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500000137

第137章 关键人——鲁肃

刘备这里其实是有匠坊的,但刘毅显然并不满意,在这方面,刘毅有很大的自主权,直接命人拆了重建,在这点上,也是刘备的一大优点。

把事情交给人之后,不会再多问,更不会从旁指手画脚,如果换成别的君主,未必能在这种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愿意支持这种败家行为。

不过一间带属性的工坊,至少也能获得一个工作效率的属性,能大幅度提升匠人们的生产效率,虽然建造工坊要消耗一些,但却是拿钱来买时间、买质量,刘毅觉得是很有必要的,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之后的两天里,刘备发现匠坊的匠人们出产的兵器铠甲不但兵器更加优良,而且出产的速度也十分可观,若多给一些时间的话,让整个刘备军都装备上精良的铠甲、兵器都有可能。

刘备带着诸葛亮、关羽、张飞巡视工坊,拿起一根长矛,掂量了片刻,刘备看向身旁的张飞笑道:“翼德觉得此矛如何?”

“比之我军以往的兵器确实好了不少。”张飞给了个中肯的评价,他是用矛之人,虽然丈八蛇矛那种分量不可能全军普及出来,但以张飞的眼光,还是能够看出这矛的不凡之处。

虽然没试过,但对于善用矛的高手来说,一入手,便能察觉到矛的好坏。

“也是怪了!”张飞看了看那些匠人道:“这些人之前也在给我等打造兵器,打造出来的兵器也没这般精良,却不知为何,如今却能打造出这等装备。”

这些装备,别说配备士兵,便是给将领用,也不算差了。

张飞说着,将一名面熟的将士拉来,环眼一瞪,喝问道:“说,尔等往日是否不曾尽心?”

“将军冤枉!”那匠人可没刘毅的底气,闻言噗嗵一声跪倒在地:“吾亦不知为何,自从匠作中郎将到此,发放了我等饷钱之后,我等锻造之时,仿佛如有神助一般。”

匠作中郎将是刘备给刘毅亲自设的官名,没什么实权,但品级却不低,这跟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是一样的。

“还说不是,他给你们钱财,你等便用心打,难不成是怪我等平日里不曾发放尔等钱财么?”张飞闻言大怒,一把将那匠人便拎了起来。

“三将军,不是这般,我等也不知为何会如此啊!”那匠人哭丧着脸道。

“翼德,休要莽撞。”关羽一把拉住张飞,喝道。

刘备摸着胡须笑道:“这或许便是伯渊神奇之处吧。”

“有何神奇。”张飞冷哼一声道:“明日我便来这里,让那刘毅也给我发钱,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本事?”

张飞也会铸造,当年关羽被擒,三兄弟失散之后,张飞纠集了一伙人夺人城池,招兵买马,便曾亲自打造过兵刃。

“随你吧。”刘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希望经过这件事,能如当初诸葛亮让关羽张飞服气一般,让张飞也对刘毅服气,随即想起什么,看了看左右道:“怎不见伯渊?”

“回主公。”那匠人连忙躬身道:“中郎将这两日都在水寨那边研究造船之术。”

“造船?”刘备有些意外,随即笑道:“正好无事,我等便去看看吧。”

“主公。”正要外出,却见一员小校进来,对着刘备拱手道:“公子刘琦求见。”

“快请……还是备亲自去往迎接吧。”刘备连忙道,刘琦如今是江夏最大的势力,刘备也需仰仗,当即也顾不得再去管刘毅造船的事情了,便带着人去迎接刘琦。

刘琦这次来,是为了抵御曹军之事,此前墨城虽胜了一阵,但刘琦的部将周贲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墨城一场刺杀之中,刘琦颇为怀疑是墨城之人干的,还是刘备亲自前往游说,加上刘琦对周贲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般倚重,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只是随着近日来曹军频频调动,刘琦有些担心曹军虽是可能过来攻打,是以亲自前来找刘备商议对策。

曹军的压力,也是如今所有人的压力,听闻刘琦诉说,刘备扭头看向诸葛亮道:“先生可有计策退曹军?”

诸葛亮想了想道:“如今曹军势大,仅凭我等难以力敌,不如往投东吴,以为应援,令南北两军相持,我等好从中渔利。”

这番话,其实在之前已有计议,此刻说来,却是说给刘琦听的,孙氏与刘表之间有着杀父之仇,诸葛亮是希望刘琦能够以大局为重,放弃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先合作,对付曹军,然后再说其他。

刘备看了刘琦一眼,摇头道:“江东智谋之士极多,岂无远谋,我等去投,岂肯见容?”

刘琦对这个也没太大意见,当然,要他去江东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双方要合作的话,却也未必不能,毕竟眼下曹军实在太强,如今看来,刘备也未必靠得住,前些时日传来消息,自己投降的那兄弟都被曹军给害了,这也让他绝了投降曹操的心思,如今若能把江东拉来当靠山却也不错,当然这要看江东那边的意思了。

诸葛亮见刘琦不说话,也大概明白了刘琦的意思,微笑道:“今曹操以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能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得此人,亮愿以一帆前往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相互屯兵,若南军胜,则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趁势夺取江东以为基业。”

刘备听得频频点头道:“先生此论甚高,却不知那江东之人何时能到?”

诸葛亮正要说话,突然有人来报:“主公,有江东使者鲁肃前来吊丧,船已傍岸。”

诸葛亮闻言笑道:“大事定矣。”

“先生此言何解?”刘琦好奇道。

诸葛亮笑问道:“公子,往日孙策亡时,襄阳可曾派人前往吊丧?”

刘琦摇摇头道:“江东与我父有杀父之仇,昔日孙策亦曾数度来攻,安有此礼?”

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那鲁肃此来,吊丧为虚,探听虚实才是真。”

此时刘毅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进来,这两天,他都在研究走舸艨艟的做法,发现自己进入一个思维误区,一直以来,自己觉得这个时代的船应该是平底船才对,但实际上无论走舸还是艨艟,船底都有一定的弧度,他又将之前研究的龙骨配合艨艟、走舸的做法,这几日总算做出一条成品船,此时来此,就是为了跟刘备商议多做几艘,加大投资,做几艘楼船出来,日后也能在水战中保持不败。

只是一进门,却正看到刘备、诸葛亮和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华服青年在里面,连忙收起了随意的神态,对着刘备一礼道:“见过皇叔。”

“伯渊来的正好,这位便是我景升兄长之子,公子刘琦。”刘备微笑着给双方引荐道:“公子,这便是那墨城之主,刘毅,如今添为我帐下匠作中郎将。”

刘琦微微颔首:“叔父麾下当真人才济济。”

刘毅也微笑见礼,刘琦不是太愿意搭理他,他也懒得热脸贴上去,在刘备的示意下,刘毅在帐中坐下。

刘备转头对诸葛亮道:“这江东来使既然为刺探军情,孔明准备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那鲁肃若问曹军动向,主公只推说不知,若其再三问时,主公只需说叫他问亮即可。”

刘备点头,表示明白,命人将鲁肃请进来。

刘毅也很好奇,这位可说是初期促成孙刘联盟的老好人究竟是何模样,不一会儿,便见一名儒衫男子进来,对着刘备、刘琦微微一礼。

双方简单寒暄几句之后,眼见已近午时,刘备将众人迎入后堂饮酒。

又是一番客套,喝了两盏酒之后,鲁肃方才对着刘备笑道:“久闻皇叔之名惜无缘拜会,今日得见,心甚慰之,近日闻得皇叔与那曹军会战,想必知那曹军虚实,却不知那曹军兵力如何?”

刘备摇头苦笑道:“不瞒先生,备兵微将寡,一闻猜猜兵至便走,实不知其虚实。”

鲁肃自然不信,笑问道:“听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的曹军魂亡胆落,何言不知?”

刘备摇头道:“此需问孔明,备实不知。”

刘毅在一旁听得直咋舌,要不是刚才在这里,他差点儿就信了。

刘备一指诸葛亮,微笑道:“此便是孔明。”

鲁肃闻言,看向诸葛亮,微笑见礼。

接下来就是双方言语之间的试探交锋了,套关系,拉交情,然后陈明利害,其实现代人用的那一套感情牌,在古代那都是被人玩儿剩下的,文明虽然在进步,但很多东西都是千古不变的。

刘毅这一次是真的学到了,看双方那真诚的表情,让人觉得那可真是恨不得立刻拜把子了,但言语间无形的争锋却是寸步不让,仿佛能够看到一场无形的战争在这空气中厮杀一般,至于最终的结果吗,诸葛亮如愿以偿,至于鲁肃想要的是什么,刘毅不知道,但显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刘毅不得不佩服这古人言语间的智慧甚至很多地方更超过现代。

同类推荐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金银珠宝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
  • 大明鼎鼎

    大明鼎鼎

    “不就是钱嘛,赚嘛!花嘛!凡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事那都不算事!”苏莫满脸嚣张,慢慢的从口袋中掏出了身上唯一的一枚铜币。。。。。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金陵桂枝香

    金陵桂枝香

    魂穿古代,世家豪强的三国乱世,却不是熟知的那段历史。赵衍原本只想做个过客,奈何生来就在权力的漩涡中。
  • 回到明朝做天子

    回到明朝做天子

    新世纪的大一新生朱厚照,被一板砖拍到了明朝的世界,还成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立志要骑马蒙古草原,游览卢浮宫,扬帆加勒比海,做千古名君的他……又能在这个新朝代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这个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里,看他如何创立辉煌的大明盛世!
热门推荐
  • 武技传

    武技传

    第一次写,写的不好,已经切了,后面有新书,请大家支持。
  • 唐晟春秋

    唐晟春秋

    一个穷困的小渔村崛起并最终称霸统一天下的故事。原本只是架空大陆上的宋国的分家——唐晟,主角赵忠信并无任何特殊的地方,唯有一颗改变天下恶政令天下百姓过上富足生活之心。由儿时的约定促成唐晟的崛起,并逐步走向消灭乱世,统一天下之路。经典战役不断不容错过!喜欢本书可以加入真孤道书友群一起探讨:146596152,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探讨!PS·安利下,米思三力作《炮灰养成攻略》
  • 必知的发明大家

    必知的发明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纱缪

    纱缪

    轻纱虽薄,却将你我相隔天涯海角,萤火虽美,却是夜中一发,一段仇恨,一段姻缘,难舍难分,且看主角闯荡江湖的奇遇、经历,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知人知面不知心,皆乃假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男孩战争(1)

    男孩战争(1)

    《男孩战争》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四个70年代末出生的男孩在青春期的故事。王海洋,张跃扬,潘晓松和陈雅文是省重点中学初中的学生。学校里沉闷压抑的气氛让他们无所适从。张跃扬屡次带领他们做出种种“反叛”的行为,并遭到了古板的班主任的压制和班级里学生干部的陷害。后来张跃扬和同班的女生李梦婷恋爱,被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拆散。张决定带着李梦婷离家出走。同时班级里收上来的钱丢失,老师怀疑是张偷走。在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下,王海洋无奈说出张的去处,张和李被追回。张不堪老师的误解,跳楼自杀,成了王海洋心里一道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痕。
  • 性格演员

    性格演员

    《性格演员》是“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丛书共分六个板块:悬念推理系列、幽默讽刺系列、惊悚恐怖系列、言情伦理系列、古今传奇系列、社会写真系列。并按系列逐年推出若干部作品集。本书为“言情伦理系列”。《性格演员》共分,至真·纯情、诺言·痴情、沉默·隐睛、禁忌·苦情等四个板块。其中包括《镶在身体里的定情物》、《三张失物招领启事》、《血泊中的泪水》、《一个女儿几个娘》、《遗嘱背后的故事》等文章。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守财农妃千千岁

    守财农妃千千岁

    周小王爷要娶妻,牛果果梗着脖子颇有骨气的说:"你死心吧,就算你是皇帝,我也不会嫁给你的,何况你只是个王爷。"小王爷眨眨眼,有点遗憾的看着她:“聘礼有庭院一座,丫鬟四十,每季锦衣二十套,月银十万两,各类首饰…可惜你……”牛果果早扑上去,笑的一脸谄媚,“哎呦相公谈钱可就见外了!”“有些人刚才不是还说皇帝都不嫁,何况我只是个王爷……”“相公一定是听错了!我说的是,能嫁给你这个王爷,给个皇帝我都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乐斋诗抄(第三部)

    至乐斋诗抄(第三部)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诗词选集,反映了作者的真挚情怀。一是写其经历,二是表其为人,三是展其胸怀、情操、世界观及方法论。殷雄的诗,涉猎面极为广泛,题材极为丰富,不少属于小题大作,这恰恰是诗的别一番重要特征。用典丰富,取典有致,虽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