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虞山贼覆灭”的捷报传入虞山县百姓的耳朵里时,整个虞山县都陷入了狂欢的海洋,有人仰天狂呼,有人失声痛哭,有人跪在地上拼命的感谢神明护佑,还有贪财的已经迫不及待的四处寻找战利品了。
战争结束了,他们活下来了,无论怎么疯狂都是应该的;至于卫瑾瑜的名字,更是被人们一再的狂呼,一些有威望的宿老已经开始提议,在县城里里给卫瑾瑜立生祠,日夜焚香祷告。
这场狂欢的主角,却在睡觉,当他看到王大虎被白亦兴一枪刺死时,他就开始休息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从他上任虞山县以来,每天他都是如履薄冰,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他纵横睥睨的一面,从而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的年纪,一个刚刚及冠,完成成人礼不过几个月的稚嫩青年。
战争一结束,卫瑾瑜只感觉无尽的疲劳席卷而来,卫瑾瑜也不卸甲,直接靠在一处城墙垛口上就抱着螭龙剑沉沉睡去,不过数息,鼾声便响起来了,
周围还有力气的兵卒自发的为他围成了一堵人墙,他的护卫于刚,更是手执长刀在一旁小心守护,每个上来帮助打扫战场的平民青年也都是轻手轻脚的,就连被抬下去的伤兵也都死死的捂着自己的嘴,生怕吵到他们的县令大人。
这一觉卫瑾瑜睡得异常香甜,这是他自离开金陵以后,睡得最为香甜的一觉,在梦里,上一世的父母还陪在自己的身边,而自己依旧是那个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富二代…………
梦是美梦,梦里的场景很美好,但是梦终究是梦,永远也成为不了现实,做梦的人也终究会有醒过来的时候。
醒来后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卫瑾瑜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他一觉醒来,就看到穆羽,于刚,白亦兴以及孟怀仁,韩辉等等诸多虞山县的官员都站在自己面前。
文官脸色焦急,武官人人带伤,鲜血和甲胄都混杂在了一起,看上我去极为狼狈,但是卫瑾瑜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和这些人差不多,也许还不如这些人!
“林峰呢?,我怎么没看见他?”卫瑾瑜环视一圈,没有看到林峰的身影,心头不禁有些不好的想法生起。
“启禀大人,县尉林峰在先前的战中,阵亡了!”孟怀仁一脸的悲伤的说道,多年的同僚,如今却天人两隔,化作了一赔黄土。
死者虽已长眠地下,生者却仍悲伤不止。
“林县尉临死前,让我带话给大人,他说今生能有幸在大人手底下效力,虽死无憾!”
“无憾!,无憾!,真的是无憾吗?”看着城墙上重重叠叠战的尸骨,卫瑾瑜不禁悲从中来,他们是为保卫家园死的,但是却是他亲手把这些人送上了战场,他们中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样年轻,但是如今却都死了,看着那一双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卫瑾瑜心中生起了浓浓的负罪感。
“扑通!”
卫瑾瑜看着满地的尸体,卫瑾瑜“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头重重的叩在了地上,对着满地的尸体,行了一个无比庄重的跪拜大礼,
“我等誓死追随大人!,誓死追随!”见卫瑾瑜这样,穆羽,白亦兴,于刚以及城关上下,无数死里逃生的将士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起来,在他们看来,能有这样一位真心为民的好县令带领他们,是他们的福分!
这一战下来,虞山士卒折损了一半以上,就连白亦兴派来增援,也折损了约三分之一,而协助守城的百姓也死伤了几百人,整整数千青壮年的损失啊,这个代价不可不谓之惨重。
而他们换来的,则是虞山县城外堆积如山的虞山贼尸骨,以及大量的俘虏,可以说在今后的几十年以内,虞山都不会再出现匪患了。
对于自家将士的尸骨,卫瑾瑜自然是好好收敛,并让人打造棺木,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将他们好生安葬,而他们的家人,卫瑾瑜也是如同先前所说的那样,皆有抚恤。
至于那些虞山贼的尸体,卫瑾瑜就没那么多心思了,直接下了焚烧令,除了能用的兵甲衣物马匹之外,尸体全部焚烧。
说实话,若不是害怕引起疫情,卫瑾瑜都相直接下令,把这些人的尸体丢到虞山上喂野兽。
卫瑾瑜一声令下,底下的人立刻闻风而动,特别是那些家人朋友在这一仗中阵亡了的,更是尽心尽力。
他们也不害怕,但凡是虞山贼兵尸体上的东西,也不管有用没用,全都扒了下来,连一块巴掌大小的布都没给他们留下。
最后人们在虞山县北边十里处,挖了一座巨大无比的深坑,一车一车的尸骨被拉过去,有专门的去人收集干柴,枯草,火油等物。
“轰…………”熊熊大火在深坑里燃烧了起来,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才将将熄灭,一股令人作呕的肉焦味,从深坑里朝外散发出来。
而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这里都成了虞山县的禁地,根据传言,若是有人深夜来这里,还依稀能够听见许多人的惨叫、哀嚎之声。
死人的事是解决了,可是还有活人呢!,对于这次大战缴获的俘虏,卫瑾瑜也是毫不留情,大手一挥全部上镣铐,一千多名虞山贼就连身为女人的黑寡妇也不例外,全部编为了苦力,负责虞山县的重建工作,由军队派人看管,逃者杀无赦,反正这些人或者也是浪费粮食,还不如让他们发挥点余热呢。
但卫瑾瑜也没将这些人一棍子全都打死,卫瑾瑜规定,若是有人连续三年表现良好,可以考虑让他们恢复平民的身份。
而对这次战争的战利品,卫瑾瑜则是下令全部收归军中使用,至于已经无伤残,无法再用于作战的马匹,则是发放给了那些田地被毁了的百姓,用于耕地,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等卫瑾瑜刚处理完这些事情时,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去十天了,这一天,卫瑾瑜迎接了一名信使,是平洲州令王拱给自己送过来的一封信,信上先是好好夸奖了卫瑾瑜的功绩。
越过那些长篇大论,卫瑾瑜翻到了结尾:
“速来府衙,有要事想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