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0900000005

第5章 求顺观(1)

1、

求顺观是一种在利己中利人的观点,在境界上,比求半观高出一个层次。作为一种有人情味的在利己中利人的生存观,求顺观认为:当一个人能顺其自然、顺其社会、顺其自身时,触处皆可自悟,随遇皆有幸福。

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再加一句:顺乎自然之规律,适乎个人之人格。这些,便是求顺观全部的内容。能适乎个人之人格而又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人,于是便单纯、善良、豁达,便无虚伪、无固执、无恶念,人到此境,则通体是求顺的智慧,生活充实而充满愉悦。

离我家只有几步之遥的一位老前辈,便是求顺智的最好范例。他从二十年代开始写小说,到解放时,早已是名扬四海、着作等身,甚至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解放后,他感到自己有些“跟不上趟”,竟能顺其自然,毅然放下写作热情,去研究什么服装史?他“文革”时下放农村劳动,一个以近古稀之年、饮誉中外的学者被赶到荒郊野岭中去劳作,给人自然是苦凄凄的感受,而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却很认真地写道:

“乡下极美,极有情致……猪很蠢,老远喝一声,拔腿就跑,牛却狡猾,你不到跟前它就不停地吃,你上前赶它,跑几步它又停下来吃,一面眼鼓鼓地望着你。”我读着前辈的信,想到陶渊明的诗:“种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呜呼!原来世间的智叟,都是这般能顺其自然,享受内心的快乐。我惊叹老人解放初的毅然“改行”,更惊叹老人日月般的情致。1982年,我有幸在大学与他相见,作为学生的我当时问起这事,他淡然一笑,只说了四个字:“跟不上趟”。我当时并不是很明白。后来“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文集》,我有幸读了老人的《烛虚》,这才明了一些。老人在这篇文章中写到:

“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智者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

当一个人能顺其自然、顺其社会、顺其自身时,触处皆可自悟,随遇皆有幸福。无独有偶,比我这位最值得尊敬的家乡老人早一千多年的另一位诗人苏东坡,做得更是让人举目会意,心里久笑。他深夜归家,已是倦意非常,敲门却无回应,他非但不急不恼,反而心灵忽闪,顺手拎出首《临江仙》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能不强调自己的心境而顺乎自然如此,真让世人动心!既然无人来开门,依然空灵自在;身后的江水滔滔之声,适时涌之。屏声静气,终是听出了这深夜的江水声有异于白日,这是一种难得的感受,这种新的感受反而能增加内心一份新的喜悦,没有人来开门,竟然能成全这意外的享受,喜哉、快哉,于是欣欣然脱口而出一首千古吟唱的诗来。只有能顺乎自然的人,才会有这般机遇,有这般雅兴,有这样的杰作。

顺其自然,随时保持光风霁月的胸怀;随遇而安,随处触机而悟。正因为如此,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不但能“发明”着名的“东坡肉”,还能写出对江山风物热爱和旷达心胸的《赤壁赋》来。当然,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苏轼被贬到海南后的“三个发明”。

由于新法和反对派之间的斗争,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命运多舛,连被贬了五次,最后竟贬到海南这个“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交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的地方。年逾花甲的苏轼并不因此没了生活乐趣,反而找到了风景这边独异的种种快乐。“旦起理发,抚窗做睡,夜卧浊足”,这就是他的三个发明。晚上睡前洗脚,听到水缸里面的水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苏轼也能感觉到很是享受;泡好脚后,坐在床上剪脚趾甲,也能感觉到内心非常地愉快。一个人心悦如此,再苦又奈其何?

2、

正视现实,顺其自然,在舛运中寻找人生的快乐,在难堪的现实生活中,高场自我的人生理想,这是五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承传。

庄子的夫人死了以后,他没有悲伤,却拿了个破竹筒不停地敲着,恭喜他夫人回归自然。在庄子看来,世间本无所谓生,亦无所谓死,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不同形态。更何况,夫人都已经去了,悲伤又有什么作用呢?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一切还是要顺其自然,为自然而然快乐吧!这是一种明世的顺智,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里,将这种顺智的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从天上回到地上,从理想回到现实,接下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一点一点转移,自己也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人世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可埋怨的,凡事要想得开,不然只会徒生烦恼。

我欲乘风归去,

终是去不了,所以要正视现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悲欢离合,人之常情,没什么可悲伤的,就象月亮,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缺,纯属自然而然的事,你伤心,有什么必要呢?既然如此,还是顺其自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仍然可以共享这温柔的、温情的月光,享受这人世间的快乐。这是中国知识份子在实践中,在深思熟虑中渐渐形成的一种人格模式,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不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也不再是那种一层不变地坚持自己理想的天空,而是自觉地注重现实,尊重客观,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努力争取到最好。虽然立足于大地,胸中自有一片蓝天;纵然在乌浊中艰难的跋涉,心灵却能在晴空里翱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的这句名言,更是求顺智者境界的最好说明。在想到自己的时候,总会去想一想别人,即使自己情况很遭,也不忘了去想别人。在苏轼的五次被贬中,在惨遭打击、艰难困苦的时刻,苏轼之所以能有快乐,其全部的原因就在这里。他无论身在何方,背后都有很深的传统支持他:

不在其位还要谋其政,随遇而安,与民同乐,这是中国的封建土壤中成长的知识分子的传统精神,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孔子《论语·雍也》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在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为之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

智与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内涵,因此见了名山大川,总会有一番感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苏轼游赤壁而抒情怀。大家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中的千古绝唱之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词中对周瑜的追述,正是自我理想的表现:但现实中的苏轼,却正处于落泊失意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解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只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一种超脱与旷达的情怀,跃然纸上。

正是这种求顺的智,使得命运多舛的苏轼无论在怎样的困境当中,都能够运用历史、运用文化,运用自己自身所具备的人格魅力,来解脱自己的苦难,让精神在天空中高扬。这其实是苏轼,也是历代觉悟的知识分子,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对所谓的“顺”与“不顺”,需有一种“顺”的智慧,到“不顺”时,就会看到“顺”的希望,不让自己灰心丧气;到“顺”时,就会警惕“不顺”的危机,不使自己狂妄自大;随时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断地在“不顺”中求“顺”,在“顺”中求“仁”,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的高峰。

同类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故乡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故乡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我们的心灵需要有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它不是豪华的高楼大厦,也许只是一片幽静的空地。总会有一些故事,自己的、别人的、甜美的、苦涩的,还会有一点点感悟、一点点思索。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每个读者心灵的伴侣,相信它会是呵护每个读者的心灵读本。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打开心灵的窗户,倾听心灵的低语,才能使我们原本平实的生活富有情趣。珍视我们的心灵,守护我们的心灵,与心灵为伴,才能使我们拥有别样的人生,不再成为孤独的旅人。
  • 掌控: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导权

    掌控: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导权

    从工作中的上司、客户、同事,到家庭中的父母、情侣、亲戚,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朋友、对手和陌生人……掌握并运用本书中的社交技巧,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你都能够巧妙逆转被动局面,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困局,快速、果断、从容不迫地取得主导权。即使你的对手比你强势得多,你也能在交锋中处于不败的境地,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化解困境。另外,本书对“人际界限”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缺乏界限感,是人际关系陷入困境的根源。人们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密切越好,而事实上,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矛盾正是由于与他人太过亲密而造成的。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金粟词话

    金粟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LITICS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逼婚,霍教授暖妻有道

    步步逼婚,霍教授暖妻有道

    被人算计失去清白,她暗恨却又无能为力!为救儿子,她嫁给A市最恐怖的男人,高调举行世纪婚礼,本该恨她入骨的男人却步步逼婚,似乎情根深种!霍教授说,“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 重生之巨星的修炼手册

    重生之巨星的修炼手册

    阔少顾墨言遇到了车祸后重生到了2012年的平行世界---华夏国。天之骄子的顾墨言看了看镜子中的这张脸??????大明星吗?目标太低,超级巨星还差不多!可他忘了他已经不是挥金如土的阔少而是一个连煤气费都交不起的忧郁症孤儿!面对原主留下的烂摊子,看他如何一一破解
  • 足球斗罗

    足球斗罗

    中国足球,这个可笑的词,在中国成了一个笑话,自从2002年世界杯以来,中国队只进入过一次世界杯。使中国足球不断走下坡路,足协尝尝说的一青训,重视青训,从娃娃抓起,就完全成了一个口号。
  •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雨啸狂刀

    血雨啸狂刀

    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在出征西夏病世,生前留下三道遗嘱,其中一条遗嘱就是要将西夏人斩尽杀绝……铁木真子孙遵循遗嘱,疯狂剿灭西夏皇族……
  • 幻想之土

    幻想之土

    如果你一无所有,再给你个机会,你想选择什么……陈枫考虑了下,笑了,小孩子才做选择。如果我能抓住,自然是紧紧的,全都不会放手………………………………………………………………………什么样的奇幻之地,才可能诞生除了人以外的智慧生物?当一切存在都有可能,当各种妖魔鬼怪混迹人群之中,那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就让陈枫这个现穿的灵魂,带领你们进入一个有趣的异世界吧。
  •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本书所涉及的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可靠,它们都是哈佛的学者,智者,各界成功人士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之后汇聚而成的宝贵经验。时间管理,并不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做最多的事情,而是教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让人生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