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100000025

第25章 偶晴(1)

1965年9月23日。睛空碧澄,金风送爽。

中南海那一泓平湖柳浪,呈现出柔和、舒展、娴静的风韵;丰泽园那竞开不衰的琼葩瑶草,招展起争奇斗妍的英姿;颐年堂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殿宇,吮吸着温馨、清幽的气息。

毛泽东6年来第一次给他的那位老战友要通了电话之后,便缓缓地走出了书房,在颐年堂门前的草坪上踱步,面对着星星般的露珠沉思。

太阳出来了。光芒与云霞撞击着,后来便浑然一体了。毛泽东与那位老战友一别6年未见,不知有何感想。此刻,他在这颐年堂门前静静地等候着这位老战友,忽而眺望远处的蓝天白云,忽而凝视眼前的树木花草,神情透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历史开始迷途知返了吗?

约9时许,赵凤池将“吉姆”车稳稳地开进中南海。当彭德怀拉开车帘,看到丰泽园出现在眼前时,他马上叫车子停住,连忙走下车来。他仰望着丰泽园门额,激动得有点颤抖的脚步缓缓登上了台阶。

啊!6年了,彼此没见过一面。生死与共的老战友在一起生活的岁月能有多少个6年?今后还再有多少个6年?6年来朝思暮盼的就是这一天啊!眼前这一切不是梦幻吧?他激动不已。

几天前,綦魁英突然接到毛泽东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通知彭德怀马上到人民大会堂去。綦魁英立刻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彭德怀。彭德怀听后,高兴得无法形容:“怎么样,我说主席忘不了我吧!主席会想着我的!”他马上到赵凤池说:“别愣了,快准备车子,这就走!”

“是!”赵凤池一蹦老高,“本来么,像您这样一位老革命家,怎么能被忘记呢?”

可是,到人民大会堂后,彭德怀才知道,接见他的不是毛泽东,而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彭真向彭德怀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要他到成都去,担任“大三线”的副总指挥。彭德怀颇为不快。他请彭真将他的意见转达给毛泽东:我这个样子不好出来工作。三线建设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也不想再搞和军队有关的事情。要让我出来工作,我就到人民公社或到国营农场参加劳动去。

他回到吴家花园后,马上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大意为: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是不便出来工作的。再说,“三线”的事情我不清楚,也不想去西南工作,还是愿意当农民。只是想和你谈谈。

信,通过中央机要局转给了毛泽东。彭德怀天天等待着回音。

今天早晨,彭德怀刚散步回来,电话铃响了。他一听,是毛泽东亲自打来的:“德怀吗?你现在来吧,我等你。”彭德怀很激动:“主席,您工作了一夜,休息吧,我还是另找个时间去吧!”毛泽东说:“你这个人,叫你来你就来嘛!我们好久不见面了,你快来,我们好好谈谈……”

彭德怀放下电话,兴奋得像个孩子,立即催促景希珍:“快!告诉小赵出车,去中南海,越快越好!主席要见我,正等着我呢!”他拉起景希珍,就往外走。

景希珍打量了一下彭德怀,郑重其事地说:“彭总,主席叫您去,您就这样去吗?胡子这么长,衣服这么破,还是整理一下吧!”

彭德怀低头看看一身的打扮,又摸摸胡子拉碴的腮帮,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好嘛,我刮胡子,你去给我找一身干净衣服来,5分钟必须结束战斗!”

这时,院子里所有的人都欣喜若狂地围拢了过来。他们望着这位地道的农民模样的“彭老头儿”,禁不住滚下了眼泪。

现在他那激动得连腿肚子也直哆嗦的脚步终于登上了丰泽园最后的一道台阶。当警卫战士庄严地向他敬礼的时候,他马上举手还礼,姿势还是那么标准。他感到浑身有一种鼎沸的热流在奔涌,他感到自己同警卫战士一样年轻。

当他一眼看到那伫立在颐年堂门口的高大魁伟的身躯时,由于过分激动而愣住了--但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他随即迎了上去。

此情此景,在他戎马生涯中有过许多次:上井冈山,他同他的起义军向“二十八划”疾步迎了上去;在延安时,他同他的战友向重庆谈判归来的毛泽东疾步迎了上去;抗美援朝回国,他同英模代表们向前来祝捷的毛泽东疾步迎了上去……这一幕幕,清晰而生动地叠印在他的眼前,叠印在他疾步迎上去的一闪念间!

他疾步迎了上去。毛泽东边往前迈步,边伸出手。

他和毛泽东紧紧地握手。

彼此间凝目端详着。

沉默是最生动的语言。久握的手似乎能感触到彼此的心跳。多么难以表达的6年啊!6年间除了各自脸上新添了许多皱纹外,又意味着什么呢?

彭德怀首先开口道:“主席,看得出您还是老习惯--善打夜战。”

毛泽东说:“昨天下午接到你的信,高兴得睡不着,所以就给你打了电话。晓得你要来,早在这儿等着。好,你终于来了,请!”

毛泽东书房--菊香书屋。柜子里、桌子上、茶几上、枕头边,到处堆放着厚厚的书,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书香。

彭德怀说:“主席,您还是嗜书成癖哟!”

毛泽东诙谐地说:“近来又看了一遍屈子的《离骚》也上无入地求索吟唱:我们是住在天上还是地上?是神仙还是凡人?”

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燃吸着。

彭德怀也随便抽出一支点上。

“记得你好像早已戒烟了嘛!”毛泽东笑着问。

“是戒了,还是庐山又抽上了,很凶。”彭德怀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口。

毛泽东摇摇头,以和缓而略带责备的口气说:“你这个人哪,还是那个犟脾气!平时总不来,好长时间也不写信,写信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几万言。你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来,写个纸条来,花那么大工夫写长信干什么?你费了力气,我也看不大懂,彼此都不满意,何苦?我们还是谈谈,吵架可以,骂娘也可以,你有话可以说,你还是政治局委员么,你还是我们的同志么!”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接着说:“历史上,真正的同志决不是什么争论都没有,不是从始到终,从生到死都是一致的。有争论,有分歧不要紧,要服从真理,要顾全大局,大局面前要把个人意见放一放。所以,你来了,我欢迎!”

一席坦直、平近而又机趣含蓄的话语,仿佛把彼此间曾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一笔勾销了。

彭德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主席。”

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要这么说么,我这里你随时都可以来。今天还有少奇、小平、彭真同志,等一会儿也来参加。恩来去接西哈努克,所以不能来。我们一起谈谈吧!”

看若轻松随意的漫谈,却在顷刻间推倒了彼此间的无形高墙,沟通了窘促而抑郁的对方的情绪。接着,毛泽东在这样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漫谈里,牵动着对方的思绪切中正题:“德怀啊,现在要建设大小‘三线’,准备战争。我曾对尼赫鲁(印度总理)说过,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桩不幸事件,但对整个宇宙来说,算不得什么。”

毛泽东用手指弹了一下烟头,又说:“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你去西南最合适。将来还可带一些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

彭德怀听着,不能不感受到一个政治战略家那种对世纪风云的挑战和把握,那种掌玩乾坤的潇洒和超越,那种俯视万方、岿然自得的巨人气象。但听到“名誉”二字,他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苦笑,说:“主席,我还是不去西南为好。我背着这一身怎么去?到了那里,接触群众不方便,人家接触我也不方便。再说,在庐山会议时,我向您作过了三条保证。”

毛泽东略一沉思,问:“哪三条?”

彭德怀答:“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做反革命;在任何情况下不会自杀;今后工作是不好做了,劳动生产,自食其力。”

毛泽东平静地吸着烟,微微点了点头说:“你说的三条保证,后面两条我还记得。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现在看来,也许真理是在你那边。让历史去作结论吧……”

说到这,他站了起来,在绛红色的地毯上来回踱着步子--他也许由此联想到一年前曾在接见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各国代表团团长时说过的话: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现在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认识不清楚,对太阳搞不清楚,对太阳到地球中间这一块地方搞不清楚,冰川问题还在争论,细胞产生之前究竟是什么?究竟怎样从非细胞变成细胞?还有人的大脑,会不会被未来的机器人所代替?

他又坐了下来,向不由自主地搓动着手指的彭德怀笑了笑说:“你呀,也不要发牢骚,不要把事情弄得一成不变,真臭了也可以香起来么!对你的事,看来是批评过了,错了,等几年再说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要把力气用到办事情上去。我没有忘了你,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你的事。我们共事几十年了,不要庐山一别,分手分到底。我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应当为后代多想事、多出力。”

彭德怀认真地听着,虽然来不及思考,却不住地点头。

毛泽东高兴地继续说:“战略后方最重要的是西南区,它有各种资源,地理也适宜,大有作为。你彭德怀去也许会搞出一点名堂来。德怀,还是去西南吧!我送你几句话:既往不咎,意见保留,努力工作,做出成就,必要时再带兵打仗去。”

等毛泽东话一落音,彭德怀马上表态,声音铿锵有力:“主席,我听你的,我去西南!”

二人开怀畅谈,不觉过了两个多小时。

毛泽东瞥见彭德怀喝茶时,用杯盖往嘴边拨茶叶,津津有味地嚼着咽下去,便以自责的口吻说:“哎哟,怎么搞的嘛,一聊起来竟把‘第一需要’丢到了脑后,上饭,上饭!”

12点钟,***、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人来到颐年堂,他们与彭德怀紧紧握手,相互问候,场面十分感人。

像是预见到什么,毛泽东向在座的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们二人谈了多会儿了,谈得很投机。德怀同志同意去西南‘三线’。请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区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讲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来打我谈。”

***对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彭德怀说:“老彭,听到了吧?主席没忘了你呀!主席说的也正是我们要说的话。主席和大家都希望你振作起来!”

邓小平接着说:“是啊,我们都盼着你重振雄威,为人民再建新功!”

彭德怀欲言又止,激动得嘴唇发颤。他感到这是有生以来得到的最大殊荣,其意义甚至超过了1995年自己被授予元帅军衔。

他一个劲儿地点头。

毛泽东的形象在他眼中更高大了。他觉得自己这几年所受的委屈实在算不了什么,他产生了感恩戴德的念头。

这时的彭德怀,是更清醒了呢,还是更糊涂了?

一直待在车里的景希珍和赵凤池,几乎一上午没说一句话,似乎在侧耳倾听从颐年堂传来的声音。要不是中央警卫局一位同志特意来催他们到招待所食堂去就餐,他们是不会想起吃饭的。

等二人饭后回来,只见丰泽园门口又停了好几辆车。中央领导们的警卫参谋和司机一下子把他俩包围了。他们七嘴八舌地交谈着、议论着,十分亲热。

“景参谋,彭老总一出来工作,你也该跟着时来运转了。”

“猪倌(指赵凤池),你小子可真叫造化,洋洋8万言,也有你的功劳哇!”

“主席这一次请彭老总出马,正是大家盼望的,真是太好啦!首长们早就呼吁让彭总尽快出来……”

景希珍和赵凤池听着大家的知心话,激动得直拭眼泪。

不知谁问起彭德怀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景希珍和赵凤池便把在吴家花园6年来情况倾诉一番,惹得大家感慨万端。

直到下午3点左右,这次非同寻常的会见才告结束。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陈毅等中央领导人将彭德怀送了出来,一一与他握手,送他上了汽车。

车徐徐开动后,毛泽东他们还一直站在那儿向彭德怀频频招手。

汽车很快驶出了中南海。彭德怀红光满面,额上舒展了,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忙问景希珍:“咦,你们吃饭了没有?”

“吃了,在招待所。”景希珍刚说完,立刻闻到一股酒味,便问:“彭总,您喝酒啦?”

“喝了!毛主席点了我的将,我同意去西南了。他请我喝酒,我就喝了几大杯。”彭德怀一抹嘴巴,吐出一串热乎乎的话。

“彭总,您平日很少喝酒,喝也不超过一两,今天您喝了几大杯,还得了哇!”

“今天我高兴嘛!主席把我说通了。想起来也真是缘分,我对他一辈子佩服!井冈山时期,主席在那儿开创了根据地,我就下决心找他取经。尽管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多次受挫,可我见他心切,我发誓,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起红旗,爬山越岭,奔向井冈山……”

他的话像冲决了闸门的水流。虽带三分醉意,却有七分清醒。他继续说:“今天我们两个都讲了好多好多的话。主席讲了历史,讲了我们革命到今天不容易,大家要团结,要齐心协力发展革命的胜利成果,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主席说,我们共事几十年了,不要庐山一别,分手分到底。庐山会议,也许真理在你那边……既然主席这样说了,我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呀?我能不高兴吗?”

当景希珍问起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时,彭德怀的脸上透出一丝焦虑的神色,说:“我好久没见主席了,他比前几年老多了,头发白了好些。他太忙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担子多重啊!大家都应该替他多挑些担子。所以,我很乐意听他安排,坚持去西南!”

对这次历史性的会见,彭德怀永远珍藏在美好的记忆里。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多次同别人谈起毛泽东对他的这次接见,每次谈起,总是喜形于色,犹如捐了门槛的祥林嫂逢人便讲她干净了,清白了……

回到吴家花园,彭德怀立刻将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召集在一块开会,传达他与毛泽东会见的情景。然后,他深情地扫视大家一眼,说:“我很快就要到西南大‘三线’去了,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说笑话,我们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现在好了,我和你们总算解放了。你们呢,还年轻,我准备给组织讲一讲,离开我吧!或去住住学校,或下到部队锻炼锻炼,这对你们是很有好处的……”

没等他把话说完,周围的一群脑袋乱摇起来。

“不!我们坚决不离开您!”

“几年的风雨都过来了,现在天晴了,要赶我们走,不干!”

“彭德怀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

翌日,彭德怀跑到中央办公厅找到杨尚昆,谈了去西南的安排之后,便讲到工作人员的去向问题。

杨尚昆马上将此事报告给邓小平,邓小平指示:在家里的全跟过去。

几天后,中央办公厅正式通知:景希珍、綦魁英、赵凤池3人随彭德怀同志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工作,家属可带去安家,供给关系转到成都军区。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激动万分,把彭德怀围在中间,差点把他抬起来。彭德怀向他们下达命令:马上投入上西南的准备工作。

尤其使綦魁英感动的是,彭德怀没有忘记他那患有聋哑病的小女儿。彭德怀亲自向中央办公厅打电话,询问西南有没有聋哑学校,如果没有,就不让綦魁英去了,叫西南局另配秘书。中办来电话说,西南有聋哑学校。彭德怀将这一消息告诉綦魁英后,綦魁英久久说不出话来:谁比老总更了解人呢?他对同志总是这样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这天清早,杨尚昆突然打来电话,要彭德怀立刻去中南海怀仁堂小礼堂开会。

这是毛泽东提议召开的有中央部分领导人和西南局、西南建委以及四川省领导人参加的特别会议。李井泉、程子华、吕正操、阎秀峰、钱敏、李大章、任白戈等分别在会上介绍了西南大“三线”建议情况。

毛泽东在会上特意讲道:西南“三线”要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成立建设总指挥部,李井泉为主,彭德怀为副,还有程子华同志。

同类推荐
  • 女工记

    女工记

    大型组诗,描述了一百位下层女性农民工的生活。诗人将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们的“们”换成一个个鲜活的的女性个体,记录她们在流水线上艰难而努力的生活与奋斗。作者不是旁观者的叙述,而是感同身受的倾吐,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 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 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 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 。最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汪曾祺的味道

    汪曾祺的味道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亲笔题写书名并力荐。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汪曾祺长子汪朗、汪曾祺研究专家王干倾情推荐。品读汪曾祺文字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味道。作者像穿珠子一样,将汪曾祺先生文中的那些妙趣和奇诡之处缀连起来,把玩,解读,欣赏。贾平凹曾经赞叹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祺文学修养道行深厚,文字功夫炉火纯青。有感于汪曾祺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文字和淡然素净、滋味绵长的人生,本书作者王国平将带着大家细细品读汪曾祺的味道。全书共分五辑,对汪曾祺及其作品进行全方位品读,其间涉及汪曾祺的个性、喜好、为人、文风等。
  •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是阐述加缪哲学理念和文学思想的简明读本,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永恒苦难命运蔑视和抗争的精神。西绪福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古代的神话。
  • 述而批评丛书:感受即命名

    述而批评丛书:感受即命名

    在一个世界里感受,在另一个世界里命名。”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广涉中外文坛艺坛,谈书论画。聚焦近年作家作品;收录个性化表达的书评;尽显作者杰出的视觉教养。《感受即命名》这部评论集广涉中外文坛艺坛,谈书论画。“如是观”聚焦近年作家作品;“横截面”收录个性化表达的书评;“真画者”则尽显作者杰出的视觉教养。
热门推荐
  • 高能出没

    高能出没

    唐小满的快乐生活,看一个从一个风流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个绝世强者,肩负着守护众生重任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世神医:逆天五小姐

    倾世神医:逆天五小姐

    顶级特工兼神医的她,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三小姐,废材与丑女的代名词。爹娘失踪,家族落魄。就连自已的未婚夫也认为她会成为他的污点,跟她解除婚约。殊不知,她是蒙尘的珍珠,极品的璞玉。待她展露风华,有人懊悔不已。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女子,被某男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某男:“媳妇,把我吃干抹净就走了?”“……你脸皮真厚。”
  • 雪落岂无忧

    雪落岂无忧

    世间最美的花盛开于落樱,世间最美的人也在落樱。花开花落,人亦如此。云暮雪的出生便是为了迎接自己的死亡,身边的一切都是谎言与欺骗,身为一介女流,如何改变既定的命运,走完这条与世人背离的路?朝生暮死,一念之间。所有人都想要我死,可那是所有人的错,我依旧坚强的活着,扫清前行障碍,破除一切虚幻。云梦泽:暮雪,为何要如此可怜的孤独活着?我要找一个人,一个等我好久好久的人,久到除了等我,忘记了其余一切!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去找到他,至少告诉他,不用再等下去了。我不记得他是谁,可他一直等下去了,我也会,一直找下去。神魔血染前行路,物竞天择吾则天!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逆转人生之这个总裁不太冷

    逆转人生之这个总裁不太冷

    (爆笑,甜文,逆袭)一次落水意外后,自带冰山气质的他居然变得热情似火,亲和力爆棚?!他居然还喜欢上了自己最厌恶的小动物和狗?!他居然还破天荒地接近女色?!OMG,这个总裁不太冷啊!咦,等等,总裁好像又变冷了!
  • 余生泯于暖

    余生泯于暖

    城南花已开,你是否肯归来。最美不过少年时,红尘走马,步步相随。他们相遇在最美年华,红尘作伴,步步相随。然而某天他们在人海中走散,幸运的是多年之后的街口,他们于人群中重逢。“安暖,我何其有幸遇到你,这一切才重新赋予意义,三生有幸遇见你,有生之年娶到你,此生有你一人足矣。” 1v1,sc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特工妈咪狠彪悍

    特工妈咪狠彪悍

    这是一个现代白富美狠狠“扑倒”多个现代高富帅妖孽美男们的激情史!她是高氏投资集团的二小姐,一串七色水晶手链却成就了她超级特工的身份,让她的性格变得很神秘!一会儿是“风情万种”的夜店尤物一会儿又是“清纯天使”的护士助理一会儿又是…而她的真实性格则是:【一】她的宣言就是(爱钱,爱色,爱美男!)【二】她的原则就是(美男可以上,责任不可负!)【三】她的信条就是(唯美男与小人难养也!该蹂躏时绝不手软!)此女乃是一位表面多变,内心很强大,很腹黑,很伪善,很腐女的一名“秀外慧中”的超级特工女王!她的神秘,她的美丽,她的智慧,她的深藏不露,吸引了众多男人的目光,他们追逐,他们溺宠,他们倒贴,他们争宠,只为独占她的一切。而她却始终坚持自我原则!【她的美男军团】:他是黑道中让人“闻风丧胆”的“索命阎王”,薄情寡义,冷酷无情,却因为一次意外受伤掉进了那只狡猾“小猫”的“恩情陷阱”,从此沉沦不起!他是白道中让所有女人“又爱又恨”的多情“玫瑰公子”,却被这只性感妖媚,诡计多端的“猫女”轻易“虏获”。他是黑白两道人人“敬仰畏惧”的“黑市鬼医”,只要出得起“代价”,他可以让人生,让人死!却对这个深藏不露的神秘“猫儿”情有独钟,为了宠她不惜一切代价!他是…他是…还有他…--------------------------------------------------------------------------------------------------------------------------------------------------------------------------------【恶魔宝贝篇】(五年后)金牌“女总裁”带来一对小恶魔轰轰烈烈再现“江湖”,某妈咪大吼一声“美男们,老娘又回来了!”恶魔宝贝们:“妈咪,注意素质,矜持一点好不好!”众男人:囧!想他们都是黑白两道“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今天竟然跌倒在这三个大小恶魔身上,真是失算呀!一对可爱龙凤胎,一个爱钱,一个爱色,果然深得她的真传!不错,不错!(本文男主痴情专一)本文乃【女强】+【爽文】+【宝宝】+【NP宠文】+【黑帮火拼】+【美男无限】+【伪兄妹】+【腹黑】+=【本文】NP宠文,不喜的请点X,喜欢的请点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