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5600000001

第1章 人际:优秀的人际关系,决定你的站位

1 他人的态度,是一面犀利的镜子

——总怪别人对你不好?你对别人真的好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每次见到他,都是倒霉蛋一枚。他说舍友对他态度恶劣,导师对他爱答不理,就连门口卖东西的小贩好像都刻意要欺负他。

听起来真是好可怜哦!

这种“倒霉蛋”我就遇到过,还不止一个。起初我想:哎呀他真不幸啊,世界怎么对他如此不公,坏人怎么都让他碰上了呢?可是后来,随着不断接触了解,我才发现:可怜的不是他,而是他身边的人——之所以那么多人都以恶劣的态度来面对他,实在是因为他自己。

他人对你的态度,是你对他人态度的反映。

态度,是一面犀利的镜子。

某女生,考虑到隐私问题姑且化名为小金,就是典型的这种人。小金与舍友关系不好,经常到我们宿舍来坐着,跟我们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诉自己如何受到非人的待遇。当时我们宿舍里几个姑娘都太有同情心了,居然搬着小板凳极有耐心地听完,还替她出主意,替她骂其他女生。后来日子久了,我们几个小笨蛋终于反应过来了:她宿舍那么多人呢,别人怎么都挺好,就她过得不如意?而且宿舍里其他几个女生相处都很融洽啊!

也许,是她自己出了问题。

没错,就是她自己出了问题。由于选二专,小金的一个舍友和我们频繁交往起来,我们发现这个宿舍的几个女孩其实都蛮好相处的,小脾气啦当然是有一些,但绝对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并不像小金讲的那么阶级斗争感十足。倒是小金,她睡觉很晚,喜欢开着大灯害别人睡不着;宿舍里的卫生从来不做,美其名曰“我又没有弄脏”;舍友的洗发水沐浴露她想用就用,还经常跟我们抱怨说她的舍友小气,“像防贼一样,把东西都收得紧紧的,难道我会偷她东西吗?对我太不信任了”。

说到底,小金会觉得舍友对她不好,是因为她对舍友们不好,大家做不到以德报怨,也做不到以牙还牙,只能态度上冷淡而已。后来小金又变本加厉了,跟我们讲导师对她不好,说导师带了四个学生,偏偏对她的论文不管不问,不指导,也不点评,看几眼就甩出来了,哪有这么不负责任的老师。

确实啊,导师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啊!直到有一天,我们去帮教秘工作,隐约听到她的导师在抱怨,说小金这个学生太气人了,论文题目有错误就是不肯改,格式也不按正规的来,说自己的格式很完美,导师气急了就说:“你要把论文基本规范看明白了!看不明白就别交论文给我!”结果到现在小金的论文还没有交过来。

对比小金的话,我们更愿意相信导师的话,但为了公平起见,私底下我们挺八卦地借看了小金的论文,内容且不说,我们水平不高没法点评,但是格式……唉。

由此可见,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即使是会对某个学生偏向一些,但绝不会太过分。我们要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信心。导师甩你的论文出来,一定有导师的道理,回避自己的问题,只讲老师的不对,那就太偏颇了。

从那之后,我们对小金的同情心淡了,觉得她虽然很可怜,处处遇“坏人”,但往往都是她有错在先。有一天,小金再次闯进我们的宿舍,哭着说她没法活了,我们想这可是大事,不能不管,又集齐了全宿舍的小板凳开导她。小金说她今天帮男友去交电费,不然就要欠费停电了,结果交电费的都难为她,这个世界怎么这样啊!

“太过分了!收电费的有什么了不起啊!”我们义愤填膺。后来一问,原来是小金交电费的时候弄不清户名,也不知道账户号,非让人家一户一户给她查,收电费的姑娘说,你身后排队的人太多了,查这个又特别慢,如果你要查,我得先给大家办完再给你查,我建议你还是回家弄清户名再回来办吧。

我们都觉得姑娘的说法合情合理,但是小金不服气啊,她“嗷”一嗓子跳起来:“凭什么不给我查!她能查也不给我查!是不是要逼死我!”看到她这种气势以及不讲理的态度,我们纷纷同情那个收电费的姑娘了。

当天晚上小金又是哭来号去的,原来那天是她导师约她讲论文的日子,因为交电费的事,她把这个给忘了。导师次日要出国,回来就是两周以后了。这样的事情本来要埋怨自己没有把时间表做好的,但是小金却不,她说是那个收电费的害她这样的,她恨死那个收电费的了。

恨来恨去,就是恨不到自己身上。于是她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好。

一来二去,身边的人都弄清这个情况,对小金的态度真的淡下来了。我们都需要正能量,没有人愿意陪着一个犯错只找他人原因的负能量少女生活。小金几次来找我们,看到我们都淡淡的,便怨恨地走了。

隐约听到小金说,我们宿舍都没有同情心,都是一些冷漠的人。

对此我们只能看淡。

小金会停止她的抱怨吗?当然不会。新一届学生来了,她总会找到听众。

有一天,新入学生会的小学妹跟我说:“学姐,你们那届有个小金吧?长得蛮好看的,命怎么那么苦啊,她舍友对她不好,导师也不待见她,身边的朋友个个都落井下石,真的好可怜啊。我想着,也许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吧,你说呢?”

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脸红,因为我从小学妹的意味深长的眼神里,读出了一个信息:那个“朋友个个都落井下石”,其中可能就有我们宿舍这几个人吧?

我没法跟学妹讲小金的真实情况,因为讲他人的短长不是我所好,我也没有那个工夫。我相信小学妹渐渐会弄清真实的状况,也会渐渐明白:小金之所以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对她不好,是因为她对全世界的人也都不怎么样。

他人的态度,是你对他人态度的一种反映。也许不是百分百反映,但绝对具有参考性。

态度,到底有多重要呢?

我们家门口有个邮局,长期办业务的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姑娘,每天板着一张脸,看谁都像欠了她的钱似的。我去邮局办业务是一件特别不愉快的事,但又避免不了,因为好多杂志的稿费都是通过邮局汇款,所以领稿费这等开心事,往往会因为姑娘的一张脸以及恶声恶气的态度,演变成一种磨难。

第一次遇到这姑娘,是有故事的。当时邮局办业务的大妈排队,我前面的大妈耳朵背,所以不停地“啊?啊?啥?”虽然很同情大妈的耳背症,但是平心而论,这种声音确实会让人心生郁闷和烦躁的,霹雳火性格的姑娘更是忍不了,提高了嗓门大吼起来,而大妈平时耳背,这时候耳朵倒也不背了,一下子就感知到了姑娘的态度不好,于是大吵。能够吵过大妈的小姑娘不多,这办业务的小姑娘居然可以做到和大妈“平分秋色”,所以我对这姑娘真是“佩服至极”,心中恶感萌生。有了先前的体验做基础,轮到我办业务的时候,我也冷着一张脸把提款单丢了过去,姑娘一顿敲打键盘,又给我丢了回来。怎么说呢?那气氛反正……很不怎么样。

此后次次都是这样,我妈多次想要提意见换个姑娘,但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直到有一天,我发表许久的稿子突然寄来了稿费,我一度以为这家杂志准备拖欠的,所以这笔款子的到来如同意外之财,令人惊喜万分。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那天我心情实在大好,连蹦带跳地去提款,早已经忘记了与这姑娘多次碰撞的过节,当姑娘伸出一只手,爱答不理地说“单子”时,我居然双手把单子递过去,还客气地说了一声“麻烦你哦”。

姑娘似乎愣了一下,随即表情就变化了,虽然没有摆出服务上帝的招牌笑容,但至少不再带着我抱她家孩子跳井般的怨恨,敲打键盘的声音也不像擂鼓似的。办好之后,我拿着刷啦啦的票子,非常开心非常礼貌地说:“谢谢你哈。”姑娘居然露出一点点微笑,然后回复说:“不客气,慢走。”

当拿到稿费的喜悦被冲淡之后,我冷静地回想那一天,发现这真是个神奇的经历。千年铁树有开花的时候,多年的哭丧脸也有笑开颜的时候。从那之后,每次去提稿费,我都会对那个姑娘绽开一个笑脸,同样她也会“屈尊”回报一个。然后等到我后面的人办业务时,姑娘可能又会恶声恶气了。

我突然想到:她之所以服务态度差,很可能是在她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许多很难讲话的顾客,从那之后,日积月累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顾客不给她好脸色,她就率先不给顾客好脸色。

总体来说,这位姑娘的服务态度不值得提倡,甚至应该提出批评。但是从她身上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事实:再不给面子的人,当你对她态度好的时候,她也会给你更和缓的反应。

同样地,即使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你对她恶声恶气,她恐怕也不会笑脸相迎吧?我有个好朋友,脾气好得不得了,人也善良真诚,但自从去了窗口单位后,很多人来办业务时对她非常不客气,动不动地指责谩骂她。初上班的几个月,她天天哭得像泪人似的,后来她找到了保护色,每次上班她先甩一张脸子给顾客,制造一张“不好惹”的面具。可悲的是,从那之后来找她麻烦的顾客真的少了。

不过她也经常听到有顾客说:“那个姑娘一看脾气就不好,什么脸色!”

她心里冤着呢:“其实我脾气可好可好了,现在变成这样,还不都是逼出来的?你们看到的脸色,都是曾经你们对我态度的反射。”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开车在路上有了剐蹭,如果下来一个人直接朝着对方大骂,对方一定会骂回来;但如果试着不骂,也许对方也不会骂。比如上公开课身边坐着一个不认识的同学,如果你冷脸一节课不说话,他可能也不会讲话,课后各自散开,但如果你先打一个招呼,有很大可能性他也会和你打招呼,然后大家聊聊天,说不定还能借来笔记抄抄。

生活中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以及带来不愉快的人,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在期待对方给予好态度的同时,要先给予对方一个友善的信号,如果对方不接招,继续吆五喝六没有礼貌,那是他没有素质,我们大可以喝之。

总之,先抛一个微笑试一下,我们没有损失,对不对?

而且尝试之后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和气的人”“友善的人”“乐于帮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多。不经意间会觉得世界都美好了。其实变美好的根源,就是你对他人的态度。

同样,当一个人向你抱怨全世界都对他不公平、不友好的时候,千万不要贸然可怜他。世界对每个人都差不了太多,如果一个人总是遇到坏人,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也是一个坏人。如果你不想天天遇到坏人,先改善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你会发现全世界真的没那么多坏人,他人对你的态度,往往是一面犀利的镜子,反射出来的是我们自己。

试试看,真的会有用。

2 其实,你不需要那么多朋友

——朋友贵精不贵多。别让酒肉朋友和泛泛之交占有你太多精力。

和敏虹出差的第一天,我被她强大的交际能力震惊了。

这一路上,她的手机就没有停过,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哎,帮我拿下外套,我朋友打电话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敏虹接电话的时候需要我给她拿外套,但我确实对一个拥有这么多朋友的人充满尊重,所以毕恭毕敬地接过她的外套。

敏虹拿起电话后,常说的就是:“哎,对啊我在××地啊,是啊是啊,这次我们要见一面啊,但我们出差太忙了,真不一定有时间,但是你放心,我肯定争取,肯定肯定……”

前前后后敏虹打了近十个电话。放下电话后,敏虹见我一脸仰慕地看着她,便自觉地解释了一下:“都是我朋友,听说我到这里出差,想要见个面。你说都是朋友吧,谁的面子能不给?但是咱们出差确实安排得太紧了,为难啊。”

“对对对。”我一迭声地点头。然后扪心自问,在这个二线城市里,我其实一个可以打电话约出来的好朋友都没有,再看看人家,光这个城市就有这么多朋友,真是高人啊!

“朋友多了路好走。你们年轻人啊,现在交际确实太单调了,应该多交朋友。”敏虹正在点拨我,说到一半手机又响了,“你看,微信又来了!这是我一个老朋友,旅游局的,现在混得好着呢,将来有什么事,就可以找他。”

诚然如此,敏虹在出差之路上比我忙得多。旅途中,我只顾着趴在窗口看外面一排排的热带植物,见到火龙果树都大惊小怪的,而敏虹一直忙于发微信,打电话,她说:“朋友太多了,其实这都是我生活的常态。”

你看看人家!我已经想要钻地缝了。

当天晚上,我和敏虹同住一个标间,继续感受敏虹朋友无数所带给我的巨大冲击。但令我吃惊的是,敏虹虽然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回复,当晚却没有任何一个饭局,晚上她自己待在酒店里,无聊地玩手机刷朋友圈。

看来她不是没有档期啊。难道是太累了不想出去?

这时候敏虹跟我说:“哎,夜景不错,咱俩出去走走吧。”

看来也不是太累了不想出去啊。

第二天,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让我对敏虹的“朋友论”产生了新的看法。我们分头去不同的会场开会,中途我接到敏虹的电话,说她穿高跟鞋摔倒在台阶上,脚扭了不能动了,让我快点去看她。

事实上,我俩此时分别在一个城市的东西两地,赶过去需要很久。我好不容易赶过去,本以为敏虹肯定找了别人来陪她,然而并没有,只有她自己。

“你那些朋友呢?随便叫一个来啊,居然活活在这儿等着我!”我这人一着急说话就不太好听。

敏虹的脸色变了,她张张嘴想说什么但又压了下去,然后任由我扶着她上医院。在去往医院的途中,她的手机还是不停地响。

这个城市的医院排的队蛮长,依照我国的国情,如果有个把熟人就好办多了,敏虹此时已经疼得汗珠直冒,我出于好心提醒了她一下:“你有这么多朋友,有没有医疗单位的?帮咱插个队呗,我知道不道德,但是……”

“不行!不做那缺德事。”敏虹一句话就把我堵了回来。

后来的几天,敏虹在医院里上石膏,每天折腾得死去活来,没有一个朋友来过。只有我独自陪着她打饭拿药送水果,敏虹对我无比感激,终于吐露了一句话:“其实真到用的时候,没有一个朋友能来!”

不用她说,我已经看出来了。敏虹虽然每天周旋在各种朋友当中,但那些交往全都是虚伪的问候,朋友们都会讲:“你贵步临贱地了啊!我们这个小城的荣幸啊!我们肯定要见见,老朋友这么多年了,你约个时间吧!哈哈哈……哎呀,但是今晚我不方便啊,明天,哈哈,明天再看哈。”

我们进入社会几年之后,就会逐渐发现,许多“请你吃饭”“咱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咱俩谁跟谁啊”“一定要聚聚啊”之类的话,百分之八十都是一种客气,你当真是你太单纯了。大家对你发出礼貌的问候,只是为了表示没有忘记过你,你也可以用这种问候与人交流,表示你对人家承情。这样就可以了,就到位了,不需要真的实践,真实践起来都是麻烦和龃龉。

敏虹不懂吗?她当然懂。所以每一个朋友提出邀请的时候她都说忙,才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自己度过第一个夜晚。她也知道自己生病之后朋友们都会给出温馨的问候,但真让朋友们来看护或者照顾自己,彼此的友情根本达不到,提出来是自己打脸。

对,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所相处的“朋友”,友情的深度、厚度和热度,都是“达不到”的,用起来的时候都是“打脸”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朋友”不算是真的“朋友”,这只是点头之交,算是熟悉的人而已。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学”“朋友学”告诉我们“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我们强行降低了关于“朋友”的标准,把这些群体都纳入到自己的朋友体系中来,同样自己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纳入到这个朋友体系中去。

看似大家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了,大家都越来越容易成功,实际上还是空虚,真正的朋友还是只有那么多而已。

即使是现在,我坐在敏虹的床前照顾她,我也不算是她的朋友,我只是她的同事而已。但敏虹把我当成了她的朋友,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她说:“你才是真心朋友,真的!”

我想,我可能会成为敏虹今后电话及微信体系当中的一员,但我觉得,我愿意帮助她,但不想成为她这样的朋友。

说到朋友,不得不提现在流行的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的出现,带给了我们新的交往体验。以前那些毕业了就不会再见面的同学,如今发一个朋友圈就如在眼前;以前那些不喜欢的、妒忌的、看不上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朋友圈窥探她/他的生活经历。朋友圈拉近了我们与熟悉的人的交往,也让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但是我想说:“朋友圈”里的,真不一定都是“朋友”。

早晨我被手机闹钟吵醒,在“再睡一会儿”和“玩一下手机”之间,选择了玩手机。而玩手机的实质行为就是看朋友圈,我看到××早起去跑步了,我看到××昨晚去嗨皮了,我看到××今天又晒娃了,看得不亦乐乎,然后吃惊地发现自己快要迟到了。

在我仓促地穿衣洗脸的时候,我在想:我刚才干啥呢?看他们的朋友圈有啥用啊?他们的生活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但不幸的是,第二天早晨我还是会撑着蒙眬的睡眼刷朋友圈。

朋友圈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并使很多原本都不会成为朋友的人进入了我们的朋友体系。我有个初中同学,上初中那会儿我俩坐在同一个小组都不怎么说话的,收作业本的时候也只是肢体交流没有言语往来,彼此的人生观也很不同,发展不出更深的友谊。但不知道为啥,我俩总是有朋友圈互动,而且单看我们彼此的留言,就好像铁了一辈子的朋友似的。其实我知道我俩的差距还是很大,还是玩不到一起去,想不到一起去,过不到一起去。

那么,我在她以及许许多多“朋友”身上花费那么多时间,真的值得吗?

不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一点,并开始强行去除朋友圈对自己造成的不利影响。比如我所认识的南京电视台某名记者,她身边都是优秀人士,朋友圈自然是丰富多彩,结果她用大量的时间刷朋友圈,而且不能自拔,不仅广泛地刷,还会定点看某个人的微信,她说:“有时候看完朋友圈抬起头来,我发现这个活动比我写采访稿都累,脖子好酸!”

朋友能做名记,自然是个有自知和自制的人,前段时间她强制关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再发状态,也不再看别人的状态。我俩吃饭的时候,她说:“感觉真好,以前总觉得晚上的时间不够用,现在关闭了朋友圈,感觉下班后的时间多了不少,可以陪儿子玩耍,可以看会儿散文,还能剪剪花草,真棒!更舒坦的是,以前看到别人生活得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又去哪哪旅行,又瘦了多少斤,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又变美变得更有气质了之类的,都会让自己徒增巨大的压力,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失败者,怎么活得谁也不如。现在好了,她们爱怎么样怎么样,我不看,眼不见为净!”

听起来非常励志。但是半个月之后,这个朋友的朋友圈再次开放了,她也继续在朋友圈发状态了,一切如旧。我问她为何,她说:“心是静了,但觉得和整个世界都脱节了啊。”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很多同学身上,他(她)们都是一些对生活很有追求,一贯珍视时间的好同志,但绝大多数(据我了解是百分之百,不过话不敢说太满而已)都没能坚持住对朋友圈的关闭。

可见,强制性的关掉朋友圈并不是将自己从“朋友绑架制”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再困难的客观条件都可能被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导致最终打开朋友圈的禁闭。此外,朋友圈确实是一个分享、学习以及了解社会的好平台,生生脱离也是一种遗憾。

所以说到底,真正有效的方法还是来自我们内心。

我们自己要摆正观点:朋友圈里的并不一定都是朋友,有相当一部分很可能只是过去的同学、现在的同事以及许许多多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大家相识是一场缘分,但很有可能仅到此而已,没有必要被强占掉许多时间。“圈内朋友”的状态没必要每条必看,“圈内朋友”的生活没必要去妒忌羡慕,“圈内朋友”的留言没必要次次都用心琢磨。大家只是“圈内朋友”,并不是可以交心、过命的朋友,点到为止是最好的。多一些心思留给自己,也留给真正相处融洽、价值观相合、感情甚笃的好朋友,这才是正道。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一点:试图通过微信和朋友圈来讨好他人,强行与别人建立表面上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不牢固、不可靠,也不真诚。

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朋友,并非我们不珍视友情,而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浮华,不需要那么多不真实的感情。

真的,点到为止就最好了。

说到底,我们对于朋友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重视朋友。

第二,我们要精心筛选朋友。

第三,如果一旦确定了是朋友,就真心交往。

第四,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那么请珍惜缘分,互道珍重,彼此祝福,点到为止吧。

3 来言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总对你说某某坏话的人,小心他也对某某说言你的长短。

楚檬一把关上办公室的门,急匆匆走到我桌前,推心置腹地对我说:“哎,咱们关系好我才跟你说哈,一定要小心×××,她那个人特别不地道!”

“啊?”我立即就睁大了眼睛,做出静听教诲状。

楚檬压低声音说:“她今天上午鬼鬼祟祟上主编那里去,别以为我不知道她去干什么,就是讲我的坏话。昨天我有一篇二校的稿子丢在她那里,唉,一点小错误,她肯定要闹得天大!你是新来的,将来说不定有机会在我们社里做正式的编辑,你千万要小心这种人,知道了吗?”

“知道了知道了,谢谢楚檬姐!”我把眼睛睁得更大,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我对她所讲的内容已经不再信以为真,甚至已经不以为然了。

因为我已经不是三个月前的我。

我知道她今天对我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明天可能又钻到别人的办公室,照旧关上门,对那人说“咱们关系好我才跟你说……”

三个月前,我初到这家全国著名的出版社,对一切都是迷茫无知,渴望有一个高人指点一二。楚檬应时应势出现了,她似乎对我有与生俱来的“好感”,见面几天之后就对我推心置腹,跟我讲单位里许多钩心斗角的风波,惊得我像《甄環传》里初入宫廷的小宫女似的,战战兢兢,并对楚檬这样的资深办公室白骨精之金玉良言珍视不已。我还记得有一天,办公室里只有我俩,楚檬从抽屉里掏出一罐来自江南的明前好茶,非要给我泡一杯,然后非常亲切地说:“哎,我这茶可贵了,但我乐意给你泡,因为你是个实在人、善良人,给你喝了我愿意。像那个×××啊,我这茶叶撒出去也不给她喝!你不知道她吧?总爱占小便宜,见我有这种好茶,经常蹭我的好茶叶喝,这种人啊,哼!”

当时我喝着人家的香茶,心里涌上了对“爱占小便宜的×××”无限的鄙视,心想我能遇上楚檬这样的好人真是太幸运了。尽管那个时候,已经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楚檬那个人……不错,但是你……别走太近啊。”我把这些话都当成耳边风,既然楚檬“不错”,为什么不让我“走太近”?这种矛盾与含糊的修辞艺术当时我还不太懂,背后的深意更是完全没有领会到。

直到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门外,听到楚檬用同样推心置腹的语气跟别人说:“你别看她是新来的,人小鬼大着呢!就说这个茶叶吧,她也知道我这个茶叶好,总拿我的茶叶喝,呵呵,我是不跟她计较……”

我在这段话的结尾处,听到了我的名字。无法用词语形容我当时受惊、受辱的心情,就像掉进了数九寒天的冰窟似的。一周之后,我急忙让同学从江南带回了贡品的紫笋芽送到楚檬的面前,我想我喝了你一杯茶,还你一罐好茶总行吧?楚檬当时眉开眼笑的,还是那种熟悉而亲切的语气:“我看你就是个上路子的人,不像那个×××……”

若是以前,我肯定会跟她一起鄙视×××,但现在我已经不敢信了。我觉得×××可能也是跟我一样躺枪的。

后来,随着实习生活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楚檬其实是一个缠身于是非的人,她看谁都不顺眼,跟A说B不好,跟B说C不好,跟C又说A不好,总之没有一个好人,更可怕的是,每当她跟你讲别人是非的时候,总是拿出“你是我自己人”的架势,让你不自觉地就会与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至少像我这样的职场菜鸟经常犯这种错误。

那么,A、B、C到底是不是坏人呢?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诚然每个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哪有完美的人啊,这些小问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相处还是可以很融洽。但如果遇到了喜欢煽风点火的人,天天拿着放大镜找问题,并把放大之后的问题全都告诉你,那你就会觉得成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恶劣环境里,宫斗戏时时上演,恶心事处处缠身。

以这个标准来看,楚檬才是做人最成问题的一个,她总是带着一颗“言是非”的心出现在我们的办公室桌前,殊不知,她才是那个“有是非”的人。

这样的人,惹不起,但我们躲得起。后来,每当楚檬再次紧紧关上办公室的门窗,并用那种神秘兮兮的语气跟我说话时,我都会睁大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别认真地听取她的抱怨,实际上她所说的是非我都不会往心里去,更不会将她的风言风语加入到我对单位人事的主观评价中来。让她讲吧,我没有能力和地位反驳她,但我可以让她不影响我。

流言传到我这里,止住,结束,也是一种消极的智慧吧?

来言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躲避疏远那些喜欢蜚短流长的人。如果仅做到如此,还是不够的:你躲了别人,那你到底说不说是非呢?

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实事求是”的人,与生俱来的双重标准让我们对自己格外宽容。本来嘛,我们觉得不对的就不会做,我们做了就是因为我们觉得对,所以每个人都极难客观评价自己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说了东家长西家短,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言是非”,倒还觉得是仗义执言呢,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喜欢“言是非”的人。

所以,当我们认清了“来言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之后,要做的不仅是辨识那些不应多接触的是非者,还要做到自己对“是非”二字有新的认识。

什么叫是非?

首先我们要明确对这个词的定位。不是不能说话,不是不能八卦,是非二字其实界线很模糊,但总体来说,那些以臆想为主、主观色彩特别浓厚的东西,应该就是是非了。比如我对某某人特别不喜欢,他做错了一件事,我说“某某人把某某事做错了”,这不算是是非;但如果我说“某某人啊,我早就看出来他的心理有问题了,要不然能把某某事做错吗?他做的时候肯定是这么想的……”之类,这就是是非了。此外,是非当中还会有大量的负面情绪存在,就比如我上文提到的楚檬,在她的世界里,被八卦的没有一个是好人,全都对不起她,全都“值得小心”,这种话也往往被归类到是非中去。

那么,到底怎么控制自己不说是非呢?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真难。生活和工作中有种种不如意,谁能没有个看不惯的时候?谁能没有个满腹牢骚的时候?如果全都憋在肚子里不说,要么是圣人,要么就会憋死人。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认识的一个作协的姑娘就处理得蛮好。几年前她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任务没有多少,人事关系却复杂非常,刚入职的姑娘就像刚实习的我一样,迅速被几个“我跟你说,咱们关系好,才把这话说给你听”的同志给俘虏了,越听越糊涂,越听越负能量,简直无法在单位里正常生存下去。几年摸爬滚打之后,她的文风变了,从最初写悬疑转成写童话,整个人也淡定下来,她说:“那些来找我嚼舌头的人,一般扭转屁股就会找别人说我的坏话,我跟他们有什么可聊啊?至于我自己,我也爱说话,但我有我的原则。”

第一,不确定真实性的事不讲。有个经典的事例,如果你告诉某个女人一个秘密,并告诉她“只跟你讲了,你可再别往外传”,那么恭喜你,你的秘密很快会被全世界的人知道。许多人都保守不住秘密,然后会忍不住把你的话向外传。同样,办公室里也是如此。比如你某天真的忍不住了,讲了某某人的坏话,这句话很快就会传到某某人的耳朵里,那时候如果某某人是个烈性子,真的找你来对峙,至少你说的是真实的,气势上情理上都压人一头,也会给同事们一个“很耿直”的印象;但如果你传的话是假的,那么瞬间就会降低人品值,以后再说什么也没有人信了。

我身边有一个例子,硕士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争取留校名额。有一天,A女跟我舍友说:“我肯定选不上了,我听说了,这次的名额已经内定给B男了,唉!”我舍友信以为真,遇到C女要争取留校名额的时候,就想告诉她别择他路。她的话都快要到嘴边了,让我活活地拦下来了,我说:“你确实是一片好心,但你确实B男被内定留校了吗?你只是听A女说了这么一句,但A女的话肯定可信吗?焉知不是她道听途说,或者干脆是为自己选不上找的一个借口呢?”舍友觉得有理,把后半句话咽了下去,最后事实证明B男根本没有留校。舍友才恍然大悟,哎呀妈啊,幸好我没有传这个话,不然人家C女怎么看我啊?

是非的真实性,一定要弄清楚,这太重要了。

第二,不跟没有用的人讲。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刚受了委屈或生大气的时候,特别想要第一时间与人倾诉,恨不得马上讲出来,如果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有新的事情冲淡了这一感觉,你就不想讲了。所以,通常来说,发生大事之后首个出现在你面前的熟人将成为最有可能性的听众,因为那时候你的倾诉欲极高。但是,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呢?跟他讲有用没有用呢?讲之前要想明白这两个问题,然后再开口。想完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如果对方还值得你讲,那就讲吧,说明他对你有用,也是值得你信任的人;如果想完这两个问题你就不会再想讲了,说明这个人不值得你去倾诉,从而可以顺利避免因口舌而留下隐患。比如我有个同事,天生暴脾气,只要有了委屈,第一时间就要找人讲,遇到阿猫跟阿猫讲,遇到阿狗跟阿狗讲,完全不顾及对象。结果,很快就吃了恶果,因为有一次他对上级领导不满,全都在第一时间倾诉给了路过他办公室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循循善诱,他也就娓娓道来,说得一干二净。几个小时之后,他回过味儿来了,后悔不迭,但话已出口再难弥补,后来的恶果不说也罢,只能说这样的人,在宫斗戏里活不过三集。

当然了,上述两个原则都是在“我忍不住了,我真的想讲”的前提下,能不讲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讲。

也许会有朋友问:“你怎么这样啊?别的书都教大家怎么‘不讲是非’,你却教大家怎么‘讲是非’,太不负责了。”

那我只能抱歉地解释:“不讲是非,是理想状态下的我们,一味劝大家‘不讲不讲’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时候我们确实控制不了自己,那就要把讲是非的损失减到最低,是不是?”

综上所述,一要远离频繁对你讲他人坏话的人,相信我,他(她)肯定不是你的真心朋友,总有一天也会对他人讲你的坏话;二要控制自己尽量不做“是非人”,这个形象非常不光辉,即使是控制不了,非要讲几句,也要在保证真实性的情况下,对可靠的、解决问题有利的人讲。综合了上面两个原则,再加上合理地规避掉那些爱讲是非的讨厌人,我相信大家都可以过得挺好,嗯,就这样。

4 势利,没什么不好

——渴望向优秀者靠拢,没什么不对。

惠子和男友分手了,原因是男友说她太势利,他没法满足一个如此势利的女人。

但是惠子不服气,她说:“我只是想跟更优秀更成功的人接近,有什么不对的?”

惠子和男友晓鹏是大学同学,通过学生会认识,经常一起做活动,时间长了日久生情.和大多数的校园爱情一样,其实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浪漫跌宕,有的只是一起上自习、一起去食堂、一起逛公园的平淡生活。校园的生活把所有人都拉至一个相对公平的地表,惠子看不出晓鹏和他人的差距,晓鹏也看不出惠子除了美貌之外其他的长处。

直到工作,进入社会就完全不一样了。惠子发现,晓鹏虽然在校是学生会干部,专业课成绩也不错,但完全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人。下班之后就是打游戏,和大学同学结伴相呼,一玩就到半夜;到了周末,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脸也不洗牙也不刷,倚在沙发里狂玩手机;工作上遇到问题,回家就骂娘,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骂完后喝点啤酒倒下来,在睡眠中麻木自己。

彼时惠子也在职场挣扎,样样不顺,但她每天晚上都在充电,希望能够考一个有用的证,换一份环境更好的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下,惠子看到晓鹏如此浪费时间和精力,总觉得非常可惜,难免就要多劝几句。于是,两人经常因为“你就不能干点正事”这样的问题吵起来。

在晓鹏看来,我上班了,挣钱了,我就是干了正事,工作其余的时间我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晓鹏的经典语录是:“老子交没交房租?老子饿着你了吗?老子工资是不是比你高?你还想说老子不干正事?”

惠子不明白,干不干正事与是否能定期上交工资有什么关系?

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每当看到晓鹏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趴在床头打游戏,惠子都觉得胸中气闷,说不出的压抑。惠子是个要强的女人,现在的日子不是不能过,但绝对不是她想要的理想状态。

在这样一个男人身边,她看不到希望。

于是,惠子下班之后不爱回家,总是希望跟更优秀的人待在一起。她跟着单位里的博士、硕士生们一起参加健身班、插花课,周末与许多客户一同参加文物业余爱好者研讨俱乐部,去周边城市参观古迹。她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人在积极利用时间拓展自我,为什么晓鹏就不能呢?

周末,晓鹏约几个哥们儿出去吃饭,照例叫惠子一起去。但惠子不愿意,她知道那些男人聚会都干什么,在街头找个羊肉串或者小龙虾的馆子,几瓶啤酒下肚就漫天吹牛,好像全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现在的生活不过是暂时的,一旦他们进入商界或者政界,立即风生水起,银子大把来。

“老子就是不想干,要干肯定比他们强!马云他有什么了不起?卖小东西的嘛,我也行!”

惠子屡屡都要发笑:他们凭什么这样想?

所以这次晓鹏约惠子聚会,她没去。下一次,惠子还是没去。几次之后,晓鹏的哥们儿就透出话来:“晓鹏,你要小心了,你那个媳妇啊,势利着呢。她不跟我们来并不是没有空,我有天看到她跟着一群大老板在德基喝茶呢!德基啊,高档消费的地方!”

晓鹏跌了面子,这次要求惠子必须出席他和哥们儿的聚会。而那一天,惠子口译没有考过,约了几个朋友当天晚上想去试听一家口译班,所以坚决不去。

晓鹏发怒了,他动手摔掉了惠子的茶杯,大吼道:“你怎么这么势利!”

势利?这是势利吗?惠子呆住了。

“就是势利!你看不起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就愿意捡着高枝儿去飞,只跟有钱人玩,这不是势利是什么?我告诉你惠子,我看穿你了,你迟早会跟着有钱人玩到床上去!”

那天惠子摔门而去,没有回家,在朋友家住了一个晚上,认真地思考了这段感情。一直以来,他们基于大学时期的感情基础,从未真正面对二人世界观的差异,直到今天“势利”一词的出现,让她真正懂得两个人已经相背而行,走了那么远。

后来当然是晓鹏认错,又劝她回去,然后继续生活,继续争吵。“势利”二字惯常出现在争吵的内容里,成为惠子抹不去的标签。即使是在晓鹏的圈子里,也有许多人会讲她势利。他们会说:“别看晓鹏找的女朋友优秀,其实人势利着呢,哪有我们这些踏实媳妇好。”其他一些庸碌的、结交不到更优秀的人,安于每天回家看剧刷手机的女人们也在附和,认为自己才是真的好。

所以,这段感情注定要走到末路的。

分手的时候,惠子哭得特别惨,但晓鹏却没有什么反应。他说:“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我以前没看出你这么势利,看出之后就知道,迟早这么一天。”

这句没逻辑的话,磨灭了惠子对晓鹏最后的留恋。

我到底错没错?

惠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她势利,而她只不过是想跟更好的人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进步而已。

势利,通常是指以财产、地位区别对待他人,是个贬义词。但在某些时候,比如惠子,她愿意参加成功人士的聚会,不愿意跟着晓鹏的朋友们出去玩,在晓鹏看来就是一种势利——晓鹏扩大了势利的外沿。惠子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如果这就是势利的话,那我觉得势利真的没有什么不好。”

在惠子的圈子里,确实是那些更有钱更有地位的人,他们表现出更多优秀的品质。惠子以前也仇富,觉得所有富人的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砸到他们脚背上的。可是通过接触,惠子不这样想了,她发现富人工作更拼命,生活更有追求,对时间的利用也更充分,人家的富裕是有道理的。

比如杨总,国内某大型民营企业的一把手(由于未征求杨总本人的同意,因此具体名称就不细述了)。杨总如今资产过亿,初一见面不过是个肤色微黑的小胖子而已。惠子有点外貌协会,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种人能有什么本事啊?

事实证明,人家真的有本事。几次业务接触下来,惠子发现杨总虽然已不年轻,却还保持年轻人的干劲,每天工作近至凌晨,业余坐下来的时间绝不会掏手机玩游戏,而是看书看报,联络朋友。最打动惠子的是杨总吃饭的样子,本以为这种富人会特别讲究吃饭,不承想,杨总吃得很健康很简单,而且吃得很快,他还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吃相不好?是吧。吃饭快一点,工作时间就多一点。”

好吧,惠子不能不佩服,人家每一分钱都是通过努力应得的,而不是坐在家里静等着大风吹来的。惠子自从接触到杨总之后,也开始珍惜起时间来,她从杨总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业绩和工作上的回报,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提升。

如今的世界总在不断地洗牌,没有能力的人无法长期站在财富和权力顶峰,所以,惠子更愿意和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在一起,从他们身上能学习到太多太多。

于是,尽管失去了爱情,惠子还是坚信:我没错。

如今的惠子,在晓鹏眼里肯定还是那个“势利”的人,她喜欢跟硕士以上学位的人交流,喜欢跟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相处,喜欢跟社会名流打交道。身边不乏有人说她“巴结着呢”,她听完也生气,但转头也就淡然了。因为这些优秀人士还教会了她一个道理:无法让所有人都赞同你的所作所为,你自认为正确了就好,何必为不重要的人生气呢?

现在我认识的惠子,已经开上了宝马,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硕士在读,准老公也是成功人士。有人说:“老天不长眼,她当初抛弃了相濡以沫的男朋友,应该有报应的,不承想她倒活得挺成功的。”

惠子耸耸肩膀说:“幸好我离开了他,他还在那家小公司里原地踏步,前几天还向我借钱。人生有选择的权利,为什么我就得跟那样的人在一起?”

所以,如何才能真正界定“势利”一词?

人人都渴望财富与地位,超然物外只是极少数人的境界。因为求而不得,所以现在产生了诸多不健康的心理,好像富人都是坏人,跟富人结交都是有不纯目的,如果你乐于结识比你财富等级、社会地位更高的人,就会给你扣上一顶“势利”的帽子。

确实,势利者大有人在。听说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陌生男人开着豪车在某大学门口一停,见到美女就随意招手邀请上车,在完全不知这名男子底细的情况下,居然有不少女学生上了车。简直令人震惊。这种对财产和地位的畸形渴望是绝对令人鄙视的。

但像惠子呢,她接近财富者并不是图对方的钱,也不是图对方的地位,而是为了学习到更优秀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动机难道也应该称为势利吗?

当然不应该。我们每个人都有接近更优秀者的权利,只有接触更好的人,才会有机会学到更重要的知识,学会更科学更有效的工作、生活方式。前段时间曾听到某个“愤青”说:“鲁迅爱国?他上日本去留学了!离开咱们国家,跑到发达的小日本去!这算什么爱国?这是势利眼!”听完这话我真是哭笑不得。无论什么动机,只要接近更先进的文化、更发达的阶层,就会被归入到势利的群体,势利二字被曲解成这样,也实在无奈。如果鲁迅先生不去日本,还会有今天的鲁迅吗?

所以我支持惠子的选择,尽自己最大所能去接触优秀的人物。不要去贪图人家的富贵和钱财,那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终将沦为一个真正的势利者。我们所要求得的是他们优秀的经验和出色的品质,学为所用,我们不势利。

即使还有人不理解你,非要指着你正在向前的背影说一句“势利”,那就大胆地对他说:“势利?我想与更好的人相处,这没什么不对。”

5 吃亏是福,总吃亏就是傻

——总是吃亏,不知反击,他人将不再尊重你。

李晓萌刚进单位,事事不懂,事事吃亏。苦活累活是她干,争功抢功没她份儿,好话表扬都得不着,批评指责均是她背锅。李晓萌时常觉得委屈,回去跟爸妈诉苦,爸妈一辈子都是老实人,对李晓萌的倾诉只有一句话:“吃亏是福,女儿,将来就好了。”

“对,吃亏是福。”李晓萌也这样安慰自己。她想:自己这么努力,这么单纯,日子久了,单位的人一定会看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一定会尊敬自己爱护自己,对吗?

答案是:不对。

李晓萌一如既往地辛苦工作,大量吃亏,却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如今,虽然办公室已有新人,但是打扫打水之类的脏活还是她来做,因为新人是90后,根本不肯吃那个亏。李晓萌做的时候也没有人表扬她,大家都当作是应该的,偶尔一天没有做好,大家就都说:“李晓萌怎么回事,都没有打开水,这人太不像话了!”指责她的人当中,也包括那个新人。

还有更令人苦恼的事情。项目出了问题,以前都是李晓萌背锅,她从来不解释,默默地替团队承担,如今虽然又进了几个菜鸟,但是谁也不肯背这个锅,出了问题批评还是落到李晓萌头上,大家众口一词:“就是她!”而有了好的机会,比如出国公差、留学之类的,李晓萌之前从不争,领导也从不会想到她,晚进单位的人都已经去过了,她还是没着没落的,守着办公室里坐苦板凳。

这个世界怎么了?不是说吃亏是福吗?可我吃了这么多亏,福在哪儿呢?

李晓萌恨不得要学屈原问天了。

吃亏确实有好处的,吃几次亏之后,会增长见识和经验,可以避免下一次再吃亏,也可以看透人心与世情,变得更加成熟练达。但如果只知道一味吃亏,不知道变通,不知道成长,不知道看透,静静地等着“福”砸到脚面上,那就等去吧,这辈子可能都在吃亏,“福”离你远远的呢。

所以,吃亏是福,但总吃亏,就是傻。

想清这一点,是李晓萌某次拿到了领导们碰头会的会议录音。做会议记录是个苦活,人人都不爱做,就丢到了“爱吃亏”的李晓萌这里。这次的“亏”李晓萌吃得很成功,她听到录音当中非常重要的段落。

录音里领导们正在讨论关于年底评优级奖的问题,评优这种事情,往往是论资排辈与工作成绩、人际关系相结合的产物,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李晓萌都是合格的,尤其是论资排辈方面,这么多年李晓萌从未争抢,甘于“吃亏”,所以同期同业绩的许多人都上去了,李晓萌始终“待字闺中”。今天果然有领导提出李晓萌的名字了,但其余领导似乎都愣了一下,然后给出了统一的意见:

李晓萌还是算了吧?挺不错的,真的,但是……怎么感觉她缺个心眼呢?

此外领导们还有另外一个意见:不给李晓萌评优,估计她也不会计较的,但是那个×××就不行了,前段时间强烈提出来应该评她了,所以还是先考虑她吧,省得她来闹。

李晓萌惊呆了,那段录音她反复听了很久,直到听得涕泪横流。她终于明白,自己所谓的吃亏,已经不再是领导眼中的好品质,而是一种缺心眼的表现。而且,正因为她在屡次吃亏当中都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所以领导们也拣软柿子捏,优先考虑那些有脾气有个性的员工。

那天晚上李晓萌想了很久。然后她关掉录音,放弃了会议记录,选择了辞职。在她离职的时候,单位领导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似乎像她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有脾气、有变化、有选择的啊。

也许有一天,大家会怀念李晓萌在的日子,那时候办公室窗明几净,开水间里永远有充足的热水和茶包,小绿萝总是被浇灌得生机勃勃。但对于李晓萌来说,那些怀念都不足以弥补她吃亏这么久的损失,那么多的奋斗与付出,都白费了。

她傻,真的。

所以以后,她决定不再那么傻了。

如今李晓萌已经是南京某大型民营企业的高管,年薪是我等小公职人员想也不敢想的数额。我们一同吃过几次饭,她为人亲切,我也就乐于将自己刚入职场的小苦恼说给她听,她听完之后非常坚定地跟我说:“别软弱,该争就争。”当时我惊呆了,这与我常年混迹于机关的老爸所传授的经验完全不同啊,与我国温柔敦厚的礼教风气也不同啊。看我不服,李晓萌就给我讲了她的故事,真是字字血泪,我也在她的血泪中真正明白了“争”的含义。

李晓萌说:“幸好我今天成功了,不然想起那些往事,我多冤?现在想想,也挺好。成功以后再回头,再苦都不算苦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讲讲吃亏这件事。

我们能避免吃亏吗?不可能。生活中处处都有亏等着给你吃。买东西会吃亏——有句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工作会吃亏——旧人欺负新人是职场的无声潜规则;就连婚姻生活也可能会吃亏——婆婆对你提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得给她面子不是?

所以,亏,我们吃不吃?当然要吃。

第一次走进工作岗位,如果你抱着那种“宁死都不吃亏”的想法,那受伤的是你自己。吃亏是一种成长的重要途径,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讲得再细再精也不如自己栽一个跟头体会得那么深,所以吃亏可以让我们有效地总结经验教训,在短时间内最快地成长——前提是要带着脑子吃亏。此外,吃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途径,作为某个领域的新人,如果你一点亏都没吃过,很容易给别人造成一种“高深莫测、心机深重”的印象,从而让别人对你大面积设防,如果适当地吃一点亏,会给旁人制造帮助你接近你的机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这就是示弱的艺术了。

关于示弱这一点,诚然要多讲一些。某协和医院的生命学教授告诉我:“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如果所有思维活动都能像解剖这样精确就好了,可惜不可能。”确实不可能,比如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心理:有个人的两个朋友都被抓起来了,其中朋友A给予过他巨大的帮助,是他永生难忘的恩人,朋友B则是接受过他的恩惠,视他为自己的导师。现在这两个朋友都面临生命危险,而此人只能救一个,你猜他会救谁?

从常理讲,应该救A。因为A对此人有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

但此人救了B。在他的内心深处,接受过他帮助的人,比给予他帮助的人,更能带给他亲切感。

同理,其实吃亏也是给我们身边人一个帮助我们的机会。吃亏之后,大家会觉得你值得同情,并非不能结交的圣人,给予你帮助之后,在与你的相处当中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是拉近人际关系的好方法。同时你多吃几次亏,大家也会觉得你是个实在人,并非工于心计,更愿意与你结交。

也许这才是老辈人说“吃亏是福”的真正含义。

但是老话提供的含义总是太模糊了,点到为止,后来人如果不多加思索就会陷入误解。于是有人一辈子都在执着地吃亏,觉得吃亏是福,总有一天福会到来。每次吃亏都没有带着脑子,在同样的地方栽倒一万次,福还会来吗?当然不会。

此外,吃亏是福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别计较。有时候单位发东西,某人多拿了,你少拿了,就会有人劝你“吃亏是福,算了吧”。这样的亏可以吃,因为太多的计较真的没有必要,尤其是物质上的计较。不过,并非这亏吃完就算了啊,如果某人次次都多拿你的东西,真的不能继续忍下去,那样只会给某些恶习难改的人造成“你好欺负”的假象。

总而言之,吃亏不可避免,也并非坏事。但我们要有意识地减少次数。同样的亏别吃第二次,同一个人给你的亏别吃第二次。这需要我们每吃一次亏都总结一次经验,找到不再吃亏的方法。

这样吃的亏,才真是福呢。

6 算了吧,他们不是你

——如果觉得人际很累,放轻松。他们不是你,不会真懂你,你懂自己就好了。

“你听我说,我不是这样的人,真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特别想向别人剖白自己,特别渴望别人真正去了解你?如果有过,那很正常。如果现在还在剖白,那说明你还不成熟。

放弃掉这种想法吧,别指望任何人真正了解你,更不要刻意为了让别人了解你而做许多讨好的事情。算了吧,他们不是你。

明白这个道理,是在我进市作协的时候。我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写作,那时候为了赚稿费,杂志喜欢要什么稿子,我就写什么稿子,有目的性就有动力感,所以笔耕不辍,一年就发表了几十万字,稿费也是哗啦啦地进口袋。当时我写的题材有婚恋、童话、推理、评论以及悬疑恐怖。我自认为写作题材非常广泛,却不承想,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你写恐怖小说啊?

别跟我说不。你刚才读完我的写作题材时,是不是也会把目光集中在“恐怖”二字上?

于是,如下的对话经常出现:

“薇薇,你都写什么小说啊?”

“我啊,很多啊,主要看哪家杂志稿费高吧,嘿嘿,我很俗气。”

“那一般都有什么呢?”

“我写过婚恋、童话、推理、评论、悬疑、恐怖……”

“哎?你是恐怖小说作家啊?”

“呃,对的,我经常写恐怖小说,但我也写童话的。”

“哇,你写恐怖小说不会害怕吗?”

“自己写的不会害怕,别人写的我会害怕。”

“你是不是很迷信啊?你是不是很信鬼神之类的?”

“我不信。我还写童话呢,但我也不相信世上有天使和小精灵啊。”

“写恐怖小说,你是不是以前心理受过什么刺激?”

“呃,没有没有,我还写别的呢,我还写婚恋呢。”

“恐怖小说发我看看哦,我真没想到我身边有个恐怖小说家,真刺激。”

“这有什么刺激?”

“哇,恐怖小说家,你的心理肯定和别人不一样。”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写作生涯里出现了不下十次。对话很平凡,彼此也没有什么攻击性,但明眼人能够看出来,当我表示我也写恐怖小说之后,对方立即就把我划定为恐怖小说家,然后无论我写过多么美好的童话,写过多么成熟的婚恋,写过多么费力的中学生推理小说,全都没有用。

人家就认定你是恐怖小说家!

然后,很快这人就会四处转悠,告诉别人你是恐怖小说家,从而怀着绝大多数人对恐怖故事既好奇又畏惧的心理,频繁猜测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曾经还有一个同学跑到我的面前,用非常神秘的语气问:“你是不是通灵者?你悄悄告诉我哦,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我惊得差点晕过去。

我真挺想通灵的,那样我可能会发财比较快!

那段时间我拼命向别人解释我真不是心理变态(而且写恐怖小说跟心理变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吧?斯蒂芬·金、爱伦·坡都是心理变态吗?),但没有人相信我。我有时候会非常倔强地把我发表的童话给她们看,让她们看到我阳光的一面,那文章下面还有年幼的小读者们给我的留言和赞扬呢,真的非常正能量啊!

但是没有用,人家看完了我的童话,会评价一下“不错”,然后继续问“哎,那个恐怖小说的问题”……

下次人家会记住的还是只有一点:你写恐怖小说啊,你心理受没受过什么刺激啊?哇你都不害怕的啊!哎呀哎呀……

后来我放弃了,索性人家问我你写什么小说的时候,我就直接说:“恐怖小说,厉害吧?”对方会说:“哇呀呀好厉害!你居然写这个……看不出来,看你挺正常的啊。”

我翻个白眼,不想再解释。

后来我给《百花悬念》《今古传奇》《女人坊》等国内知名老牌小说杂志写悬疑恐怖小说,走出了一条赚稿费的康庄大道,心里虽然有芥蒂,但也就淡然了。

直到前年我入了作协,我兴冲冲地在朋友圈晒了一下自己的作协证,然后还有一众人评论我:“哇!你写恐怖小说也可以进作协的!”

看吧,这么多年,她们记得的还是她们愿意记的事。

所以从这一天开始,我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你就是你,做你自己就好了,如果他们能正确地认识你,那当然好啦。如果不能,也不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太多的努力,因为他们不是你。

他们看到的,永远是他们愿意看到的、经过他们主观加工过的你。

比如今天,我出了这么正能量的一本书,我身边还是会有很多人说:“就是她,恐怖小说家,专门写恐怖小说的!我看她挺正常的啊,怎么会呢!”

对此,我选择淡定一点。

李萍和曾经的我一样,试图做过许多徒然的努力。她以前是个演员,后来转行读文学硕士,希望能做一个真正的学者。

李萍有着女演员的美貌与气质,所以注定成为班上的“异类”。入班之后,她逐渐发现,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贴上标签,而且无法挣脱。

比如李萍化妆来上课,会有人说:“演员就是不一样的,你看人家都会化了妆出门,不像咱们。”

第二天李萍素颜来上课,还是会有人说:“你看人家演员就是不一样的,化妆都像素颜似的,怪不得很多明星都敢晒素颜照呢,其实都是化了妆的。”

比如李萍上课迟到了,会有人说:“演员散漫惯了,迟到是正常。听说大牌演员在片场迟到个几十分钟都是常事。”下次李萍比别人提前来上课,还是会有人说:“演员和咱们就是不一样,来这么早是作秀吧?”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吃饭的时候,吃多吃少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穿衣服露多露少还是和别人不一样,写作业写好写坏依旧和别人不一样。李萍不断地改变自己,试图让自己和大家接近一些,但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会得到一个“人家以前是演员,和咱们不一样”的评价。

为什么这样?

因为别人看到的你,永远都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你,当他们见到你之后,会在内心深处给你一个定位,然后无论你做什么,都在朝着这个定位靠拢。

那么这种定位能改变吗?当然能。但这种改变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如果对方想要与时俱进地对待你,那么自然会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不断修正对你的认识。但如果对方不想要改变对你的成见,那你就算把自己砸碎了再捏起来,也不会有新的改变。

所以,能做到的就是做好你自己,不要盲目地为了转换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既定的生活轨迹。

李萍在痛苦的挣扎中,始终没能摆脱自己曾是演员的标签,她多想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人,但就是做不到。大量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如何让别人不会想起我是个演员,如何让别人觉得我是个学者”上,这种浪费真是可惜。

后来,李萍放弃了——不是因为淡然,而是因为真的没办法。她好好读书,写论文,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国际小学期,并出国交流,只做一切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执着于原来的标签,因为已有一众有识之士自动调整了内心深处对她的看法,把她当作一个严肃的学者对待。

当然了,还是有很多人用娱乐的心情对待李萍,无论她做什么都是“演员就是不一样”。但这类人对你的看法还重要吗?

不重要,让他们在成见里继续沉迷吧,他们不是你,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他们不是你”,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还远远不止这些。

他们不是你,所以不要妄求对方全盘理解你。同样,他们不是你,也没有必要为了取悦他们而失去自己。

我的同学梦梦在这方面是典型的失败者,而且至今也没能找回失去的东西。梦梦脾气特别好,而且乐于助人,上学的时候是大家都喜欢的类型。上班之后她还是延续一贯的行事方式,有时候别人欺负她一下,她也就忍了,为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她脾气好,从而认可她。别人有困难,她会很主动地帮忙,即使这次帮助会给她本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便。

以为这样就会让别人欣赏你吗?

以为这样就会得到很多好朋友吗?

绝对不会。大家都对她的评价都不错,但梦梦却觉得,“大家对我都是淡淡的,没人找我做知心朋友”。梦梦问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应该是个理想的朋友啊,我脾气好,能包容,愿意为大家服务啊。”

其实我很想告诉梦梦,虽然她真的很好,但我也从来没有把她当作真心朋友过。因为她对所有人都太好了,对所有事都太包容了,以至于我在她身上找不到成为朋友后的特殊感。

还有一件事,我更不好意思跟梦梦说。有位同学从外地到北京来,想要排队挂医院的专家号,这种号,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需要凌晨就爬起来排队,这位同学身体不适,自然胜任不了这样的重活儿,于是就打电话联系梦梦,让她帮忙。

梦梦愿意早起吗?

梦梦愿意挨着领导批评请假吗?

梦梦愿意站在熙攘人群中几个小时吗?

她当然不愿意,但她不会拒绝帮助他人,勉为其难也去了。当时我知道这个事情很不理解,问那位同学:“既然你不能自己去排队,花钱雇个人去不行吗?何必让她跑一趟?”

对此,这位同学是这么回答的:“雇人价钱可高了,还不如找她呢,反正她爱帮忙的。”

我真不愿意告诉梦梦,她费尽心力帮助别人,得到的却是对方的不重视,完全把她当作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

没有条件地帮助别人,只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让所有人都以为你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钱的。

所以,梦梦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知心的朋友,依旧奔忙在为人民服务的大路上而不自知。

“他人即地狱”?不,即使他人不是地狱,也要真切地认识到:他们不是你。一来我们没有必要强求别人全面理解自己,没有必要为了更改他人的看法强求改变自己;二来切勿以为压低身段或委曲求全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好感,他们不值得你伤害你自己。

同类推荐
  • 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人生好像一趟开往远方的列车,它会驰向我们计划中的终点。但是人生不是一条笔直的轨道,它会纵横交错,列车会或快或慢,乘客也会上上下下,于是我们会渐渐迷失自己,偏离自己原本的终点。我们变得连我们自己都不认识了:相濡以沫的夫妻变得劳燕分飞,和睦融融的一家变得支离破碎,诚实守信的人变得奸诈无耻,勤俭持家的人变得挥霍无度……我们或许应该让自己静下心来了,不要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迷失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它是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是恋爱的第一次萌动,是梦想的第一次出发。然而,我们总是走得太快,把灵魂远远落在后面。忘记初心,能让一个人面目皆非,变成年轻时最讨厌的人。“不要成为自己当初厌弃的人”正是本书创作的目的。本书帮你寻回当初的梦想,找到最初的感动,助你在浮躁世界中依然能守住初心,活出有滋有味的精彩人生。
  • 李嘉诚成大事忠告

    李嘉诚成大事忠告

    李嘉诚是一位成大事者,他纵横商海多年,在虎狼相争的商战中,不但脚跟稳立,而且能鹤立群雄,这与他诚信做人,以诚为本是分不开的。就如他的忠告中所述的“拥有了信誉就等于拥有了胜利”,“未立事前先立信”,“诚信是扭转困局的法宝”一样,一辈子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这就是成大事者对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者的忠告。
  •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一书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智谋韬略的经典历史案例和著名故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甄选了数百个最具典型性的智谋故事,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人们在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外交谈判、应对危难及处世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与谋略。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读者增长智谋的参考书,更能成为读者在实践中运用智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爆王的失宠弃妃

    爆王的失宠弃妃

    她是现代穿越来的一缕幽魂,他是权倾朝野的王爷,却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将他们拉在一起。新婚之夜,他就宣布她是他的下堂妃。新婚第二天,他携手新欢来羞辱于她!哼,他当真自己还是那个懦弱无能,随他欺么辱的女子?要知道,忍无可忍的时候无需再忍!当两人势成水火的时候,他却突然对她宠爱有加,可谓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她的心也在这种柔情中渐渐迷失,就在她自以为自己的要得到幸福时,却突然发现,原来所有的幸福都不过是场可笑的闹剧!终究是身上的痛楚,怎么都抵不了心死的痛楚!★★★★★★★★★★★★★【精彩片段一】“秦香寒,你给本王站住!”慕容晔阴沉着脸,看着离自己不远处的女子,他分明在她脸上看到了鄙夷之色。香寒指着自己的鼻子,乌黑的眼珠骨碌地一转:“王爷叫我?!”“你到底懂不懂三从四德?见到自己的夫君都不用过来陪你夫君说说话么?”看着眼前衣衫不整的两个人,女子像无骨的蛇一般缠绕在男子身上,秦香寒不禁心底唾弃了慕容晔一番。“你确定,你是我夫君么?”“该死的,你说什么?!”秦香寒无辜的笑了笑,似有些无奈,“我的夫君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不一个只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本能的动物!”“动物?!”慕容晔嘴角抽搐,“你竟敢说本王是动物?!”“是啊,据臣妾所知,只有动物才会随时表现出本能啊!”【精彩片段二】“香寒,告诉本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白色的芙蓉帐内,慕容晔抱着秦香寒,在她耳边轻声低喃。“香寒所要的东西恐怕王爷给不起!”秦香寒朱唇轻启,绝美的小脸上平静无波。“你想要的是什么,只要你说得出,本王就一定做得到!”“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王爷能给么?”她淡笑,他却茫然了。【精彩片段三】粗大带倒钩的鞭子,一下一下狠狠落在她身上,鲜红的血液像是盛开在地狱的彼岸花,凄艳无比。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承受着。可是当孩子从自己身体中流失的那一刻。秦香寒咬紧牙关,满脸鲜血地仰望着那个鞭打她的男子,眸中是如水般的绝望。“这辈子,我从未如此恨过一个人,你是第一个!”一瞬间,似乎有疼惜的光芒在他深蓝重瞳中闪过,却让人来不及捕捉。“随便,恨我的人很多,不差你一个!”哈哈……她笑得绝望,笑得癫狂。悬崖边上,寒风凛冽,身穿一袭白纱的她宛如仙人,却瘦弱得要随风而逝般。她看着离她不远处的他,笑容明艳,却仿若昙花般,一绽而逝。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遗迹之殇

    遗迹之殇

    十三年的dota玩家,从war3到dota再到dota2,经历了这个游戏的风风雨雨,一直想写一本dota小说,圆自己一个梦吧!
  • 全球代打

    全球代打

    如果你获得了一个可以随意穿梭世界的系统,会用来做什么?降临诸天异界,寻找自己所谓的机缘?作为一名位面游戏开发商,李清远要让各大位面的土著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天灾!(这是一本披着网游皮的科幻无限文。)目前的世界有生化危机——火影忍者,后期暂定的有三国——魔兽——英雄联盟——漫威,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世界,也可以提出来!群号362857009!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魔法朋克

    魔法朋克

    魔法与机械交融的舞蹈,朋克时代荒诞的黑暗。这是一个没有神灵的时代,因为人人可亵渎众神。星城暗部行走轩一,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选择参与一场九死一生的残酷丛林大逃杀,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便开始无法掌控,向着一条黑暗而绝望的单行道头也不回地前行而去,道路上满是荆棘。
  •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逆子!将来你必须给我继承皇位!”“我不——我就不!!”“父皇,娇妻伴身旁才是我的梦想,数钱数到手抽筋才是理想,皇位与我如浮云,你还是给弟弟们吧!”“来啊!拿荆条来,打死你个逆子!”“父皇……你……能不能讲道理?”“朕乃是天子,我说的就是道理,屁股撅起来!看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捡个魔君当儿子

    捡个魔君当儿子

    简介一朝穿越“我去,天煞的,我衣服呢!”一丝不挂的穿越也没谁了!“呦!现成的绒毛毯,赶紧盖着躲躲”敢将化作兽形的魔王大人的尾巴当作毛毯盖的也没谁了!“女人,你找死么?”……一段时间后,魔王化形成人,可是……“哈哈,小不点,你口气那么大,本体也那么大,原来还是个奶娃娃呀!”奈何深受重伤的某魔王还不能反驳!于是某女更嚣张!当现世的异能女王遇到异世的冷面魔王,当异能女王沦为毫无灵力的废物,当冷面魔王深受重伤被贬下界,不期而遇的相遇,让他们不得不生死与共,患难依存!女强男更强!且看强强联手,谁敢争锋!
  • 何与卿尽欢

    何与卿尽欢

    一道天雷从天而降,她从异世中一座破庙中重生了,面对接二连三的美色,从未接触过情爱的她动心了,交出一颗真心来回应他们可当她全身心投入时却又一次次的遍体鳞伤既然如此那便放手,她不是什么为爱奋不顾身的人,也没有玛丽苏的圣母心可以做到无条件的原谅于是便决定远离他们找寻新的方向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此互不相干就当她整理好心情面对明天时那一个个回来乞求原谅抱大腿的是怎么回事她的爱没有那么廉价,于是她冷哼,免了,老娘有新欢了,想追我?排队去!这是一场某女为还情债收服美男的故事,且看她是如何脚踹渣女俘获美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