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1600000002

第2章 孔夫子陈州绝粮

辑一 文人风流

公元前489年,孔子在陈州绝粮。

与他一起被围而饿肚子的,还有他的学生,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共十人,也称孔门十哲。

在《论语》中,关于这件事,有三十三个字的简略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的意思是:君子陷于困境之中,穷而弥坚,不失志节;而小人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就无所顾忌,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在陈州的明代古碑《厄台碑》上,将孔子陈州绝粮与“天地厄于晦冥,日月厄于薄蚀……帝舜厄于历山,大禹厄于洪水,成汤厄于夏台,文王厄于羑里”相提并论。由此可证,百炼成钢,不淬火无以锋利坚硬,剖璞为玉,不雕琢很难晶莹剔透。古往今来的先贤绝圣、达者通儒、巨匠国手、仁人志士,无不要经历艰苦卓绝的磨炼,无不要受到生死存亡的考验,才能达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发生在孔子和他门徒身上的这次磨难,也就是所谓的“厄”,对于他们思想境界的提高、精神品质的升华、人生视野的开阔、学问阅历的增长,不但起到飞跃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其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孔夫子一生不算走运,落魄的时候,甚至被人嘲笑为“丧家之狗”。不过,他的志向,他的追求,堪称伟大。其目标是要在广泛和普遍的范围内,贯彻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一般来讲,伟大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其理想难以实现。如果一蹴即就,顷刻间神鬼附体,顿成不朽,如果阿猫阿狗,忽然间人五人六,领袖群伦,如同时下那些一脱而红的过气明星,一炒而火的钻营作家,一抄而名的无聊学者,一炮而响的讲坛才子,像二踢脚那样制造轰动效应以后,随即销声匿迹,也就谈不上什么伟大了。有生之年的孔子,一直为这个理想世界奔走,然而,一、其命不济;二、其时不应;三、小人太多;四、到处碰壁。古往今来,所有应该伟大而没有伟大的人,都因为这四大不顺而埋没一生。孔夫子更惨,差一点饿死在陈州。

孟子说过,孔子乃“圣之时者也”,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圣之时者也”这句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鲁迅翻成“摩登圣人”,不过,他也认为:“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

“颇吃苦头的”孔丘,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父早死,寡母持家,艰辛度日。做过委吏(主管会计)和乘田(看管牛羊),相当于区乡干部,待遇一般,勉强糊口。直到鲁定公十年(前500)才出现转机,因为在中都宰(熬到区长一级)很卖力气,擢任小司寇,随后就发达了,也许是大器晚成吧,竟然做到鲁国的大司寇,这年他五十二岁。鲁定公十一年(前499),“由大司寇行摄相事”。相,乃主宰一国之总理,圣人的仕途达到最高峰,没想到“面有喜色”的他,还未来得及得意,官运到此戛然止步。不过也好,多少尝到一点成功的味道,能够在发号施令的位置上,得以实践他的理想抱负。这一点很重要,从此,信心十足,只要给他以权力,他就能做到他想做的一切。

《史记·孔子世家》称他在这短暂的辉煌中,也曾大刀阔斧干成几件事,很是了得,很是神气。“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可以说一百天左右的新政,是他一生中最为“牛”的日子。鲁定公十三年(前497),鲁国的利益阶层跟他闹翻,他想给特权人物以颜色,没想到对手早就要收拾他。加之齐国挑拨离间其中,美女也来了,骏马也来了。子路一看来势凶猛的糖衣炮弹,便替圣人担忧,劝说他:“夫子可以行矣!”不要再恋栈了。孔子说且慢,“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知识分子处事,总是把事情往好处想,结果,当年郊祭,居然连祭祀的祭肉,也未照例送给孔子一份,这实在太不给面了。

要面子的圣人只有离开鲁国,好在有一大帮门生跟随着他,虽然有的中途退出,有的半路参加,但始终坚持下来的铁杆,有十数人,抱着传道的决心,拥有必胜的信念,迈着整齐的步伐,鼓起无比的勇气,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接受其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的国度,好继续实现其以仁为本的治国理念。由于走得仓促,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因此撞了好多的锁,尝了好多的闭门羹,好不容易敲开的门,还没转身,人家马上就关上了。再接着走下去,热情开始下降,劲头逐渐衰减,这支队伍的行进速度,日见缓慢。

最最主要的原因,春秋末期,当时的大形势是礼崩乐坏,各自为政,互相倾轧,纲纪不存。诸侯崇信森林法则,不是弱肉强食,就是强衰弱食,怎么想办法食人而不被人食,自己的国不灭而能灭别人的国,是生存的第一要务。孔圣人提倡克己复礼,跟人家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温良恭俭让那一套,嘴上标榜,倒也无妨,真正实行,坐等倒霉。所以,从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到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共十四年间,孔子和他的门生,一直马不停蹄地东奔西走,讲道理,做工作,硬是无人搭理,更谈不到赏识。最初出发前的动员会上,何其信心满满,以为一出鲁国国门,鲜花铺路,红毡迎宾,马上就会有人延之为客卿,待之若上宾,提供政治试验田,由着你施展雄才大略,此刻来看,只是一个破灭的梦了。

那时的道路很糟糕,在秦始皇以前,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修长城积极,修路不积极,对行路人来说,那可真是辛苦劳累。鲁迅就考证出来,圣人所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因为这十四年的行路难,颠簸出来胃下垂的病,才不得不如此讲究,而并非老人家摆什么穷谱。据《史记》,他至少周游了大半个中国,这其中包括卫、陈、匡、蒲、曹、宋、郑、蔡、叶、楚等诸侯国,行程数千里,木屐磨穿不知多少双,牛车坐坏不知多少辆,那都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其让后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孔子周游列国,自带干粮不说,还得背上铺盖巻。一路上,东碰钉子,西招不是,不是惹非议,就是受辱骂。尽管如此,九死不悔,百折不回,非要找到得以施行其治国理念和仁政思想的下脚之地,师生们就不信,天下这么大,没有明智的君主。但行路之人,有目的地,走一步,少一步,脚底有劲;这支队伍,无目的地,总是走不到终点,精神全无。但师生们不停地走,有一条可以肯定,他们决不回头。夫子这份执着,让人敬重;而他的主要弟子,鞍前马后,追随左右,不离不弃,不开小差,他老人家的这份魅力,就尤其令人钦佩了。

不过,我一直妄自判断,孔夫子离开他的发源地鲁国,是最大错。鲁国再不济,经营多年,有关系基础,有故土情谊,有家族信誉,有乡亲支持,这等资源何其可贵?一个人要是丢了根本,以为他的名望、学问、人品、政绩,走到哪儿都能够受人景仰,舍本逐末,大谬而特谬矣!所谓品牌效应,系对熟知的消费群体而言。所谓名人效应,系对特定的环境空间而言,距离根本越远,知名度越低。再加上贸贸然愤而出走,事先准备不足,匆促上路,很难找到一个十分理想的落脚之地。第一,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第二,远水近火,救不得急。第三,陈、蔡、卫、叶,皆处于大国夹缝中,仰人鼻息都来不及,哪敢接纳孔夫子这样的庞然大物呀!

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楚,春秋五霸之一,大国礼请,夫子觉得很有面子,弟子们也都扬眉吐气,再次踏上征程。告别的时候,主客双方假惺惺的惜别场面是少不了的。我估计,离去的一方,未免春风得意,露于形色,送行的一方,自然是陈、蔡两国的上层,脸上五官挪位,心底五味杂陈,大不得劲。孔夫子一生犯小人,而陈、蔡这些小诸侯国的小官僚,一个个小屁虫子,比小人还小人。他们很担心这支团队,抵达楚国以后,得到重用,夫子手下,文有颜渊,武有子路,理财有子贡,外交有宰予,这样一个领导班子,掌握实权,绝对不会对陈、蔡持友好态度。他们说:“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因此,一致决议,不能放虎归山,不能纵龙下海,他们要在楚国得意,我们就得饱受凌辱。这帮虫子商量好久,杀和关,都不是最好办法,只有发动群众,围住他们,困死他们,饿死他们。将来楚国要人的话,唯老百姓是问好了。

陈、蔡两国的卿大夫够卑鄙,躲在幕后当黑手,挑起这场绝粮事件。凡浪荡于江湖、混迹于官场、厮混于市井、裹乱于文坛的中国人,正经本领,通常不大,挑拨离间,无不一等。在他们的教唆煽动下,那些起哄架秧、啸聚好事之辈,那些趁火打劫、泼皮亡命之徒,那些寻衅找碴、无恶不作之流,那些唯恐不乱、心性歹毒之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群氓”“小人儒”,蜂拥而至,吆五喝六,层层包围,水泄不通;挡住去路,堵住来路,前进不得,后退不成。

若围夫子一个人,三五壮汉足矣,而要围夫子及其弟子,没有三五十人,百儿八十人,恐怕不易奏效。因此,面对其势汹汹的数百愚民,孔子相当镇静,还能够抚琴弄弦,歌之咏之,这也就是“厄于陈、蔡,弦歌不绝”的由来。

陈州,即今周口市淮阳县,县城里至今犹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为该地观光名胜,即夫子临危不惧,临难不苟,体现出万世师表风范的弦歌台。

我是不大相信精神至上主义的,吃饱了可以精神变物质,肚子里没有食,饿得咕咕叫,绝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所以对夫子又拉又唱,或又弹又唱的弦歌行为,持怀疑态度。第一,绝粮一周,夫子有没有力气弦歌?第二,面对暴徒,夫子有没有勇气弦歌?第三,弟子反感,夫子有没有心气弦歌?都是值得打个问号的。而绝粮事件的最早版本《论语》,那三十三个字中,未见“厄于陈、蔡,弦歌不绝”字样,这本由孔门弟子编纂的典籍,其具有的权威性无可置疑。“弦歌”说,显然,这是后来人的演义了。

孔子陈州绝粮,除《论语》外,还在其他古籍中出现过,如《庄子》中的《让王》《山木》,如《孔子家语》中的《困誓》《困厄》,如《荀子》中的《宥坐》,如《墨子》中的《非儒下》,如《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如《孔丛子》中的《诘墨》,如《吕氏春秋》中的《任数》等等。

庄周(前369—前286)的《让王》就是从孔子的弦歌说起: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不加热而食),藜(野菜)羹不糁(连小米粒也没有),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掌厨)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在卫国受到铲除足迹的侮辱),伐树于宋(在宋国连他休息遮阴的大树也被砍掉),穷于商周,(一系列的倒霉碰壁之后)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这算是一个什么世界啊?可我们夫子却若无其事地)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这两个字可真是说重了,说狠了)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见识短浅)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混到如此穷途末路的地步,先生怎么还有心思弦歌)!”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一个人大方向明确就是通,大方向不明确才是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头脑保持清醒)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操守坚定不变),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隘即厄难),(这种磨炼)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悄然)反琴而弦歌,(终于明白事理的)子路扢然(用力地)执干(盾牌)而舞。(终于觉悟的)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庄周总结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周是持出世观点的,在他看来,穷和通乃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庄周不赞成持积极入世观点的孔子,把穷、通看得太重。他认为,因为能够适应这种穷通之变化)故许由(古隐士虽穷而)娱于颍阳,而共伯(即共伯和,曾一度被推为西周执政)得志乎共首。

荀况(约前313—前238)的《宥坐》,则继续他们师生间的这个穷和通,达和不遇的话题:

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同糁),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问之曰:“由(子路自称)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为什么)居(处)之隐(困顿状态)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汝)。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夏之大臣,因正直而为桀所杀)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伍子胥不磔于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得不得到重用)者,时(时机)也;贤不肖(能力的大和小)者,材(才能)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做不做)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曰:“由!居(坐下来)!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勾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所处的环境)不隐(穷困没落)者思不远,身不佚(通逸,奔走逃亡状态下)者志不广,女庸安(怎么)知吾不得之桑落(残秋败落,喻窘迫不堪)之下!”

《孔子家语》的《困誓》则把这支遭遇绝粮的队伍,在夫子的循循善诱下,全部成员都在思想上得到提升的过程写了出来。

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绥(通馁,即饥饿)病,孔子弦歌。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弗应。曲终而曰:“由(子路)来!吾语汝。君子好乐,为无骄(防止骄傲)也;小人好乐,为无慑(消除惧怕)也。其谁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你是谁家的孩子,不了解我,却跟从着我呀)?”子路悦,援(持)戚(兵器,斧之一种,亦作舞具)而舞,三终而出。明日,免于厄,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遭此难也,其弗忘矣!”孔子曰:“善恶何也,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也。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

磨难不可怕,可怕是在磨难面前跌倒趴下。而经过陈、蔡绝粮的考验,肚子饿了,精神不垮,身体弱了,气势不竭,生命危殆,雄心犹在,刀枪威慑,凛然不屈,由此所激发出来的非凡能量,才是圣人和他门徒这一行的最大收获。

人称为“西方孔子”的苏格拉底,有句名言:“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所受到的磨难,可谓多矣,虽然,磨难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不经磨难,哪能造就中国文学的辉煌,这也是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太快活了,太惬意了,太舒适了,太幸福了,就必然“好吃不过饺子,坐着不如躺着”地懒下来,就必然不想去奋斗、去争取、去发奋、去努力了。《国语·鲁语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这恐怕也是时下出不了大文人和大作品的缘故。尽管放眼文坛,大师满街走,其实,这种热闹的背后,不过是一堆泡沫而已。

同类推荐
  • 生活不止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生活不止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叶子,一个祖国西南边陲女孩。她曾是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做着人人羡慕的清闲工作,可天性倔强的她,偏不甘心朝九晚五平静如水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出走。三年间,她从南到北、自西向东,马不停蹄地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曾短暂跨出国门,一次又一次地用笔记下了她的旅途见闻和感情遭际。这里有义无反顾的出行、有风光旖旎的边境小城、有光怪陆离的摩登都市、有难舍难分的情感缠绵、有扑朔迷离的相识相知,以及在异国他乡的艳遇、女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忧伤、喜悦、平静、叹息,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 2014语录

    2014语录

    这是新周刊唯一一个不以杂志形式发行的内容读物,国内外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包罗万象,有趣有种,好看好玩。在最热辣最过瘾的语录中,感受2014嘴上风暴。
  • 丧

    这年冬天,我在沐川寒冷的细雨中与宋氏兄弟夜夜吃酒,太阳好的时候在门前溪沟边的芙蓉树下喝茶。面对绵绵的青山,我写了《宿疾》,试着用《丧》这台时空机器制造一只能看得见的时空匣子,结果成功了。而且这种方式表达之完美令我惊叹不已。在这场与死亡赛跑的游戏中,我们比《丧》更清晰地看见佃户、窑户一家、父亲以及打井的汉子们死亡过程的每个细节,而且每个细节都是致命的,都是自己和其他人逃不过的必死无疑的死亡陷阱。全部的细节既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又是每一个细节的发散。在我看来,这些死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何种方式来写死亡。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是陈英医生结合自己在公立医院及港式医疗机构的十余年丰富儿科临床经验,以及对国际儿科医疗先进知识技能的不断学习,写就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囊括了每个0~6岁儿童几乎都会遇到的5大类儿科常见病、5种意外伤害,以及成长必备的6大关键营养元素保健、6大疫苗接种须知等家长最需要的知识。
  •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他是传说中最阴狠毒辣的暗道统治者。传说,他只身闯入国贸地下城,一夜之间挑了锦城最大的暗道势力。传说,他一怒冲冠只为心中那抹红颜。传说,他修改年龄只为陪伴在她身边。传说…属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关于他们的爱情,可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可关于他们的结局…待定。*一开始,她很讨厌他。因为整天跟着她不算,成绩还很差。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事出有因。看着那种疑难杂题在他手中轻松解答时,她惊诧。看着成绩单上直接从最后一名跃入前三十名时,她哑然。看着期末考试只差自己一分时,她愤怒了。她道“你一定是故意的!”他道“巧合。”她“…”然后下次,他落后两分。她道“你绝对是故意的!”他道“还是巧合。”她“…”*某天她发现他的真实年龄,十分惊诧。她道“请问你用的是哪个牌子的化妆品?太赞了有没有!完全一点破绽都没有!”他道“天生丽质。”她“…”天生丽质也可以用来形容男人么?她受教了。*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肯进步只因为不想离开自己。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其实他很聪明,能把分数很好的控制多少分之内。而他从不超越她,只是为了让她拿那个所谓的奖学金。后来的后来他一直陪着她,护着她,用行动来证明给她看,让她深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会一直心甘情愿陪你到老到死。——友情提示:文属于成长型(感情系熬汤慢炖型滴)望亲们海涵。本文一如既往,一对一宗旨。问此文虐么?我说不虐你信么(偷笑。);我说小虐你还信么(捂嘴偷笑)。具体程度请参考前两本。另,文明留言,口下留情;欢迎跳坑,灰常感谢!!!推荐完结文: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 我要做神探

    我要做神探

    穿越的第一天,本想随便混个身份,却不料被皇城司的人抓去,要他冒充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人不单是知县,还是勋贵子弟……一听这个,曹修整个人都要炸了。冒充知县,必死无疑啊,对方还是什么勋贵,日后,怕就连华佗来了也只能说:“打扰了,告辞。”曹修欲哭无泪,他现在算是走别人的路,也同时让自己无路可走。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先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从冒牌知县起步了……从冒牌知县起步,且看曹修如何一步步逆袭,终成一代神探的精彩之路。ps:文中的皇城司与大宋皇城司不一样,只是借鉴而已。
  • 天才痞妃

    天才痞妃

    “贱人,你终于舍得醒了?”头皮一阵发痛,入眼却是一张陌生的脸孔。这男人俊美无涛,却神情阴鸷,见她睁眼,狭长的凤眸轻轻一挑,大掌毫不怜惜的拽着她的发又是往起一提。舒荷双眸一冷,抬手便狠绝的朝那张俊脸扇了过去,“敢碰本小姐的头发,找死吗?”她是舒荷,现代绝世美女,不想被未婚夫用强,直接从办公桌上摔了下来,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受人欺凌的相府嫡出大小姐。爹爹不爱,娘是疯子,庶母似虎,妹妹似狼,就连唯一心爱的男人也背叛了她。她绝对是史上最火爆的‘淑女’,脚踹王爷,拳挑小三,不愿再做受人欺凌的怨女,秉承着现代女性的本性,她要独立,要自由,即使在这陌生的时空,也定要活个痛快淋漓!他,冷眼旁观她受人欺凌,佳人在怀,还不忘高姿态的嘲笑于她。“舒荷,别再枉费心机,就算你跪下来求本王!本王也不会娶你,许你侍妾之位,让你留在本王身边伺候,已经是最大的恩典,所以,别妄想本王会……爱上你!”她冷然一笑,“你以为我会稀罕么?”决然转身,不带一丝留恋。
  • 羽多拾遗之死神的情书

    羽多拾遗之死神的情书

    本人羽多,三流作家严格说四流,作品扑街无数。为了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到处寻找素材,这天偶遇一老头被他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买下一本《死神的情书》,后来各种奇幻事件接连发生。先是无缘无故被死神那莨召唤去人间执行死亡宣告,其中偶遇一女藜子,接着冥王出现。羽多为了拯救一段未了缘,答应了冥王的条件,以《羽多拾遗之死神的情书》扑街为代换得了众人的解脱。
  • 玖牌快穿宿主不服管教

    玖牌快穿宿主不服管教

    ——宿主,我们不需要拆cp——噢(女主压根对男主不感冒)——宿主,我们不需要拯救反派——噢(反派和女主/男主在一起了)——宿主,我们不需要攻略女配——噢(女配眼里全是宿主)……系统崩溃了(抓狂中)
  • 大乘经纂要义一卷

    大乘经纂要义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是闽南话,不是一群姐妹,是女性关系的状态描述。说某某与某某是姐妹仔群,相当于北京人说,某某与某某是铁姐们。铁姐们从铁哥们转化而来,铁是铁,但用字太硬,适用于绿林。姐妹仔群是软性的,柔和温润,与闽南地气相吻合。牛兰、马卉和朱茜是姐妹仔群。她们好得像亲姐妹一样,让人忌妒。她们说说笑笑地走过,便有人指着她们背影说,傻仔样,一头牛一匹马和一只猪。她们都留着辫子,牛兰和马卉长一些,在腰间婀娜,朱茜相对短一点,在肩头上刷来刷去。她们很年轻,很吸引男性公民的眼球。
  • 重修之元婴变

    重修之元婴变

    一代仙界大帝,因为众仙的贪婪,陨落在众仙之中,佩剑的护主,使得他转身成一资质超差的婴儿身上,不甘平凡的他又是如何凭借超差的资质踏上顶峰呢?一次次偶然,一次次奇遇,使得他居然慢慢转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