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000000015

第15章 给有头有脸的人看的(1)

不起眼的故事

这是一声古老的、古老的叹息,这是一种现代的、现代的心绪;这是一个未开化、未开化的角落,这是一个不安分、不安分的年头;这是一个被损害、被损害的弱女子,这是一个要自由、要自由的强女人;这是一件不起眼、不起眼的小事,这是一个永恒的、永恒的主题。

人突然说:我是人吗?

小小于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京郊。原先的菜地,鼓捣鼓捣就长出了十多层的居民楼;原先的队长家长制,乍着胆子抵御家庭承包制。但是,原先还是原先,这里还是这里。

小耗子,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叽哩咕噜滚下台。

这些约摸从17世纪相传到现在的儿歌,老婶子们有滋有味儿地给托儿所的娃娃们唱着,唱欢势了,果不其然儿掏出娃娃的小鸡鸡儿,又装着有滋有味儿的模样咂巴着嘴,喊着:“吃一个,吃一个!”照例挨个儿把小鸡鸡儿都“吃了”。

明儿呢?后儿呢?多早晚儿也会唱“小小子儿”,也要“吃”小小于儿的小鸡鸡儿。

什么电动玩具、电子游戏,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或者说,这儿是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世界。世界已经进入1979年,已经进入第三次浪潮,产生托夫勒现象。但是浪潮、现象这些时髦词儿,真正传人中国要到80年代中期,而且一经传人,立即泛滥。什么事儿、什么人儿都可以即兴命名为“某某现象”。这是一种视人云亦云为时髦,视一致为潮流的懒于变革、疏于思考的劣根性“现象”。

扯这些全白搭。京郊这个托儿所照旧儿只有土炕,炕上连张像个样儿的炕席也没有,只一块脏啦叭叽的塑料布。小小子儿,长疮疖儿,哭着喊着拉痢疾儿。

大婶子们抱起哭着喊着的小小子儿,接唱“要媳妇儿”。这年还真让她们唱来了一个媳妇儿。这媳妇儿找队干部要工作。干部说:从“文化大革命”以来,你就没露过脸,你是个革命意志衰退的人。媳妇儿好容易才咂摸过滋味儿来:要这么说,还得积极参加“文革”?这早晚儿还因为不参加“文革”编派我!

这媳妇儿终于获得恩准去那个托儿所工作。得填个表。她精气神儿十足地写上:保育员。填什么保育员?你就填看孩子的。人说了,孩子教什么教?不碰不磕就行了。我们要的是看孩子的!

媳妇儿直觉着透心儿凉。一低头,忍了。折过身就把她的职业改成:看孩子的。

字面儿上改了,心里边儿不改。这个媳妇儿给小小子儿、小丫头们教唱歌、教跳舞的,闪展腾挪的给人瞧着尽新招儿。“教什么教?自个儿都有家有业的了,疯半天给谁瞧?”这媳妇儿“不疯”的时候,用漂白粉擦洗炕上的塑料布。擦洗完了,更“疯”上了,找头儿要求给娃娃们铺炕席,要求改善住房条件,要求撤换不适合的保育员--这儿倒是应该说成:看孩子的。

头儿说,你不来托儿所,大家伙儿踏实着呢,你一来怎么这么多穷事儿?你看着孩子不就齐了?大家伙儿更有得话说了。整天价显鼻子显眼的就显她能耐?我他妈在生产队看了几年孩子也没那些个破事儿!她来了三天半,就搅乎得孩子也不行了,大人也不行了!

小媳妇儿说,她先头在家剪铁花,卖的钱比这挣的多了去了!还省得生气。如今既来了托儿所,让她干这活儿,横竖得干好。

较上劲儿了。

到底儿撤换了一位看孩子的大婶儿。她和头儿是亲套亲,嚼起舌头根子差点没把这媳妇儿给骂化了。

到底儿让队里给托儿所盖了四大间房。到底儿送托儿所的娃娃们眼见着增多了。可托儿所的篱笆隔壁是养鸡场,托儿所浸泡在鸡屎味儿里。地上潮得长蘑菇,苍蝇、蚊子像赶集。队里的劳力分六级,最末一级是清洁工,倒数第二级是保育员。孩子大大增加了,劳动量也增加了,待遇怎不见长?

头儿说来了你就乱了套了。真不知足。媳妇儿说,你们生产队办公室怎么不挪鸡场来?头儿说你还要什么?生产队都给你算了!

媳妇儿的男人说了,你还是回家吧。得罪了人还能有好儿?

媳妇儿说,她最见不得的就是让孩子遭罪。

那媳妇儿叫孙旭红,小名儿叫香子。八岁那年妈妈带着她和两个妹妹从城里改嫁到村里。妈妈指着一个“黑老头儿”(香子长大后才明白黑老头儿当时约摸三十岁)说,这是你爸爸。爸爸不是这样的。香子说。香子的亲爸爸死了两年了,她就是不承认爸爸死了。“爸爸出去办事儿了,爸爸还回家呢!”

香子掉过身去,只见“黑老头儿”家的女人全都插着红绒花,怎么跟过节似的?为什么有人生气了,就说怎么一下带来了三个外秧(后来才知道外秧就是前夫的孩子)?怎么一下来了四口吃饭的?这后一句,香子立马儿就懂。当然要吃饭。香子从城里一路颠颠儿的到这村里,早饿了。又没见过窝头,可爱吃了。一眼看见桌上还有一盘什么肉。“黑老头儿”的妈妈--大伙儿让香子管她叫奶奶--说这是下酒菜。香子也想尝一尝。奶奶说这是辣的。香子说我尝尝辣不辣。奶奶说吃了要拉稀的。香子说那您怎么不拉稀?我就要那块肉。奶奶说你们外秧子都是娇客,丫头就是不值钱。

这天香子悄悄儿问妈妈什么叫不值钱。

“你要是小子,妈就不改嫁了。”“那你干吗改嫁?”“就因为你是丫头。”“那我为什么是丫头?丫头特别可恶?”“唉,香子,丫头不值钱。”

(香子怎么会知道,后来她的一对“丫头”还会有怎样的不幸!)

第二天在课堂上,老师说怎么叫你两次都听不见,你脑子里在想什么?

“老师,丫头就不值钱吗?”“谁说的?”“奶奶说的。”“丫头是好人。我就是丫头。我就可以当老师。”“那我妈为什么说因为我是丫头她就要改嫁?”“唉--你心太重!你注意点身体,吃饱了!”

因为吃不饱?因为不让吃饱?因为怎么也想不通丫头为什么不值钱?这以后,香子在课堂上,常常一站起来就休克……

那是50年代中期。三十年后,香子这代人的孩子们,有的一面用父母的钱消费、交友、旅游,一面说自己活得太沉重了。当然,此是后话了。

香子的妈妈改嫁一年后,生了一个弟弟。香子也不懂怎么又会冒出一个弟弟,更不懂妈妈干吗整天价抱心尖子似的抱弟弟。香子一天三次去给弟弟取牛奶,这是给小小子儿喝的。再一年,怎么又蔫不出溜儿的冒出一个妹妹。反正是杂拌儿家了。十岁的香子,天天儿四点起床推碾子。

老师看香子透着聪灵,小嗓门儿倍儿脆,叫她去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说考还就考上了。妈不让去。说丫头不能学戏子,唱戏的没好东西。说她一去家就垮了,全家靠她推碾子呢。

敢情香子在家还真跟那房梁似的--梁拆了,当柴烧还热热锅呢。

香子一下子闷了。不是说丫头不值钱么,怎么她一走这家就垮了?她想走,想去唱歌。她哭。眼睛哭坏了。火眼,浑浊。闹着眼病推碾子。

生活,有时真像推碾子似的,走啊走啊的又回到原处。

都80年代了,已经没有人叫她香子,都叫她孙旭红了。她一听说中国戏曲学校招生,在托儿所挑上八个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带他们去考试。走前得跟队里请假:我带孩子们去试试。试什么?还唱戏去?祖坟上就没插那根蜡扦!试--试去吧。

说话那声儿歪着岔着也不知是打哪个胡同里冒出来的。忍了。为了孩子们,忍得下!孙旭红一人带这八个小不点儿上车站,曲里拐弯地在乡间小道上得走半天,哄一群小鸭子似的。眼睛盯着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个。紧招呼、紧忙活、勤拨拉着、勤数着。这一个个,哪个都长得顺顺溜溜的,哪个都教会了唱歌、认谱。果不其然儿,第一道面试全通过了。八个全通过了。小香子当年咋没有这福分儿!

第二道面试--认乐器。糟了,托儿所哪有钱买乐器!孩子们全卡壳了,小傻子似的横竖光会讲不知道了。风琴,不知道;钢琴,不知道。80年代的孩子任什么琴也没见过。八个孩子全砸锅了。孙旭红一把搂着这八个蔫了的孩子,坐在戏校门口台阶上,哭开了。孩子们亮开八个脆亮的童声,齐声哭着:老师,别哭了,咱回家。老师听着这本来可以学唱戏的童声,更哭个没治了。北京人本来就有围观癖,看见这儿扎堆儿哭着,还能不围观?还有人在胡抡:这是农村的,还想上这个地儿来?真新鲜!

这堆儿蔫头耷脑地回到村里,偏又遇上那位歪着岔着嗓门说试--试去的人。回--来了?考--上了吗?

孙旭红一句也答不上。也不是答不上,跟他诉不着!

孩子家长们说话了:老师,你尽心了。是咱们孩子没造化。

什么造化不造化!再不能不改变孩子们的教学条件了。我小时候没有这个机会。现在就是要让孩子们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我就是要不知天高地厚,我还要找头儿提要求!

孙旭红,你还要什么?把我脑袋摘了去!您要这么说就不对劲儿了。您是党员,也为子孙后代想想!至少得让孩子们知道琴,知道1、2、3、4是从什么地方儿发出来的!行了行了,队里研究研究吧。

一些日子过去了。

我又找您来了。您这研究有完没有?您若是跟我说个准日子,您到底儿要研究到哪个年代,我也就不惦记这事儿了。

孙旭红又找到大队书记,申请用大队公积金给托儿所买个三百元钱的琴。好,我们考虑考虑。那您得告诉我,我哪天再来找您。你甭来了。好,不来了。但是您必须给钱买琴。我要是为自己,我自己挣去!挣不来我也扯不下这脸找您!

大队批了六百五十元钱给这家托儿所买琴。

比孙旭红申请的还多呢。这份儿高兴!赖皮赖脸也好,受气挨骂也好,反正给孩子们把钱争来了!她双手划开麦浪走着,使劲儿划,撒开了唱,野孩子似的。

她十五岁的时候,也这么唱过。也是一个人,冲着田野。再不,就是冲着田野大声读书。

那会儿,田野里有一间孤零零的电机房。电机房里有一个孤零零的十五岁的香子。不不,香子只有在她孤身一人的时候才不觉得孤单,才不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她十一岁的时候,老师喊她在课堂上站起来。老师说,为什么不交书本、学杂费?战士上战场不带武器,能不能打仗?小香子从来是好学生、班干部,她第一次被罚站。她只觉得自己的个子怎么这么高,这么高,高得像个怪物,那么招人笑话、那么丢人现眼的怪物。怪物杵在课桌旁越长越高,眼看着人家把她的课桌撤走了,她连一点遮挡的、遮丑的东西都没有了。越发地招摇,越发地让人戳脊梁骨了。满世界的人都瞅她呢。天怎么不黑呀!天一下子就黑严了……等香子休克醒来,只听最疼她的吴老师在对课堂老师说,香子是个很苦的孩子。她的学费我交了。不,香子不能用老师的钱。香子在家里没地位,在课堂里也没位置。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

妈妈,我退学吧。也好,你越学越野,还疯疯癫癫的想唱歌。妈,我这辈子怕再也背不上书包了。我给您上地里干活去,挑菜苗!

退学这个日子,香子记得清清楚楚:1961年5月16日。这一天,她在菜地里不吃不喝哭一天。哭着挑着,单细的小身子挑起三十多斤的菜苗就走。豁出去了,就这样了!反正再也摸不着书本了!

(后来,到了80年代,香子的一双女儿这么大的时候,她得满世界找她们,央求她们用功读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总得有个自己的位置!)

香子十三岁了,队长看她老是晕倒在地里,就调她去看抽水机。这往后,她在电机房,把《林海雪原》这样的小说,整本儿地、一字不落地抄下来。杂八凑儿的书本纸片儿,是字儿就读。来劲儿了冲着田野撒开嗓子读。香子当然不会想到,后来,到80年代她能发表那么多小说、散文。光是1986年和1987年,她为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写了五十篇近二十万字的民间故事。1986年获地区创作一等奖。1987年11月,她踏上去上海的列车,又走上主席台,她作为(新民晚报)征文获奖者,对上海人民讲话了。

后来的事,丫头片子小香子能对得上号吗?不过,只读过四年小学的香子,到了十六岁,也成了村里的小才女,已经身兼记工员、宣传干事、妇联主任等职。虽然她自个儿都不懂妇联主任这角儿是干什么的。让宣传计划生育?行。唉呀傻香子,你可甭管这事儿,寒碜着呢!看肮脏了你,不怕戳碎了你的脊梁骨!

其实香子本来就不会用嘴去宣传。但凡说话的事儿,都由别人替代。自小就觉着这世界上没有自己的位置,自小就觉着没有自己说话的份儿。说话,怎么说呀?干吗要说呀?谁还能听我说呀?妈尽数落她:你是丫头,你命里没那造化,你别追那没影儿的事!

人说拉扯大一个孩子,指不定要跟孩子说上多少废话。孙旭红自上托儿所工作,和这帮孩子们说起话,就没个完了。话也多了,心也开了,脑子也活泛了。写上一个《托儿所托幼工作改善管理条例》,交给头儿脑儿。头儿说,行了行了!你一上来这也改革,那也改革,我干这么多年了,也没这想法。孙旭红乍着胆儿把《条例》再交给更大一点的头儿。这位头儿说,我已经为你开了很多绿灯了。现在你这也先进那也先进,你怎么感谢我?孙旭红说要不是三中全会,你能为老百姓干出什么事儿?头儿说,我只说我为托儿所使了这么大劲儿,你怎么感谢我吧?孙旭红说托儿所是集体的,孩子们是国家的,我感谢你什么?莫非今天给你送条烟,明天给你弄瓶酒啊?头儿说,不听我的不成!我说了算!都给你安置好了你又要改革!你提的《条例》永远不批!你不打算干趁早说!托儿所不办了!停办!

都快1984年底了。可是,好像先头怎么当官儿,现在还是怎么当。如今甭管干哪个行当儿,即使当个托儿所保育员,都得紧着学新东西。偏有些个当官儿的,好像不用学,就一个招:我说了算。农村人,特别是农村妇女,为了生活,不,不过是为了活着,逆来顺受惯了。妇女们把自己好多珍贵的东西都丢了……

1969年的冬天,大队书记把入党积极分子香子叫到队部,突然给她一张入党志愿书,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填这张志愿书?因为我爱你。香于一家伙给吓毛了。立马儿又明白过来,心说你以为妇女都面剂儿似的随你拨弄啊?香子紧着说:我不入党了!(打这她再不申请入党,这也是“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可这下地是找不自在了。大队书记一拍桌子:“我是共产党!”香子抽冷子打开窗户喊:“聂大爷,您过来给书记倒杯茶!”这天晚上,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队书记黑着脸儿说,有些人不够积极分子的资格,怎么也来开会?香子就势站起来揭了这个“共产党”的底儿。后来她才听说,天知道他糟毁了多少妇女,只不过没人敢揭发。有一个十七岁的姑娘给书记玷污过以后,从此家里容不下她,把她嫁给张家口一个四十五岁的汉子。她受不了那汉子的打,顺着铁轨一路跑回北京,跑进村里,又被轰了出去。后来再也不知道她的下落……

不会被轰走的是大队书记。书记这回“爱”上香子以后,才被调换走。调到一家木箱厂,还是当书记,还是“共产党”,还是他说了算。

头儿说了算。说停办托儿所,就停办了。

宣布停办的这个日子,如同小香子宣布退学的那个日子,孙旭红是断然忘不了的。这一天,1984年11月21日,头儿在大会上说,托儿所太赔钱,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为了提高大家伙儿的收入,把托儿所这赔钱的买卖关了!谁有本事,谁爱干什么干什么去!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是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乐、悲伤、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艺术家交往的细节,也记录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和社会变迁。 毕奇小姐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巴黎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剧院街的神勇英姿;顺着书店招牌爬上自己公寓的乔治`安太尔,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位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毕奇,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一部人物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作者以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随笔佳作。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热门推荐
  • 丞初思漫华

    丞初思漫华

    她,骄傲,优秀!他,高冷,愚蠢!所以,小小年纪的韩丞初,就被那个优秀的女人拐走了。卢漫华自然骄傲啊!她男人那张冠绝天下的脸可是没得说的!并且她这么优秀的女人。也就她配得上~可是在高三的时候,他重重地给了她一耳光!然后各自分道扬镳!四年后,她们再次相遇,到底会怎么样呢?快来看吧~(男女双洁。甜虐结合,不是宠文哈~)
  • 某正常的精灵世界

    某正常的精灵世界

    书友群932014701少年杨正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年龄回到了十岁。然后一切都变了,猫狗还是人们的宠物,不过主流的不再是什么哈士奇,金毛,而是……卡蒂狗?神奇宝贝?这个世界很正常!
  •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老师,我以前不认识你吧”。男人慵懒的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略略沉吟,“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请用确定的语气说话,谢谢”,女孩无语的白了他一眼,打断他毫无意义的回答。男子微微笑了笑,如同百花绽放,风华无限,“认识,不过……”,他顿了顿,站起身子,伸出手指放在女孩的面前,“现在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我姓顾,你的新老师”。某年的新书《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http://m.pgsk.com/bk/xdyq/11432271,娱乐圈文,各位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去看看O(∩_∩)O
  •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如何剿灭全世界的海贼

    如何剿灭全世界的海贼

    在这海贼肆虐的大海上,充斥着无限的梦想与可能。在未被阳光照耀的阴影里,隐藏着太多的鲜血与肮脏!从初临大海时的懵懂少年,到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少校’加比经历了许多事情。最终他得出结论:能拯救这片大海的既不是海贼,也不是海军,更不是那些所谓的革命军!能为这片大海带来真正和平人的就只有他。他,要做这片大海的救世主!
  • English Stories Germany

    English Stories Germa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吉祥小皇后

    吉祥小皇后

    推荐文文:单飞鸟《姑妻狠妖魅》┍┍┍┍┍┍┍┍┍┍┍┍┍┍┍┍┍┍┍┍┍┍┍┍┍┍┍┍┍┍┍┍┍┍┍┍┍┍┍本文原名叫《半路天使》不料却发现与某位作者笔名相同,虽然还没人指出,但雪格拉不想哪天被别人说借名了,所以雪格拉把名字改成了《吉祥小皇后》希望各们亲们能继续支持本文!谢谢!无厘头介绍:天使?毕业典礼一醉之后她竟然成了半个天使?没搞错吧?翘辫子就翘辫子嘛!说得那么‘高尚’什么?搞错人了?为什么死了还不能死透透啊?顶着别人的身体‘寄生’过日子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是个深宫‘怨妇’?即是后宫最大的,也是后宫最小的?还是个差点——不,是已经被毒死的皇后。55。。。。。。她一个听起来十岁,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皇后打得过谁啊?所以。。。。。。她决定要到宫外潇洒了!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ю他——炎弘野律,一国之君,基于儿时,小皇后对以礼相待——拉了一堆屎在他身上,他就觉得看见她就等于看见屎,所以他与她就是皇不见皇,能不见就不见。但自她被毒未‘驾崩’后,人就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她爱跟前跟后,现在——“大叔,没事就别烦我,我很忙。”以前她爱夜晚偷袭,想成为他真正的皇后,现在——“大叔,大夜晚的,该睡的就回去睡,敢偷袭我,你就死定了”以前。。。。。。现在。。。。。。总归一句话,皇上开始爱皇后了,是非曲直就是这么来的。只是为什么她还是守护神?得凤得天下?那他是要保她?还是保国?☆☆☆☆☆他——汤允聪,汤家堡堡主,兼职,天下第一名捕,一个嘻皮笑脸的笑脸虎。可自从他遇见‘天使小皇后’之后,他就深觉天下第一名捕之名不保,恐怕要让贤了,原因无它,因为案子那他还没头绪,她就破案了。555。。。。。。他要丢饭碗了!“笨蛋!”某小孩鄙视道,小案一件,他琢磨太久了。“是,我笨蛋,有本事你来啊!”“我来就我来,输的人怎么办?”某小孩算计着。“输的人任宰!”某汤叫嚣道,他就不信凭他那丰富的经验能输给她。“好!一言为定,小马难追!”“为什么是小马?”某汤不明地问。“输了还跑——那是小人,而小人——马不追,即然都不追了,当然就难追了!”什么?简直是歪理,但是。。。。。。不可否认,好像歪得也挺有道理的。
  • 快穿之逃离那个男主

    快穿之逃离那个男主

    宋安言:“系统你别给我加戏,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个女配,这个男主怎么肥四?你离我远点!”【系统:明明是你自己作妖,你离男主远点,乖乖走剧情,啊啊啊啊,你又把剧情玩崩啦!】宋安言:“怪我咯?男主他非要盯着我不放,还有这女主老跟我过不去,这不能忍!”玩崩世界之后,宋安言表示这个系统太碍事,整天想榨干自己,那就干掉系统自己浪。等等,男主你到底是谁?离我远点,越远越好!……最后逃不过真香定律的宋安言,带着一只移动Bug揣着包子继续浪。
  • 异界之勇将无双

    异界之勇将无双

    平行空间,另一块大陆,兵法权谋的争斗,为皇朝霸权奠基一个空前的帝国,面对新兴燃起的烈阳国,其他老牌帝国将如何对待?本书将演义一场所谓的“纸上谈兵”,历史武将的诞生将给本书添加一个什么样的色彩呢?尽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