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600000020

第20章 牌坊往事(14)下一站,晋阳书院

丁尔康此刻正安静地在书院的教室里收拾行李,十年苦读,三岁在家开蒙,八岁怀覃书院学习,十三岁秀才高中,他心里百感交集。在怀覃书院生活的四年,是他从一个黄口小儿到谦谦君子的五年,人生最关键的时候都在这里度过,秀才高中后他将去官办的书院继续学习,为接下来的乡试做准备。

清朝考中秀才后,还不能做官。接下来,还要继续考,由各地的秀才,统一到各省城参加考试,称之为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的被称作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了。(此君高中解元之后,与江阴徐经(著名旅游爱好者徐霞客之高祖)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到徐经科场案中被下狱,后来被当时的弘治皇上罢黜为普通小吏。唐寅被黜为小吏后,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归家后就和老婆闹不和,估计是一腔怒火全部转移到老婆身上,左看右看均认为是老婆颧骨长得高,有妨夫运,最终闹得休妻方才罢手。

功名,老婆都丢了的唐寅从此心无旁骛,在字画上潜心修炼终成一代宗师,也是应了“福祸相依”的古训了!

乡试每三年一次,全国每次录取的举人也就一千多人,和我们现在的录取制度很像,比如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录取分数就很低,山西,河南等人口大省,录取分数线就极高,人数还极少。北京这个帝师当时也享有各种优惠政策。犹记得自己当年上高三时班里忽然转来了一堆和岳云鹏口音一样的人,他们在高考前夕从河南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我们相较河南而言分数线低,人数录取比例高。于是,我就被这些小岳岳的老乡们挤到了临汾那个小地方,连省都没出去。。。

依次类推,那时如果能考上举人,相当于现在考上北大、清华了。不过那时的举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丁尔康现在还只是秀才,离他的三状元祖先们还差着“举人、进士、状元”三个台阶,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丁尔康抚摸着他的课桌久久不忍离去,怀覃书院的一砖一瓦,一椅一凳,还有那著名的打板子风波,想起来都让他留恋不己。他甚至是有点留恋地抚摸着那条打板子时趴过的长板凳,“吧、吧、吧”花椒板子落在屁股上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一想到杜衡的那句:“就知道吃,吃,吃”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院长看到了教室里的丁尔康,踱步进了教室。丁尔康是他最优秀的学生,教书几十年像丁尔康那么有灵性和天赋的学生太少了,他太喜欢丁尔康了,可是他也清楚,他只能带丁尔康走到秀才这个位置,如果要走更远,他必须去省城的官办书院,那里随便一个先生就有可能是进士出身,更别说还有一些当朝大儒坐镇了!他招呼丁尔康坐下,丁尔康谦卑地垂手站立在院长一米远的合适位置,说道:“院长,学生这四年承蒙您的抬爱,内心不胜感激,今日一别,还请院长训示。”院长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学生培养的真不赖,没有因为中了秀才就放肆骄傲,失了礼数。他和丁尔康说:“省城的“晋阳书院”是咱山西最好的书院,修建于嘉靖九年,由当时山西按察副使陈讲,在侯家巷的瓜菜地,辟建院舍,开办了“晋阳书院”,召收城中学士、仕子讲读于此。是山西文脉所在地。书院有位先生姓曾,是我旧时同窗好友,我已修书一封,你可拜在他的门下,他自会对你有照应。”丁尔康一听,忙双手接住书信,跪了下去,深深地叩了一个头,说道:“书院五年寒窗,已经给院长添了太多麻烦,今又要叨扰院长的同窗好友,叫尔康如何相报?”院长笑着扶起了他,对他说道:“还记得那顿五十大板吗?但愿你不要记恨才行。”尔康忙道:“院长,您知道吗?正是那顿板子才把我打醒了,不然我每天忧着那些个俗物,如何能今日得中秀才呢?刚刚我还在回忆那天的情景,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谁知五年到过去了,院长,你一定要珍重啊!等学生学成归来,再和院长汇报情况。”

丁尔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院长,背上行李,回到了南马。晋阳书院八月才开学,他有两个月的时候可以休息,放松一下辛苦了十年的脑子。

南马,我丁尔康回来啦!

此刻父母亲正在村口焦急地等着他的归来。

丁尔康看见了父母的身影,眼睛湿润了起来。他明白他身上的责任,负重前行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可是一看到白发苍苍的双亲,他仍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他跪了下去,边磕着头边说:“父亲母亲,孩儿考中秀才回来了!”

他的父亲还可以,母亲却早已经哭了起来:“孩子可算是回来了,终于能歇歇了,娘亲给你做了你爱吃的,快起来咱们回家吧。”

丁尔康第二天仍是一大早就起了床,漱口洗脸完毕,捧着书钻进了书房。

杜衡呢?此刻他在干嘛?

杜知府正带着他去同僚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家赴“中第宴”,类似于今天的“升学宴”。知府家公子初次县试就三试通过,高中秀才自然是要好好庆贺一番,杜衡就像一个傀儡木然地听从父亲的安排。

一日在父亲的一位故交家他偶然听到有人在说:“贵公子有无婚聘,如此这般的人物,必是凤台府第一女婿人选。”就听杜知府回应道:“小儿尚未婚配,如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考虑哦”

杜衡的脑袋里顿时像响器在嗡嗡嗡地吹,“我这是已经到了要成家的时候了?可是为啥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头却是那么疼呢!”

同类推荐
  • 追风随笔

    追风随笔

    随想随记,记录生活中点滴小事,期待执仗之年,有些许回忆!
  • 秦山汉河

    秦山汉河

    秦朝、汉朝,距今已是久远, 它们沉淀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只有支离破碎的文字留于后世,告诉人们,那个时候, 曾有秦始皇的指点江山,曾有草根英雄的惊天起义, 曾有刘邦的鸿门盛宴,曾有项羽的乌江一刎…… 一轮明月照古今,翻开那段历史, 可觉到烽火的声音依旧清晰,昔人的音容依然鲜活……
  • 被渣后我死了

    被渣后我死了

    沈卿被那个男人带回了家。起初,大家都羡慕这个飞上枝头的麻雀。后来,听说沈卿死了,被喻家太子爷折磨死的,死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高亮:前期第一人称,开虐后第三人称。喜欢女强的可以看作者的另外一本,《重生之宠夫成瘾》,女主超强!
  • 夏之未央

    夏之未央

    一切都要从一场你不情我不愿的婚姻开始……
  • 琢玉集

    琢玉集

    玉不琢,不成器。吾乃顽石,当剖之;吾未成器,定琢之。私以为作诗即琢玉。一字一句必精雕细刻。今选辑一六年至一八年拙作,几经删存,共计律绝三十四首,词四十一首,曲八首,古风五首,现代诗十首,名为《琢玉集》。
热门推荐
  • 我要逆天而行

    我要逆天而行

    退役杀手回归都市,报答美女恩情,陪她上高中、上大学。贴身保护极品美女、注射超级基因、探索妖神古墓、修真文明等等,尽在无限爽文中。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本书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又贵族化到民中华的组织延边,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书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女人,你逃不掉的!”他墨色的眸子里凝聚着风暴,看她如同蝼蚁。“做我的奴隶,直到我厌倦为止。”为了亲人,她忍气吞声成为他的宠物,他给她的却是一场阴谋。失了身失了心,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赫连曜,你不是讨厌我吗?好,我滚!”身怀六甲爬墙而走,你管得着吗?“该死的女人,偷了我的种哪里逃!”再见面,她早已涅槃重生,成了炙手可热的红星,却对他视若无睹。“妈咪,那个怪蜀黍是谁?”“不知道是哪个死忠粉,扔出去!”他暴怒,女人,你等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替嫁萌妻:厉爷,宠不休

    替嫁萌妻:厉爷,宠不休

    甜宠,1v1“乖,给我。”“唔……不要。”迷恋某社交软件的一小只抱着ipad躲到墙角。“宝贝,喜欢小奶狗我可以无偿陪你生,嗯?”前一秒还矜贵、冷煞无情的男人,后一秒魅笑将她拥入怀。明明貌美如花,为替姐嫁,她被迫扮成大黑疤,还龅牙。魅惑众生的夜先生却独宠她。“夜先生,外界传言你老牛啃嫩草。”“嗯,嫩草宠着越啃越味道。”魅笑附身。夜先生宠妻如宝,可为她上九天揽月,也可下五洋捉鳖。
  •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

    小说叙述了庚子之乱后,因选中拔贡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中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坚持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清亡后,谭家逐渐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宗浚之子却不愿意稍有收敛,坐食山空,以后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但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不过生意却日益兴隆。小说史料丰富,文笔流畅,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风貌。
  • 如何帮孩子才能考高分

    如何帮孩子才能考高分

    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历时25年用4万名中学生心理调查数据,咨询和辅导案例提醒家长和老师_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由智力因素决定而是受心理状态与情绪的限制和影响。不要迷信智力测验比较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怎样批评孩子?怎样表扬孩子?找到每个人智力结构的优势孩子不快乐与感冒发烧一样严重。
  • 皇上你太傲娇啦

    皇上你太傲娇啦

    “卿仪,朕跟你说过多少遍,女人要三从四德,朕说什么,便是什么!你可明白?”“卿仪,朕在外面说东便是东,说西便是西,你不可反驳于朕。”“朕告诉你……”君玦话未说完,躺在贵妃椅上的卿仪淡淡开口:“说完了吗?”君玦仔细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卿仪撇了他一眼:“继续跪着吧。”