,两相争斗,只会失去后面的快乐,所以,当对立到无法调和的时候,双方就不再来往。
但是领地之上的物种,会受到他们神明的影响,两个领地的物种文明却是会时常争斗。
区别就在于这里。
物种文明推到了可以再来一次,也可以更加印证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然后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行提升。
这,本来是极好的状态。因为对立,冲突,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完美自己。
因为不同,所以才有了不一样的分支,因为分支需要得到印证,最终就有了战争。
但这一次,死去的是神的子嗣。
在对于“源”的追求,分化演变的路程中,形成了两个极端派。
但是这只是一个概念,并非是两个对立的种群。
但这一次,死去子嗣的初代神明,一定要杀死另外神明的孩子。
但是他们两个的力量还不够。
但是他们可以寻求其他神的帮助。
不需要做什么,仅仅只是将初代神明与他的子嗣分开,然后他们击杀其子嗣,为孩子报仇,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帮助他们的初代神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子还一子,这才是公平。
初代神明始终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你让别人失去了什么,那么你也需要失去同样的东西。
物种文明的争斗,即使是胜利的一方,也是会被对方物种文明的神明毁灭的。
初代众神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以。因为他们是平等的。下次还可以重新再来玩,不论是输是赢,都能得到快乐。只是快乐的大小不一样而已。
于是,在那一天,失去孩子的初代神明,带着其他的一些神明,成功将那个子嗣与他的父母分开,然后被失去了孩子的初代神击杀。
死神穿过他们的战场,收走了那个死去孩子的一切。
这个时候,晴空万里,只是空气中,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