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300000002

第2章 文学的分化与调整

--观潮手记之一

由于商品大潮对于文学的冲击愈见强劲文坛有关文学的危机与出路的话题也愈加热烈,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怨天尤人,不一而足的悲叹使本来就不轻松的气氛更显得紧张窒人。

我觉得对于当今的文学状态,要从更为本原的方面去看待和理解它的变异与演进,谈看法和下结论既不要仅注重表面,也不要过于性急。

不必讳言,变动不居的文学现实总有令人不能满意的诸多地方,但有的人以今不如昔的怀旧情绪看取现状也显而易见。文学自80年代末以来,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减弱,在以前时期由那些大大小小的“轰动”构成的繁盛局面已不复再现。历史地来看,文学由喧闹的社会性活动回归相对沉稳的自身建设,恰是由非常态走向常态,这是文学在其发展中不断剔除种种非文学性因素的必然结果。从这一层上讲,不再替代别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批判和政治启蒙方面发挥直接作用,正是文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争取来的。因此,对于文学在过去那种特有的辉煌,不必菲薄,也不必怀恋。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日益由过去的以政治活动为中心向以经济活动为中心转移,离政治较近而离经济较远的文学,也自然由社会生活的中心和次中心不断走向边缘状态,而且由于经济本身的求利性与文学本身的求义性的天然矛盾的存在,很难指望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带动文学的发展。做文化人,即意味着要做市场经济社会中的边缘人,这无可避免也无可“商量”。在这一方面,也许再度重温经典作家讲过的艺术的繁盛决不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不平衡规律理论,可以多少平衡一下我们的不够平衡的心态。

我觉得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沏涌而来的商品大潮,实际上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向文化人、文学家发出严厉的诘问:你还搞不搞文学?在这事关生存状态的诘问面前,有的人不免心动,有的人不免脚乱,因此就有人不愿继续做边缘人,而重新选择去做生意人或准生意人,于是,文人踏入了商界,商业手段也进入了文坛,文学中种种俗化现象乃至分化倾向便由此而来。

确实,现在的文坛是少见的缭乱,也是出奇地矛盾,比如,长篇小说多了,可读的少了;写散文的多了,有味道的少了;小报多了,上档次的少了;电视剧多了,能看下去的少了。真是繁中有杂,荣中有虚,很难经得起一番认真的察考。但笼罩着文坛、影响着大众的,恰恰又多是这些东西。诺大的文学阵地,先被影视文学分割掉了一大块,又被通俗文学分割走一大块,只剩了不大不小的地盘,由文学圈子里的人“卡拉OK”式地自唱自赏。

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而分化,已现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这种分化可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和描述,而在我看来,它主要表现为互有联系更互有区别的三个大的倾向。

第一,通俗型文学成规模发展,而且以报刊点、小书摊为据点,以名人轶事、社会热点类的纪实和言情、乡土、武侠类小说为主要形式,成为面向广大读者并满足他们的消遣性需求的主要读物。在这类文学倾向中,较多地体现了商品意识与文学样式的结合,有的作家出于赚钱的目的参与其中,有的商人出于赢利的目的介入文学,彼此都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并不纯粹为了文学,因此,通俗文学中的媚俗倾向越来越严重,症结也正在这里。

第二,实用型文学应运而生,比如,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为企业树形象、造影响的企业文学(如宣传明星企业和企业明星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为单位创牌子,传声名的广告文学(如“五〇五”神功元气袋的用户征文稿),还如,为了某种社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特定需要,创编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影视、文学作品,每年所进行的“五个一工程”等等。这种实用型的文学切合着社会改革的进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强烈的针对性和切实的功利性,起到了一般的宣教工具所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

第三,严肃型文学在困难中创新求变,尤其是许多严肃文学期刊在1994年面临生存危机不气馁,相继打出“新体验小说”、“新都市小说”、“新状态文学”、“文化关怀”和“60年代出生作家”等牌子,以新的口号、新的举措,来谋求新的生存方式和新的生存空间,相继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为文学圈内外的人们所注目。与此同时,近些年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中有两批新人在今年都以丰实的成果,使不同的创作倾向渐成气候。一批是以毕淑敏、刘醒龙、刘玉堂、关仁山、何申、阎连科等为代表的本色写实派,一批是以徐坤、述平、陈染、张珉、何顿等人为代表的新生实验派。前者主要写改革浪潮在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中引起的细波微澜和他们在新旧矛盾的交错中的奋力前行,作者带有把“新写实小说”和“改革小说”的长处相杂糅的明显特色;后者则以个人的、主观的角度来描述特定生活圈子里人们的喜怒哀乐,作品纪实与虚构的成分兼融,带有强烈的个人体验的色彩。两者区别明显,但同样都在追求一种反映当代人现实生活的直接真实,作品充满了与别的作品所不同的浓郁的生活情味和精神趣味。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些中年以上的作家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进入了人们所称谓的“新体验”(陈建功、赵大年等)、“新状态”(王蒙、刘心武、张承志、王安忆等)。

以上这三种大的文学倾向,不仅仅是文体和内容七的不同,它们的更大的不同还在于它们执行了不同的文学功能,它们把我们过去对于文学所笼统强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总体上分解了,在具体上又突出了。比如,通俗型文学倾向在主要履行其消遣性功能的同时(这一功能是我们过去所忽略了的,它今天经由通俗型文学得到长足发展,也许是对这种忽略的一种惩罚、其中档次较高一些的作品,则可起到使广大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性的作用;而注重现实功利的实用型文学倾向,主要执行的是一种教育性功能,当然其中好的作品也可能做到寓教于乐,兼具某些审美的因素;严肃性文学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欣赏需求为主,它显然以审美的功用为主从美与真、善不可分离并是真与善的升华来说,它自应包含积极的人生效益在内。当然,分解并非分割,突出并非孤立,但这种分解与突出,却可以使不同倾向的文学摆脱某些先验的负累,更切合不同层次的不同人的精神需求,更符合艺术的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从而使文学由分化走向深化,又以这种充满个性的多样与多元构成整体的丰硕与繁盛。

文学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以时曲时直、时起时伏的形态向前演进的。但有一点将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只要有人的理想存在与生长,文学就会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人类同在。因此,不管文学所置身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什么或还将发生什么,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只是怎样“活着”,而绝非要不要“活着”。

同类推荐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每晚入睡前,想着一天的劳累和辛苦,想着过往几十年的辛酸与不易,想着那些我们曾经错过和辜负过,以及伤过、欺骗过我们的人和事,一笑泯恩仇,一睡如隔世。请放下耿耿于怀的事,请原谅念念不忘的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一些终成陌路的人,不是你想改变和挽留就能回到过去,就能让一切不再发生……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过往的那些岁月,曾经记得的那些人,好的或者不好的,痛不欲生或者记忆犹新的,都值得被原谅,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书中所写的那些云淡风轻却又意犹未尽的文字,开始新的生活,去遇见新的人。用最美的时光,与你走一段漫长的路。用最真的性情,与你叙一夜至情的话。用最好的自己,与你赴一场久别的约。
  • 杨春荣

    杨春荣

    最后一个去西班牙参战的中国人是杨春荣。他到西班牙时已经是1938年3月14日了。西班牙共和国在西方国家的“不干涉主义”下,买不到军火补给,一路从内陆战退到东海岸,背向地中海而战,急需新血补充,杨春荣的到来,正是时候。国际纵队立刻将他分派到第14旅第4营第一连当步兵。当时杨春荣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而是46岁的中年人了。1938年以前,像他这样岁数的人来加入国际纵队,通常是不分派当步兵的,而是充当救护人员。就像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张瑞书和刘景田,1936年他们从巴黎到西班牙后,想加入机关枪队,可是因为他们年岁大了,所以不准许,最后把他们俩人派到卫生队去当担架兵。
  • 倾斜的中原

    倾斜的中原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热门推荐
  • 育儿指南

    育儿指南

    本书是儿童家庭教育的必备书,指导父母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了解孩子身体及心理素质状况,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各类教育训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身,角度新颖,通俗易懂,易于操作。本书按宝宝的不同成长阶段,分别讲解了0~1个月、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宝宝的发育状况、生活护理、日常喂养、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
  • 利维坦

    利维坦

    2122年。驾驶舱里一片黑暗,半月形的操探台上只有三四盏指示灯闪动着,显示着飞船处于电脑操控状态。这是一艘“阿姆斯特朗B级”货运飞船,简称AB,承担十亿千米以上距离的太空货运运输,人类已经在火星、土卫六泰坦以及天王星的轨道上建立了移民基地和空间站,向外太阳系运送物资,一向都是AB的工作。操控台上的坐标是位于天王星上空的乔治空间站,这是人类在太阳系里最远一座空间站,AB的飞船船头,“美国海军”的圆形蓝徽取代了NASA的标志,早在三十年前,航空总署就已经解散,海军接管了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么爱你,我不知

    这么爱你,我不知

    和厉慎南结婚,我以为是公主和王子的幸福开始,可王子深爱灰姑娘,对我只有憎恶!不甘的我索性化身恶毒后母,想尽办法拆散他们,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厉慎南!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爱你!”“程小雨,你的爱只会令我恶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超次元卡牌对决

    超次元卡牌对决

    来自各个时代最卓越的次元力量,汇聚于超时空的舞台决胜出最强者,称之为次元对决。刃心本是默默无名的侦探助手,无意间卷入的一桩惊世大案令他身陷扑朔迷离的时间漩涡。为了解开这些谜题,他开始不断的穿行于各个空间去追猎那些暴动的次元之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她与吸血鬼伯爵

    她与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威廉三世·朗恩,他用“初拥”的方式,将女主变成了吸血鬼;接下来,会有如何奇幻的旅程,在等着她呢?
  • 变身

    变身

    “你一个人看电影啊?”前面那女孩侧过头来,面带微笑地问他。“啊?哦!”他的脸腾地红了。他飞快地朝边上看一眼,又收回来,笑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女孩。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排了好长时间了,有半个小时吧。她只比他稍低一点,一头披肩黑发,偶尔转转脑袋,才能看得见侧脸。她很白,丰腴得有点过,然而紧身的牛仔裤并没有使她显出多么胖来。在他站到她身后之前,他似乎瞥见过她的正脸儿,但是一站过去,那样子就模糊了。他只把眼睛放到前面去,在队伍的深处寻找风景,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一个人。好像,她回过一两次头?只是他没有留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