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就知道会是这样,你这性格相比以前是刚强很多,但是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也变不了。”
大族长已死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但让阿蛮稍微有些意外的是,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族人长期在缺乏食物的环境下残喘存活,早就已经麻木了,基本上就是活一天算一天,指不定哪天食物匮乏之下,自己就会成为同伴的口食。
阿蛮也没有想到族人之间的关系会麻木到这个程度,想要改变现状,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
当下阿蛮叫来几位壮年男子,要他们挨个通知每一位族人,今日都简单收拾一番,每人备上三天的食物,明日一大早,全员迁往中原。
“羽仙,问你个事儿,重明成功帮我开了伤门?”阿蛮始终不太了解这重明,自然想多了解一些。
“嗯,有惊无险,总算是成了。”
“重明是伤门的通灵兽?”
“不错,练荒者每个荒门都暗藏一只荒兽,但这些荒兽并不是直接就可以形成的。它们不同于山野之间的洪荒妖兽,就像你开启的两个荒门之中的金牛和战马,只是目前他们只能以力量的形式存在。”
“它们现在只算是你开启荒门时衍生出来的荒术,并没有自己的意识,还算不上荒兽,而随着你以后修行的日益提高,它们便有一定的机会诞生自己的灵智,甚至可以像重明一样,成为可以冲出荒门的独立个体,这时它们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荒兽。”
“重明的本体是一只金鸡?”对战重楼时,阿蛮亲眼见到了那只巨大的金鸡,而且威力十分强大。
“不错,重明的本体正是金鸡,而重明的本源刚刚为你开拓第五荒门,现在正在沉睡之中,刚才事态危急,是我强行激发了第五荒门,那冲出来的只是一道荒术而矣,不是重明的本体。”
阿蛮心头了然,修行之路还很漫长,自己不过才刚刚开始。
“那重明的本体是什么样的?”
当初的重明,夺舍在了羽织姑娘的身上,自然算不得本体。
“重明的本体就是那只金鸡,只不过不是虚影,而是实体。”
阿蛮脑海中想象着一只大金鸡样子说道:“真的很难想象一只大金鸡用一个女人的声音讲话。”
“哈哈哈,这你可错了,重明的本体是大金鸡不假,但她却已经化形成人了,还是个十足的大美女哦。”
“还可以这样?荒兽还可以化形成人?”
“这个就要看荒兽自己的造化了,按照常理来说,荒兽一旦诞生灵智,便是有机会化形的。”
整个部落已经通知完毕,阿蛮回到了祠堂之中,这个地方当初只来过一次,义父带着他在鼎尊面前参拜。
当然阿蛮识海之中的金鼎要远比祠堂供奉的鼎尊高明的多,盘膝坐下,闭目凝神,开始沟通金鼎。
阿蛮正沉浸在参悟之中,突然异变又起,与那日阿蛮昏迷之中的情景极其相似,金鼎时虚时实,疑似是要表达什么。
这金鼎到底要做什么?怎么会这样?
.
刚一分神,金鼎突然恢复了原状。糟了,自己潜意识里感觉到,金鼎应该是要向自己表达什么,然而自己的分神,打断了参悟,心中阵阵懊悔。
重新聚拢精神,看眼下的情形,自己的猜测应该没有错,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金鼎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是修炼到了一个特殊时期。
注意已定,阿蛮聚精凝神,不再有一点分心,时间缓缓流逝,阿蛮此刻已经进入空灵状态,心神与金鼎合二为一,我就是金鼎。
正在休息当中的羽仙忽然一愣,眼睛瞬间瞪大,阿蛮的正前方,一直巨大的三足金鼎正在缓缓成形。
“这小子要开丹田了?”
金鼎迅速成型,没有错,识海之中的金鼎飞了出来。
阿蛮缓缓睁开双眼,金色的巨鼎立于眼前,伴随着金鼎的出世,阿蛮的脑海当中,多了一张鼎文。
鼎文上的字繁奥难懂,似是来自遥远的荒古,但阿蛮并不需要读懂它们,因为自打金鼎出世,阿蛮的脑海当中就自然形成了练荒的修行功法。
这第一张鼎文就是开启丹田。
羽仙早就已经按耐不住了,急忙问道:“可曾看到鼎文?”鼎文并不存在于识海当中,似乎就藏在阿蛮的意识里,是以羽仙完全不知。
“鼎文我看见了,只有一页。”
“哈哈,那可不是只有一页,这第一页是修炼丹田,待你丹田成功开辟出来,第二页鼎文就会自动产生了,而且你面前这金鼎,可是万鼎之祖,人族部落中祠堂供奉的鼎尊,都是由这金鼎传承下来的。”
阿蛮愣住了:“这是万鼎之祖?”
“呃呃,万鼎之祖贮存于人皇手中,但这只金鼎,那可是人皇亲自授予我的,说是万鼎之祖也不为过。”
羽仙整理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说道:“好了,金鼎已经出世,这就意味着你的练荒修行就算正式的开始了。”
“啥?现在才算正式开始?”
羽仙忍不住一笑:“那你以为呢?自古以来,能够练荒的体质少之又少,可以算是极其稀有。”
“然而练荒又分前中后三期,开启前四门为第一期,后四门为第二期,最后两门就是你的双眼,为第三期,当然你的第五伤门虽然已经开启,但并不是你主动开启的。”
“我以往认识的所有练荒者,都是开启了四门,抵达中期才会祭练出自己的本命鼎,开启丹田,从此正式走上练荒之路。”
“可你刚刚开启两门,即使算上第五门,也不过三门,无论怎么说你还是前期,可偏偏又祭练出了本命鼎,这我也解释不了。”
阿蛮倒是不以为意,既然解释不了,那就不解释,好在鼎文的内容自主的消化在了脑海当中,否则自己根本读不懂。
不再废话,阿蛮又一次参悟金鼎,悠一进入状态,阿蛮便有了切身的感受,以往参悟,鼎在心中,而现在参悟,人在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