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2600000003

第3章 杨玄感之乱

为何造反

大业九年(613年)六月初三,杨玄感起兵了。

当时杨广正在征讨高句丽的路上,精兵猛将全部压到辽东,国内兵力十分空虚。杨玄感起兵就像一条毒蛇狠狠咬在了他的屁股上。

看过隋唐史的都知道,《隋唐演义》里那位靠山王杨林的原型就是杨素。正史里的杨素虽然不是杨广的叔叔,却是隋朝的司徒、尚书令(宰相)、楚国公,还是帮助杨广夺取帝位的定策功臣,光看这几个头衔,我们就不难感到他的权势比杨林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他在朝廷里享有极高的“威望”(其实就是没人敢惹),门生故吏遍天下,连皇帝都要敬三分。

杨玄感就是杨素的儿子。

作为一名高干子弟,杨玄感自幼过着奢华的生活,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父亲死后,他世袭了楚国公,担任了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虽然算不上决策圈里的人物,但杨玄感毕竟还年轻,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成为杨家下一个宰相也说不定呢。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杨玄感还是造反了。

他为什么要造反呢?他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猜忌。

要知道,早在杨素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杨广猜忌了。杨素这个人文武全才、雄才伟略,很有本事,不过同时,为人也是阴险狡诈、城府极深,所以他才能帮助杨广登上皇位,还立下了很多功劳。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杨广一直对他倍加提防。这其实是正常的,领导都喜欢聪明能干的下属,但最好不要聪明能干过了头,如果这下属比自己还聪明,在工作中未免就不太好指挥,领导当然也就喜欢不起来。

是你听我的,还是我听你的呀?

不过鉴于杨素的才能和地位,杨广再怎么猜忌他,也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收拾他的。因此表面上看,杨广对他始终非常尊重,只是暗地里把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杨素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当然看清了杨广的真实意图。到了晚年,便开始谨言慎行,性格收敛了很多。但就是这样,他还是整日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以致得了病都不敢吃药。因为医生是杨广派来的,人家很可能会在药里下毒。

后来,杨素终于不愿意再这样担惊受怕地苟活下去了,他彻底断了治病的念想,准备就此了却余生。临死前,他把家人全都叫到床前,老泪纵横地说:“让我死吧,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岂须更活耶)

然后,他就这么死了。

听到杨素的死讯后,杨广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有一次,他甚至有意无意地对身边的侍臣说:“杨素就是不死,早晚我也得诛他九族。”(使素不死,终当夷族)

这句话很快传到了杨玄感的耳朵里。从那以后,他就对这个视自己父亲和家人如寇仇的人有了切齿的憎恨。到了大业年间,朝政渐渐紊乱,杨广脾气更是一天比一天难以捉摸,隔三差五就要杀个人、灭个族。杨玄感又因之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生怕哪天自己的脑袋也搬家了。

在恨与怕的夹攻之下,杨玄感渐渐萌生了造反的打算—你姓杨我也姓杨,凭什么我就不能上去试试?

杨广又总是擅长给敌人制造机会。就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他居然还让杨玄感在中原督运粮草,而督运粮草就意味着他手里有兵。一边惦记着要把人家灭族,一边又给人家委派重任,出了乱子可真是你自找的。

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杨玄感心中暗喜,赴任不久就秘密把自己的兄弟亲信招到治所黎阳(今河南浚县),商讨造反的计划。黎阳是一个战略要地,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以后我们会经常提到它。

但是具体该采取什么办法呢?哥儿几个谋划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是大眼瞪小眼没有拿定主意。虽然杨玄感身上的确有个优柔寡断的毛病,但我们也不能为此责怪他。

因为他们还在等一个人,一个能真正为他们出谋划策的人。

等待英雄

这个人就是李密。

李密和李渊有着差不多显赫的家世,看过前文的读者可能还有点印象,西魏八柱国里有个人叫李弼,这个人就是李密的曾祖父。

因为贵族身份和父亲去世的关系,年纪轻轻的李密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就袭封了蒲山郡公(郡公比李渊那个国公低一级,但也仅仅是低一级)。后来,他也找到了一份和李渊差不多的工作,到杨广身边当了一名侍卫。由此看来,大李和小李人生的起点真是有些类似。

小李在皇宫的工作干得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不过有一天他还是被杨广注意到了。当然,是以一种很不光彩的方式。

那一天,杨广叫过了身边的亲信大臣宇文述,非常警惕地问道:

“那个站在帐下的黑小伙是谁?”

“他叫李密,是故蒲山郡公李宽的儿子。”

“这人看我的眼神很不对劲儿啊,哪能让这样的人当侍卫?”

杨广的直觉是对的,李密就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人。从小胸怀大志,目空一切,总觉得天下老子第一。这种人在皇帝身边待久了,不生出“彼可取而代也”的心思就怪了,要不然怎么眼神不对劲呢?

可惜的是,杨广凭着直觉猜对了开头,却没有再进一步猜一下结局。他只是讨厌这个黑小伙的眼神,却还不了解他有多大的本事,想象不出他能闹出多大的乱子。

如果能猜到的话,相信杨广一定不会放他走的。

宇文述奉命执行杨广的命令,来炒李密的鱿鱼。

他这个人做事向来八面玲珑,平日里连一个奴仆丫鬟都不会轻易得罪,对待李密这样还算有身份的人,自然会更加周到。

为了不伤害李密那幼小的心灵,宇文述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侍卫这个工作不好干呀,也就是看起来风光,其实还不是一天到晚累得要死,工资低、压力大?”

“嗯,是啊。”李密点了点头。

“我看你天性聪明,博学多才,可不应该屈居这里当个小侍卫,你这样的人,应该通过才学来求取功名。”(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

以才学取官,当然就不能接着干侍卫了。要说宇文述也真有两下子,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炒鱿鱼”说得如此天花乱坠。

而太年轻的李密听了之后,竟也完全猜不到宇文述的真实用意,得了这几句夸奖,他兴奋得简直都有点飘飘然了。

没想到呀没想到,我李密也被宇文述大人认为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既然如此,为何不听他一劝呢?

于是,他马上就写了一封辞职信,然后兴冲冲地收拾好包袱,屁颠屁颠地回家了。

从此,他专以读书为业。

当然了,以李密的性格,工作可以辞,书可以读,但却不会死读书。既然立志读书,就一定要读出姿势水平,读得风生水起,读到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爱读书。

或者,至少也要让那个人知道自己爱读书。

不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不会罢休的。

那一天,李密梳洗打扮之后出了门。

古人出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有马骑马,有轿坐轿,你就是穷得买不起交通工具也可以走路嘛,这都是很正常的出行方式。

但是李密不一样,他骑了一头牛。

牛这种动物长得不怎么漂亮、速度也不怎么快,作为一种坐骑是非常少见的,当然也是非常超凡脱俗的,要知道老子(李耳),当年就是骑着一头青牛出了函谷关,在那里留下了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说尽世间无限事,然后飘然而去,羽化登仙。

李密骑着牛出来,瞬间就让人感觉档次高到爆表,极大拉高了回头率。

这还不算完,李密还把一套档次同样高到爆表的《汉书》挂在了牛角上,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好学上进的优良品质。

造型就这样设计完毕了,接下来该去哪里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李密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当朝谁的官最大?

当然是越国公杨素了。

好,就去你家。

于是李密从容自若地骑在牛上,手捧精装版《汉书》,牛角上挂着其余部分,边走边作发愤苦读状,溜溜达达到了杨素的家门口。

杨素也十分凑巧出门,自然看见了这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不由自主地跟上了这个骑牛的小孩。走出几步之后,他失去了耐心,一把拉住了牛缰绳。

牛停下了,李密抬起了头。

杨素没顾得上端详,没顾得上问候,只是连珠炮似地问了他三个问题。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我叫李密,是故蒲山郡公李弼的曾孙,就是在这儿随便走走。”

“你读的什么书?”

“《项羽传》。”李密仍然淡淡地回答道。

他的回答简短、有力,毫不拖泥带水。

这时杨素才停下发问,定睛打量起了这个脸上带着几分稚气、几分倔强,皮肤还有些黑的小伙子。他的心瞬间就融化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孩子啊?

杨素对李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和他攀谈了几句。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杨素居然马上就被征服了。

因为他发现,这个骑牛读书的小伙子竟然是一个奇才,他对书中内容说得头头是道,对国家大事侃侃而谈,他展现出来的见识、才华都不同凡响,远远超越了他的同龄人。

那一刻,杨素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这就是缘分呀!

交谈过后,杨素热情地把他请到家里做客,并顺便把牛牵到了后院的厨房。

李密坐定之后,杨素悄悄把和李密年龄差不多大的儿子杨玄感拉到了一边,低声说:“李密的气度比你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你要好好结交。”(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

从此,杨玄感便和李密成为了至交好友。

所以,他若是打算造反,是绝对不会忘记告诉李密的。

造反进行中

李密收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造反现场。

虽然他也被杨玄感的野心吓了一跳,但谁让自己也一直有点类似的想法呢。因此一路上,他也对这个造反行动进行了反复思考。一见面,就干脆利落地献上了上、中、下三个计策:

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

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杨广对抗;

下策是攻打洛阳,但成败未可知。

杨玄感听后,长叹一声。

“你的下策才是上策呀!”

为什么呢?因为杨玄感知道,隋朝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只有抓住他们的家属,大臣们才会乖乖听话,就是不过来投降也足以扰乱人心,让他们无法有效反击,这在军事上是有利的。何况洛阳又是隋王朝的东都,这么大的一线城市就摆在眼前,如果不打下它,起义军的脸面也没处搁啊。

听完杨玄感的评论,李密没有说什么。

毕竟事在人为嘛,上策执行得差,效果也未必好,下策执行得好,也不一定差呀。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别犯低级错误,成功都是大有可能的。玄感加油,我挺你!

六月初三,杨玄感开始了事实上的造反。

为什么说事实上的造反呢?因为他并没说“我们要造反啦,兄弟们跟我上!”那不叫造反,那叫自杀。

要知道,那时隋军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此前此后都发生过不少叛乱起义,但是除了极个别的以外,隋朝正规军镇压个把叛军就像拍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因此,杨玄感只能暗暗地来。他们的策略是先诈称别人造反,然后宣称自己是奉朝廷的命令去平叛,最后再打着平叛的旗号矫诏发兵。这样一来就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而且可收瞒天过海、突然袭击之效。

凭借自己朝廷大员的身份,杨玄感顺利地忽悠住了隋朝各级官员,调走了黎阳当地的隋军,并且大索男丁充军,然后带着他们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洛阳。

但那个被诈称造反的人却愤怒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来护儿。来护儿可不是什么演义中的大反派窝囊废,而是东汉名将来歙之后,此人参加过灭陈大战,是剿杀过数支叛军的老将。同时这位兄弟也是征讨高句丽的干将,当时正奉命带兵驻扎在东莱(今山东),准备渡海去攻击平壤。

听到自己被强行背了黑锅以后,来护儿的反应不同凡响。一没有辩解喊冤,二没有请示汇报,而是直接越过组织程序,轮着膀子带着兵,找杨玄感拼命去了。

“说我造反,看我不弄死你!”

杨玄感惹谁不行,非要惹这么个不要命的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失败跟惹毛了来护儿是有很大关系的。

杨玄感南下进军的时候,洛阳城内已得知了他叛乱的消息。此时留守东都的是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杨侗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只有九岁。所以拍板决策的主要是辅佐他的众位大臣。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人就行了,他的名字叫樊子盖,时任民部尚书(即唐朝的户部尚书)、东都留守第一辅佐大臣。

樊子盖此时担任的尚书是文职,但事实上他是一个经验丰富、很有手腕的老将,年轻时候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军官,在隋朝打的第一场战争就是灭陈之战。而且他这个人清廉谨慎,不纳贿赂,不仅人品好,人缘更好,连杨广这样猜疑成性的人都对他十分器重,每年绩效考核都给他排第一。

可想而知,杨玄感即将遇到的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

杨玄感带着大军一路进发,很快到达洛阳附近,跟随的义军几天之内就达到了十多万。

看到队伍成了气候,他终于不失时机地扔掉了平叛的幌子,公开打出了反对隋朝的旗号,并开始公然痛斥杨广为独夫民贼,声称要吊民伐罪、除暴安良。

每次打仗前,杨玄感往往要流着眼泪发表一番义正辞严、声情并茂的演讲,大意就是:“我身为朝廷命官,家中财产不计其数,对于富贵又有何求?今天之所以冒死起兵,就是为了解天下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啊。”

听完杨玄感的慷慨陈词,大多数人都很受感染,纷纷感叹“老杨不愧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啊”,前来投奔的络绎不绝。

凭着优势兵力和煽情的鼓舞动员,杨玄感打了好几个胜仗。他本人也非常骁勇,力大无穷,每次打仗只要大吼一声(史书记载“喑呜叱咤”),往往没照面就能把敌人吓个半死。我们据此推断他很可能修炼过狮吼功。这很有点儿西楚霸王项羽的感觉,所以大家都亲切地把他比作项羽。

但是,杨玄感的胜利是非常不可持续的。

他麾下的士兵大多没受过正规训练,主要构成是散兵游勇和老百姓,有的连一副像样的甲胄都没有,披条秋裤麻袋就敢上阵,就是凭着一股子热情在拼命。而洛阳可是大隋王朝的东都,国家的第二中心啊,那城防可不是一般的坚固。

这就决定了—杨玄感短时间内还可以靠着兵力优势来虚张声势,但长此下去,攻占城池是几乎不可能的。

你让一帮甲胄都没有的士兵攻城,那不等于去当活靶子吗?

而且,守卫洛阳的老将樊子盖防御也很有章法,自上一次失败之后,他就开始杀人立威,立刻处死了作战不力的将领。眼下三军之中已是人人敬畏、令行禁止,完全肃清了投降或是逃跑的念头。而我们要明白,隋朝正规军一旦认真起来,那可是非常恐怖的。

于是接下来的战场就出现了非常奇怪的一幕。

杨玄感每次进攻都是用尽了全部精锐,抱定了不破东都不罢休的决心,但樊子盖他老人家却总是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地布防。

然而,最后失败的却总是杨玄感。

没办法,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圈套

杨广在高句丽前线听到了杨玄感叛乱的消息,对此他是非常害怕的。他知道杨玄感这家伙不是那帮泥腿子可比的敌人,而是统治阶级内部成员啊。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隋朝尚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杨广也还没有傻到不知道平叛的地步。害怕归害怕,该做的事还是不能马虎的。

他立即调兵遣将前去围攻,名将屈突通、卫文升、重臣宇文述很快奉命进逼过来,刚刚结下梁子的来护儿也来了,缓过劲儿来的洛阳守军也在樊子盖的指挥下出了城。

杨玄感本人虽然生猛无比,但这些人一起上他是不可能扛得住的,渐渐就感到难以支撑了。

于是李密又给他出了一个高明的计策—溜!

溜到哪去呢?

长安。

“那里的人还没得知我们造反的消息,我们轻装急进,一定可以占领,到时候只要把守住潼关,隋军就是想进来也不可能了。只要占了长安,以后霸业还可以再图!”

“好,就这么干!”杨玄感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决意放弃洛阳,往长安进发。

按照李密的建议,攻打长安应该速战速决,乘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进攻,这样才可收到一击破城之效。但杨玄感到了弘农宫(今河南陕县)的时候,却鬼迷心窍,一头扎进了一个将会置他于死地的圈套。

这是一个兵少粮多的小城,当地的老乡非常热情,他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拦住了杨玄感的队伍,其中几个为首的老头儿更是亲切,紧紧拉住杨玄感的手,说啥也不让走。

“弘农宫好打。”

“守备虚弱。”

“兵少粮食又多。”

……

杨玄感的野心膨胀起来了。长安我自然是要拿下的,但是弘农宫也不能放弃。

看着眼前这一切,李密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违和感。这些老乡怎会对他们的行军计划知道得如此清楚,又为什么要竭力劝说杨玄感攻打自己的家乡呢?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于是他反复提醒杨玄感。

“这些老乡来路不明,你要小心,这恐怕是一个圈套。”

但是杨玄感已经完全进入了亢奋状态,吃着老乡们热乎乎的饭菜,听着老乡们淳朴的话语,他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拔。多好的群众呀,不打一仗怎么好意思走!

打,给我狠狠地打!

他就像一头倔牛,丝毫不顾李密的劝阻,下令攻城。

可出人意料的是,弘农宫却根本没有老乡说的那么好打,反而是一块城防坚固、守备有方的硬骨头,杨玄感的进攻就像一脚踢到石头上,被狠狠崴了一下。

三天之后,杨玄感终于反应过来了,明白自己上了当。这些人一定是隋军派来的细作,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我入关的时间!连忙放弃围城,带上兵马直奔长安。

但已经来不及了。隋军大部队在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人的统率下,已经昼夜兼程赶过来了。

八月初一,杨玄感在皇天原(今河南灵宝)被追兵赶上,一天之内打了三仗,却三仗大败,旋即战败身死。

他死得非常悲壮,因为有狮吼功护体,只要大吼一声敌军就人马俱惊、不敢向前,所以他并没有死在隋军手里,而是在绝望中自杀的。他抽出佩刀交给弟弟,让他砍下了自己的脑袋。这宁死不受辱的死法也非常有项王的个性。

他死后,包括李密在内的部众也作鸟兽散。

之后,杨玄感的尸体被拉到洛阳暴尸三天,然后剁碎焚烧,家人全被族灭。

杨玄感是一个勇敢善战的贵族子弟,被人称作项羽,但历史却注定了他只是隋朝的陈胜吴广,真正的项羽另有其人。

他的起义雷声很大,雨点略小,只维持了不到三个月,也没有打下什么稳固的地盘,这是他的战略水平和政治眼光决定的,怨不得别人。

但无论如何,他的起义影响不可小觑。

一者,起义军纵横黄河南北,先攻打东都,又转向长安,虽然都没有攻下来,但毕竟开了进取都城的先例。这就给那些早有起义之心的群雄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二者,杨玄感乃是统治阶层的核心人物,在他的队伍里还出现了观王杨雄的儿子、名将韩擒虎的儿子以及蒲山公李密等,当朝不少重臣也参与其中。

由此不难看出,隋王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已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这个王朝未来又将陷入何等风雨飘摇的境地?

同类推荐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微型小说·哲理荟萃》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哲理微型小说。正如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理的秘密。”这些名篇佳作在智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聪明才智、思考能力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竹林的故事》为废名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窗》《讲究的信封》《柚子》《少年阮仁的失踪》《病人》《浣衣母》《半年》《我的邻居》《初恋》《阿妹》《火神庙的和尚》《鹧鸪》《竹林的故事》《河上柳》《去乡》。废名的作品常与其禅学思想相关,不同时期的废名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是因其禅学思想转变的影响。
  • 敦厚的诈骗犯

    敦厚的诈骗犯

    这个男子的脸很陌生,可见是个初次光临的顾客。他的年纪大概五十上下,也许是肝脏不太好的缘故吧,脸色显得异样的苍黑,样子不太讨人喜欢。不过,理发师要招徕顾客,就得搭讪应酬,于是笑脸相迎,嘴里说着:您来了,请进。”男子盯着晋吉的脸看了看,然后一声不吭地在镜子前坐了下来。接着,他似乎有点困,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有些顾客也真是奇怪,他们一踏进理发店就直想瞌睡,这个男子恐怕就属于这一类人。他的头发生得比较硬,夹杂些白发。
  • 蝴蝶

    蝴蝶

    每次听到木片的碰击声,孔在都知道是鲁班来了。自从那天鲁班坐上子墨子的飞机从半空中落下来后,她就骑上木马了。“都是那个女人给他带来的灾祸,那个女人一进门,那个瘦子也就进了门,非要约着他去坐木头大鸟。”“别说了大娘,他正在痛苦地难过呢,腰直不起来了。” “那个瘦子走了吗?”“走了。”这是孔在从她住的东厢房里听见的。……木片的碰击声是从街角那里传过来的。那里原先传过来的是炒栗子的香气,这时炒栗子的大锅里熬的是青草,传过来的是煮熟的青草味。
  • 父亲逼我当小偷

    父亲逼我当小偷

    我从十岁开始,就一心想当一名享誉世界的作家,到三十岁的时候,拿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意思意思。然而,我大学毕业正准备将理想付诸行动之时,与我相依为命的老父亲郑重地对我说,从明天起我就是一个小偷了。这就跟一粒色子突然掷出了七点一样,让我瞠目结舌。我父亲是个小偷,今年七十三岁,我想你一定会非常惊讶,我也曾为此费解:一个七十三岁的老头儿,怎么会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儿子?收养的?还是在大街上拣的弃婴?诸多的猜测在我对着镜子的时候都荡然无存。我可以看到,五十年后,我父亲的那张脸会毫无保留地转移到我的脸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续易牙遗意

    续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机智的耳朵仔

    机智的耳朵仔

    普普通通的一天,被Ear-Z及其朋友们搞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探险之旅。
  • 民国神婆:我的法宝通着古代

    民国神婆:我的法宝通着古代

    我叫左宁,本来是个民国时期的普通女孩,可自从捡到了一块玉牌后,我就多了个可以见鬼并跟鬼魂交流的能力,后来我更发现,那块玉牌能带着我去往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 美食生活家

    美食生活家

    恭喜你获得美食辅助系统,祝你在创造美食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个专注于美食的系统,自由度极高,包括了食材种植,挑选,制作的学习辅助系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哎呀,荇菜是啥好吃嘛,景树痴痴的想。‘叮,获得荇菜相关知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刚出炉的猪脚新鲜又好吃,动动小手品尝美味!快过来看看~
  • 古碎忆梦

    古碎忆梦

    方晨是一个公司的小文员,虽然和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有些血缘关系,他还是和普通的员工没什么两样,过着枯燥而忙碌的生活。在近一段时间他总是可以做一个相同的梦,在梦中他和一个老者不断的切磋,但是每次都是以方晨失败而告终。好不容易他将老者手中的木剑打断了,他却回不去实现的那个世界了。在一次偶然间,他见到了那个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人,见到那人在自己那边的世界,过着自己的生活,方晨不禁询问着那个代替自己的人。得知自己和他两人交换了灵识之后。方晨也开始寻找着让自己回到原来那个世界的方法。但当他真的找到回去的方法时他却发现,这个世界中有些东西他已经放不下了……
  • 轮回笔扎

    轮回笔扎

    怎么来说呢,就是,一个老阴逼,在灵气复苏的时代,穿梭万界寻求与主世界的怪异对抗的力量,不过老阴逼不走老路,不去天龙神雕,不穿正英老片,不入斗破斗罗,只走寻常道……轮回笔扎QQ群473131698
  • 极品废妾

    极品废妾

    【新文】——《穿越之巧笑倩兮》颜夕:东辰首富颜家的嫡女,蠢笨痴傻,东辰第一恶女,成亲当日就被休弃,丈夫当着她的面娶了别人。凤尧:神秘组织首领,武功高深莫测,无人见过他的真容,传言他半张脸妖娆潋滟,半张脸奇丑无比。容皎:东辰神秘的旭王,拥有妖冶媚人的天人之姿,是东辰第一美男子,但他行踪诡秘,很少有人见过他。容云之:怡亲王嫡子,文韬武略,风流倜傥,京城第一才子。丹尼斯·威廉:西方岛国质子,英伟俊秀,热情奔放,是京城迷倒万千少女的绅士。【片段一】蓝玥附身进陌生的身体走在大街上,却被所有人指指点点,一行人抬着十几个大箱子鄙夷的看着她,“颜夕小姐,这些是你的嫁妆,我们郡王让我等将这些退回颜府,您还是跟我们一道走吧。”周围人的一言一语让她明白了个大概,淡然笑着随意打开一个箱子,丢给楚硕两锭金子,“这个,给你们王爷拿回去,就说是颜夕给他的青春损失费和新婚贺礼。剩下的这些,都替我给了乞丐吧。”霎时间,街道上沉寂了…【片段二】原本迷恋他的蠢女人竟然从此对他视若无睹了,还光芒四射的招惹了别的男人,教他如何自处?“你是本王的侍妾,当然应该随本王回府尽你应尽的义务!”“什么义务?跟你圆房么?见过无耻的,没见过你这么无耻的,耗子都比你高尚的多。”【求收藏,求票票~~~~(>_<)~~~~】好友文:凤晗《妈咪—我要爹地》沙微日记《老公疼我》公主桃《金牌宠妃》哀家驾到《嫁错良人》神狐《借腹新娘》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帝阙

    帝阙

    稚龄十四,继母谴嫁;三年未育,婆母难容,十七岁为下堂妻。泪未干,忽而受封公主,太后疼爱有加,皇弟眷恋依赖,一时备极尊荣。未二年而宫廷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