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3100000003

第3章 心理治疗师的焦虑诠释

叶克斯·道森定律——过度焦虑阻碍能力的发挥

从前有一位神枪手,名叫威廉。他练就了一身的好枪法,每一枪都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对他高超的技术非常敬佩。

国王从手下嘴里听说过这位神枪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威廉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国王想把威廉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枪法。

国王命人把威廉找来,带他到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对威廉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枪法。为了使表演不至于沉闷乏味,我来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靶心的话,我就赏赐给你一千个金币;如果射不中,那就要罚你五百个金币。现在请开始吧。”

威廉听了国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靶子一百步远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威廉从旁边准备好的箱子里取出一把枪,摆好姿势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枪事关上千个金币的命运,一向镇定的威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拿枪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子弹射出去。威廉终于下定决心扣动了机关,子弹“咻”得飞过,“啪”地一下打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威廉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上膛发枪,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子弹打中的地方也偏得更加离谱。连发了好几枪,都没有射中靶心。

威廉只好向国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国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这个神枪手平时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美国管理学家卢因说过一句话:“过度地追求目标,可能有损于行动和效率。”威廉平日打靶,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如今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艺呢?

其实,威廉的失手可以用心理学中的“叶克斯·道森定律”来解释。

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斯·道森通过研究发现: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即,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个体焦虑水平也增加,与此同时,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都会随之增强,此时焦虑水平可以对个体的办事效率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个体能力发挥的效率最高;而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会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对其学习和能力的发挥产生阻碍作用。

这种曲线关系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叶克斯·道森定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轻度紧张,适度焦虑,会调动人的生理、心理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个体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可是,如果过分紧张,焦虑过度,则会使人出现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的现象,进而严重地影响个体能力的发挥。

一些心理学家在做测试时,也会把“焦虑”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水平:当一个人的情绪过于松懈,一点儿也不紧张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很低;当情绪稍微有些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他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最高;当情绪过于紧张时,他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又降下来。

所以,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自己的焦虑水平,做到张弛有度、量力而行。

可是有时候实在是过于焦虑、紧张该怎么办呢?不要着急,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做深呼吸。这是最为常见、最为简单的心理疗法。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闭上你的眼睛,放松身心,慢慢地吸气、吐气,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闭目养神,安定情绪。

尝试一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虽然这有点像自欺欺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招还真管用呢。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是最优秀的,这件事我一定能做好。如果我都不行,别人肯定也不行。”“我准备得很充分,一定可以成功!”“紧张和担心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转移视线。一直盯着某个物体,比如一棵树,仔细琢磨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从你所焦虑的事情上转移开来。

临场做小动作。心理研究发现,过于紧张、焦虑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而原地走动、小跑、摇摆、踢腿等活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产生的热量,缓解压力。

想象美好的事物。紧张的时候,不妨回忆一下人生美好,比如和至亲好友相聚的瞬间,故乡的蓝天、白云、微风、流水等。

消遣娱乐。幽默风趣的综艺节目,美妙动听的音乐,轻松搞笑的电影、动漫,都可以让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心情舒缓,重新获取优越感,恢复自信。

寻找心理平衡。看看你周围人的状态,你会发现,他们和你一样紧张兮兮,你并不孤单。想到这里你的心里多少会好受一点。

想象最坏的结果。将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害怕承受的后果列在白纸上,然后告诉自己“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使那样,天也不会塌”。

当然,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是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尤其是重大行动之际,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弗洛伊德的焦虑进化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有一套较为详细的理论。

综合一些权威学者的观点,弗洛伊德对“焦虑”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萌芽时期。

早期的弗洛伊德对“焦虑”的认知带有明显的纯生物学的倾向。他认为,焦虑主要起源于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的生理积累,与缺乏性活动有关。焦虑既可以是力比多积累的表现,也可以是力比多宣泄的表征。由于焦虑主要是一种生理能量的积累,所以是无法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治愈。

在1895年左右,弗洛伊德在著作《癔症研究》、信件以及一些小文章中开始提到了焦虑的心理起源。他认为,焦虑是对外界危险的反应。

1900年前后,弗洛伊德的著作《释梦》发表。这时候,他对焦虑的描述开始真正倾向于心理因素。他认为焦虑本质的形态有:对外界危险的反应,躯体功能不足的表现,心理力比多和躯体力比多的转换,掩饰潜意识中压抑的欲望却失败的结果等。

2.力比多时期。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做了几件大事。1909年,他发表了自己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一个病例——小汉斯案例。1910年,他提出了“出生是最早的焦虑”。1913年,在《图腾和禁忌》中,他论述了焦虑和内疚的关系。1917年在《精神分析引论》第25讲中他对焦虑进行最完整的论述。

弗洛伊德认为,最早的焦虑起源于出生时的内环境改变和与母亲的分离,他说:“我们自然要相信有机体经过了无数代,已深深埋有重复引起这第一次焦虑的倾向,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免得掉焦虑性情感。”同时他也指出,对力比多的各种防御也可能形成焦虑,他说:“力比多失去自身正常的应用,便足以引起焦虑。心理方面的反抗也可使力比多失去常态的应用而引起焦虑。”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焦虑被分成了两大类:真实性焦虑和神经症焦虑。真实性焦虑是自我的自我保存本能的结果,是人们面对真实的危险产生的情绪。神经症焦虑包括三种情况:广泛性的、飘浮性的焦虑,也被称为“期待焦虑”;有明确内容的恐惧;对没有明显威胁性的事物感到的自发的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任何情感、兴奋、任何形式的力比多都可以转换成焦虑,所以有人把他这个时期的焦虑理论称为“焦虑的力比多经济论”。

3.自我论时期。

如果说在第二个时期,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还停留在心理学层面,那么1923年以后,他已经全面转向用人格三部论来研究焦虑。

1926年,他发表了《抑制、症状、焦虑》,1933年,他又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自我是焦虑的实际所在。”他认为,“焦虑起源于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焦虑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危险的一个信号,为了回应这个信号,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从而防止那些不为人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层面。如果作为信号的焦虑不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或防御失败,那么就会出现持续的焦虑状态或者其他神经症的症状。”在他看来,“焦虑既是冲突的产物又代表着自我为消除冲突所作的努力。”

总的来说,在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两条思维路线:一条是生物学的,这产生了他的力比多论;一条是心理学的,这产生了他的自我论。这两条路线造成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多元性和矛盾性。

虽然,从现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论述充满了矛盾和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在精神病学界和临床心理学界,一般还是认为弗洛伊德是对焦虑理论建构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克尔凯戈尔:存在即是焦虑

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公认的鼻祖。黑格尔逝世后,其空前庞大的哲学体系分崩离析,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戈尔功不可没。

1813年,克尔凯戈尔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富裕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在前任妻子弥留之际与家中女仆生下了他,此后他的父亲一直深感罪孽深重。父亲去世后,他们一家人由于担心受到上帝的惩罚而整日生活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这场来自家庭的情绪瘟疫也影响了克尔凯戈尔的一生,他终身隐居,忧郁孤独。然而这也促使他拥有了更多思考的机会。

克尔凯戈尔最早提出“存在即是焦虑”是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他认为,焦虑是人在进行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一种心理体验。他说:“人在生命的旅途中处处面临选择,就像走一条新路一样,我们无法预见路的彼端究竟隐藏着何种危险,因而必然产生焦虑的体验。”

关于焦虑产生的原因,克尔凯戈尔认为它和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有关:“儿童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因此对儿童来说只有害怕而无焦虑,一旦自我意识形成,儿童就会有独立的倾向以及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就随之出现。”在人的自我存在上,克尔凯戈尔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人的自我并不是意识和思维,而是内在性和激情,自我实际上是人的心理体验,是心境,是情绪、情感和意志。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

他指出,人是介于无限、永恒、自由和有限、暂时、受限,人性和神性之间未完成了的东西,人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的抉择和生成过程中。人的存在是建立在矛盾之上,内在于人之存在的两极是不可调和的。他认为,调和是一种幻象,处于调和状态之中就意味着终结,而存在则意味着生成。

在此基础之上,他把人的存在划分为三个阶段:唯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

处于唯美阶段的人像莫扎特歌剧和拜伦长诗中的唐·璜一样,沉湎于欲望的满足,一旦眼前的欲望得到满足了,就会寻找下一个目标。可是在享受着尘世生活的喧嚣和骚动之后,很快就会被孤独、忧郁的情绪所包围。

克尔凯戈尔说:“唯美生活的结局就是满怀着孤独和痛苦死去。这种生活是精神的失落、是无限的空虚。处在唯美生活中的个人只能是焦虑而绝望的。”而绝望是一种致命的精神疾病,因为它会使人陷入虚无和沉沦。

有别于处于唯美阶段的人,伦理阶段的人,知道这世界处处设限,充满着不可能,所以他们就只有放弃,结果陷入另一种绝望之中。

由于在世俗社会中找不到精神的归属,人变成了“信仰的骑士”,背离人类和社会,开始踏上对内心信仰的朝圣之路,这就是宗教阶段。这个时候,人在理性上非常明白事情的不可能性,但正是这样只有信仰荒谬,人才能重获希望。

其实,克尔凯戈尔的理论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支撑,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在本质上都是焦虑和绝望的。换句话说,所有人的自我从本质上来说是焦虑的。唯一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升华自我。

奥托·兰克:焦虑与个体化,焦虑与分离

奥托·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和最有影响的信徒之一。

兰克曾经一度被弗洛伊德视为理想的“精神分析之子”。但是1924年之后,两人就决裂了。事件的导火线源于1924年,奥托·兰克出版了一部名为《出生创伤》的著作。一开始弗洛伊德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无法忍受这本书的观点,因为兰克认为神经症的核心在于分娩创伤带来的焦虑,而不是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俄狄浦斯情结。

奥托·兰克的焦虑理论:

奥托·兰克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无止尽的分离。但是每一次分离都是个人拥有更大自主性的机会。从母体出生是人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戏剧化的分离。之后人还会经历断奶、上学、离开父母、结婚生子等分离,死亡则是最终的分离。焦虑正是所有这些分离带给人的不安。

奥托·兰克指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不断追求自主性的一生,分离或不分离都会带来焦虑。当一个人熟悉的环境被打破时,他会有焦虑。当一个人拒绝与眼前的环境分离,他也会有焦虑,除非他的自主性已经失去。

在《出胎创伤》一书中,奥托·兰克主张“婴儿在诞生行为中,首次体验到恐惧感”,并把婴儿的这种不安称之为“面对生命的恐惧”。奥托·兰克相信,婴儿一出生他/她的恐惧便已经存在了。他说:“个人带着恐惧诞生,这种内在恐惧独立于外来的‘性’或其他性质的威胁之外。”奥托·兰克这里所说的恐惧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安全感和焦虑。

在奥托·兰克看来,婴儿的原初焦虑在个体的一生中会以两种形式出现:生的恐惧和死的恐惧。

所谓生的恐惧,是伴随着人的创造性行动而来的焦虑,它是“个人必须过着孤寂生活的恐惧”。奥托·兰克认为,当个体感知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时,便会出现这种焦虑。为了施展自己的创造力,人会开创新的关系组合,拓展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进行重新整合。而这种做法带来了与旧友人际关系分离的威胁。如果说,个体生的恐惧来自“进步”、成为个体的焦虑,那么死的恐惧则来自“退步”、失去个体性的焦虑,害怕被整体完全吞噬的焦虑。

奥托·兰克相信,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在“生的恐惧”和“死的恐惧”这两种极端的焦虑形式之间摆荡。要通过治疗来克服所有焦虑是不可能的,奥托·兰克指出,神经病患无能保持这两种焦虑形式的平衡。因为焦虑过大,他们都会普遍地压缩自己的冲动和自发活动,然而这样做无疑会使自己过度疚责。但是那些健康和具有创造力的个人,能够有效地克服焦虑,与自己的心理分离危机达成和解,并不断获得进步。

奥托·兰克还认为,因为人有追求个性化的意志,所以治疗师在治疗中应该创造一种环境,让咨询者能够发现自己的意志,承担自己的责任。治疗关系应该是充满慈爱、理解和关怀的。虽然奥托·兰克的某些思想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但是可以明确指出的是,在剖析焦虑与个体化以及焦虑与分离的关系方面,没有人能比他更具洞见。

罗洛·梅:焦虑的根源

罗洛·梅被称作“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杰出代表。他著述颇丰,其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1909年4月21日,罗洛·梅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他幼时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父母经常争吵,一度分居,最终离婚。由于父母经常忽视子女的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罗洛·梅都是孤身一人。他小时候最喜欢呆的地方就是离家不远的圣克莱尔河,在这里他一呆就是一整个下午。不幸的童年生活激发了罗洛·梅日后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兴趣。

罗洛·梅关于焦虑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这几本著作中:《焦虑的意义》《寻找自我的人》《心理学与人类困境》和《存在主义心理学》。

在罗洛·梅看来,个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受到威胁,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由此引起的担忧便是焦虑。焦虑是“人对威胁他的存在、他的价值的基本反应”,是一种不确定性和无依无靠的感觉。焦虑不但影响人的生理系统的正常功能,还会打击人的心理结构,甚至歪曲人的意识。

罗洛·梅把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两种。他认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的划分依据并不在焦虑自身,而在于个人对焦虑所作的反应。正常焦虑是人成长的一部分,当人意识到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时,就会产生焦虑,此时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焦虑,更好地过当下的生活。所谓病态的焦虑乃是指个人消极地躲避焦虑,从而损害个人的存在。

罗洛·梅也认为最大的焦虑是对虚无的焦虑,但是这显然不是什么新知了,几乎每个存在主义者都会论述到对虚无的恐惧。

他最为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焦虑的两个根源。

价值观的丧失和分裂是诱发焦虑的根源之一。罗洛·梅在文章中写道:“时代变换时,当旧的价值观是空洞的,传统习俗再也行不通时,个体就会感到特别难以在世界上发现自己。”现代人价值丧失和分裂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讲究竞争又强调合作的现代社会使人的独立性丧失、疏离感产生;2.对理性功效的片面强调;3.人的价值与尊严感的丧失。他认为,生活在一个价值观青黄不接的时代的现代人很容易出现焦虑。

罗洛·梅认为,西方社会过于强调竞争和成就,导致了从众、孤独和疏离等心理现象,使人的焦虑增加。20世纪文化的动荡,使得个人依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受到削弱,也造成焦虑的加剧。

他还指出,在现代社会,以下两种关系的破坏同样会让人焦虑: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成熟的爱和别人建立联系的方式。他说,大多数现代人都丧失了爱的能力。一些现代人更是把性欲和爱混淆起来,以为从事性活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不幸的是,性放纵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是欢愉过后只会让人精神更加萎靡,更加焦虑、空虚与孤独。

空虚和孤独是诱发焦虑的另一个根源。罗洛·梅发现,竞争激烈和理性至上造成了人的情感和理智的分裂、爱情和性欲的分裂、价值和目标的分裂,进而破坏了个体的人格统一性。这时候人对自己的本性感到陌生和不理解,从而产生空虚、孤独的感觉。

当然,这种空虚和孤独并不是源自内心一无所有,而是源于对自身的渺小和无力的失望。一旦人们发现自己无法影响社会和他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为了避免孤独和空虚,一些人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种聚会和集体活动,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自己越来越依赖他人,越来越无法摆脱孤独和空虚的魔咒。

阿德勒:焦虑和自卑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德勒的焦虑理论:

阿德勒认为,焦虑来源于自卑。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生理的自卑与不安全感。人类发展工具、艺术、象征等文明,其实就是为了补偿自己的自卑感。

婴儿的存在始于一种无助的状态,少了双亲的社会行为根本无法存活下来。在正常的情况下,小孩借由不断肯定自己的社会关系,来克服无助并获致安全。但是婴儿的正常的成长会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危害。客观因素有:婴儿体型上的弱势;社会歧视或身处家族中的不利地位等。

阿德勒认为,“婴儿在能有任何作为之前,便已为自己的劣势焦虑忡忡。他们很早就开始与比自己强而有力的兄长和大人进行较量,这使得他的自我评价多为劣势的。”

阿德勒指出,神经性的自卑感或焦虑是形成神经性人格的背后驱力。他说,“神经性人格是拘谨心灵的产物及其运用的工具,它会为了卸除自卑感,而强化它的神经性的目标。”

在阿德勒看来,人类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他人相依共存,所以,人的自卑感只能通过不断地肯定和增进与社会的连结,才能得以克服。克服自卑感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为了获取一种超越他人的优越感与权力,以及用威望与特权扬己抑他的驱动力。然而,争取权力以凌驾他人之上,只会在社会上引起更多的敌意并使自己的处境更加的孤立。

阿德勒还认为,焦虑的目的是阻断进一步的活动;它代表退回先前安全状态的讯号。因此,焦虑会协助人逃避决定与负责:焦虑让人们习惯无助的状态,不用承担责任,同时,焦虑者也通过焦虑来控制别人,比如,孩子会利用焦虑达到优胜的目标或控制母亲。在阿德勒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用焦虑强迫家人接受操控的例证。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们表明,阿德勒将基本焦虑都笼统地放在所谓的“自卑感”之下。不过他也不认为用来控制他人的自卑感,是焦虑的起源:控制他人是焦虑次要而非主要的质素,是因为案主孤立无能的绝望所致。

除了描述焦虑的起源外,阿德勒对焦虑的成因没有太多阐释。他说,焦虑之所以会引发神经官能症,是因为当事人从小便被“宠坏”了。

尽管阿德勒的理论过度简化与一般化,但是他对人际权力挣扎及其引申的社会意涵贡献卓著。而这一点通常是弗洛伊德研究的“盲点”。阿德勒的理论后来对一些心理学家,比如霍妮、弗洛姆、苏利文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他们的大幅整合下变得更加系统化、深刻化。

荣格:焦虑与非理性的威胁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他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荣格在世时曾担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职务。1961年6月6日荣格逝于瑞士,享年86岁。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然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1875年,荣格出生于瑞士的凯斯威尔。在此之前,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经常争吵。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荣格自小便是个奇怪而忧郁的小孩,常常一个人自娱自乐。12岁那年,他被一个男孩推倒,此后便陷入了昏厥的状态。后来他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治愈自己的怪病,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慢慢接触西方哲学史。

荣格对焦虑的理解:

荣格认为,焦虑是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力量与意象入侵到意识的心灵时,人所做出的反应。在《分析心理学全集》一书中,他写道:“焦虑是在害怕‘集体无意识的掌控’,害怕人类动物祖先的残余功能,也害怕残存在人格次级理性层次的古老人类功能。”他说,人如果对来自集体无意识的不理性倾向与意象,缺乏阻挡能力或者说能力很弱的话,很可能会出现精神病和焦虑情绪。但是如果非理性倾向被完全阻断的话,人又会陷入经验贫瘠和创造力缺乏的困境之中。

在《宗教心理学》一书中,荣格也指出:“来自无意识非理性素材的威胁,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害怕对自己觉知。帷幕后可能藏了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因此人们宁可将意识外的因素‘列入考虑、小心观察’。多数人对未知的‘心灵陷阱’有着神秘的恐惧。当然这种恐惧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太有根据了。”

在荣格看来,在面对“非预期的无意识危险的威胁”上,原始人比文明人更有心理准备,因为他们会通过发明仪式和禁忌来保护自己。当然文明人也会发明一些防御机制来对抗非理性威胁。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种防御机制已经渐渐系统化,使得“集体无意识的掌控”只有在集体疯狂这类特定现象中,才会直接控制全局。

荣格特别强调,当人过度注重理性、知性的功能时,不仅不会带来理性的整合,反而会因为某种自我中心的权力目的,而误用理性和知性。他以一位癌症患者的恐慌为例:他把一切都置于无情的理性法则之下,但是“自然”偏偏脱逃了,并以“恐癌念头”这个完美、无懈可击的无迹形式回来报复。

荣格的强调对当代世界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他揭示出了长期以来人们的一个错误行为——误用理性以对抗焦虑,而不是用理性来了解、厘清焦虑。但是荣格对焦虑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他对“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使得他的许多思想难以与其他焦虑概念保持一致。

同类推荐
  • 墨菲学.2

    墨菲学.2

    墨菲学又译为墨菲定律,也有人诙谐地称它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叫爱德华·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与美国空军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实验,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而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装配的同事把这16个加速度计全都装反了!沮丧的墨菲不经意间开了这个同事一个玩笑:“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这句话被称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出错。”从此,墨菲定律迅速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后来,“墨菲定律”被收入《韦氏国际词典》,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不抱怨的心态

    不抱怨的心态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就算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不要抱怨。有那时间,你可以为你的人生蓝图去打拼!这个社会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 心理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心理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本书精选了数百个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有价值的经典心理学故事,剥去了心理学复杂的外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揭秘了心理学的奥秘。和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悟悟人生,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以大家常见的行为动作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思维模式解读各种情境下行为的心理含义,让你通过行为掌握对方的心理。
热门推荐
  • 顾先生,宠妻成瘾

    顾先生,宠妻成瘾

    失了恋丢了身,还得为了闺蜜的幸福扮演某人的未婚妻,这次第,怎一个衰字了得!他是人前高冷矜贵又腹黑的霸道总裁,遇见她后却判若两人,惊呆众人。“顾先生,我们这戏啥时才是个头,我要罢演!”顾先生眸色一黯,二话不说扛起她就走,想罢演,没门!传闻,他孤僻又寡言,却日日教她学文----谈情说爱:浪漫、惊喜、宠妻无上限。传闻,他是同性恋,却夜夜教她练武----翻云覆雨:床上、浴室、招式不重样。下属:“顾先生,少夫人把人揍了。”顾先生:“快备车,我去看看她手疼不!”……夏暖:“顾先生,我不想写作业,但是明天要交的。”顾爵琛:“宝贝,练完武了你安心睡,其他事有我。”【1V1】【苏爽宠】
  • 回到地球当魔君

    回到地球当魔君

    因一场灵异事件,他失踪了整整五年,而当他再次回来时,他早已经成为魔君。重回地球后,他结识了位豪门大小姐,本以为找的是保姆,可万万没想到却成为了她的私人大厨。重活一世,两手空空的他,继续在地球上当着自己的魔君,去履行自己所认为的“正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御天神皇

    御天神皇

    一念星辰变色,一怒万界臣服。高中学生穿越异世,开绝代逆天神体,得万古强者传承,妖孽之路就此展开。美人怀中抱,敌人剑下死。我的名字叫苏夜,小名御天,外号万古第一人。
  • 张文端公诗选

    张文端公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个同桌有点怪

    这个同桌有点怪

    低情商乖乖女VS高智商腹黑男**楼语铭:“你累不累啊?”鹿菲:“累啊,今天体育课上跑800,太阳好晒呀”楼语铭:“你应该说不累啊”鹿菲:“为什么,我明明就很累啊?”楼语铭无语望天。这你让他怎么接,他下一句明明想说“可是你都在我的脑海里跑一天了!”于是,楼语铭第一次表白以失败告终。***经过N次失败之后,在七夕当天,楼语铭拉着鹿菲一起站到讲台前。楼语铭:“最近有谣言说你喜欢我”鹿菲:“嗯,他们都是瞎说的,一天到晚没事干,尽喜欢传绯闻。”楼语铭:“我也不相信。”鹿菲:“嗯”楼语铭:“我要澄清一下,是我喜欢她”……虽然不能陪你每天看日出,但你的每一个日落我都不会错过。——楼语铭 因为有你,柠檬都甜。——鹿菲
  • 麦小白小记

    麦小白小记

    美玉易得,真爱难寻!在这清淡的世间,情意浅淡本是平常,若是遇着繁花景盛,当是如中了头奖,天大的馈赠!~~~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