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400000026

第26章

历年的普通高校招生都是在七月份,大概考虑到天气太热,每年都有考生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高温会晕倒在考场上,所以高考就提前到六月份。这样一来,高考和中考就挤在了同一时间段。新闻媒体又有事干了,趁此机会对高考和中考大肆炒作,今天说为给应届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全市基建施工一律不准出现噪音,明天又说有关部门已经公布,跑在马路上的汽车包括过往火车一律不准鸣笛。一时间高考和中考的考生成了这座城市里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一位考生家长在晚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入学,那时他还在农村插队,去高考的考场要跑几十里路,每天只在怀里揣几个玉米面饼子,一块咸菜,中午考完之后在等待下午考试的间隙,就坐到柴禾垛背风的地方,一边啃玉米面饼子一边喝井水。那时那样过来的考生,现在也有很多人已卓有成就,有的甚至还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这位考生家长的意思是说,现在全社会都这样重视中考和高考,当然体现了尊重知识的文明程度,只是不要太过分,使孩子们还没走上社会就有了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优越感。但第二天就又登出一篇反驳文章,说如今全社会都如此重视中、高考还不仅仅是体现尊重知识,今天的学生就是我们明天的希望,现在我们有条件了,当然不能再跟“拨乱反正”那个特殊时期相比,这就如同一个家庭过日子,到什么时候就要说什么时候的话,要再跟二十年前相比人们连电脑还都没有呢,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注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两篇文章一登出,如同激起了千层浪,一连数日晚报上连篇累牍都是讨论这件事的文章,街谈巷议也是此事,晚报发行量也狠狠提高了一大块。陶大林从这些文章的署名中看到了徐静宜的名字。徐静宜的笔名叫吴大示,也有时叫何苦,或冕强。后两个笔名从读音就能明白意思,只是前一个“吴大示”起得奇怪又不上口。徐静宜曾给陶大林解释,说“大”和“示”放到一起就是个“奈”字,吴大示,其实也就是吴奈。在晚报上这些讨论文章中,吴大示、何苦和冕强这些名字都反复再现过。陶大林渐渐才明白过来,徐静宜是自设对立面,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这大概是她临去新西兰之前为晚报策划的最后一件事。

随着中考临近,花园中学毕业班的“晚晚自习”越来越晚,经常要到十点钟以后,而早自习又要求学生六点钟必到。经济的力量是巨大的,花同中学现在有了钱,可以给毕业班的老师们开夜班费和早班费,班主任老师的补贴还要多,所以大家再累也都无怨言。陶大林觉得每天来回跑实在太累,回到家只是匆匆睡一觉,然后就又要来上班,于是索性就住在学校里。胡振中长年住学校,单位有一个房间,里边有两张单人床,就拉陶大林来跟他一起住。但陶大林只进去转了、一圈就又出来了,他闻到胡振中的房间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气味,熏得人头疼。于是想了想,索性就在教务处临时搭了个板铺,在这边住下来。

几天以后陶大林才发现,原来胡振中想拉他一起住是有用意的。

钢厂那边终于研究决定,将花园中学旁边的仓库腾出来跟这边打通,讲好只能作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基地,不准改做他用。钢厂方面申明,只要办培训中心、花园中学就可以将这块地方无偿地长期使用下去,仓库的院子不太大,院里只有两间数百平米的的巨大库房。何文庸和朱艳看了,觉得要把这两间库房拆了重新盖教室动静太大,投资也太多,最后就决定采取分割法,在库房里用隔音材料分割成数间教室,然后再分别装修。这样一来也就将专业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应聘就业型”,即专门为去公司或企业应聘培养技能,另一块则是“私营就业型”,比如学些裁剪缝纫电器修理之类的技术,将来可以领取营业执照搞私营。两块内容正好分别放在两边的库房。计划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朱艳提出自己在学校这边事情太多,分不开身再去抓这事,想让胡振中具体负责。何文庸倒并不反对,说胡振中为人老实,平时又任劳任怨,让他负责也没什么不可以。但陶大林却坚决反对。陶大林倒不是反对让胡振中负责这件事,他是不赞成马上就动工。

朱艳说,尽快动工是企业那边提出来的,尽快搞完这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在这边办了,既然是跟人家合作,当然也就应该尊重人家的意见。

但陶大林却说,现在毕业班这边正在紧张复习阶段,平时连只鸟我都不想让它落在学校里,这要是一开工整天轰轰隆隆的,学生们还怎么学习?

商量几次意见始终统一不起来,事情也就这样搁置下来。

胡振中接手了这项工作,自然是想早点开工,所以也就想尽一切办法做陶大林的工作。最后陶大林终于松了口,说我当然明白,培训班这边也是学校的经济命脉,如果实在需要马上开工,就尽量不要弄出太大的响动来。胡振中一听,这才马上张罗着开工。

何文庸来工地这边看了两次,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承揽这个工程的是一个由农民组成的施工队,而这伙民工说话的口音竟跟胡振中一模一样。何文庸想,这大概不是巧合,于是就把胡振中找来询问。胡振中这些天从早到晚跟那些民工滚在一起,样子已经也像了民工,头发梢上。顶着木屑,浑身上下都是脏土,耳朵上还夹着一根秃头铅笔。

他一走进校长室,立刻就带进一股刺鼻的工地气味。何文庸让他坐。他看了看墙边的布艺沙发,又看看白己的身上,就笑着说:“我……我这一身还是别坐了。”

何文庸取出烟来递给他一支,先问:“工程进度怎么样?”

胡振中说:“工期没问题,一个半月保证完活。”

何文庸忽然问:“这个民工队,你是从哪找的?”

胡振中飞快地看了何文庸一眼,然后才说:“是,嗯,是我们村的。”

何文庸没有表情地哦了一声。

胡振中说:“我们村……实在太穷了,他们找点活不容易,不过手艺都没问题。”

何文庸说:“你犯了个大忌,瓜田李下,这个俗语懂不懂?让你负责这个工程,你避嫌还避不过来,怎么能找自己村的人,这在大家面前还说得清吗?”

胡振中一下愣住了,看着何文庸说不出话来。

下午朱艳来找何文庸。朱艳说,胡振中找这个施工队她事先知道。

何文庸有些意外,就问朱艳:“我上午找胡振中的事,他跟你说了?”

朱艳说:“说了,胡振中心里挺别扭,好像第一次交他一件这样大的事就没办好。”

何文庸说:“这倒不能说是没办好,我找他来,只是想告诉他,以后再做这种事最好想周全一点,尽量不要让别人说出话来。”

朱艳一笑说:“你这想法他可不知道,别扭得中午连饭都没吃好,下午一上班就来找我,说要不行,就把这个施工队辞了吧。”

何文庸说:“这又何必,人家干得好好儿的,又没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理由说辞就辞了人家,我这样跟他说也是为他好,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朱艳说:“胡振中的家虽然离这个城市不远,但确实很穷,我听说他家里的经济条件挺困难,就把当年吴建强的一些衣服都给了他,可是从没见他在身上穿过,开始还以为他嫌样子太老,不爱穿,后来一问才知道,敢情都拿回家去了,说让他父亲和弟弟过春节时穿。”

何文庸听了有些意外。尽管他早知道胡振中家里困难,也没料到竟会这样。

朱艳又对何文庸说:“你知道胡振中每天吃饭吃什么吗?经常是米饭就咸菜,省下工资都寄回家了,不过他这人很可靠,在工作上绝不会手脚不干净,我之所以提议让他负责这个工程,也是看准了这一点。”

何文庸笑笑说:“我都明白,你不用为他解释。”

花园中学两项工程,一个毕业班迎接中考,一个培训中心基地建设,一进六月就都进入最后阶段。何文庸对陶大林说,前一阵没敢给他施加压力,现在可要说一句了,他已在局里当着全区的所有校长向夏副局长拍了胸脯,所以这届中考,可谓背水一战。

同类推荐
  •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本书是其中一部。
  • 大串联

    大串联

    假如没有那次大串联,我现在可能也跟很多人一样,娶妻生子,买房置地,赶上黄金周什么的还去什么地方旅旅游。老了,就打打太极拳,跳跳交际舞,或开车到水库钓钓鱼。恰恰是我十七岁的那次出行,叫我知道了人的内心深处蕴含着那么多深不可测的黑暗层面,几乎想都想不到……这一发现,居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 宿命

    宿命

    昊凡,就像你说过,上天对尘间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期许。我们的生命,因这不一样的期许,而平凡,而光芒,而庸常,而灿烂。那是赐给我们的生命之杯,我的那一杯,要在多少漫长的日子里滴滴饮尽呢?这样普通的我,却因有幸与你相遇,才知道,人生的酒可以如此决绝而华美地饮尽,你却始终淡然,于人,于事,于生命。你说,那是——子桐这真是一个没有任何悬念的夏之午后,我的毕业实习开始几天了,指导老师是心理学界颇为知名的权威,我一直在为我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个个案。老师的诊所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 谁伤了婚姻的心

    谁伤了婚姻的心

    三个情同姐妹的女人,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小三。婚姻生活就像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赢谁输,谁错谁对,谁能预见谁又能分清。为你讲述现代婚姻中的女人情感。不一样的情感经历,不一样的纷呈人生,唯留静夜里一声慨叹。
  • 出名要趁晚

    出名要趁晚

    一本书,让你读懂娱乐圈!见组试戏、戏霸抢角、狗仔偷拍、爆料炒作,揭演艺界幕后真相整容脸、私生子、车震门、劈腿照、名利场,看娱乐圈众生百态她,19岁一夜成名,24岁情伤隐退,27岁悄然重回,32岁一步登天。是是非非,一波三折,写就一部女星启示录。
热门推荐
  • 仙道与妖本殊途

    仙道与妖本殊途

    好一个俊俏的小道士呀,斩妖除魔什么的太无趣了,不如跟我走,做我的夫君怎么样?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主人公在读大三的时候,宿舍里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的湖南特色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却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杂文、言论逾百篇,其中大多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过。作者称:“我行我诉”是其几十年写作历程的形象写照。“自1977年从事新闻采编开始,我便在人生道路上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不停地用文字来诉说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场长跑,但在这长跑的道路上各人的角色却不尽相同。作者以自己的文字,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景。
  • 仙鱼恋:相思重上小红楼

    仙鱼恋:相思重上小红楼

    司命说:我和他相遇,就是扯不断的缘分;和他相爱,则是扯不清的劫难;他为了让我忘却那些难过,选择封我记忆,锁我情感。将我一世托付给司命星君,不料能力不济被罚轮回。轮回的我一次次遇上历劫的他,方知人生滋味。轮回归来,被封锁的记忆再次打开,属于我和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见证我们曾经相爱的小红楼仍在那里矗立,可我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生命拔节之时

    生命拔节之时

    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时期,它叫:拔节效应。茎秆类的农作物,从秧苗期经历了较为艰难、缓慢而漫长的初期生长,人们很难看到它的明显变化,但是一进入拔节生长期,生长速度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青春也是如此,无论是叛逆的、沉默的还是乖顺的,都会忍受着自己的苦难艰难成长,而拔节之后,是疯狂蓬勃的向上生长,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也许就是要尝遍了这中间的滋味,才能明白自己在寻找什么。”——林未迟“还好你还在,未迟,真的是未迟!”——齐杨“那个时候我就感觉我的整个人生都毁了,那时候我才十二岁。”——莫一笑“我叫楚程,我会回到我该在的地方。”——楚程
  • 男配女配

    男配女配

    他是标准的男二号,英俊多金,沉稳内敛;她是标准的女二号,漂亮聪明,手段用尽;终于有一天,两只配角狭路相逢……
  • 清风楼记事

    清风楼记事

    有一个人陪你几百年吗?在凉知婳还是小莲花的时候,每天在天庭的小池塘里,看着仙娥们路过,嬉笑打闹。每天晚上一抬头就能看到那个闪闪发亮的许文星。在每一个日日夜夜,凉知婳都跟他说了好多好多话。当有一天她发现那颗星星不在了,他掉到凡间去了。凉知婳找啊找找了200多年。她在一个地方看了些小酒楼。所有朋友都劝她专心修炼,好好成为一个正式的仙子,不要再做一个小散仙。而她却说,这样也挺好,天庭管不了她,四海八荒随意走。小小的酒楼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当有一天,她发现她一直在找的人一直在她的身边……
  • 校园生活的game

    校园生活的game

    我叫夜游百川,别名,叶百川。但是,上了高中的我一脸懵逼……不对!拿错剧本了!咳咳,应该是。大家好,我叫夜游百川,别名叶百川,今天就要上高中了……想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省略一万字)但是!我在高中,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有两个银毛的妹子好好看!但就是比我差了一点!虽然我的头发是樱粉色的,眼睛是蓝粉色的。但……我是男的呀。老是有人把我当成女的!虽然我是只狐狸!但不是所有的狐狸都是女的啊!也有公的!好吗?!到底是什么给你们这群鱼唇的人类造成了错觉啊!苏妲己吗?!另外!我刘海那里的银发!不是挑染的!是天生的!但……我总感觉那两个妹子……长得好像我……就是比我差了一点。(本书为圣之录第二部,继承了第一部的无厘头,但没有继承上一部的玄幻。百川的校园生活!正在开启!)
  • 叶落沾衣

    叶落沾衣

    苏天被茶老头坑到器时空,在这个神秘的世界,有那么多的秘密埋藏,同时还有自己的故事……
  • 妖瞳公主

    妖瞳公主

    撒花国的霓裳公主,一个华丽而又寂寞的名字,宛如她的人生。十六年间,在梨山之巅的夕阳影里,一只青铜鸟、一盏梨花酒陪着她独坐梨花枝下,望着晓星残月,黯然神伤;十六年后,国将破,民流离,这个性格寡淡的女子从此踏上了多舛噩运的征程。她涉世不深,好在初下山时,命运让她遇见了灵魂的主人——一个有着传奇家族背景的男子。继而,一个个有着离奇身世的人逐一粉墨登场:黑塔楼的主人、塞外重樱楼的杀手、双鹤楼楼主、不死的优昙人、最接近神的巫族人、冥界的倾城公子……杀破狼三星会集天顶,世间必聚乱世之贼、纵横之将、奸险之士。三方搅乱尘世……噩运、诅咒、阴险小人;轮番上演。究竟,她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